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形貌篇

全彩图说中华典故 作者:梦华 编


形貌篇

·抱头鼠窜·

典出《汉书·蒯通传》。

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楚汉相争时,曾跟随项羽的韩信看到项羽有勇无谋,又不善于用人,便投归了刘邦。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重用了韩信。在刘邦和项羽于荥阳、成皋间对峙时,韩信率军抄了项羽的后路,破赵取齐,占据了黄河下游之地。后被刘邦封为齐王。

这时,有一个叫蒯通(蒯通本名叫蒯彻,因避汉武帝刘彻的讳,改名为蒯通)的人来见韩信。他对韩信说:“楚汉相争已经几年了,可仍然这么僵持着,他们之间究竟谁胜谁败,大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不如谁也不帮,谁也不靠,以齐地为根据地,和他们三分天下,然后再图谋统一全国。”韩信听罢,说:“汉王待我这么好,我怎么能忍心背叛他呢?”蒯通说:“当初常山王张耳和陈馀是割了脑袋都不变心的好朋友,可是张耳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抱头鼠窜,归了汉王,并借汉王之兵消灭了陈馀。现在大王和汉王的交情不见得比张耳和陈馀的交情深。古人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王的功劳太大,汉王没法赏您;大王的威名只能叫汉王害怕。我真替大王担心啊!”虽经蒯通反复劝说,韩信始不肯背叛汉王。

后来,刘邦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但韩信却以谋反罪被吕后诛杀。临死前,韩信感叹地说:“我悔不该当初不听蒯通的劝告,以致死在妇人小子之手。”

“抱头鼠窜”这句成语原来是形容常山王张耳窘迫逃亡,如老鼠逃窜的情形。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敌人逃跑时的狼狈相。

·暴跳如雷·

典出《孔雀东南飞》。

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刘兰芝17岁那年嫁给焦仲卿为妻。她到焦家上侍公婆,下抚弟妹,殷勤周到。可恨她婆婆性情古怪,苛刻凶狠。她规定刘兰芝每天除做家务事外,还要织绢五匹。刘兰芝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地做完了这一切,她婆婆还不满意,硬要把她赶回娘家去。刘兰芝与焦仲卿感情深厚,不忍分离。焦仲卿向他母亲跪拜求情,要求留下兰芝,但焦母十分专横,非要焦仲卿休弃刘兰芝另娶不可。

《孔雀东南飞》诗意图

在焦母的威逼下,焦仲卿不得已,只好对刘兰芝说:“我本来舍不得你,但母亲威逼太甚,我实在无法,只得望你回家暂避一下,过些日子我再来接你。”

两人含泪相叙,难舍难分。临别之时,夫妻俩都坚决表示:男不再婚,女不再嫁,彼此从一而终。可兰芝想:回家之后,母亲面前倒还好说,哥哥那关就难过了,因此她对焦仲卿说:“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我哥哥性情暴躁蛮横,回家之后,恐怕由不得我,很可能不能使我如愿。)

事情果如刘兰芝所料:回家之后,她哥哥立即逼她改嫁;兰芝不从,就在一个晚上投水自尽了。焦仲卿得到兰芝自尽的噩耗之后,悲恸欲绝,也于当天晚上在花园中自缢而死了。

后来“性情暴如雷”中的“暴如雷”被说成“暴跳如雷”。后人用“暴跳如雷”表示急怒得蹦跳呼喊,好像打雷一般猛烈,用来形容人又急又怒的样子。一般含贬义。

·不卑不亢·

典出《红楼梦》。

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一天吃过早饭,平儿到探春处聊天。平儿、探春和宝钗三人取笑了一回,便谈起正经事来。

探春认为她们住的园子应该改变一下管理办法,应从园子里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老成本分、懂得园圃的人收拾料理。这样,一则有专人培养花木,园子会一年好似一年;二则不致白白糟蹋东西;三则老妈妈也可得点儿额外收益,不枉成年在园中辛苦;四则可以节省勤杂人员的开支。用这个办法可把园子管理得更好。宝钗点头笑道:“善哉……”李纨也说:“好主意……”平儿说:“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未必好出口。”宝钗听了,忙走过来,摸摸平儿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了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说你们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说一套话出来,你就有一套话回奉,总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们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这会子又是因姑娘们住的园子,不好因省钱令人去监管……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后人用“不亢不卑”来表示既不高傲,也不自卑。“不亢不卑”也作“不卑不亢”。

·步步金莲·

典出民间故事。

南唐最后一个皇帝李煜对治理国家一窍不通,但却是个风流才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他犹其擅长的是填词和音乐。他的词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有一天,李煜来到秦淮河上游玩,小船在轻风明月下荡漾,两旁是灯红酒绿的歌舞场。忽然,一阵歌声随风飘来,清脆婉转,娓娓动听。仔细一听,他才听出唱的正是自己写的《望江南》,于是便命随从驾船循声寻找那歌女。找到一家歌舞伎院,一看,唱歌的是一个妙龄少女,亭亭玉立,长得花容月貌,名字叫窅娘。李煜一见窅娘,非常喜欢,又看她能歌善舞,就把她带回宫去。此后,常常是李煜填词作曲,窅娘依照词曲载歌载舞,两人相得甚欢。

这年秋天,风和日丽,李煜带着窅娘在一片盛开的荷花池赏景。只见池内莲花朵朵,绿叶婆娑,美丽极了。李煜看得出了神,随口说:“如是有人脚如红菱,能在这摇摆的荷花上歌舞,真有如仙女一样了!”窅娘听了,心中一动。回到宫中,她就用长长的绸带把自己的脚缠成红菱形状,然后命人用金箔打造了8朵荷花。一切都准备好了,窅娘就请李煜前来饮酒。酒席宴上,窅娘命人推上8朵金荷花,自己脱去鞋子,露出缠得尖尖的脚,在荷花上轻歌曼舞起来。她时而长舒广袖,时而轻盈跳跃,细腰袅袅,舞姿翩翩。李煜在一旁看得心旷神怡,不觉叹道:“真是步步金莲啊!”

从此,人们常把女人的脚叫“金莲”。据说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的女人以缠足为美,而且缠得越小越尖越好。

·不翼而飞·

典出《管子·戒》。

无翼而飞者声也。

又见《国策·秦策三》。

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战国时,秦国派大将王稽去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一连17个月都没攻下。这时,有个叫佚庄的人向王稽献计说:“你为什么不赏赐赏赐部下呢?这样可以鼓舞他们的斗志。”

王稽回答说:“我执行的是秦王的命令,不用你多嘴多舌的。”佚庄见王稽这样骄横,非常生气地说:“你独断专行,轻视士兵已经很久了,这是不对的。我听说,假如有3个人谎报街市上有老虎,听的人就会信以为真;如果有10个人弯一个木槌,就会把木槌弄弯;如果大家都口头传播一个消息,消息没有翅膀也会到处飞行。可见,民众的力量是很大的,你还是赏赐你的部下吧。”王稽始终不听佚庄的劝告。

后来,王稽的部下作起乱来,对战事更加不利,秦王非常恼火,就把他杀了。

后人用“不翼而飞”这个典故比喻言论和消息不待宣传就迅速地传播,但沿用下来,除了这层意思以外,有时也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曹操下宛城·

典出《三国演义》。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他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2年(初平三年),他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进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以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他大破世族军阀袁绍以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曾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正欲起兵征吕布。忽然,流星快马报说,张济自关中引兵攻南阳,为流矢所中而死,他的侄儿张绣统其众,屯兵宛城,欲攻曹操。曹操起兵15万,攻打宛城。张绣率军抵抗,因寡不敌众,只好投降曹操。

魏武帝曹操像

曹操得胜,引兵进驻宛城,霸占张济的老婆邹氏,每日取乐,不想归期。张绣知道后,破口大骂:“曹操这个老贼,欺我太甚!”决心要报仇雪恨。他事先分兵四寨,准备好弓箭、兵器,并用酒灌醉曹操的卫士,然后在夜间偷袭曹营。结果曹兵大败,曹操在慌乱中上马逃奔,右臂中了一箭,马也被射死。他连爬带滚地逃出宛城,差点儿被张绣捉住。

“曹操下宛城”形容吃了败仗的狼狈相。

·侧目而视·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战国时代,苏秦到秦国游说,劝秦惠王实行连横的策略。苏秦的意见没被秦王采纳,做不了官,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洛阳老家。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家里的人都瞧不起他。妻子坐在织布机上不理睬他。嫂嫂不给他做饭,就连他的父母也不愿同他讲话。

过了一年,苏秦又到赵国去见赵王,献合纵之策。苏秦主张赵国联合齐、楚、燕、韩、魏等国共同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赵王认为他这个策略很好,便封他为武安君,拜为相国。

苏秦做了大官之后,路过洛阳,他父母得到消息,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接他。他的妻子吓得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斜着眼看苏秦,侧着耳朵听苏秦讲话,不敢正视苏秦。他的嫂嫂则跪拜在地,十分谦恭地迎接苏秦。苏秦见嫂嫂这样谦恭,就笑着说:“嫂嫂为什么以前那样怠慢我,今天却对我如此恭敬呢?”

后人用“侧目而视”来形容不敢正视,以表示敬畏的情态。也用来表示斜着眼睛看,形容愤怒的样子。

·察言观色·

典出《论语·颜渊》。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张,有一次他去问孔子:“读书人要怎样才能做到‘达’?”

孔子觉得子张的询问很不明确,就反问道:“你所谓的‘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说:“做官的时候要有名望,居家的也一定要有名望。”

孔子听了,摇摇头说:“这个叫‘闻’,不叫‘达’。什么叫‘达’呢?‘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意思是说,品质好,遇事讲道理,又善于辨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在思想上愿意对别人让步。这种人,做官的时候就事事行得通,居家的时候也一定事事行得通。

后人用“察言观色”表示仔细观察别人的言语表情,见机行事。

·沉鱼落雁·

典出《庄子·齐物论》。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所灭后,越王勾践一心想洗雪耻辱,一方面卧薪尝胆,激励自己;一方面物色美女,贡献给吴王,想用美人计来消磨吴王的志气,以达复仇的目的。诸暨的宋萝村,有一个美女名叫西施,每日在溪边浣纱,溪中的鱼,见到西施的美丽,也觉得羞愧,不敢浮上水面,都沉到水底去。后来范蠡找到了她,把她献给吴王。由于西施貌美,迷惑了吴王,不理国政,勾践终于复国。

西施像

汉元帝时,挑选天下的美女,入宫当宫女。当时有一美女王昭君被选,奸臣毛延寿因得不到贿赂,故意把昭君的画像弄得丑陋,把真的一幅送给番王。番王见昭君美丽,向汉朝索取,如果不给,就要派兵攻打作为要挟。汉朝为了避免战争,不得已献出昭君来求和,王昭君在出塞时,空中飞过的雁,惊讶她的美丽,竟坠入到树林里面。

庄子的本意是鸟鱼不辨美色,只知道见人躲避。后来意义转变,人们用“沉鱼落雁”称赞女人的容貌美丽无比。

·出水芙蓉·

典出《诗品》。

谢诗如芙蓉出水。

南朝宋时,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谢灵运,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后移籍会稽。他幼时寄养于外,族人都称他为客儿,世称谢客。晋末,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入宋以后,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

谢灵运诗才出众,其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谢灵运的诗善于铺陈雕琢,某些篇章真实地反映了山川景物的自然美,给人以清新可爱之感。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中说:谢灵运的诗像芙蓉出水一般清新可爱。

“出水芙蓉”即刚长出水面的荷花。这句成语原比喻诗写得清新,后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车水马龙·

典出《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意思是说:日前经过濯龙园门外时,见到马皇后的娘家问安的人极多,门前的车像流水般络绎不绝,马儿连着马儿,像游龙那么长。

到了南唐时,李煜在他的作品中也有过这样的句子。李煜在金陵(今南京)接皇位后,外有强敌(宋朝)压境,内则国库空竭,已是十分危殆。宋朝两度派人强迫李煜赴宋,李煜均加拒绝。后来宋便用武力攻陷金陵,李煜终成了宋太祖的阶下之囚。在拘禁之中,李煜感到孤独、寂寞、悔恨和凄凉,在这种悲惨的囚徒生活中,他只有晚上在梦中才能忘记白天的处境,在往事的眷恋中陶醉一下。他写了一首词《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只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尝够了亡国之苦,心中有着“多少恨”!过去的生活多么热闹:“车如流水马如龙”,又多么美丽——“花月正春风”,但这一切都只能重温在“梦魂中”!

后来人们便把这句话简化为“车水马龙”,用来形容车马众多、络绎不绝的热闹情况。

·垂头丧气·

典出《昌黎先生集·送穷文》。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上船,延之上座。

又见《新唐书·宦者列传》。

自见势去,计无所用,垂头丧气。

唐朝末年,由于藩镇割据,中央的政治统治既软弱又腐败。唐昭宗李晔名为皇帝,实际上是个傀儡。当时,割据京城长安周围地区的是军阀李茂贞,割据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是军阀朱全忠(朱温)。由于这两股军阀势力比较强大,影响着朝政,所以朝中臣僚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宦官韩金海为首,站在李茂贞一边;一派以宰相崔胤为首,站在朱全忠一边。

元复元年(公元901年),朱全忠为了代唐自立,兵逼长安。李茂贞、韩金海等挟持唐昭宗逃到凤翔(今陕西宝鸡至周至一带)。朱全忠率军继续西进凤翔,李茂贞抵挡不住,连吃败仗,最后粮尽弹绝,只好和朱全忠讲和。这时,韩金海难堪极了,他是依附李茂贞的,又是朝中的宦官,现在,皇帝和李茂贞都要讲和了,他自己见大势已去,又无计可施,只好垂头丧气地等候朱全忠发落。后来,在朱全忠的威逼下,李茂贞交出了唐昭宗,并杀了韩金海等人。

“垂头丧气”即低着脑袋,无精打采。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失意懊丧、委靡不振的样子。

·春风得意·

典出《登科后》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时候,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名叫孟郊,是河南洛阳人。最初在高山隐居,称为“处士”,性情十分耿直,因此很少有人与他合得来,只有大诗人韩愈和他一见如故。他们两人在诗的风格上也有相近的地方,常常唱和于诗酒之间。

孟郊的遭遇很不如意,这从他的诗里怨、伤、愁、病、饥、恨之类的字句可以看出来。他曾两次考进士不第,直至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才考中了进士,那时他已经50多岁了。穷困的生活消磨了旷达的气度,考中进士以后才开朗起来,他高兴地作了一首《登科后》的绝句,表达他当时愉快的心情。他在诗中说:

“从前那窘迫的日子是不值得夸耀的,今天我的心情忽然开朗了,才觉得皇恩没有边际。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将长安的花儿看完了。”

后人用“春风得意”形容考上进士后的得意心情,也用来形容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而扬扬得意的样子。

·从容不迫·

典出《庄子·秋水》。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周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他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因家境贫困,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但拒绝了楚威王的厚币礼聘。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

在《庄子·秋水》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天,庄周和他的好友惠施在濠梁之上观鱼。庄周说:“鱼在水里从容不迫地游,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周说:“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你总不是鱼,不知道鱼的快乐是无疑的。”

后人用“从容不迫”形容不慌不忙,非常镇静。

·大发雷霆·

典出《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当时,曹魏的当权者是魏明帝曹睿。曹睿是个荒淫无度又无真才实学的家伙,曹氏政权已失去了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时的生气。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见此情形,便偷偷地跟孙权结成同盟,孙权封他为燕王。但是,辽东和建业相距遥远,公孙渊担心一旦被魏国攻打,远水解不了近渴,和孙吴结盟并非上策,于是又背弃盟约,杀了吴国的使臣。

消息传到东吴,孙权大怒,准备马上派大军渡海远征,讨伐公孙渊。名将陆逊见此情形,上书劝阻。陆逊指出:“公孙渊凭借着险要的地势,背弃盟约,杀我使臣,实在令人气愤。但现在天下风云变幻,群雄争斗,如果不忍小愤而发雷霆之怒,恐难实现夺取天下的愿望。我听说,要干大事业统一天下的人是不会因小失大的。”孙权觉得陆逊的意见很对,便取消了讨伐公孙渊的计划。

后人用“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

·大腹便便·

典出《后汉书·文苑列传·边韶》。

边孝先,腹便便。

东汉汉桓帝时,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边韶,字孝先,曾做过临颖侯相、太中大夫,后来迁为北地太守、尚书令。

边韶勤奋好学,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以文章而知名于世了。他招收几百名学生,尽心尽力地给学生们讲书、批文。不过边韶有一个小毛病,喜欢打瞌睡,因为他身子胖,肚皮有些大,行动不那么敏捷,平时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学生们看了常常偷着笑他。

有一天,边韶讲了一阵子书,累了,便朝学生摆摆手:“去吧,背书去吧!”他自己把肥胖的身子往后一仰,合衣躺在木床上,一会儿工夫就鼾声大作,呼呼地睡过去了。学生们看到他腆着肚皮睡熟了,几个人凑在一块,给老师编了一段顺口溜儿:

边孝先,腹便便,

懒读书,但欲眠。

学生们一边念,一边哄笑,把先生吵醒了。他听了学生为自己编的顺口溜儿,觉得挺有趣,在地上踱了两圈儿,忽然灵机一动,提笔也写了一首顺口溜,自己摇头晃脑地念起来:

边为姓,孝为字。

腹便便,五经笥。

但欲眠,思经事。

寐与周公通梦,

静与孔子同意。

师而可嘲,

出何典记?

他的这首顺口溜儿大意是说:

“我的肚子是大了点儿,不过里边装的尽是经书。我是爱睡觉,可是我在梦中会见周公。即使有片刻安静的时候,我也念记孔子的教诲!你们嘲笑先生,这规矩见于哪家的经典啊?”

学生们听他这一说,都惊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先生有这样的才华,出口成章,做顺口溜儿也会教训人!那几位恶作剧的学生,也窘得满面透红,偷偷溜出门外,老实地背书去了。

后人从中概括出“大腹便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肚子大。

·鹅行鸭步·

典出《水浒》。

军卒见轿夫走得快,便说道:“你两个闲常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得快?”那两个轿夫说:“本是走不动,背后好像有人在打我们一样,所以就跑得快了。”

腊月初,山东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夫人坐着一乘大轿,身边带着七八名军卒,前去化纸上坟。一行人路过清风山时,被占山的王矮虎赶散军卒,将知寨夫人捉上山去。此时,宋江正在清风山上,得知此事便来说情,要王矮虎放走刘高夫人。清风山头领燕顺、郑天寿碍于宋江的情面,不管王矮虎愿意不愿意,喝令轿夫抬下山去。那妇人听了这话,拜谢宋江,口口声声叫道:“谢大王!”两轿夫心内害怕,抬着那妇人飞也似的奔下山去。

三打祝家庄

当那妇人被捉后,几个被赶散的军卒没命地跑回去报告知寨刘高。刘高听了大发雷霆,怒骂那些军卒,并用大棍狠打那些军卒,还声嘶力竭地吼道:“如果不把夫人夺回来,统统下牢问罪。”那几个军卒无可奈何,只得央求本寨军兵七八十人,各执枪棒,尽力去夺。不想来到半路,正撞着两个轿夫抬着知寨夫人飞快地来了。众军卒接着了夫人,问道:“你们怎地能够下山?”那妇人撒谎道:“他们见我说出是刘知寨夫人,吓得慌忙下拜,赶快叫轿夫送我下山。”众军卒簇拥着轿子便回。军卒见轿夫走得快,便说道:“你两个闲常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走得这等快?”那两个轿夫说:“本是走不动,背后好像有人在打我们一样,所以就跑得快了。”

后人用“鹅行鸭步”来形容行走迟缓,摇摇摆摆。

·返老还童·

典出《神仙传》。

汉朝时候,有一位淮南王刘安,他虽然居高官,封王爵,但是还有一种非分的妄想,常常希望自己永远不死。听说有一种仙人,是永远长生的,刘安便千方百计去研究和祈求变成神仙的方法。一天,有8个老人去访刘安,自称是神仙。刘安的门人,一向是趾高气扬,见这8位老人都是须眉皆白,老态龙钟,门人便拒绝通报,并说道:“人家说神仙是不会老、不会死、永远是青春的。你们却老得这样可怜,可见不是神仙,我看是骗子也说不定呢!”8位老人听说,都哈哈地笑起来,说:“你不高兴我们老吗?这容易得很,我们是可以马上返老返童,变成小孩子的。”说罢,8个老人皆转过脸来,不消一刻,都变作8个小孩子了,门人大惊,认为真是神仙,便给他们去通报。这便是“返老还童”一语的来历。

后人常用“返老还童”形容由衰老恢复青春。

·汗流浃背·

典出《后汉书》。

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东汉末年,由于汉献帝软弱无能,曹操掌握了军政大权。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往许昌,自己当了大将军及丞相,常常“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有个叫赵彦的议郎,是汉献帝亲信的谋臣,常给献帝出谋划策,因而遭到了曹操的忌恨,后来竟把赵彦杀了。献帝对曹操的这一暴行很气愤。有一次,曹操去朝见献帝,献帝警告他说:“你如果愿意辅助我,就忠厚一点,如果不愿意,就离开我。”曹操听了以后心里十分惊疑,从献帝那里走出来,汗水都湿透了脊背,此后很久没有上朝。

“汗流浃背”原来形容万分恐惧或惭愧。现在常用来形容满身大汗。

·河东狮吼·

典出《容斋随笔·卷三》。

苏轼字东坡,因不满于宰相王安石的某些变法措施,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在黄州,他认识了一位名叫陈的人,两人很谈得来。陈很好客,朋友来了,必定热忱招待,有时还要喊几个歌女作陪。

可是陈的妻子柳氏却很凶悍,嫉妒心很强。她丈夫喊来歌女和客人一起听歌吟诗的时候,她就在隔壁房间用棍杖使劲敲打墙壁,并大声叫嚷,闹得大家不欢而散。陈很怕她,处处赔小心,就怕惹得她发火,使自己下不了台。苏轼就写了一首诗笑话他: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龙丘居士是喜爱佛学的陈为自己取的号。“谈空说有”中的“空”、“有”都是佛家经常谈论的话题,这句是形容陈常讲佛论经,谈到深夜。“河东”是隐喻陈的妻子柳氏。因为柳氏出自河东郡。“狮子吼”本是佛家用来比喻正义和威严的,在这儿,苏轼一方面用来形容柳氏像狮子似的怒吼,另一方面,又描写陈这位“居士”正在谈佛时,恰巧“狮子吼”了,可谓语带双关。“拄杖落手心茫然”则是描写陈被夫人闹得丧魂落魄的样子。

河东:地名,传说那里的妇女很凶悍。后人用“河东狮吼”比喻妻子妒悍,用来嘲笑丈夫怕老婆。

·轰轰烈烈·

典出《沁园春·至元间留燕山作》。

人生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轰轰烈烈”原来是由“轰轰”和“烈烈”两个词组成的。“轰轰”形容车马众多之声,也形容各种爆发的巨响,有声势浩大的意思。

晋朝大学问家左思在他著名的《三都赋》之一的《蜀都赋》中,曾有“车马雷骇,轰轰阗阗”的句子,这正是“轰轰”这个词的本义,意思是车马众多,声震如雷。“烈烈”一般用以形容猛火燃炽、火焰旺盛、火光灿烂的样子。早在《诗经》《商颂·长发》篇中便有“如火烈烈”的句子。

文天祥《沁园春》诗意图

“人生翕忽云亡,好轰轰烈烈做一场。”有人评价此首作品:此等作品,不可以寻常词观之也!

“轰轰”、“烈烈”两个词之所以能连用在一起,不是偶然的,因为“轰轰”和“烈烈”都带有盛大、壮丽和威武的意思。宋朝文天祥在为唐代忠臣张巡的庙所题的《沁园春》词中,有“骂贼张巡,同心许远,皆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节,百炼之钢。人生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在这首词中,“烈烈轰轰”是文天祥对于张巡(以及许远)的威武不屈的正气的歌颂,也是文天祥自己的刚正光明、烈火似的民族情操的流露。后人用“轰轰烈烈”形容声势浩大,气象雄伟。

·挥汗如雨·

典出《战国策·齐策》。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又见《晏子春秋·杂下》。

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春秋时代有个人名叫晏子,是齐国的相国。他很有才干,能言善辩,聪敏过人。

有一次,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因他是一个矮个儿,楚人想戏弄他,便在大门旁边另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从小门里进出。晏子见状偏不进去。他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出;今天,我是到你们楚国来,不应该从这道门进出。”楚国人无话可说,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去。

晏子见到了楚王,楚王又想戏弄他,便问:“齐国没有人吗?”晏子回答说:“临淄三百闾那里的人们‘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意思是他们挥一下衣袖,就会使大地成荫;他们挥一下额上的汗,就像天下雨一样;一到街上,人们就肩碰着肩,脚跟着脚),为什么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派你来当使者呢?”晏子严肃地回答说:“我们齐国派使者的原则是:按其好坏,各有所用。好的使者就派往好的国家,不好的使者就派往不好的国家。我是最不好的使者,就派到你们楚国来了。”楚王又自讨没趣。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再戏弄晏子一次。有一天,楚王大办筵席,招待晏子。等他喝酒喝得快醉了的时候,有两个差役绑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走过。楚王故意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那差役故意大声说:“齐国人,做贼的。”楚王也斜着眼睛看了晏子一眼说:“齐国人原来惯于偷东西吗?”晏子严肃而郑重地说:“我曾经听说:‘橘子生在淮南是橘子,生在淮北就变为枳了。叶子虽很相似,但味道却很不相同。其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水土不同的缘故。’这个人生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这正是楚国的水土使他偷东西的嘛。”楚王听了晏子的话,不知如何回答,只得苦笑着自言自语地低声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算自讨没趣了。”

后人用“挥汗如雨”来形容天气太热,流汗甚多。

·魂飞魄散·

典出《元曲选·百花亭》。

可正是船到江心补漏迟,只看我魄散魂飞。我则索向前来陪着笑颜卖查梨。

北宋时河南洛阳有个贺妈妈,她生了个女儿名叫贺怜怜。怜怜成人之后,人品俊秀,聪敏过人。

一年清明时节,母女俩出外踏青,贺怜怜在百花亭与汴梁才子王涣邂逅相逢。两人相遇,一见倾心,就订为婚姻。

不久,王涣来到贺家与贺怜怜结为亲眷。常言道:久住令人贱,贫来亲也疏。贺妈妈见王涣久住家中,又是一个穷秀才,便把王涣驱逐出门,并将其女怜怜另嫁给种师道手下一个军需官高常彬。从此,贺怜怜被高常彬关在承天寺内,不得与王涣相见。王涣与怜怜情意缠绵,怎忍分离!王涣为了见到怜怜,只得扮作卖查梨的混进承天寺。两人相见,倾诉衷肠,谈得格外亲热。正在这时,高常彬回来了,丫鬟连忙报知怜怜。王涣听说高常彬回来了,不觉大吃一惊道:“是得手忙脚乱紧收拾,意急心慌没整理。”高常彬闻声则问:“谁人在此,好无礼呀!”王涣心想:“可正是船到江心补漏迟,只看我魄散魂飞。我则索向前来赔着笑颜卖查梨。”他打定主意,连忙高声叫道:“卖查梨啊!”高常彬醉意朦胧地吆喝道:“滚出去!老子不买查梨。”

高常彬因喝醉了酒,没有注意到王涣便休息去了。怜怜趁机给了王涣盘缠,叫他往延安府投托经略麾下,建立功勋,以遂平生之志。王涣连忙向怜怜道谢,并说:“决不辜负所望。”

王涣到了延安,受到了马步禁军都元帅种师道的赏识,并立了战功。他依照怜怜的临别之言,上告高常彬盗用官钱,强取民妻。种师道立即把高常彬捉拿归案,把怜怜判归了王涣,使其夫妇团圆。

后人将“魄散魂飞”说成“魂飞魄散”,用来形容惊恐万状,不知如何是好。

·酒醉起舞似牡丹·

典出《燕子楼》小序。

著名舞伎关盼盼是唐朝张尚书的家伎,因她容貌俏丽,能歌善舞,因而成为张尚书的爱姬。

关盼盼对歌舞非常精通,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看到过关盼盼的歌舞表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居易曾游历徐州、泗水一带,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白居易玩得痛快,竟流连忘返。有一天,他接到在徐州任职的张尚书的请帖。白居易欣然赴约。张尚书摆下了丰盛的酒宴招待诗人。二人边饮酒,边高谈阔论。喝到高兴处,张尚书略带几分酒意,兴奋地对白居易说:“本府内有一舞伎,颇不俗,何不唤她出来,陪酒助兴。”语音未落,只见虚掩着的两扇厅门被轻轻推开,环响处,轻盈地走进来一位妩媚俊俏的少女。少女上前施礼,风度优雅,举止洒脱,她就是关盼盼。

风袅牡丹花

盼盼入席后,陪客人喝了几盅酒,然后欠身离席,翩翩起舞。只见她身穿红色纱裙,体态轻盈,跳舞时,忽而如轻风吹拂,在人眼前飘来飘去,忽而似红玉雕像,动中有静、令人心旷神怡,又加上刚饮罢酒,舞起来,乘着飘飘然的醉意,更添了几分娇妍。白居易看得入神,诗兴大发,立刻向张尚书要来纸墨,即兴题诗相赠,诗中有一句:“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把关盼盼酒醉起舞的姿态比喻为在微风中摆动着的雍容华贵的牡丹,惟妙惟肖。

关盼盼的晚年是在孤独和凄凉中度过的。张尚书死后,盼盼不愿出嫁,守在尚书的徐州旧宅中。宅中有一小楼,名曰“燕子楼”,关盼盼就死在这楼中。

·乐不可支·

典出《后汉书·张堪列传》。

捕击奸滑,赏罚必信,吏民皆乐用。匈奴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刘秀称帝,建立了东汉,当时公孙述也在西蜀自称皇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军前去讨伐,张堪被任命为蜀郡太守,跟吴汉一同出征。吴汉的军队走了许多天,军粮补充不够及时,赶到蜀郡时,军粮只够吃7天了。吴汉担心断粮,不能打败公孙述,便想逃跑。于是派军士暗中准备船只,想从江上逃走。张堪听到风声,急忙去见吴汉,对他说:“将军万万不可以走,胜利就在眼前。公孙述目前已是瓮中之鳖,只要我们坚持住,一定能打败他!”吴汉被他说服了,听从了他的计谋,使用少数兵马向公孙述挑战。公孙述亲自出城应战,战不到几个回合,就被汉军刺死在城下。吴汉和张堪顺利地攻入成都。

张堪是一个品行高尚、办事公正的人,自幼熟读经史,德行出众,曾有“圣童”的美称。他进入成都后,查点府库,封存珍宝,一件件地登记造册。然后报告给光武皇帝刘秀。他自己和部下对官府和百姓的财产秋毫无犯,成都的百姓对他的清廉十分称赞。

张堪后被任命为骑都尉,领兵击退匈奴的进犯。不久他又做了渔阳太守。他认真管理郡内的官吏,打击贪官污吏,奖赏有功官兵,又在狐奴地区开垦稻田八千顷,鼓励百姓耕种。所治之内,百姓富足,郡内安定,军民都很快活。他在渔阳做了8年太守,郡内没有发生一次动乱,匈奴也不敢再来侵扰。渔阳的百姓对太守非常敬仰,编了一首民谣颂扬他。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后来人们用“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极点。

·慷慨激昂·

典出《史记·刺客列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曾被扣在秦国为人质,后来逃回来,见秦国有并吞六国的野心,当秦军靠近易水,逼临燕国边境时,他很忧愁,设法请了一位勇士去刺杀秦王。那个勇士名叫荆轲,太子丹待他非常恭敬,天天去问候他的衣食起居,只要荆轲欢喜的,他总设法供给。

易水送别图

荆轲受到燕太子丹的优待,但很久都没有要到秦国去的意思,太子心里非常着急。荆轲因为要等一个人,所以没有出发。后来燕太子实在急了,荆轲才带了一把很锋利的匕首出发了。荆轲出发的时候,燕太子和他的臣子都穿了白衣服去送行。到了易水边上,将要渡河时,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唱着歌,声音非常悲哀;一般勇士都流着眼泪,歌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慷慨而激昂,壮士们的眼睛都瞪得很大,头发也都竖起来。

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也有“慨当以慷”的话。“慷慨激昂”是说一个人的言语举止,都是抱着英雄豪杰的气慨,不可一世的样子,使人见到或听到了,都很相信他,敬服他。

·慢条斯理·

典出《儒林外史》。

老爷亲自在这里传你家儿子说话,怎的慢条斯理。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写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象,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和批判了程朱理学和孔孟之道。

在这部小说的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一个叫王冕的放牛娃,天性聪明,天文、地理无不通晓,特别是画得一手好画。他画的荷花,就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一样。因此,王冕的名字全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王冕既不求官爵,又不结交朋友,终日在家闭门读书。

有一天,官府的一个差役奉了县太爷之命来找王冕画20幅花卉册页(装裱成册的单页小件字画)送给上司,王冕推辞不过,答应了。画好以后,知县时仁发送给王冕一些银子并约见王冕。王冕不肯赴约,时知县只好亲自来请。时知县带着一班人马来到王冕家门口,见大门关着,敲了半天,出来一位老太太,不慌不忙地说:“我儿子不在家。”官府的差役见老太太竟敢怠慢知县,说:“县大老爷亲自来传你儿子说话,你怎么这么慢条斯理的!快说,你儿子到哪里去了,我好去传。”

后人用“慢条斯理”的这个典故比喻说话做事慢慢腾腾。

·门庭若市·

典出《战国策·齐策》。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齐国大夫邹忌长得很英俊。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完毕,对着镜子照了一会,问他的妻子道:“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一个好看?”他妻子道:“你好看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呀!”徐公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邹忌可有点不相信自己,又去问他的爱妾,他的爱妾也是这么说:“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呀!”第二天,来了一位客人,邹忌请他坐了,在谈话间,邹忌又提出这问题,那位客人说:“徐公哪像你这样俊美啊!”过了一天正好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打量比较,知道自己的确不及徐公俊美。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想:“我的妻子说我俊美,是因为她偏爱我,我的妾说我俊美,因为她惧怕我;我的朋友说我俊美,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第二天,邹忌上朝见齐威王,将自己的想法和齐威王说了一遍,并从这件事情上联系到国家的政事,请齐威王要多听君臣的意见。齐威王连声说对。于是下令:“无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以及全国百姓,如果能够当面举出我的过失的,赐给上赏;能够上奏章规劝我的,赐给中赏;能够在朝廷里和街市上说我的过错,传到我耳中的,赐给下赏。”

命令一下,群臣们都向齐威王提出各种规谏,一时川流不息,门庭若市。

这本来是记述邹忌用巧妙比喻规谏齐威王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故事,后来人们根据进出规谏的人川流不息,引申出“门庭若市”这个词,用以形容某地热闹拥挤,来往的人很多。

·眉飞色舞·

典出《官场现形记》。

王乡绅一听这话,不禁眉飞色舞。

陕西同州府朝邑县城南三十里有个赵老头儿,他的孙子赵温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得意非凡。为了庆贺,当下便筹办酒席大宴宾客,拜祭宗祠。赵老头除请邻居、姻亲、族谊外,还特别请了见过一面的王乡绅。到了十月初三那一天,新中举人赵温及其父兄亲邻等来到祠堂拜祭。祭罢祠堂,众人坐等王乡绅到来好吃喜酒。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直到太阳偏西,王乡绅才姗姗而来。王乡绅一到,立即开席。出席作陪的有一位王举人,王乡绅与王举人在酒席上叙谈起来,方知是本家。王举人比王乡绅小一辈,因此二人以叔侄相称。王乡绅酒到半酣,文思泉涌,议论风生,大谈学八股文章的苦处和妙用。他说:“我17岁那年开笔作文章,老师要我读熟《制艺引全》。老师一天教我读半篇,因我记性不好,老是念不熟,为此,不知挨了多少打,罚了多少跪,到如今才掐得这两榜进士。唉!吃了多少苦,也还不算冤枉。”王举人听了,马上接口说:“这才合了俗话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老人家有此阅历,所以讲得如此亲切。”王乡绅一听这话,不禁眉飞色舞,拍着王举人的肩头说:“老侄,你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你的文章也就着实有功夫。……小子勉乎哉,小子勉乎哉!”说到这里,不觉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起来。

后人用“眉飞色舞”形容人非常高兴、得意的神情。

·美轮美奂·

典出《礼记·檀弓下》。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武是一个很精明能干的人。晋平公时被任为正卿,由于他选用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国家做事,所以晋国的人都称赞他善于用人。他对外提倡礼义,各国都停止用兵,而和晋国友善起来。

有一次,他的新屋落成了,晋国的大夫都送礼祝贺。有个叫张老的人对赵武说:“好极了,建筑多么高大宏伟啊!好极了,装饰多么美丽众多啊!”

赵武在晋国的地位和威望都很高,做大官的住高楼大厦本来也很平常,但由于他一向提倡礼义,崇尚朴素,一旦建造这么宏大的新居,又装饰得这么精致,这与他的言行不相称,所以老张对他的贺词,实际上是含有讽刺的意思。

后人将张老所说的话简化成“美轮美奂”,用来形容高大宏伟的建筑物。

·犬牙交错·

典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

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汉高帝刘邦为了巩固刘氏的天下,把分封到各地的一些外族王侯全部消灭,而把自己的儿子、侄子、兄弟等封到各地为王,各霸一方。

传到汉景帝的时候,这些同姓王的势力已十分强大了,一个个野心勃勃地想篡夺帝位。当时以南方吴王刘濞为首,7个王侯联合起来一起叛乱。幸亏汉景帝的大将周亚夫英勇多智,才把这次叛乱镇压下去,但是汉景帝并没有接受教训,他又封自己的许多儿子为王。

周亚夫像

到了汉武帝继位的时候,这些王侯势力又强大起来。大臣们担心他们会和以前一样搞叛乱,就向汉武帝揭发这些王侯的罪状,并建议武帝削弱他们的势力。王侯们知道后,感到十分恼火,扬言道:“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意思是说诸侯王自然是刘家的骨肉至亲,高帝之所以普遍分给他们很宽的地方,让他们的疆土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地连在一起,是为了使刘家的天下安如盘石。

后人把“犬牙相错”说成“犬牙交错”,用来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用来比喻错综复杂的情况或双方力量对比互有长短。

·山鸡舞镜·

典出《异苑》卷三。

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之死。

山鸡有一身漂亮的羽毛,每当它在河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时,就会忍不住翩翩起舞。有一次,南方有个人捕到一只美丽的山鸡,将它献给了曹操。曹操听说山鸡有善舞的本领,便让手下的人逗山鸡跳舞。在场的人都是初次见到山鸡,不熟悉它的习性,不知怎么办才好。任凭大家怎么哄,山鸡一直呆头呆脑地缩在角落里,一动也不动。那个献鸟的人急得冷汗直冒。

正在难堪的时候,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进来了,他让人去抬一面大镜子来,并把山鸡抱到镜子前,山鸡顿时变了样:它站立起来,抖落一下羽毛,对着亮晃晃的大镜子忘情地跳起舞来。它转呀、跳呀,五彩的羽毛绚丽夺目,大家都看得眼花缭乱,曹操也很满意,赏给献鸟人很多钱。

后人根据此事,概括出“山鸡舞镜”这一成语,比喻顾镜自爱自怜。

·失魂落魄·

典出《官场现形记》。

尹子崇虽然也同他周旋,毕竟是贼人胆虚,终不免失魂落魄,张皇无措。

尹子崇因为偷卖矿产被人告发,官府要捉拿,他逃回家中躲藏。一天,本乡知县老爷突然来到尹家,尹子崇吃惊不小,硬着头皮出来相见。那知县是个老滑头,本是来抓尹子崇到县衙的,他却笑嘻嘻地一面作揖、一面寒暄:“哈哈,兄弟直到今日才听说你回府,没有及时来请安,抱歉之至!”尹子崇虽然也同他周旋,毕竟是贼人胆虚,终不免失魂落魄,慌张无措,一时连礼节都忘记了。自己坐到客人的位置上,知县暗暗发笑,从靴筒中抽出一件公文,递给尹子崇。尹子崇顿时吓得面色苍白。

知县见天色已经不早,便吩咐差役说:“轿子准备好了吗?我同尹大人此刻就回衙门去!”尹子崇听见这话,明知逃脱不得,只好跟在知县身后,登上轿子。尹家的家眷看见他被县衙拉了去,早已哭成一片。可是知县毫不容情,摆摆手,抬轿人抬起轿子便奔往县衙去了。

后来用“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极度惊惶。

·手舞足蹈·

典出《文选·卜商〈毛诗序〉》。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又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吃酒、游玩一切都很满意。一次喝酒,刘姥姥不慎打烂了瓷酒杯子,便说道,如果有个木头的酒杯,我失了手掉在地上也没得关系。凤姐听刘姥姥这么说,便对刘姥姥道:“木头酒杯我们这里有,但那是一套一套的,取来了你一定要吃遍一套才算!”鸳鸯听说,忙去屋里取来十个黄杨根子做的大套杯。刘姥姥看见木杯,又惊又喜。那大的杯子像个小盆子,那小的也比手里的杯子大两倍,杯上一色的山水树木人物,雕镂奇绝。刘姥姥拿着这奇特的杯子,兴高采烈地开怀畅饮。正在畅饮之际,又听得府内箫管悠扬,笙笛并发,那乐声穿林渡水而来,使人心旷神怡。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后人用“手舞足蹈”形容高兴到极点的样子。

·萎靡不振·

典出《送高闲上人序》。

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又见《宋史·杨时传》。

若示以怯懦之形,委靡不振,则事去矣。

北宋时,徽宗皇帝是一个昏庸的家伙。在金兵已经占领了大片北方土地的时候,他还征调大批老百姓从南方搬运奇花异石,运到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修建宫殿,装点花园。对于抗金这件大事,他根本不放在心上,随便派了一个无能的童贯去当领兵元帅。童贯连吃败仗,结果金兵很快就打到了京城附近。一天,宋徽宗正在饮酒作乐,听说金兵快打到汴京了,吓得不知所措,大臣们也慌作一团。这时,有一个叫杨时的大臣,从容地对大家说:现在的形势已经像干柴堆着了火一样危急了,朝廷应当赶快清醒振作起来,拿出抗金的决心和勇气,这样才能鼓舞人心,振作士气。如果还和过去一样委靡不振,胆小软弱,那么大宋王朝就没有什么指望了。

后人用“委靡不振”比喻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我见犹怜·

典出《世说新语·贤媛》。

晋朝的时候,桓温攻占四川,将李势的女儿掳掠过来为妾。桓温的妻子南康长公主生性好妒忌。因此桓温一直瞒着她,将李姑娘藏在书房的后面,常常悄悄地去看望她,对她很怜爱。李姑娘一直幽居不出,如笼中的小鸟,任人玩弄于股掌之上,虽有家仇国恨,却无法报复,心中很是郁闷。后来,南康长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气愤,回想这段日子,桓温对自己的态度确实变了,心中陡生怒意,决定杀掉李姑娘。

祥龙石图北宋赵佶

趁着桓温不在府中的时候,南康长公主气势汹汹地带着几十名丫鬟去兴师问罪,个个手上都拿着寒光四射的刀子,直奔李姑娘住处。她们破门而入,正在镜子前梳头的李姑娘听到身后有响动,平静地转过身来,她秀长的头发乌黑晶亮,如瀑布般奔泻,似柳丝般飘垂,洁白的肌肤像玉一样,发出晶莹的光泽。南康长公主不由得看呆了,利刀“当啷”落地。她走上前去,抱住李姑娘动情地说:“啊呀,你是这般漂亮,连我见了也生了怜爱之心,何况桓温呢?”

李姑娘不卑不亢地说:“国破家亡,本不该来这里享受荣华富贵,只是事出无奈。今天如果被您杀掉,正好了却我以死报国的心愿。”

南康长公主心中更是感动,带人默默地退去。

怜:爱。“我见犹怜”形容女子美貌动人,惹人喜爱。

·小鸟依人·

典出《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唐朝初年,唐太宗任命褚遂良为谏议大夫。一天,唐太宗故意问他:“你每天都要记载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不可以阅读啊?”

褚遂良答道:“自古以来,帝王的言行善恶都要如实地记载下来,但没听说过皇帝自己可以过目的。”

“那如果我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也照记不误吗?”

褚遂良又答道:“凡是皇上有过的言行,我都得写上。”

唐太宗像

唐太宗一次对司徒长孙无忌说:“我听说君主贤明,大臣们就刚直不阿,人就怕缺少自知之明。你们常当面与我争论不休,评论我的功过得失,今天我也要评一评你们的长处与短处。”唐太宗先评价了长孙无忌,说他注意避嫌,才思敏捷,但带兵打仗不行。又评价了高士廉,说他遇到危难不变节,平日做官不结党营私,但不敢直谏。最后谈到褚遂良,说:“遂良的学问大有长进,性格也很刚正,对朝廷坚贞不渝,对我很有感情,平日里一副飞鸟依人的模样,不由我不怜爱他呀。”

唐太宗临终前,指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对太子说:“这两人都是忠臣,只要他们在,你就可以放心。”

后人把“飞鸟依人”一语演化为成语“小鸟依人”。意义也发生改变,现多比喻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

·笑容可掬·

典出《三国演义》。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三国时,蜀国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倾全国重兵出军祁山,向曹魏进攻。由于蜀将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而致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失守。魏司马懿率领的大军直逼西城。

当时,退守在西城的诸葛亮已无兵将可调遣。他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上尘土漫天,魏兵已向西城杀来。诸葛亮逃跑已来不及,守城又无兵无将。正在为难之际,他忽然想起可用“空城计”的办法吓退司马懿。于是,他立刻传令下去:城头旗子一律藏起来;军中不准敲鼓;士兵们不准出来张望。一切布置好了以后,诸葛亮命令大开城门,城门口派几个老弱残兵洒扫街道,自己端坐在城门楼上,焚香抚琴,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来到城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果然迅速退走。

“笑容可掬”即满面的笑容仿佛可以用两手捧取。后人用“笑容可掬”的这个典故比喻内心的喜悦自然地流露于外。

·兴高采烈·

典出《文心雕龙·体性》。

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三国时的魏国,有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叫嵇康,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官至中散大夫,世人称其为嵇中散。嵇康崇尚老子和庄子的学说,讲求举生服食之道,为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权的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

嵇康的文章写得很好,主要成就是散文,被鲁迅称为“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回到自然,厌恶儒家各种人为的烦琐礼教。他的诗歌也很出名,尤其长于四言诗,风格清峻。南朝梁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写的《文心雕龙》在论及嵇康的性格和他的作品的风格时,称“嵇叔夜性高豪爽,他的志趣很高,文辞犀利”。

“兴高采烈”这几个字,原来是说嵇康的文章志趣很高,文辞犀利。后人常用来形容人的兴致高,情绪饱满。也形容呈现出的欢乐气氛。

·欣欣向荣·

典出《归去来辞》。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字渊明,他是晋代浔阳柴桑(江西九江县西南)人。曾祖陶侃是晋朝名将,陶渊明性情高尚文雅,学问非常渊博,诗文都很好。他不喜欢荣华富贵,饮酒赋诗。游山玩水是他的嗜好。后来因亲老家贫,勉强当了祭酒的官,因不惯于官场上的应酬,不久即辞职,后来又当了彭泽令。

他上任80多天时,朝廷差了一名督邮到县里来,他的部下教他戴着帽,束了腰带去迎接。陶渊明叹了口气说:“我不愿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弯着腰去迎接权贵。”当天即交回印章,辞官回家去了。

《归去来辞》诗意图

陶潜回到家里,作了一首词,记述这件事。词的题目叫《归去来辞》,其中有一句“欣欣向荣”。这首词成为一篇有名的文章,一直流传到现在。

“欣欣向荣”形容植物茂盛;也比喻精神奋发昂扬或事业兴旺发达。

·虚张声势·

典出《论淮西事宜状》。

然则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至于分兵出界,公然为恶,亦必不敢。

又见《红楼梦》第四回。

老爷明日上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

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遇到一个人命案子。这件案子的凶手是薛家的公子薛蟠,而薛家又是金陵一霸,因而就给贾雨村断案带来了麻烦。

贾雨村正要发签差公人将凶犯家属捉来拷问的时候,只见案旁一个门子给他使了一个眼色,叫他不要发签。雨村心中狐疑,退至密室与门子交谈。谈话中雨村方知这个门子是他的故人——葫芦庙里的葫芦僧,雨村笑嘻嘻地拉着葫芦僧的手要葫芦僧为他了结此案出谋划策。葫芦僧把这个案子各方面的联系告诉了贾雨村,并为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断案办法。葫芦僧说:“老爷明日上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凶犯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因是不依,只用将薛家用人及奴仆拿几个来拷问,小的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贾雨村理解其中奥妙,便照此办理,第二天就把此案断了。贾雨村把案子了结之后,便急忙写信给贾政和京营节度使王子滕,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贾雨村也因此得到上司的赏识。

后人用“虚张声势”来表示本无实力,故意假造声势来吓唬人。

·扬眉吐气·

典出《与韩荆州书》。

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为了让韩朝宗举荐他而给韩朝宗写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大意是劝韩朝宗不要舍不得台阶前面一尺宽的地方,给李白一个官职,好让他扬眉吐气,振奋得意地步步高升。

后人用“扬眉吐气”的这个典故比喻摆脱了长期受压抑的境况,心情得到舒展,感到畅快高兴。

·怡然自得·

典出《列子·黄帝》。

黄帝既悟,怡然自得。

又见晋代陶潜《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晋朝孝武太原年间,武陵地方,有个打渔的人。有一天,他顺着小溪捕鱼,忘了路程的远近,一直往前走,走进了一片桃花林。此处风景十分优美,为世上所罕见。渔人觉得奇怪,总想看看这座桃林到底有多远多宽。当他把桃林走完时,便发现山旁有一个洞,里面似乎还有光亮。他便走进洞去,初时道路狭窄,再走几十步,豁然开朗,简直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桃红柳绿,房舍俨然,男耕女织,怡然自得,人人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他们看见渔人进来,家家都设酒杀鸡,招待渔人。在言谈中,渔人才知道里面的人是他们的祖先为避秦代的祸乱,才逃进这个洞里来的。他们与世外隔绝多年,也不想再出去了。外面是个什么世道,他们也不知道。渔人在这洞中的平原里待了几天,受到各家各户的热情招待。当他辞别这些好客的主人们时,大家都告诉他:“洞中情况,不要给外边的人说。”

渔人出来后沿着原来的路往回去,还处处做了标记。到武陵后,渔人就把这事告诉了太守。太守马上派人去找那个世外的桃源,找来找去,毫无结果。

后人用“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于思于思·

典出《左传·宣公二年》。

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春秋时期,有一年郑国派军队攻打宋国,郑国统率军队的是公子归生。宋国派华元和乐吕率兵抵抗。出发之前,华元杀羊犒赏士卒,却单单忘记了替华元驾驭战车的羊斟。羊斟没吃着羊肉,非常恼怒,暗暗骂道:“华元你等着吧,战场上见!”

郑军与宋军在大棘这个地方交战了。华元指挥军队向前攻击。为华元驾车的羊斟,狠劲儿地抽打马背,朝华元喊:“统帅大人,前天吃羊肉是你做主,今天的战车可由我做主了!”他把战车赶到郑军阵中,结果华元被俘虏,郑军获得大胜。宋军的副统帅乐吕阵亡,尸首被郑军抢去,宋军损失了460辆战车,有250名士卒当了俘虏,战死的军士被郑军割去100只耳朵。宋国君主听说自己的军队统帅被郑国囚禁,便派使臣带着100辆兵车、400匹良马,与郑国谈判,要求赎回华元。礼物刚送去一半,华元自己逃了回来。羊斟看见华元回到宋国,吓得逃亡到鲁国去了。

不久,宋国修筑城墙,华元负责巡视工程。一天他来到工地,民工们看见华元,便唱起歌来:

“腆着大肚皮,你还瞪着眼,损兵折将、丢掉皮甲往回转,满腮胡子,胡子满腮,丢了皮甲逃回来!”

华元听了也不生气,他让侍从唱着回答:

“只要有牛就有皮,犀兕咱们多得是,丢了皮甲算什么!”

民工们哄笑起来,又有人唱道:

“就算你的牛皮多,没有红漆可奈何?”

华元说不过民工们,便吩咐侍从:“我们走吧,他们人多嘴巴多,我只有一张嘴!”华元赶忙转到别处去。

成语“于思于思”就是由此而来,意思是胡子又多又长,后人用这句成语形容人的鬓须茂盛。思,这里同腮的意思。于思:鬓须盛貌。

成语“各自为政”也是由这里来的,原文载道:“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各自为政”原意是各人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谁也管不了谁,也比喻各行其事,谁也管不了谁。现在则用这个成语比喻各行其事,不顾全局。

·源源而来·

典出《孟子·万章上》。

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万章去问孟子道:“象每天都想谋杀舜,舜做了天子却没有杀他,只是把他流放了,这是为什么?”孟子说:“其实是封他于有庳,不过有人说是流放罢了。”万章听了并不满意,又问道:“为什么有人说是流放呢?”孟子说:“舜虽以有庳之地封他,但不让象在他的国土上为所欲为,所以另自派官吏去治理这个国家,因此有人说是流放。”万章继续问道:“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孟子想了一想说:“他们到底是弟兄,这是仁人的做法啊!舜想常常见到自己的弟弟,象自然也想见到舜,舜给他一块封地,象便可借朝贡而来,舜也可常常借故有政事而接待象。”万章听到这里,觉得没有什么可问的了,就辞别孟子而去。

后人用“源源而来”表示连续不断地到来。

·正襟危坐·

典出《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西汉时,有一个叫司马季子的人,通天文地理,见识极高。他游学长安,以卖卜为生。有一天,大夫宋忠和博士贾谊在一起谈论先王圣人之道术。贾谊说:“我常听说,古之圣人,不在朝廷为官,必然在卜医者的行列中。现在朝廷中的三公九卿我们都见过了,不知卜者中是否还有能人。于是,他们二人便来到市井的卜肆中。当时,刚下过雨,肆上人很少,司马季子正由三四个弟子侍候着在那里谈天说地。宋忠和贾谊很恭敬地拜见了司马季子。司马季子请他们坐下之后,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语数千言,无不顺应天理。”

宋忠和贾谊深为司马季子的博闻强记和表达才能所折服,二人揽其冠缨正其衣襟,恭敬严肃地说:“看先生之状貌,听先生之言辞,实在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我们接触了许多知名人物,没有一个比得上先生的,你为何要身居卜肆干此卑贱之事呢?”司马季子听罢捧腹大笑,说:“贤明的人是不和不肖之辈同流合污的。”

“正襟危坐”即正其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