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越挫越勇,创业历程

东方商道:亚洲商界巨子的钱权博弈 作者:董文海 著


东南亚华人,有一部奋斗的血泪史。在各地发展,像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早期为了预防华人与其竞争,都曾经禁止华人参与工商业如零售业经营,中下层华人生存特别艰难。菲律宾就是一个例子,以前只准华人在工厂做工,最近几年才逐渐开放华人的零售业。

位于亚洲东南部,与中国台湾遥遥相对的菲律宾,是一个由7107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在这个岛国,75岁的陈永栽(英文Lucio C.Tan)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菲律宾联盟银行董事长、菲律宾华商总名誉理事长、菲律宾华人首富……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样一长串的荣誉——“烟草大王”、“啤酒大王”、“银行大王”、“航空大王”……

陈永栽拥有菲律宾最大的烟草公司、最大的航空公司、菲律宾第二大啤酒公司、亚洲最大现代化养猪场,是菲律宾三大华资银行之一——联盟银行以及第五大银行——菲律宾国家银行的最大股东,并经营着菲律宾航空公司,拥有福川卷烟厂、联合银行、亚洲啤酒、达力集团、裕景兴业等多家上市公司,是菲律宾商界的传奇人物。

20世纪90年代起,陈永栽这个名字更频频出现在美国和亚太地区的一些国际报刊上。在香港,陈永栽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目前,陈永栽在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加拿大、南太平洋、马尼拉、中国香港、中国内地等地拥有百余家企业和物业,经营业务涉及烟草、啤酒、银行、航空、房地产、酒店、化工、炼油、畜牧养殖、旅游和教育等行业,其产业帝国总资产超过百亿美元,麾下300多个企业总市值超过500亿美元。

除了在菲律宾拥有众多物业和购物广场之外,陈永栽在香港也拥有多座大型购物广场,又相继在香港投资饭店、写字楼、商场、高级住宅、九龙城等项目。在中国内地,陈永栽投资的有亚洲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其旗下在中国有7家啤酒公司),厦门新联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北京、大连、厦门、深圳都有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另外,他所统辖的香港富景集团,近年也积极在中国的厦门、武汉、上海等地投资。

越挫越勇,创业历程

陈永栽1934年7月出生于福建晋江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陈延奎在一家烟厂做工。当时,日寇侵华,闽南沿海一带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年仅4岁的陈永栽随父母远渡重洋,背井离乡来到菲律宾谋生。9岁那年,父亲重病,母亲带着一家人回到家乡。两年后,因家乡遭遇灾荒,刚满11岁的陈永栽跟着叔父再次来到菲律宾,在一家烟厂当杂役,以补贴家用。他白天干活挣钱,晚上挑灯夜读,以顽强的毅力修完了中学课程,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远东大学化学系。之后,他在烟厂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课程。毕业后,陈永栽仍在烟厂工作,并且被提升为化学师。这时的他由于具备了丰富的化工知识和在烟厂多年的工作经验,不久就被提升为业务经理。

1954年,决心创业的陈永栽离开了烟厂,和朋友合资开了一家玉米淀粉加工厂,但他在商海的第一次闯荡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次失败,并没有击垮意志坚定的陈永栽。他曾说:“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关键是将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的条件。”因为善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陈永栽迅速站了起来,并借钱创立了甘油公司和化工原料公司。

淀粉加工厂尝试失败后不久,跌倒后的陈永栽又迅速站了起来,用借来的本钱,开办了一家化学制品生产和贸易公司。当时用的全是是二手机器和破旧卡车。当初谁也想不到,这家公司后来成为陈永栽庞大事业的基石。

1959年陈永栽又成立甘油制造厂,10年后成立福牧农场,为东南亚最大的养猪场,70年代初期创办福川烟厂,生产需求量大的中档香烟,迅速占据菲律宾烟草业领先地位,且每年为陈永栽带来大量利润。

1960年,他发现当时菲律宾香烟厂需要的润滑剂——甘油,都从国外进口,而生产甘油的原料——椰子油与肥皂厂的废料“烧碱”,随处可得。除了炼油炉外,其他原料菲律宾本地都有。陈永栽千里迢迢跑到美国,到处打听有无旧炼油炉出售,千辛万苦地把买来的炼油炉运回菲律宾。甘油厂终于办成,陈永栽从此控制了菲律宾的甘油市场。

1965年,在马尼拉的一所房子里,陈永栽和当年在烟厂的朋友,创办了福川烟厂。当时,菲律宾烟草市场竞争已十分激烈。一家资本少而又毫无名声的小烟厂怎么样才能挤进市场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个问题摆在了陈永栽面前。当时陈永栽分析,高档烟价格太贵,消费者不多;低档烟质量太差,不能持久留住消费者;中档香烟消费者众多,各阶层都喜欢,价格不贵,又不失身份,生产这类香烟能获得稳定利润。于是他决定投产市场前景广阔的中档香烟,顺应需求,经过努力,福川烟厂的产品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陈永栽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凭着对烟草行业的熟悉,他把商标从黑色换成红色,并以薄荷味的“清凉”牌香烟为主打产品,并力求产品质量超过其他厂家。经过一番努力,福川烟厂的产品打开了销路,生意一下红火起来。

1968年,烟厂生意刚刚有所起色,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摧毁了福川烟厂的厂房,大多数设备被毁。面对天灾,陈永栽和工人一起不分昼夜地抢修厂房,挑拣被雨水淋湿的烟草和修理面目全非的机器。为了彻底改变落后的制烟设备,他把世界先进的制烟生产流水线和现代化的卷烟机引进菲律宾,并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使福川烟厂的设备和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如今,福川烟厂已发展成为菲律宾最大的香烟制造公司,并占据菲律宾七成以上的香烟市场份额,在欧美、日本和中东的香烟市场上都有一席之地。陈永栽本人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亚“烟草大王”。在经营烟酒的同时,他一直都没有停止扩大商业王国的步伐。

多元化投资,缔造产业帝国

20世纪70年代起,陈永栽开始涉足进出口贸易和房地产,先后创办了椰油厂、肥皂厂、石棉厂、电子厂、炼油厂和养殖厂等企业。业务范围扩展到银行、酿酒、航空、旅馆等诸多行业。

1970年,陈永栽从台湾引进先进饲养技术,创办福牧农场,目前福牧农场已发展成东南亚最大规模的养猪场。1978年,陈永栽收购破产的日本双马钢铁公司,将其改名为宏张开发公司,承接菲律宾与海外的大型钢结构建筑工程。如今,该公司的设计、坚固性及工程质量已为国际所公认,产品出口至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为全菲7000多个岛屿所修建的主要高架桥和马尼拉的轻轨铁路提供钢结构建材。

1982年,陈永栽投资建立亚洲啤酒厂,挑战盘踞菲律宾啤酒市场90余年、由西班牙裔人创办的生力啤酒,目前,亚洲啤酒厂已是菲律宾最大的酿酒企业。

陈永栽说:“市场犹如装满大石的铁桶,看起来满,其实石块间有许多缝隙可以装沙子,沙子装满了还可以灌水。”凭借独到眼光,他找到了争夺啤酒市场的突破口,并请众多专家进行市场调查,收集世界各国名牌啤酒信息,研制新口味啤酒。不久亚洲啤酒的第一个品牌“豪绅”上市,十分畅销。他又积极地引进世界品牌,与丹麦、美国合作,成为“嘉士伯”、“百威”啤酒在菲律宾的指定生产商。他还购买了风靡全美百年以上的“科尔特45”、“龙士达”等啤酒在东南亚的商标使用权。

1986年,他又购买了拥有500间客房的五星级世纪公园喜来登酒店,现已经成为菲律宾政要、国际巨商等出入的重要场所。

20世纪70年代后期,陈永栽又瞄准金融业,收购菲律宾面临倒闭的通用银行,将它改名为联盟银行,并亲自担任董事长,经过改革整顿,在半年内资产便由8000万美元增至2.55亿美元,盈利260万美元,取得了让人惊讶的业绩。目前,“联盟银行”在菲律宾国内有285个分行,总资产达1350亿比索,成为菲律宾资产最多的银行之一。该银行在菲律宾获得《亚洲银行家杂志》授予的“2001年亚洲最佳零售银行奖”。联盟银行在伦敦、新加坡、关岛、巴林、厦门等地还开设了分行。

20世纪80年代,陈永栽开始进军海外。他首先瞄准的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香港,在香港设立了自己的海外发展基地——福川贸易公司和新联财务公司。1981年,为了满足在美国大市场投资业务的发展,他在美创办了美国海洋银行。此后,陈永栽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投资3亿元人民币,创建了厦门商业银行,并在关岛等其他地区开办银行,进行地产、食品业的投资,在邻近的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建养猪场、烟草种植基地和钢铁厂,除此以外,还有地产、金融、汽车代理、运输等产业。在加拿大,他也进行了地产投资,当然,也少不了在中国的投资。

陈永栽是个具有国际眼光的企业家。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进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首先,在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设立福川贸易公司及新联财务公司,随后创立裕景兴有限公司,并成为香港最负盛名的房地产投资公司之一,拥有全港最优越地段的高级地产——裕景商业中心、步云轩、裕景花园、电业城、利景酒店、西九龙中心等。对裕景花园的投资再次显示陈永栽的远见卓识。

在世界另一重要金融中心——美国旧金山,陈永栽建立海洋银行,并逐步发展到美国大陆,尔后在关岛兴建当地最大的商场,并拥有超过全岛土面积1%的土地以及面包厂和游乐场。在南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陈永栽购置大片土地,开办种植场、畜牧场及土产、钢材、养殖、汽车、货运公司,涉及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行业。他又投资东欧罗马尼亚,进军加拿大。几乎世界最重要、最有潜力的市场都有陈永栽的投资。

1995年,他收购菲律宾国有航空公司,6年内扭亏为盈。当年,陈永栽又创办了一家菲律宾上市公司——大亚(MacroAsia),向菲律宾及20多个外国航空公司提供飞机维修工程、餐饮、地勤等具有国际水准的服务项目。同时,该公司还是菲律宾飞行员、厨师和地勤人员的培训中心。

到了2001年,陈永栽在菲律宾本土的投资项目,涉及40多个行业,上百家公司,涉及农业、航空、金融、证券、烟草、饮料、食品、酿酒、化工、建筑、酒店、地产及旅游。

处变不惊,巅峰商道

陈永栽深谋远虑,敢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在商界是出了名的。他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机会与风险同在,危机中蕴含无数商机。”他善于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抓住商机。

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风暴、罢工潮等重大事件袭击不断,但陈永栽却处变不惊、逆势而为。1989年,面对“沙漠风暴”战争等不确定因素,陈永栽旗下的裕景兴业买地开发香港西九龙中心,后来被证明是一个英明的决策。1994年,在社会对香港回归所引发的对政治和金融的重重顾虑之下,裕景兴业投资开发了嘉文花园项目,建立了香港顶级住宅物业的新设计标准。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际,许多工商界人士对香港的前途缺乏信心,纷纷抽逃资金转移到欧美,导致香港股市出现恐慌性抛售和暴跌。恰逢裕景花园拍卖地皮,许多业界人士都不敢贸然投标,持观望态度,陈永栽却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毅然斥资5亿港元大胆中标。香港回归后,在2004年,裕景花园价值已升高达百亿港元,商界同仁不得不叹服他的远见卓识。从此,陈永栽在香港名声大振。

他的逆势而为也名震香港政界。据香港媒体报道,1997年1月18日,陈永栽率领的菲律宾华商联总会中国访问团抵达香港拜会董建华时,董建华拍着陈永栽的肩膀,笑着对他说:“你好著名啊!”

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并没有中断陈永栽在中国内地的投资。1997年以来,陈永栽先后注资2亿多美元,在厦门投资1亿美元建设银行中心,并斥资1.5亿元人民币收购厦门酿酒厂。此前,陈永栽已在上海、北京、江苏、河南、江西、山东等地兴办了10家合资啤酒生产企业,总投资达1.28亿美元。与此同时,其属下的裕景兴业集团也进军中国内地,在深圳、厦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购置了多块土地,总面积达48.6万平方米。房地产不能算是陈永栽的主业,但从房地产的投资和运作中,却可以更多地看到陈永栽的魄力和智慧。

陈永栽说:“企业家要有长远的眼光,眼下可能是赔钱的项目,但从长远看,则可能是赚大钱的项目,特别是在危险紧急之时,最具有机会可扭转大局。”此番御景地产集团大举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对于选择这个时间,在宏观调控的阴影下大规模进军上海地产市场,陈永栽的理由是:“房地产热了,很多人挤了进来,你就要想办法退出。反之,房地产冷了,你就要赶快进去,抓住商机。”面对宏观调控,陈永栽却说:“我们觉得扩张的时机已经成熟了。通俗而言,就是前几年的市场我们看不懂,但是现在‘看懂了’。随着土地政策进一步透明,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的门槛抬高,很大一部分资金实力不济的中小开发商将淘汰出局。游戏规则的改进为境外的实力地产商构建起发展平台。”陈永栽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经明确了稳定房价是调控目标。控制土地、调整信贷,可以视作正常的调整,其本意不是打压楼市,只是控制房价上涨的速度而已。”宏观调控后,当一切形势浮出水面,陈永栽决定继上海裕景国际广场热销后,一举打开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

陈永栽收购菲律宾航空公司和菲律宾国家银行更让人诧异。1995年,陈永栽以数亿美元收购了连年亏损的菲律宾国有航空公司,成为有绝对控股权的私人大股东。消息传出后,菲律宾上下舆论为之哗然。当时的菲律宾航空公司管理混乱,年年赤字,当时许多人认为菲航就像个无底洞,随时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额亏损,纷纷劝他趁早收手。

人们为陈永栽接管菲航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菲航的国内外业务相当于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业务。新航年年盈利,因为新航只有约5000名员工,而菲航却有13000多人,是新航的两倍多。菲航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在东南亚国家的航空公司是名列前茅的。由于人浮于事,职工又大都是“皇亲国戚”吃皇粮的,纪律松懈、工作懈怠,年年出现重大亏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