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文学的特质
“生态文学”是现代人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驱使下,审视文学时赋予文学作品的一种新型称谓,是文学领域中新的表述技巧和表现形式。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其内涵都应具备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如上所述,“生态责任、生态理想、文明批判和生态预警”是生态文学的突出特点。生态文学的特征可概括为“八性”,即文学性、表现自然性、绿色意识性、立体视角与多元文化性、风格依赖自然性、绿色效应性、永恒性和全球性。通常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被认为是生态文学时代来临的标志,但这并不等同于认同《寂静的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生态意识的作品。日本的松尾芭蕉(Matsuo Basho,1644-1694)、中国古代的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庄子(公元前369-前286),美国的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他们已较早地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其作品为现代人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万古长青的思想启迪。其中的生态意识虽然有些是无意识、浅层的,有些是主动的、深层的,但仍然可以得出生态文学是由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学或自然写作和近现代意识的生态文学两部分构成的这一结论。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学是从传统农业文明的角度挖掘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统一,近现代意识的生态文学则是在工业文明背景下对自然与人关系的反思。
概括而言,生态文学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最高利益,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呼唤“生态人文主义”精神。
生态文学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中世界神学世界观提出的,该思想以人为中心,认为人与自然是主客对立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决定性作用,自然成为人类任意挥霍的资源库。此外,生态文学也批判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强调生物圈范围的整体性,强调生物平等,包括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但由于过分强调自然,忽略了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地位。
生态整体主义呼吁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可与尊重,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生态人文主义”是对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调和与综合。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当代激进的生态主义者过分强调自然的绝对价值,并与传统的人类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生态人文主义”则能克服这两种理论倾向的偏颇并将两者加以统一。同时,生态文学还注重人类精神生态的建构,认为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才是根本解决生态危机的核心手段。
(2)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
生态文学与“写实主义”倡导的写作不同,也与“虚构”成分较多的传统文学不同。它是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文学性”和“非虚构”的“科学性”结合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
(3)“处所”及“处所意识”视角。
“处所”原本是作为地理学概念出现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深化了“处所”的物理概念,尤其是美国人文主义地理学创始人、当代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在吸收现象学、存在主义,对抗实证主义等哲学观点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处所”及“处所意识”的内涵。他认为,“处所是由经验建构而成的意义中心”。经验以不同的尺度建构处所,小至家中的壁炉、摇椅、家、邻里或城市,大至国家等都是处所。由于建构处所的经验需要时间,所以处所意识的获得也需要时间。处所意识有两层含义:处所自身固有的特性和人对这个处所的依附感(处所依附)。处所意识是一个处所的感觉结构。处所可以认为具有一种“精神”或一种“特质”,但只有人才有处所意识,处所意识是主体之人与客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态批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越发重视“处所”和“处所意识”的建构。劳伦斯·布伊尔在其《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2005)和《为濒临危险的地球写作:美国及其以外的文学、文化和环境》(2001)中,均提到环境的想象或处所。在劳伦斯·布伊尔看来,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环境的想象来促使读者重新认识他们所处的生存状态,认识这个被蹂躏和滥用的濒危的世界,探索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出路。此外,阐释作品中反映出的作家处所意识形成的具体条件,可以唤醒人类的处所意识,使人类意识到处所的局限性,也使人类意识到处所塑造着我们、我们也改变着处所。从“环境的想象”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是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的出发点。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处所”,是作者在“处所意识”下,对环境的重新建构,对环境的想象既是发现也是创造处所的行为。
“处所”大小不一,小到家,大到宇宙、地球。具体的几何空间,也可以成为人类心灵和精神意义上的归属地。在生态文学中建构处所意识,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整体性,有助于人类对所处地域表现出亲近和关怀,把所处地域视为灵性的存在,从而产生责任感。
生态整体主义、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强调“处所”及“处所意识”,这些要素构成了生态文学的主要特征。在评析生态文学作品时,新兴的文学批评“生态批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文丰:《论绿色文学的特质》,《南方农村》200年第3期,第5-52页。
松尾芭蕉:日本江户时代前期著名的俳谐师,其功绩是把俳句形式推向了顶峰。
梭罗:19世纪美国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哲学家、作家。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3页。
日译:場所、場所の感覚;英文:place、sense of place。“place”、“sense of place”分别有“地方”,“处所”,“位置”和“地方感”、“处所意识”等译法,笔者选用“处所”和“处所意识”。
参考:宋秀葵:《地方、空间与生存: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第41页。该书将“place”、“sense of place”译为“地方”、“地方感”。目前学界对上述两术语有不同译法,本书将“place”、“sense of place”译为“处所”和“处所意识”,以下同。
方丽:博士论文《“环境的想象”: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2009年,第1,5,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