正文

第一编 先秦文学——青铜时代的东方智慧

不可不知的文学常识(中国卷超值全彩白金版)(精) 作者:李小龙,张仲裁,杨飞 著


第一编 先秦文学——青铜时代的东方智慧

孕育着,萌动着,积累着……当华夏民族的祖先一步步走出了蒙昧的洪荒时代,学会用他们的稚嫩而勇敢的声音喊出自己内心困惑和悲伤的时候,当他们学会了用文字这一令鬼神丧胆的神秘武器解开自己的文化密码的时候,缪斯女神在古老的黄土地上撒下的文学种子,也随之在文明的春风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从《诗经》到《左传》,从《庄子》到《离骚》,先秦文学在诗歌、散文、小说等各个题材上启迪了中国文学,奠定了中国文学叙事、抒情、写景、状物的伟大传统。

第一章 响彻千年的木铎金声

——诗的起源与《诗经》

诗歌是上苍馈赠给华夏民族的最好的礼物。从刀耕火种的洪荒时代起,身穿兽皮树叶的华夏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简单而整齐的语句在艰辛的劳动中呼喊,在恐怖的灾异前祈祷,在黑夜的篝火旁吟唱。诗歌伴随着人们走过最贫瘠的年代,慰藉人们灰暗而无助的灵魂。

远古时期的声响——洪荒歌谣与神话传说

舞蹈纹陶盆 新石器时代

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生活,《淮南子·道应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原始歌舞对文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盆出土于中国西部的宗日文化遗址,内壁饰有两组手拉手舞蹈纹图案,再现了原始社会人们在劳动之余的生活状态。

似火的骄阳照在大地上,一群原始的人类正扛着粗壮的大木头前行。他们的汗水像雨水般滚落,他们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闪闪发光。这些木头如此沉重,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走走停停。太累了,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喊出一声“邪许”来松弛自己紧张的神经,旁边的人也和了一声。哪知道,这种简单的呼喊竟然奇妙地使疲倦的身心得到缓解,人们纷纷加入这“邪许”的唱和中来。渐渐地,人们调节自己的步伐与大伙的脚步协调,适时地发出呼喊使之与众人的呼喊相配合。高低起伏的声音,轻重相间的脚步,整齐划一的动作,使得艰苦的劳动变得轻松了许多。人们逐渐学会了这样的方式,并把它运用在各种劳动场合,慢慢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模式。

这种简单的模式就是节奏。节奏向形体的方向迈一步就是舞蹈,向声音的方向迈一步就是音乐,向文字的方向迈一步,就是诗歌。虽然这种有节奏的呼声只是一种声音,没有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歌词,但那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开始。

在远古部落首领葛天氏的时代,人们手持牛尾巴,脚踏着节拍,载歌载舞,为劳动和收获歌唱,为天地鬼神歌唱。这是原始社会人类的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娱乐方式。在这种最朴素的集体文艺活动中,孕育着人类语言、感官和形体艺术的最初形态。

《山海经》书影

成书于周代的《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宝库中的经典,记载的著名神话有“精卫填海”、“刑天争帝”、“夸父追日”、“西王母”、“天有十日”、“月有十二”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人们掌握了更多的语言技巧,尤其是掌握文字这一强大工具后,人们开始学会把那些无意义的“邪许”声变为有意义的语句,从而给自己内心更大的动力。“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越春秋》中记载的这首《弹歌》,回忆了我们的祖先完整的狩猎过程,记录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虽然很短,很简单,但已具备了一首诗歌的雏形。

语言居然可以有这样奇妙的作用。于是,原始的人们对语言的力量不禁产生了崇拜,他们企图通过它控制那些给他们带来伤害的自然现象,甚至企图通过语言去影响神灵,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因此,他们常常把诗歌当作“咒语”使用: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

从语气上看,虽然这是祈祷,但却充满了命令的语气。因此,这首诗歌虽然看起来是“祝词”,但其本质上却具有“咒语’的作用。以语言为武器,人们指挥着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在幻想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当然,在无所不在的强大自然力量的支配下,原始的人类还是无法将他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打量清楚。面对自然,他们会惊恐、赞叹,在斗争失败时,又不免懊恼、怀疑,甚至时常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软弱无力。天地是怎么形成的?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会死?为什么天上会打雷、下雨?这些问题像座大山一样横亘在人们心中,当人们无法解释这一切的时候,一种神秘主义便占据了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看来,在冥冥之中,必然有一种不为人所知的神秘力量,在高远的空中控制着人类,支配着人类的命运。于是,在他们心中,一切无法解释的自然力量都被神化,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创造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后羿射日图 战国

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之一。《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㺄,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这幅图来自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制衣箱。图中每棵树上都有金乌和九个太阳,后羿正举箭待射。

神话是一个民族想象力的起源,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动力。现存的各种片断神话资料中,较有意义的是仍接近于原始状态、主要解释万物起源和人与自然之关系的部分。其中以女娲救世的神话最为著名。《淮南子·览冥训》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是华夏民族的祖先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做出的解释。在他们的脑海中,最初的天地一度遭受了大破坏,洪水和大火毁灭了一切生物。后来是人面蛇身的女娲想尽了办法,才重新创造了天地,扑灭了炎火,止住了洪水,树立了四极,然后才慢慢地创造出生物和人类来。

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精神的宇宙空间里,为自己不能解释的生存状态和自然现象寻找合理的可能。他们饱受洪水之苦,于是便有了治水的鲧禹;他们为烈日和干旱所折磨,于是便有了射日的后羿;他们向往太空的无限空间,于是便有了嫦娥奔月;他们经历了种族间的惨烈战争,于是便有了黄帝和蚩尤之间的大战。作为初民幻想的结晶,古代神话在千万年后,依然激发着华夏民族的想象力,成为后世作家创作的取之不尽的宝库。

伏羲女娲图 唐

伏羲与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是由这对兄妹结合产生的。这件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的墓幡由绢制成,悬挂在墓室的顶部。图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以手相抱,伏羲执矩,女娲擎规,以示天地方圆。画面满布圆点代表天宇星辰,上部绘着内有三足乌的太阳,下部绘着内有玉兔、桂树、蟾蜍的月亮,表现了人类始祖遨游于日月苍穹间的情景。

抒情言志的伟大起点——《诗经》

古老的黄河以其深厚的内涵和奔腾的气质孕育着华夏文明。刚刚走出茹毛饮血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艰苦的条件下,在黄河流域建立起一个以青铜为象征,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为了维持内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这个社会需要抑制其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幻想。正是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的伟大起点——《诗经》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在这个按音乐关系划分为《风》、《雅》、《颂》的诗歌世界里,展现了一个久远的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作为周朝宗庙祭祀乐章的《颂》,真实地描绘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在广阔的田野上,数万名农夫同时劳动,形成壮观的劳动场面:“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周颂·噫嘻》)这是怎样的一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画卷啊。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已经学会了用诗歌来反抗黑暗的世道,对抗不公的阶级剥削。在很多政治批评诗中,人们表达着自己对艰危时事的极端忧虑,对他们自身所属的统治集团,包括最高统治者强烈不满。在周王朝统治区的音乐《雅》中,有大量的针砭时弊、怨世忧时的作品。《小雅·十月之交》通过自然灾异而警告了当权者,《大雅·荡》则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周王,以商朝的覆灭给他响了警钟。来自民间的《国风》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诗歌中对世道的怨恨更加强烈,对不公正现实的讽刺也更加尖锐,具有更强烈、彻底的批判精神。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书影

名言警句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北山》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黍离》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日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鹿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诗经·南山》

在反复的咏叹中,诗人把奴隶主直呼为“贪而畏人”的大老鼠。诗篇唱出了奴隶们对剥削者的无比憎恨,同时也表露出对“乐土”的憧憬和向往。在《鄘风·相鼠》中,诗人痛骂统治阶级的无耻淫乱;在《魏风·伐檀》中,诗人辛辣地讽刺剥削者的贪婪;在《唐风·鸨羽》中,诗人控诉统治阶级的兵役、徭役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总之,《国风》中的怨刺诗无不在有力的讽刺中蕴含深沉的悲愤,吐露人民不平的心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中华民族诗歌抒情言志的现实主义传统,就从这里牢牢地确立起来。

豳风图之八月剥枣 清 吴求

豳风图册表现的是《诗经·国风》中产生时间最早的诗的内容,一些章节与周公有关。“豳”原是周人的祖先公刘的居住地,地望在今天陕西的旬邑县、彬县附近。由于周人对农业极为重视,所以豳诗多与农桑稼穑有关。本图依据《豳风·七月》的内容绘制而成,主要讲述农历八月,枣子已熟,农人打枣、拾枣、剥枣的情景。《豳风·七月》曰:“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诗经图 南宋 马和之

《诗经》以动人的笔调描绘出,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的一边从事着生产,一边在清澈的河水边,唱出心里的甜蜜与忧伤。不管是展现爱情、婚姻的悲剧,还是表达怀念和思慕,抑或是描绘幽会的甜蜜,莫不生动活泼,感人肺腑。《诗经》的首篇《周南·关雎》就是一曲火热的情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人以河州上雌雄和鸣的雎鸠起兴,写一个男子对一个采荇菜的美丽姑娘的单恋。他白天想,晚上也想,终于和她在梦里结合。尽管被后世的学者硬加上了“纲纪”与“王教”的帽子,但这热烈而坦率的恋曲,却在千百年后依然感动着无数为爱献身的男女。从《卫风·氓》里弃妇的哀伤,到《王风·君子于役》里思妇的忧愁;从《郑风·风雨》的爱情的缠绵,到《鄘风·柏舟》誓言的坚贞,《诗经》为我们真实地展现了我们的祖先在那个年代的感情生活。当然,在一个崇尚“礼”的国度里,人们追求爱情的历程必然是一条艰难而崎岖的路。因此,我们在《诗经》中看到的许多情诗,都咏唱着迷惘感伤、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周南·汉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

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日,这恐怕是压抑情感的自然流露。

《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不管是个人的失意和忧伤之情,还是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还是男女间的恋情,《诗经》都显得节制婉转。它不是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抒情基调。这形成了《诗经》委婉曲折、细致隽永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中国诗歌以含蓄为美的审美精神。

《诗经》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诗经图 南宋 马和之

《诗经》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历代艺术家着力表现的题材。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以绘画为首,其中最为著名的属南宋马和之所绘的《诗经图册》。左页上图画《诗经·陈风·月出》的文章大意,左页下图画《诗经·小雅·出车》中的文章大意,本页图画《诗经·周颂·昊天有成命》的文章大意,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笔法古朴流畅,是画家对两千年前《诗经》这种文学作品的艺术再创作。

第二章 响彻千年的木铎金声

——历史与诸子散文

对于黎民百姓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残酷而痛苦的。无数的战乱,兼并与征伐,给那些诸侯王公带来了利益,却给普通百姓带来了苦难。对于中国的文化来说,春秋战国则是灿烂、辉煌的。动荡的社会造就了活跃的思想,各种各样的士人活跃在这个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以自己的学说为历史上著名的“轴心时代”添上浓重的一笔。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由此形成。在这以后的两千年封建社会中,再也没有出现这样壮丽的景观。

中国叙事传统的确立——《左传》与《战国策》

在人类还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总是把鬼神当作远远高于他们而存在的神秘力量。为了与这些令人敬畏的神灵交流,人类安排巫师扮演人神沟通的代言人角色。这些巫师不但掌握着绝地通天的神秘咒语,而且负责保存官方的文献典籍,掌握着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文化。当然,人们对世界了解得越多,巫的作用就会越退化。到了周代的时候,无所不能的巫终于衰落了,他们变成了专业的占卜、祭祀者,掌握文献典籍和记录国家大事的职责则被史官取代。而一旦掌握文化的权力被进一步下移到社会的时候,那些掌握了先进文化的“士”,也开始以他们的标准编纂史书。战国初年《左传》和战国末期的《战国策》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一、“人”的觉醒:《左传》

尽管被认为是一部阐释春秋时期鲁国史书《春秋》的作品,但《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千百年来,它的作者一直是个猜不透的谜,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有的人认为这个左丘明就是《论语》中提到的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但也有更多的人对此提出质疑。现在,人们一般都把它归于战国初年无名氏的名下。

《左传》是一部史书,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部史书。它没有对历史事件做客观的罗列,而是以“礼”的规范总结历史、批判人物,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同时,作者敏锐的目光已经深刻地穿透了历史,看透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看透了新旧势力的消长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作为一部刚刚摆脱了“巫”文化不久的历史著作,《左传》已经开始表现出“人”的觉醒的力量,这就是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的“民本”思想。一方面,《左传》揭露了贪婪无耻、暴虐荒淫之辈,褒扬了忠良正直之士;另一方面,在《左传》的作者看来,只有尊重人民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政权才能稳固。在《桓公六年》中,作者借师旷之口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在《庄公三十二年》,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些议论,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奴隶社会行将衰亡的时代。表面上看来,天道鬼神的痕迹依然无法抹去,但实质上,“民”已经成为与这些神秘力量平起平坐,甚至高于他们之上的宇宙间的高大形象。在黑暗的奴隶社会,这是怎样的一道人性的曙光啊!由它所埋下的人性觉醒的火种,必然在不久的将来开花结果。

左丘明像

《春秋正义》(唐孔颖达释)书影

此书是对春秋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的注释性读物。

精彩阅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曹刿论战》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左传·晏子不死君难》

名言警句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

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左传》

严格来讲,《左传》并不是文学著作,但它却处处孕育着文学的细胞。作为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左传》的叙事能力比以前任何一种著作都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在作者笔下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尤其是关于战争的描写,更是曲折完整,精彩动人,为后人所称道、所借鉴。《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不但像城濮之战、鄢陵之战这样的大战役写得惊心动魄、曲折动人,就是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左传》并不限于对战争过程的描述,而是将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都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在那样久远的年代,这种早熟的叙事能力令人感叹不已。而且,《左传》在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而是常常注意到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这些都使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戏剧在很久以后才产生。然而与此有关的文学因素,却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借助了历史著作的母胎儿孕育着。《左传》正是第一部包含着丰富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所创立的文史合一的创作传统,既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写作提供了经验,又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士”的崛起:《战国策》

刘向像

《战国策》经过刘向的整理和润色,成为一部著名的传世经典,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苏东坡都对其推崇备至。刘向(前77~前6)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江苏沛县人。他是汉代皇族楚元王的四世孙,元帝时因直谏而得罪权贵,被诬下狱,免为庶人,闲居十余年。成帝即位,改名向,受诏整理五经秘书,官终中垒校尉,故后世称“刘中垒”。他作有赋三十三篇,但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纂辑的著作,共有四部:《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

战国时期形势图

战国时期自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

和《左传》一样,《战国策》也是一部无法弄清作者的历史著作。它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它原来的书名并不确定,是在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虽然我们习惯上把《战国策》也归为历史著作,但它与《左传》已经有了太多的不同。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作为威胁社会秩序纽带的“礼”也已然断裂,天下诸侯蜂起,战乱频繁,新兴的士阶层日益崛起,逐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战国策》,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气息。《战国策》以大量的事实展示了“士”的重要性,如《齐策四》记载齐宣王重用王斗,王斗举荐五个人出任要职,结果齐国大治;《燕策一》记载燕昭王师事郭隗,招揽天下之士,结果燕国强大起来,联合五国讨伐齐国。这些布衣之士左右天下局势的事迹被作者津津乐道,甚至加以虚构。他们甚至在诸侯王公面前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锋芒。在《齐策四》中,道出:“士贵耳,王不贵。”这种思想不仅完全突破了讲究等级尊卑的宗法观念,而且与《左传》的民本思想根本不同。它说明,在社会的巨变中,作为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士的影响力和地位在不断地上升,自我意识不断地加强,终于要和传统的贵族分庭抗礼了。这样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传统的道德在沦丧,传统的伦理在崩溃,人们撕掉了过去笼罩在国家和人际关系方面温情脉脉的“礼”的面纱,而代之以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如苏秦始以连横之策劝说秦王并吞天下,后又以合纵之说劝赵王联合六国抗秦。他游秦失败归来时,受到全家人的蔑视;后富贵还乡,父母妻嫂都无比恭敬。于是他感慨道:

名言警句

善作者不必善感,善始者不必善终。

——《战国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三人成虎,十夫揉推。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战国策》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战国策》

战国策(西汉刘向辑)书影

精彩阅读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

嗟夫,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苏秦在失败时和富贵时人们的态度变化,正说明了那个时代崇实尚利的人际关系实质。名利思想已经侵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原动力。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战国策》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上至诸侯王公,下至闾巷细民,三教九流的人物都出现在《战国策》中,使得它的人物画廊空前地开阔。当然,最活跃的还是那些俊雄宏辨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任意驰骋,转危为安,运亡为存,显示出卓异的风采。作者在叙述他们的事迹时,往往集中笔墨叙写一个人的事迹,通过富于特征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性格,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作者还使用大量的夸张、渲染和虚构手法,和铺陈、排比、夸张、比喻的手法,造成酣畅淋漓的启示和铿锵有力的文章节奏。这样,就使得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文采飞扬,又充满了传奇色彩。《战国策》在叙事写人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它辨丽恣肆、词采华丽的文风,在文学史上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艺术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的向前发展。

易水送别图 清 吴历

易水送别是《战国策·燕策》中的精彩篇章,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几乎全部采录了这些史料,并加以润色。“易水送别”成为历代文人咏唱的题材,唐骆宾王《易水送人》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战国策·燕策》载:燕太子丹希望刺客荆轲及早刺秦王,于是在易水边送别。荆轲饮完酒,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与《孟子》

凭借着宗法血缘关系建起来的奴隶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终于露出了衰老的迹象。原来维系着社会关系的“礼”,在此时已经瓦解崩溃。道德在沦丧,伦理在瓦解,传统在丢失。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一些缅怀着周王朝辉煌历史的仁人志士,开始用他们不倦的儒家言说为重建礼乐社会而奔波。在深邃的历史甬道中,他们的心志那样的凄苦,他们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定,他们的面孔是那样的清晰。他们的学说虽然在当时遭到抵制,却在后来统治了中国两千年。

一、先知之门:《论语》

他从时间深处走来,深邃的目光穿透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超前的智慧照亮了整个黑暗时代。他高尚的品质像高山大河一样令人景仰,他简短的言说为一个五千年的泱泱大国打开了先知之门。他就是孔子,一个百折不挠的活动家,一个忧思重重的思想家,一个万世师表的教育家。

孔子像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据孔子说,他的祖上居住在宋国,后来为了避祸才逃到鲁国,定居下来。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曾以勇敢和臂力过人立下战功。叔梁纥在六十六岁左右与未满二十岁的颜徵在结婚。婚后两人曾到山东曲阜东南的尼山拜神求子;后来生下了孔子,便取名为“丘”,字“仲尼”。他三岁时就遭受了丧父之痛,母亲颜氏把他带到当时鲁国的都城曲阜。他15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青年时代作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官。大约30岁的时候,他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受业门人先后达到三千多人,其中杰出者七十二人。身处于硝烟弥漫的乱世,感受着天下苍生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孔子,这个悲天悯人的圣哲,一心想通过传扬自己的思想来改变乱世,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于是他游走列国,劝说各国君主接受自己振兴礼乐的主张。然而,在一个普遍崇尚开疆拓土、征战杀伐的功利年代,他理想主义的主张注定只能是悲怆现实的一个不起眼的注脚。孔子50岁的时候,开始了从政生涯。他先是在鲁国当过“司空”、“司寇”的官职,便任期都很短,最后他被迫离开了鲁国。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宋、陈等10多个国家,受到过围攻,挨过饿,末了只好重返鲁国。直到68岁时,这位一生踟蹰不得志的智者,才重返鲁国,从此专心从事整理和传授典籍的工作,直到73岁逝世。他所整理的《诗》、《书》、《礼》、《易》,他所编著的《春秋》等古代文献,每一部都成为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经典之作。《论语》曾被称作“中国人的圣经”,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享有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对中国人精神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论语》作为记载这位圣贤和他弟子言行的著作,它大约编定在战国时期,不但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堪称名著。

圣迹图册 明 佚名

这件图册原藏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府,为绢本设色,共有36幅,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有“尼山致祷”、“问礼老聃”、“在齐闻韶”、“离卫去曹”、“子路问津”、“在陈绝粮”、“删诗定礼”、“汉高祀孔”等。每一幅作品中均有故事简介和赞语,画风古朴,用色温雅,是描绘孔子一生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精彩阅读

读《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颐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中国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

孔子像

孔子讲学图 清

此图表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图中孔子端坐讲授,弟子们在周围恭敬地聆听。

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礼制、挽救社会道德沦丧而奔走。他不靠金钱,不靠强力,也不用宗教的力量,为什么能使得门人三千、贤人七二心甘情愿地追随他到老呢?《论语》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他的抱负是何等的远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对理想的追求又是何等的执着。“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他的胸襟是何等的大气;“子厄于陈蔡,而弦歌未绝”,他的是风度又是何等的洒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对人是何等的歉卑和宽容;“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也,辑让而升,下而饮。所争也君子”,他为人处事又是何等的光明磊落。

“四书”书影

《论语》自汉代即被奉为儒家经典。南宋时,大理学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正式成为文人的必读书。

《论语》中浮现的孔子,以炯炯的目光洞彻了人生,领略了宇宙的至理,却又是如此的寂寞,不被世人了解;他是如此执着,为实现自己的主张、拯救天下苍生而奔走不休,而他同时又是如此的豁达,不自怨自艾。是的,孔子巨大的人格魅力,就在于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地追求大道,然后把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传递给别人。弟子从他身上吸取的,是厚道慈善的宽容仁爱精神,是反省自躬的自我批判精神,是至大至刚的拼搏进取精神。智慧而不自满,温柔敦厚而不软弱,为理想奔波不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他不追求地位而追随者无数,不追求名声功业而名垂千古,功成万代;同时,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确立了中国儒家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宗教品格,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处于乱世中的孤独个体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并为几千年的中国文人立下了立身、处世的楷模,也为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立下了齐家、治国之本。

孔庙远景

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的战国时期,历经两千余年,一直是祭祀孔子的圣地。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明清两代,占地327.5亩,有建筑100座,殿、堂、亭、庑464间。它的建筑用黄瓦红墙,是中国唯一一座非皇家而采用皇宫规格的建筑,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三圣图 明 佚名

图中左边为颜回,中间为孔子,右边为曾参,三人的衣服由一部《论语》组成。

整部《论语》,都是由孔子和弟子的对话组成。然而在短短的对话中,却已经孕育着后世散文叙事、议论、写人的基本创作要素。整部《论语》语言十分简练,但是却善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因此读来无不用意深远,洋溢着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由树之常青象征坚贞凛然的风骨,这不仅仅是对松柏的赞颂,更是对丰富的社会现象的概括。后世多少诗人笔下所歌颂的“郁郁涧底松”,都是从《论语》中得到了启示。《论语》更善于在简单的对话中描写人物。《先进》篇侍坐一节,描述孔子听弟子各言其志,在短短的言谈中,子路的直率,冉有的谦恭、公西华的长于辞令都跃然纸上。而曾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描绘,更是将一种安贫乐道的情怀,一种潇洒倜傥的风度,都体现在生动鲜明的生活画面中。仁者的精神境界变成富于审美意义的形象,平易亲切而情趣盎然。

名言警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孔子墓

孔子墓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林中部偏南,洙水桥北享殿后院内。孔林也称为“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现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垣墙长达7.25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绵延时间最长的宗族墓地。

二、浩然之气:《孟子》

就在孔子去世一个世纪后,一位名叫孟轲(约前370~前289)的邹国年轻人,由于景仰孔子学说,而模仿孔子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企图将孔子终身未竟的事业在百年之后完成。然而,推崇“仁政”言说的孟子也和孔子一样碰得头破血流。于是,他也和他所敬仰的孔子一样退而著书,从而成为儒家的又一名大师,被后世尊为“亚圣”。

作为孔子忠实而出色的继承人,孟轲的思想本于孔子而又有所发展。他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主张使人民安居乐业;他主张建立一个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社会;他主张“民贵君轻”,对当时某些统治者虐民以逞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判,甚至斥责为“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他甚至对君主的个人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万章》)“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离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这样的话,在专制强化的后代就没有人敢说了。

孟子像

然而与孔子的深沉庄重、谨慎省身不同的是,孟子是一个锋芒毕露、自负好强的人。为了让他“仁政”的思想推行天下,他动辄便与人言辞交锋,唇舌开战,而且必欲争胜。这种好胜的性格反映在《孟子》里,就形成了理直气壮、慷慨激昂的风格: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聘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尽心》)

孟子曾经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这种浩然之气,是一个正直笃行的士大夫对仁义道德进行坚持不懈的修炼,从而形成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人格魅力。由这种人格魅力所决定,《孟子》在嬉笑怒骂之间传达观点,绝不作吞吞吐吐之状,感情激越,词锋犀利,气势恢宏,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横行无阻,震荡乾坤。这种理直气盛的做人和行文的风格,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作为儒家学派最出名的两部经典作品,《论语》与《孟子》为后世提供了垂范千年的立身、治学准则和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尽管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是出于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而把《论语》和《孟子》奉为规范人民思想的圭臬,但是《论语》和《孟子》宝贵的“仁”的思想,却是黑暗的奴隶社会中,人性觉醒的一道灿烂的曙光。

《孟子》(战国孟子著)书影

亚圣庙坊

亚圣庙又称为“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县旧城南门外,是纪念孟轲的庙宇。现存的规模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

人性的拯救与逍遥——《老子》与《庄子》

《老子道德经》(春秋老子著)书影

就在世人们纷纷忙碌于世俗的功名富贵、利益纷争时,就在人们遭受着身处乱世的悲怆与艰辛时,就在孔子和孟子在为拯救生民的苦难与道德的沦丧而奔波时,老子和庄子却以绝尘而去的姿态远离了尘世的痛苦,逍遥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宇宙内。由他们所开创的道家学说,为后世一切被世俗事物折磨得痛苦不堪者,提供了一个精神的避难所。

一、大音希声:《老子》

老子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无法对他的真实身份下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在《史记·老子列传》中,司马迁认为他就是李耳,名老聃,春秋时期楚国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到周的时候,曾经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认为他就是周朝的太史儋或老莱子。在道教中他被神化为太上老君,在唐朝开国时,李渊为了找一个显赫的出身而名正言顺地当皇帝,则攀他作为自己的祖先。他只留下玄而又玄的短短五千字,却开启了后世所有隐逸者与逃遁者的智慧之门。

老子骑牛出关图 明

《老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道”的大旗,这是刚刚走出混沌不久的华夏民族祖先,对自己所处的苍茫宇宙的朴素认识。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它先天地而生,是宇宙的本原;它无声无形,“恍恍惚惚”,难以用感官去把握,但又“其中有象”。它无知无欲,自然无为,却决定和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存变化。老子首创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思想,反对上帝有知、天道有为,针锋相对地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这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类对天上神权的大胆质疑,是人类思维的一次重大发展。身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怎样重构社会的秩序,抚平人民的创伤,是横亘在每个有识之士面前的严肃问题。与儒家学派企图以礼义的稻草,将落入万丈泥潭的奴隶社会拉上岸的做法不同的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敏锐地洞察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认为只有摒弃礼乐、赋税、政刑等人为措施,实施无为之政,老百姓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无论是儒家的“尚贤”,还是法家的“法治”,都于事无补,只能造成“盗贼多有”,天下大乱。而他自己并不能确切地提出“无为而治”的具体方案来,只能在幻想中描绘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

老子像 元 赵孟

此图用白描的手法画出中国道教始祖老子的立像,生动地刻画和表现了老子清心寡欲的性格和神情,是赵孟六十八岁时的人物画佳作。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湖州(今浙江湖州)人。他本是宋代宗室,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故人称“赵承旨”。他于绘事,涉足山水、人物、鞍马、花鸟、竹石等各类题材,风格多样;于书法,正草隶篆无一不精,无一不熟,是元代杰出的书画家。

帛书《老子》乙本 汉

帛书《老子》乙本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每行六十余字,中有朱线隔开,书写于汉文帝初期,反映了汉初老子思想的广泛流传,是极有价值的文物资料。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一个远离了战争和动乱,远离了剥削和压迫,远离了人吃人的不合理现象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再也不用忍饥挨饿受冻的理想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拒绝文明,自我封闭的社会。老子的这种理想主义,是一种走历史的倒退之路回到原始社会的空想,然而作为与黑暗现实的对照,它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后代无数文人的乌托邦情结的源头。

精彩阅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知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二、万世逍遥:《庄子》

庄子大约活动在公元前369~前295间,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的人,不仅是因为他的经历,更因为他超尘脱俗的生活方式。他比孟子稍晚,比屈原略早。庄子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小吏,管理生产漆的工匠。然而世道的沦丧、社会的黑暗,使他彻底厌烦了仕途,心甘情愿地靠编草鞋糊口,过着隐居生活。楚威王听说他是贤才,曾派人以重金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却被他拒绝了。在他看来,做官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一种戕害,远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三教图 明 佚名

在汉末三国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和以释迦如来为代表的佛教在中国开始了漫长的相互促进与融合。这种促进和融合对中国政治、文学、宗教、思想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教合一成为众多政治家、艺术家研究与表现的题材。图中老子欲从孔子怀中接过活泼而年幼的佛祖。

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学说为基础,又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如果说《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的话,那么到了《庄子》这里,则是要探求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人性的拯救与逍遥的方法。如果说老子的“无为”,是要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是仍然要“入世”治天下的话,那么到了庄子这里,这种“无为”则已经彻底归于虚无的“无所用天下为”,是一种更加决绝的“出世”姿态。在庄子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无价值的。因此他激烈反对儒家所提倡的政治学说,主张让社会顺其自然,让人顺其天命。当然,庄子的这种“出世”,其本质是竭力从悲怆的现实中逃亡,使自己的外在生活获得某种轻松的气质。而在灵魂的深处,他依然心系天下,关注着社会的苦难。他对现实有比别人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庄子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鉴于这种近似于绝望和悲观主义的认识,庄子鄙弃一切追求名誉地位、声色货利的世俗生活,要求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在他看来,人不过是世界运行化育时的无限现身之一,他的生老病死,犹如季节的循环一样无法阻止。因此,人的全部痛苦就丧失它的本体论根据。庄子清楚地洞悉了这一点,并蔑视那些坐在季节循环的缝隙里,为“苦难”而感伤抽泣的人。对于他而言,人无须为生成或消亡他的事物而悲喜,就像石头无须为它在泥土中的变化而惊异。他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

庄子像

精彩阅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战国《庄子·逍遥游》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战国《庄子·缮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战国《庄子·养生主》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战国《庄子·大宗师》

庄周梦蝶图 元 刘贯道

《庄子·齐物论》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外’。”成语“栩栩如生”便来自于此。“庄周梦蝶”在后世成为文人士大夫热衷表现的题材,上图人物线条高古,构图严谨,刻画了庄周闲适的情性。

在庄子看来,现实是荒谬的,无法与之直接对话,只能借重其他形式来进行。因此,《庄子》使用了“寓言”、“重言”、“卮言”为主的表现形式。所谓“寓言”,意思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庄子》全书“寓言十九”,意即绝大部分是寓言。作者借助河伯、海神、云神、元气,甚至鸱鸦狸狲、山灵水怪等逸出尘想的艺术形象,演为故事,来讲述他的大道学说,使作品充满了瑰奇幻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所谓“重言”,是借重古先圣哲或当时名人的话,或另造一些古代的“乌有先生”来谈道说法,让他们互相辩论,或褒或贬,没有一定之论。但在每一个场合的背后,却都隐藏着庄子的观点和身影。“卮”是古代的漏斗,所谓“卮言”,就是漏斗式的话。漏斗的特点是空而无底,“厄言”隐喻没有成见的言语。通过这三种充满了暗示性——的表现方式,《庄子》创造了一个超越时空、不辨古今,具有无限阐释的可能性的艺术境界。

《庄子》(战国庄子著)书影

第三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

尽管已经有了《诗经》、《左传》和《战国策》这样的巨著,尽管已经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样的文学和哲学大师,然而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要么就是依赖于集体创作而缺少个体意识,要么就与历史、哲学混合在一起而显得模糊。直到屈原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现状。他高举着抒情的大旗前行,把一个空前高大的背影留给了后世,他和他所独创的“楚辞”的出现,标志着缪斯女神在中国的真正觉醒。

九歌图(局部)元张渥

这幅图卷描绘屈原及《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和“国殇”十个章节的内容。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公元前277年,一位楚国贵族孤独地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是这样的憔悴,因为无数的打击已使他身心交瘁;他是这样的忧伤,因为他的国家还在遭受着屈辱,人民还在遭受着苦难;他又是这样的骄傲,因为他高贵的灵魂和不朽的诗篇。然而他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所有的暗淡与辉煌,光荣与流浪。他纵身跳进了汨罗江的滔滔江水中。奔腾的汨罗江水呜咽着、翻滚着,悲悼着一个伟大灵魂的消失。不,诗人并未离去,他的灵魂正飘荡在楚地上空,他留下的诗作仍然光辉夺目。时至今日,每年的农历初五,人们依然用同样的方式悼念这个伟大的名字——屈原。

屈原出生在公元前340年的寅月寅日。生于硝烟弥漫的乱世,空负绝世才华和救世之志,却只能感叹报国无门,在一次次的打击和流放中体味忧世、忧生、忧民的精神之痛,这就是屈原的悲剧的一生。这出悲剧从公元前318年,22岁的屈原出任楚国左徒之职揭开了序幕。为挽救楚国的危亡,屈原提出了内修弊政,改革图强,外联齐国,抗秦图存的“美政”纲领。

屈原像

然而,在旧贵族的造谣中伤、陷害诋毁之下,他很快便遭到疏远,并在5年后遭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沉重打击,被流放到汉北。然而他绝不肯就此放弃。公元前292年,已回到楚国宫廷的屈原,因不懈坚持“美政”路线,而被放逐江南。黯淡的云、灰色的郢、凄苦的路、忧伤的心伴着屈原踏上流放的途程。诗人沿着江夏东行,到洞庭湖;又沿沅水至淑浦,浪游沅湘一带;公元前283年,辗转北上至夏浦。9年的流浪,使他形容枯槁、潦倒困顿。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国攻破,一直支持着屈原人生的精神支柱——国家,就此坍塌了,屈原内心的孤愤随着国破山河碎而彻底泯灭。怀着绝望的心情他走向汨罗,投江自尽,以身明志,以死殉国!

屈原卜居图 清 黄应谌

《卜居》是楚辞中的名篇,为屈原所作。《卜居》道: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这幅图即根据《卜居》的文意而绘。

屈原的人生之痛,造就了中国文学之幸。从《九歌》到《九章》,从《哀郢》到《离骚》,从《橘颂》到《天问》,屈原所有的痛苦、愤怒、哀怨、孤独都通过与楚地民歌相结合,而化为响彻天地的吟唱,回荡在时间的尽头,这就是“楚辞”——一种在香草美人的意象中寄寓理想,在上天入地的境界中探索真理,在不拘一格的言语中抒写忧伤的崭新文体。由屈原“自铸伟词”所开创的楚辞的天空一经产生便是群星璀璨,而《离骚》则是所有星座中最灿烂的一颗。《离骚》全长373句,2490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诗人以自身为原型,从多方面树立了一个具有高尚品格和出众才华的抒情者光彩照人的形象。他自豪地宣称,他有着“帝高阳之苗裔”的高贵身份,降生在“庚寅”的祥瑞时辰,被赐以“正则”、“灵均”的美好名字,又有着“内美”与“修能”的卓异禀赋。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坚持不懈地磨炼自己的才干,希望有朝一日实现“美政”的理想,通过“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他坚持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总之,在诗人倾注满腔心血所塑造的这个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的主人公身上,体现着诗人自己的主体意识、情感、理想和人格。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光辉照人的抒情主人公。

然而,屈原“举贤授能”的美好愿望却因为得罪了那些昏聩无能的“党人”,而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这些结党营私的小人只顾着自己的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使得楚国的前景变得危险而狭隘。由于诗人的受到重用、实施改革而威胁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便“内恕己以量人,各兴心而嫉妒”,纷纷诬蔑诗人是淫邪小人。在正邪两种势力的对抗中,能够决定双方成败并由此决定楚国命运的楚王,却是昏庸糊涂,忠奸不辨。他虽然也一度信任和重用诗人,最终却受了“党人”的蒙骗,进而背弃了与诗人的“成言”,“悔遁而有他”,由此导致了诗人的失败和楚国的衰危。诗人的理想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甚至他亲手培养的人才也纷纷转向,他处在完全孤立的境地。然而诗人他决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与污浊的世俗妥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他宁死也不肯丝毫改变自己的人格,他依然佩戴着香草芝兰,头顶着高高的帽子,身穿着奇装异服,把自己与混浊的世道区分开来。诗歌的前半部分,展示了品质高洁的主人公坚守信念、坚持理想、不懈追求的光辉形象。

屈原像

由于在现实世界中郁郁不得志,诗人从黑暗的现实中脱身而出,到一个虚拟的神话世界中探索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离骚》的后半部分展示了他探索未来道路的历程。首先,“女媭”劝他不要“博謇好修”,而是要明哲保身。但是诗人通过向古代的圣君舜的陈词,分析历代兴亡,证明自己的选择的正确,否定了这种消极逃避的道路。而后诗人来到天界扣求帝阍,然而天帝的守门人却闭门不理。这表明重新获得楚王信任的道路已彻底阻塞。他又降临地上求佚女,请求他们为上帝通报,却依然吃了闭门羹。这样,他找到能够理解和帮助自己的知音的理想也彻底破灭了。

那么,出路到底在哪里呢?诗人转而请巫者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请他们指示出路。灵氛认为楚国已毫无希望,劝他出国远游,另寻施展才华的地方;巫咸劝他暂时留下,等待机会。在现实中所遭遇的一切使诗人清楚地认识到,留在黑暗的楚国是没有希望的,时不待人,不如离开吧。于是,诗人驾飞龙,乘瑶车,扬云霓,鸣玉鸾,自由遨游在一片广大而明丽的天空中。然而,这一行动与他心中的爱国情结是格格不入的。正当他升腾远逝之时,却看见了祖国的大地:“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离开故土。既不能改变楚国,又不能改变自己,而且也离不开楚国,那么,除了以死殉自己的理想,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诗人最终选择了他唯一能选择的道路:以死来坚持理想、完善人格,与黑暗现实对抗到底的道路。

《楚辞》(战国至汉,屈原等著)书影

整篇《离骚》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异彩。通过对诗人一生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作品展现了一个伟大灵魂深挚热烈的爱国情怀、光辉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离骚》是现实主义的,诗人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在战国末年楚国政治舞台上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离骚》又是浪漫主义的,那火样的激情,飞腾的想象,奇幻的意境和绚丽的文采,形成了一个幻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屈子祠

屈子祠位于湖南省汨罗市汨罗江岸的玉笥山上,始建于汉代,现存规模为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建。祠后有一平顶土丘,俗称骚坛,传说《离骚》就在此地写成。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从他开始,中国诗歌进入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由他独立开创的新诗体——楚辞,已经大大地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表现形式和以抒情言志为主的现实主义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这就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