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的春风
甲午战争后,天津和同时期的许多城市一样,作为租界地和资本输出市场而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奴役和压榨,但城市封闭却也因此被打破。帝国主义在向天津大量输出资本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其先进的精神文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也随之传播到天津。
天津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地位及其包容、多元、开放的特点,使天津在开埠,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焦点,在文化、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开中国风气之先河,也使当时生活在天津的一部分思想敏锐的传统知识分子开始了解西方文明,于是维新意识开始在天津萌生,维新思潮在天津形成并逐渐影响到全国。
李叔同从天津辅仁书院结束学业后,以童生资格参加天津县儒学考试,写过七八篇时事评论文章。对于当时的时局变幻,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管仲晏子合论》道出李叔同内心暗藏的支持变革的潜流:“闲尝读史至齐威王、宣王世。而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邱山。三军之众,疾如锥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窃叹齐以弹丸之邑,何况若是之繁盛乎!而不知溯其兴国者有管仲,溯其保国者有晏子。”
在李叔同看来,国之栋梁者,管仲和晏子最负盛名。放眼当下,中国有几个管仲、晏子这样的人才能重振国威,告别屈辱?李叔同期待有人站出来变法图存,拯救国家之危难。
在《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课卷文章中,李叔同讽刺中国官员“少也不读一书,不知一物”,不学无术而又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导致在对外交往中受辱于西方诸国。但中国官员仍夜郎自大,“见有开矿产者,有习格致者,有图制作者”,皆认为“区区小道,吾儒不屑为也”,耻于向西方学习,不懂得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为“不识时务者”。
李叔同认为要振兴国家,使其不辱于西方诸国,中国官员应放下顽固守旧的观念,改变夜郎自大的想法,看清当今世界的时局,顺应历史的潮流,进行变革,进行维新,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
在《论废八股兴学论》中,李叔同认为“我中国以仁厚之朝,何竟若是之萎靡不振”,是由于“时文取士一事”。而从其“至今时则八股之作,愈变愈失其本来。昔时八股之兴,以其阐发圣贤之义理,可以使人共明孝弟之大原。至今时则以辞藻为先,以声调为尚,于圣贤之义理毫无关系。胸无名理,出而治兵,所以无一谋”。
从中可以看出,李叔同通过对八股取士这一科举制度的分析,认为现今国家之所以衰弱,是由于八股取士造成的。
面对国家日益衰败的境况,朝廷仍以这一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而现今八股文流于形式,思想空洞,华而不实。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所选拔出的也只是“抱八股韵,谓极宇宙之文”的思想守旧的知识分子,而非“能识时务之儒”。这些人对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内政外交所需要的诸多知识都不屑学习。因此国家“乌能振乎”?八股取士并不能给国家选送有用的人才。所以,要振兴国家,使国家富强,应当废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一八九八年二月至三月,李叔同参加第二次考试,写了文两篇,诗一首,字一段,获得第十四名的成绩。
两篇文分别为:一、《众食之者》(节选):“家为生财之大源,可进念夫食之者焉。夫以众生财,则众亦生财者所甚赖也。然犹有食之者在,能不进念之乎!在昔夫子适卫,首叹以夫庶,继加以富,诚以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也。若乃率土息游惰之风,勤俭之规模常懔,而大廷有趋承之辅,鼎钟之禄养堪思。则在下咸安夫崇实黜华,而在上咸冀夫大烹厚糈矣。如生财有大道,而首验夫生之者。……即众以验所生,固见生财有道矣。虽然,众所以生财者,虽为家室计,实为朝廷计也。盖家室咸愔,货殖之源。”
考试命题出自四书《大学》文:“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考官根据句中意提出“众食之者”作为题目,让童生作文。
本文主要议论“众生财”的民生问题,上到皇帝官员,下到普通百姓,都得吃饭。这就需要有人种地,以此为大众提供食物,所以要让“众生财”。
李叔同的观点是:在国家稳定的前提下,老百姓才能安心种田养蚕,同时还要克服懒惰,艰苦朴素。朝廷要限制高俸禄,官员要戒奢华之风。国库里的钱多用于支持农耕,由此才能沧海变桑田,这就是生财有道。只要家室殷实富裕,国家经济就有发展之源了。
二、《则天下之民》(节选):“且民为国之本,是知至重者莫如民,尤莫如天下之民。彼轻夫民者,微特不知有民,且并不知有国,然又何妨使未睹之全功,作已然之快论。一为之即夫民而悬想之也。如今天下之人,牧有定理焉。……观民而极于天下,则至于天下而观民之心止矣。然而观天下者而必曰:天下之民。盖言民乃天下之大本者也,观天下而极于民,则至于民而观天下之心微矣。以言天下之民,虽其齐类不齐,然己皆引领而望之也,岂不美欤!”
考试命题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之“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题根据此句中的“则天下之民”作为题目,让童生作文。
李叔同的观点是:民为国之根本。统治者不把老百姓当回事,就等于不把这个国家当回事,虽然老百姓中亦有不足之憾,但大多数还是良善的人民。国运传承几千年,华夏文明依然璀璨,但“民”素养之提升空间,依然无穷大,“国”之精神探究,应该也是无穷尽的了。对于这些善良的人民,统治者更应该施行仁政,这样才是最省心省事的治国方略。
从以上两份试卷中可以看出,李叔同所推崇的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民与国并非是依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成全的关系。国家的发展,是要让国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物质的丰裕和精神的满足。而每一个国民的立德立功,成功成仁,也都内蕴于这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国家与国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也相互见证。
李叔同报考县学考试前后,正是中国维新思潮兴起之时。青年李叔同受到了维新思潮的影响,然后将自己的思索见于笔端。他已逐渐摆脱封建旧儒夜郎自大的保守观念,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先进的西方,开始自觉生发出对新学的渴望,并有了自己的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