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年总目录

《外国文学评论》三十周年纪念特辑 作者:《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三十年总目录

1987年第1期(总第1期)

在改革和开放的实践中努力办好《外国文学评论》

——代发刊词 /张羽(3)

大力加强对现代外国文学的整体研究 /袁可嘉(5)

三点不成熟的想法 /程代熙(6)

外国文学评论必须全面更新 /陈孝英 章廷桦(8)

传统的更新 /史亮(11、29)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谈文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童道明(13)

走向世界的沉思 /蒋卫杰(22)

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

——巴赫金的叙述理论 /钱中文(30)

普列姆昌德和印度现实主义文学研讨会 /殷同(40)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 /宋大图(41)

海明威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召开 /立里(48)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

——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一书说起 /[苏]卢纳察尔斯基 干永昌译(49)

八十年代日本纯文学小说 /夏刚(57)

《日瓦戈医生》其书及其他 /薛君智(66)

福克纳的叙事艺术

——谈《押沙龙,押沙龙!》的视点变化 /王小莹(73)

死之花

——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死亡意识 /赵晓丽 屈长江(79)

工笔讽刺画卷

——评辛克莱·路易斯及其名作《大街》 /孙梁(85、72)

小精灵蒲克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观

——《仲夏夜之梦》研究 /方平(91)

浅论莎士比亚的艺术特点 /郑土生 肇星(98)

了与不了: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纪程

——《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前言 /卞之琳(105)

哈代小说的两个主题与人道主义思想 /段炼(109)

海明威遗作《伊甸园》出版 /石枚(104)

多丽丝·莱辛的新作:《好心的恐怖主义者》 /罗少丹(114)

道家思想与法国现代文学 /葛雷(115)

南斯拉夫在关于创作自由问题的讨论中重新发表莱扎的讲话 /郑恩波(121)

他山之石 /鲍昌(122)

文学需要相互交流,相互丰富 /高行健(125)

微型诺贝尔文学奖 /杨永范(128)

经受时间考验的艺术心理学专著

——评维戈茨基的《艺术心理学》 /程正民(129)

面向生活现实,拓展文学形式

——评1985年联邦德国引起热烈反响的三部作品 /倪诚恩(131)

《没有水银的镜子》: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专著 /冀平(136)

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

——兼与《格林童话》比较 /涂石(137)

苏联诗坛新动向 /刘文飞(140)

一本论当代反人道主义的批评新著 /未鱼(140)

《尼采全集校勘研究版》问世 /赵勇(141)

一部突破传统体裁的小说

——格拉斯的新作《母鼠》 /言成(141)

民主德国文学中的纪实因素 /宁瑛(142)

彼特拉克的一首重要佚诗被发现 /新知(142)

加西亚·马尔克斯发表新作:《米格尔·里廷历险记》 /尹承东(143)

编后记 /(144)

1987年第2期(总第2期)

外来的养分 /冯至(3)

徜徉在这一片海洋 /乔良(8)

我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 /季羡林(13)

墨西哥出版科塔萨尔的剧本 /榕(16)

试论现代诗与非理性 /飞白(17)

丹麦作家威利·雪莱森获北欧奖 /杨永范(24)

形而上学的毁灭:维特根斯坦分析美学述评 /金惠敏(25)

日本战后文学“主体论”及“主体性”论争评析 /兰明(32)

文学的接受研究 /张黎(38)

三浦朱门发表新作 /赖育芳(43)

苏联关于二十世纪文学规律性的讨论述评 /张捷(44)

关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历史说明 /[法]茨·托多罗夫 蔡鸿滨译(51)

诗歌语言理论研究与诗学科学探索 /[美]罗·雅各布森 蔡鸿滨译(54)

外国文学研究与当代中国文学 /李黎(56)

无主题对话 /刘文飞 李萌(57)

尊百家,求真理 /范大灿(59)

也谈“非学者化” /杨武能(61)

几点希望 /周珏良(62)

超题材性和开放性

——论八十年代苏联长篇小说思想艺术上的新开拓 /钱善行(63)

意蕴宏阔风自雄

——当代苏联战争文学新貌掠影 /严永兴(70)

细节荒诞和整体合理化的辩证法

——读卡夫卡随笔 /绿原(78)

历史真实·四维空间及其他

——谈魏斯的剧作《马拉/萨德》 /孙君华(82)

寂静:阿赫玛托娃诗里的一个主导意象

——《没有主人公的歌》品析 /王璞(88)

奥尼尔《悲悼》三部曲的深层主题新探 /潘平微(93)

《斑鸠菊》

——美国实验现实主义小说 /施咸荣(98)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确定 /柯严(102)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长篇小说创作的拓展 /倪蕊琴(103)

论济慈的“消极能力”说 /吴伏生(111)

善恶·祥瑞·神权

——波斯古经《扎姆亚德·亚什特》剖析 /元文琪(115)

以系统的自组织原理看于连性格的自在性与自主性 /蒋承勇(122)

《国际诗坛》创刊 /辛池(127)

现实主义与艺术现实

——评加洛蒂的《论无边的现实主义》 /白烨(128)

拉丁美洲文学的反馈

——读《二十世纪西班牙语美洲小说》 /林一安(130)

战争·农事·历史

——一幅内心感觉的“三折画” /余中先(133)

一部印度翻译小说引起的反馈 /殷同(134)

苏联开展关于长篇小说命运的讨论 /岩(135)

法国历史小说的“罗马化”趋向 /丛越(135)

1986年法国主要文学奖颁布 /未鱼(136)

日刊选出战后文学名著 /田星(136)

1986年意大利三大文学奖揭晓 /风华(137)

反映民主德国文学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文学学词典》 /朱夏(137)

民主德国出版专著研究德国法西斯文学和美学 /佳羽(138)

美国著名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的《五十年代》出版 /立里(138)

美国《二十世纪文学》杂志1986年度文学评论将揭晓 /晓丹(139)

叙利亚作家代表团谈叙利亚文学现状 /伊云(139)

北京俄苏文学研究界1987年春季聚会 /伊云(140)

近三十年间获列宁奖和苏联国家奖的文艺学著作 /启超(141)

最近十年间谢世的苏联文学家简况 /启超(142)

日本将出版《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 /赖育芳(143)

编后记 /(144)

1987年第3期(总第3期)

文学本体论与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关于西方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两点思考 /盛宁(3)

苏珊·朗格的符号美学 /冯季庆(10)

“分解主义”运用一例 /王逢振(14)

美国新派批评家乔纳森·卡勒和分解主义 /钱佼汝(20)

当前美国文学批评中争论的若干问题 /[美]乔纳森·卡勒 钱佼汝译(23)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补“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石枚(30)

高校版《苏俄文学史》即将问世 /枫林(30)

美的创造

——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 /李芒(31)

“外国文学中的意识流”学术讨论会 /无为(36)

川端康成与日本文学传统 /叶渭渠(37)

苏联作家代表团在外国文学所座谈 /季耶(42)

川端康成的“根” /[日]杉浦明平 田星译(43)

悲观主义与联邦德国诗歌 /黄文华(47)

七十年代捷克历史小说的繁荣 /蒋承俊(55)

潘第拉:本我意识的浮沉

——兼谈布莱希特创作中的异化主题 /李扬(56)

美国“南方淑女”的消亡 /钱满素(60)

《第二十二条军规》技巧研究 /仵从巨(67)

北京大学研究生文学与翻译研究学会成立 /一冰(75)

畸形的爱,心灵的悲剧

——论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毕冰宾(76)

埃及评论家谈文学的未来 /郇宇(81)

美国十九世纪文学批评 /董衡巽(82)

《恶之花》:在浪漫主义的夕照中 /郭宏安(90)

难姐·难弟

——哈代小说中的苔丝、裘德 /张玲(96)

泰戈尔美学思想管见 /倪培耕(102)

《战争与和平》中的历史哲学之心理原型及其艺术表现 /蒋世杰(110)

从《席特哈尔塔》看海塞的东方思想 /张佩芬(117)

文学批评方法论变革的一个缩影

——评A·屠尔科夫的《安·巴·契诃夫和他的时代》 /李辰民(124)

“听窗外风雨匆匆”

——读《现代派论·英美诗论》 /张晓丹(128)

扭转世界文学一体化的巨大努力

——加西亚·马尔克斯、门多萨合著《番石榴飘香》的启示 /林一安(131)

评安德里奇《泽科》的叙述风格 /马家骏(133)

《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召开编辑工作会议 /三火(136)

苏联文学中“新的批判浪潮” /季耶(137)

苏联高等学校优秀科研著作竞赛 /启超(137)

关于莎士比亚手稿的线索 /郑士生(137)

令人瞩目的传记:《薇拉·凯瑟》 /一冰(138)

美报载文纪念玛丽安·穆尔诞辰百年 /小于(138)

一部描写爱滋病的小说 /未鱼(139)

夏侠发表新作 /风华(139)

委内瑞拉发表聂鲁达四封重要遗书 /闵仁(140)

1987年西班牙纳达尔小说奖和何斯帕拉奖揭晓 /长人(140)

日、法合作介绍日本文学 /何少贤(141)

联邦德国2500项文化奖 /佳羽(141)

新加坡华人作家连获东南亚文学创作奖 /凌彰(141)

叙利亚诗人尼·格巴尼的新著《被愤怒激起的诗篇》 /钟冬(142)

1980—1985五年间苏联高等学校文艺学科研究活动主要成果摘要(一) /启超(142)

新时代之子

——记毕希纳学术讨论会 /冬青(143)

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逝世四十周年纪念会在京召开 /晓丹(144)

1987年第4期(总第4期)

关于意识流问题的思考 /柳鸣九(3)

整体观照,具体探讨

——“外国文学中的意识流”学术讨论会述要 /乔雨(9)

列夫·托尔斯泰和意识流 /陈燊(15)

谋事在文,成事在人

——读者反应批评评介 /蓝峰(25)

“蕴意结构”:戈尔德曼发生结构主义 /段炼(32)

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召开第三次年会 /全小虎(37)

发生结构主义与文体分析(节译) /[法]L.戈尔德曼 段炼译(38)

纷繁复杂,千姿百态:本刊召开“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座谈会 /佳水(41、47)

“现代派热”降温之后 /袁可嘉(45)

超现实主义札记 /罗大冈(48)

山崎丰子的新作《大地之子》问世 /流火(54)

超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初探 /老高放(55)

世界各国翻译新希腊文学作品的情况 /文刀(60)

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流变 /李辉凡(61、97)

当代苏联戏剧的审美历程 /白嗣宏(69)

1980—1985五年间苏联高等学校文艺学科研究活动主要成果摘要(二) /启超(73)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一部独特的自传小说 /慈继伟(74)

塞尔维亚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和批评小说 /郑恩波(80)

《十日谈》的叙述系统

——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的研究 /方平(88)

论《亲合力》 /高中甫(98)

论《罗摩衍那》演进过程的随意性及整一性 /王峙军(104)

参与世界的中国文学 /谢冕(110)

日本《社会文学》杂志创刊 /赖育芳(115)

告别梦境 /李陀(116)

一个学徒的札记 /邹荻帆(120)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断想

——从冯至的《论歌德》谈起 /曾镇南(124)

一部反映美学规范嬗变的《文学学辞典》 /张黎(129)

是蛆?还是狂想?

——评约翰·福尔斯的新作《蛆》 /刘若端(133)

J.欧茨《冬至》对女性心理的新探索 /燕萍(136)

国际海涅学术讨论会北京召开 /卓光(138)

苏联向国内介绍纳巴科夫及其作品 /李润(139)

卢金撰文论苏联的文化政策 /岩(139)

一部小说家撰写的文学史在意大利问世 /范飒(140)

《意大利文学批评辞典》出版 /言笞(140)

托马斯·威廉斯发表新作 /余韶(141)

索尔·贝娄的新作《更多的是死于伤心》 /一冰(141)

索尔·贝娄最近谈《赫索格》 /丹(142)

英国著名作家V.S.奈波尔的新作《来到之谜》 /一冰(142)

苏联文学改革情况座谈会 /乔雨(144)

阿拉伯文学研究会成立 /魏新宇(144)

新疆外国文学学会成立 /刘志友(144)

1988年第1期(总第5期)

试论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倾向 /盛宁(3)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创作与批评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 /章国锋(9)

《二十世纪欧美文论丛书》编委会成立 /龚悦(14)

突破东西方文坛某种停滞的可能性

——关于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走向 /许汝祉(15)

从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发展的摆锤状运动看外国文学发展的走向 /侯维瑞(20)

世纪末的思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学术讨论会速写 /慈公(26)

“甜蜜的怨诉”及其他

——谈叶塞宁抒情诗的艺术魅力 /章廷桦(30)

叶塞宁气质新论:忧郁与狂放 /可夫(34)

默默此情谁诉 /李德纯(38)

一个艺术狂人的悲剧

——E.T.A.霍夫曼的《斯居戴里小姐》析 /陈恕林(41)

《危地马拉的周末》:开放式的结构布局 /姚公涛(44)

死之花

——略论艾略特《荒原》的死亡意识 /赵晓丽 屈长江(47)

吴尔夫《黛洛维夫人》的艺术整体感与意识流小说结构 /张烽(54、19)

茫茫黑夜中的一线希望之光

——戈尔丁《黑暗昭昭》初探 /阮炜(60)

安东尼·伯吉斯的悲喜剧 /罗少丹(66、87)

形而上的神话迷宫

——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世界 /马小朝(71)

舒利泽尔新作:《急匆匆的女人》 /谭华(74)

《百年孤独》及其艺术形态 /陈众议(75)

爱琴海上空的星星

——现代希腊诗坛掠影 /罗洛(82)

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 /朱虹(88)

意大利罗马大学教授康士坦丁尼在京作学术报告 /柯彦(92)

左拉自然主义戏剧观再评价 /王建高 邵桂兰(93)

《管锥编》与佛经 /黄宝生(100)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在南京召开 /章正博(103)

他不是“法兰克福市议员的儿子”

——对恩格斯关于歌德评价的一点质疑 /杨武能(104)

奥斯丁《理智和情感》的内外结构 /林文琛(107)

夸张、真实、乐观、机智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讽刺特点 /黎跃进(108)

黑袍下两个痛苦的灵魂:克罗德和蒙太尼里 /毕正波(111)

法国四大出版社争相出版《寻找失去的时间》 /丛越(113)

外国文学之于我 /绿原(114)

我不是“义和团大师兄” /刘绍棠(120)

摩洛哥作家本·杰伦获法国1987年龚古尔文学奖 /李润(122)

情节的心理 /舍趣梅(123)

求解艺术悖论

——评《现代艺术探险者》 /祖慰(126)

一项有益于文学事业的宏伟工程

——《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评介 /白烨(128)

奇人奇书:安部公房的《樱花方舟》 /流火(132)

日本社会形而上的现实:安部公房的《樱花方舟》 /半岛(134)

美国召开当代文学理论讨论会 /李黎(137)

美国讨论自传与叙事模式 /阚晨(137)

作家必须摆脱“恶魔”和“自我”的纠缠

——欧茨谈文学的自我批评 /佳水(139)

意大利出版《莱奥帕尔迪传》 /言笞(139)

法国出版加缪传 /文泉(140)

阿富汗小说《卡拉·库什》在法国出版 /泉虎(140)

苏联出版两部二十世纪文选 /李萌(140)

印度文坛巨星阿葛叶逝世 /殷同(141)

阿尔巴尼亚作家伊·卡达莱的作品在国外引起热烈反响 /红珊荧(141)

冯至捐款设立德语文学研究奖 /光翟(142)

第三届德语文学讨论会在广州召开 /长人(142)

《简·爱》、《呼啸山庄》学术讨论会在沪召开 /一冰(143)

编后记 /(144)

1988年第2期(总第6期)

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格局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 /吴元迈(3、47)

形式的寻求与凝铸

——漫议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走向的一个特点 /钱念孙(12)

现代派文学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的主导方向 /郑克鲁(18)

小说中的时间、空间与因果 /赵毅衡(23、33)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关于艺术时间研究的思考 /晓河(29)

艺术作品的时空机制 /[苏]Γ.斯列布霍夫 周启超译(34)

艺术就是恰如其分

——威拉·凯瑟《一个迷途的女人》的表现手法 /董衡巽(38、56)

《伽利略传》:一部充满戏剧性的叙述体戏剧 /余匡复(41)

“痴人说梦”:《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主体 /傅俊(44)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 /尹德翔(48)

论高尔基的心理分析艺术

——奥古洛夫系列小说艺术特色分析 /张杰(51)

社会批判·文化心态批判·自我批判

——高尔基创作中审美取向的历史进程 /汪介之(57)

向人性的深层挺进

——散论艾特玛托夫七八十年代创作 /戚小莺(63)

追踪作家的思维轨迹

——评苏联当代作家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 /钟麟(70)

关于《日瓦戈医生》的对话 /何满子 耿庸(77)

非虚构小说评述

——兼论《在冷血中》 /王天明(82)

痛失乐园的现代人

——试析萨特《厌恶》中的洛根丁形象 /曾杰(88)

日本作家批评家谈文学的语言 /水洛(93)

痛苦的渲泄:从酒神、模仿的关系看希腊悲剧的本体意义 /彭兆荣(94)

“苏联文学与新思维”讨论会在京举行 /启(100)

再谈哈姆莱特故事的起源 /郑土生(101、69)

幽棲路边草,熠熠自生辉

——论查理·兰姆的散文风格 /王志章(107)

写不尽的普罗米修斯 /陈鹤鸣(111)

庄子:惠特曼对郭沫若的影响中介

——兼论借鉴外国文学过程中的本土意识 /区鉷(116)

探求梦境的历程 /牛汉(122)

骑上水流

——关于冈林信康的随笔 /张承志(126)

结构与历史对峙的突破

——评安托尼·孔巴尼翁的《文学的第三共和国》 /张寅德(129)

一部美国的《官场现形记》:亨利·亚当斯的《民主》 /朱炯强 徐人望(131)

对“有胜于无”的惩罚

——评《真理与方法》中译本 /金戈(134)

新出版的美国文学史 /石枚(137)

1987年美国最佳图书 /阚晨(137)

《斯蒂芬·克莱恩书信集》 /奇青(138)

《卡尔杜齐散文集》在意大利出版 /阮舒(138)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联合出版《布莱希特全集》 /易文(139)

联邦德国出版二十世纪妇女文学丛书 /易文(139)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病逝 /语泉(139)

《日瓦戈医生》在苏联首次发表 /李萌(140)

1987年日本受推崇的纯文学作品 /少贤(141)

1987年东南亚文学创作奖揭晓 /凌彰(141)

菲华作家李天荣获“帕兰卡文学奖” /凌(142)

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评委会成立 /宗舒(142)

京津地区符号学讨论会在京召开 /乔雨(143)

苏联学者亚历山大·奥甫恰连科谈俄苏文学 /启超(143)

《法国当代女作家丛书》将面世 /高瞻(143)

编后记 /(144)

1988年第3期(总第7期)

文学性的演变标志着文学走向 /夏仲翼(3)

憧憬的坠落与本体的焕发:二十世纪日本文学特征论要 /兰明(9)

苏美八十年代小说中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相互吸收、相互交融 /宋兆霖(15)

写作,是什么?

——评罗兰·巴特的写作理论及文学观 /耿幼壮(18)

罗莎蒙特·史密斯

——乔依斯·欧茨发表新作 /萍(24)

本文社会学

——社会学批评的新发展 /吴岳添(25)

略论叙事学的理论特征 /张寅德(32)

海明威的文化心理结构 /杨亦军(38)

论多斯·帕索斯的前期思想与文化 /朱世达(43)

局外人的归宿

——论福克纳第二创作期小说中的南方种族意识 /郭淑梅(49)

论威廉·福克纳小说《熊》的综合文体风格 /顾胜(54)

象征:读《洛丽塔》 /洛黛(61)

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纳博科夫

——《文学讲稿》序言 /[美]约翰·厄普代克 沈蕙译(64)

“不一”与“整一”

——《缎子鞋》艺术框架的分析 /余中先(68)

新生活的探索者

——纳·马哈福兹 /李琛(73)

堂吉诃德的传统与西班牙当代小说 /王央乐(78)

五十年前菲兹杰拉德一篇未发表的短篇小说与读者见面 /奇青(93)

走向世界的努力

——兼评《美国文学简史》的编写方向 /赵一凡(84)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术讨论会在济南召开 /乔雨(88)

简论浪漫主义文学的宗教精神 /陈俐(89)

马洛剧作的悲剧节奏 /白牛(94)

济慈诗中独特的“感觉”形象 /刘治良(99)

嘉布莉蕾·沃曼的新作《笛音》发表 /易文(102)

从格式塔看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的蕴藉美 /卢兆泉(103)

心有灵犀一点通

——屠格涅夫对郁达夫小说的影响 /陈国恩(109)

从实招来 /王蒙(115)

苏联学者谈今日苏联文学的三大热点 /启(116)

如谷似土般吸纳 /李发模(117)

一部实证主义经验派的奠基之作:评菲根的《文学社会学主要流派及其方法》 /袁志英(122)

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尝试

——读叶维廉《比较诗学》 /殷同(125)

以微观构成宏观

——评两本美国小说家论 /白烨(128)

赋予历史以血肉和灵魂

——评克立·巴莫的长篇历史小说《四朝代》 /栾文华(130)

文学:两个世界的对话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与中国当前文学”讨论会述略 /万缘了子(133)

莫拉维亚谈其新作《重复》 /风华(135)

结论虽未统一,舌底却无留言

——“苏联文学与新思维”讨论会简述 /王景生(136)

阿根廷作家胡安·何塞·赛尔获纳达尔小说奖 /邹建英(138)

意大利纪念邓南遮逝世五十周年 /伊适(139)

日本第98届芥川奖评选结果揭晓 /水洛(139)

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发表新作 /萍(140)

意象的开始,自由的展开:美国女小说家瓦莱里亚·马丁撰文谈小说创作 /佳水(140)

美著名批评家希·米勒来京讲学 /慧言(141)

但丁学会北京分会举行报告会 /鲍北(142)

编后记 /(144)

1988年第4期(总第8期)

综合的艺术想象的艺术

——从法国文学看二十世纪外国文学 /王泰来(3)

谈现代外国文学“向内转”的走向

——从一颗露珠见花园 /陈燊(9)

当前苏联文学研究信息二则 /启(16)

试论二十世纪拉美文学的走向 /赵德明(17)

论艺术家的创作境界 /崔子恩(22)

考证发现狄更斯1857年的一篇故事 /奇青(28)

也谈小说中的“有意味的形式” /包承吉(29)

意义的诞生 /金惠敏 易晓明(35)

卡勒论读者的“文学能力” /姚基(41)

《新书信集:吐温的自我写照》 /奇青(45)

寻幽探秘窥《城堡》

——卡夫卡的《城堡》试析 /叶廷芳(46)

现代流浪汉小说《铁皮鼓》

——兼评一种新公式化文论 /胡其鼎(53)

意大利发现皮兰德娄560封佚信 /阮舒(58)

托马斯·曼和黑塞

——略论二十世纪艺术家小说的思想先驱问题 /张佩芬(59)

特鲁门·卡波蒂传记出版 /阚晨(64)

孤独吟

——论《荒原狼》的主题 /赵晓丽 屈长江(65)

克里斯塔·沃尔夫创作中的主体意识 /王师丹(71)

生命的反刍

——论《追忆逝水年华》 /罗大冈(77)

寻求归属的苦闷与奋争:析奥尼尔剧作中的“大主题” /陈融(83)

论西方文学中美感意识与意义嬗变的轨迹

——以英国浪漫主义前期自然观为例 /叶维廉(88)

“人间喜剧”与“约克纳帕塌法世系”

——论福克纳与巴尔扎克 /孔耕蕻(97、70)

历史观点和美学思想的结合

——论赫尔德美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简明(105、130)

艾米莉·勃朗特的诗

——《呼啸山庄》创作的源泉 /张玲(112)

为了赢得真正的批评视野

——外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纪要 /水洛(117)

闲谈外国文学 /舒婷(119)

我生命中的三个文学世纪 /任洪渊(121)

意大利奥秘主义辨析

——兼对“隐逸派”译名提出商榷 /飞白(127)

“隐逸派”译名之我见 /吕同六(129)

意向性:现象学批评的目的

——评《现象学与文学导论》 /袁红(131)

下笔情深不自持

——读《照澜集》 /曾镇南(134)

诗人与“两个世界”

——读勃莱的新作《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 /王家新(138)

赵萝蕤译惠特曼 /区(140)

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干扰事件》获得朔尔兄妹文学奖 /易文(142)

美国学者批评《尤利西斯》新版本 /奇青(142)

日本当代的文学、文化理论热潮 /水洛(143)

编后记 /(144)

1989年第1期(总第9期)

关于左拉的评价问题(一)

——对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与左拉论断的质疑 /柳鸣九(3)

批判现实主义质疑

——重读一部西方小说引发的对一种理论定势的思考 /郭树文(6、65)

也说巴赫金 /黄梅(10、25)

性文学侃 /如厕 阿堵(13)

“脏手”不脏

——萨特名剧《脏手》新论 /仵从巨(20)

“文学性”和“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早期的两大理论支柱 /钱佼汝(26)

在“结构-功能”探索的航道上:俄国形式主义在当代苏联文艺理论界的渗透 /周启超(33)

艺术即手法 /[苏]什克洛夫斯基 李辉凡译(40)

后现代主义探幽

——兼论西方文学应变与发展理论 /赵一凡(47)

妇女文学

——广阔的天地 /朱虹(55)

既非妖女,亦非天使

——略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王逢振(59)

美国妇女诗歌的诗质演化 /赵砾坚(66)

建立女性的“神话”

——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刘晓文(73)

谈英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秦喜清(80)

在西方文明的转折点上

——论象征主义思潮 /余虹(85、72)

《恶之花》:穿越象征的森林 /郭宏安(91)

不可忽视的美学贡献

——论俄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个人象征 /韦建国(97)

象征主义的存在 /[法]保尔·瓦雷里 金丝燕译 郭宏安校(102)

左拉问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方文(108)

中西悼亡诗 /杨周翰王宁译(109)

畏神—渎神 /许继锋(114)

在瞬间感受中捕捉永恒

——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如是观 /顾蕴璞(119)

论司汤达小说的内倾性 /蒋承勇(122)

同构与影响

——对托氏与莎氏关系研究的反向思索 /曾庆林(126)

不多不专的琢磨 /林斤澜(130、129)

诗的回忆与断想

——我与外国文学散记 /唐祈(133)

困境与出路

——“青年学者外国文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蔡坚(139、138)

苏联著名作家格·巴克兰诺夫率团访问社科院外文所 /启(141)

苏联文学评论家费·库兹涅佐夫谈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 /超(141)

美国文学标准日趋下降 /张群(142)

深重的危机艰难的探索

——88年文艺理论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印象 /薛智(142)

劳伦斯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眠樵(143)

编后记 /(144)

1989年第2期(总第10期)

论今日之“拿来主义”

——关于文学的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思考 /吴元迈(3)

国家社科基金会公布1989年外国文学学科课题指南 /纪金(8)

全方位开放: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外来影响初探 /张兴劲(9)

关于左拉的评价问题(二)

——对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与左拉论断的质疑 /柳鸣九(14)

奥尼尔的创作源泉究竟是什么?

——与欧阳基先生商榷 /蒋虹丁(21)

平庸的“名作”,破碎的残片

——评西蒙的《弗兰德公路》 /解正中(29)

符号学与符号学的文学研究 /赵毅衡(33、68)

布拉格学派与结构主义符号学 /李航(38、52)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与符号问题 /冯季庆(45)

当代符号学对结构主义的突破及符号学文论的几个学派 /义行(51)

海明威的启示 /董衡巽(53)

日本松山市创设“哥儿文学奖” /赖育芳(56)

日本文学研究会第四次年会闭幕 /段英(56)

海明威:现代悲剧意识的探寻者 /吴然(57)

日出版篠田一士的文艺评论集 /赖育芳(61)

海明威的尼克:人生反思

——读《尼克·亚当斯的故事》 /王守义(62)

“空白”的魅力

——谈海明威省略的尺度 /吕永岩(65)

“双驼峰”态势:海明威在中国的接受 /邱平壤(69)

苏联文艺界关于假定性的争论和当代苏联小说艺术的多样化 /钱善行(74)

法国近期文艺出版物动向 /全(80)

《变》的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 /林青(81)

中国意大利文学学会成立 /吴正仪(87)

试论《窥视者》的叙述艺术 /姚公涛(88)

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 /耒云(93)

从《尤利西斯》看艺术的再现论 /阮炜(94)

莱辛释亚里斯多德悲剧功用论 /张葆成(99)

高老头

——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贵人迷”的典型 /翁柏青(104)

试论王尔德散文叙事作品中的童话模式 /张建渝(108)

现代英诗的运动轨迹:否定之否定 /傅浩(114、128)

我常到那里遛遛弯儿 /浩然(119、138)

我读外国文学 /邓友梅(122)

从拜伦到马雅可夫斯基 /黎焕颐(123)

符号化与再符号化

——读布里奇的《主体批评》 /姚基(125)

一片诗心托羁旅

——《奥州幽径》的意蕴世界 /至柔(129)

迪斯尼游乐场的迷人之处

——读冯尼格的《猫的摇篮》 /阿吾(133)

1987—1988年美国小说概述 /阚晨(136)

反映哈代研究新成果,融学术与娱乐于一体

——英国举行第八届哈代双年会 /张玲(139)

叶夫图申科谈苏联的改革和文学 /管源(141)

奥地利诗人弗里德谢世 /三水口(142)

瑞士作协主席洛切尔谈瑞士当代德语文学 /余匡复(142)

玛格丽特·艾特伍德的新作《猫眼》 /坎辰(143)

法国现代青年作家十杰 /李润(143)

编后记 /(144)

1989年第3期(总第11期)

追寻闪烁着本质的瞬间

——卢卡契“深度模式”文艺观在一个方面的展开 /张鹂(3)

日本《文学界》评出1988年畅销书 /佛林(8)

两种不同的战略方向

——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一个原则分歧 /范大灿(9)

废墟的寓言

——瓦尔特·本亚明的美学思想 /杨小滨(15、64)

马尔库塞的“艺术革命”论 /陈学明(25)

无限追求中的东方文学(三人谈) /高慧勤 李琛 倪培耕(32)

生的变奏曲

——从《千鹤》到《睡美人》 /叶渭渠(42)

普列姆昌德创作的二重组合 /黄超美(48)

《吉檀迦利》:对自由和美的信仰与追求 /叶舒宪(54)

美国二十世纪文学国际研讨会 /阚晨(59)

《瞎猫头鹰》:图像的人生哲理 /元文琪(60)

《一千零一夜》中的印度母题和结构 /郅溥浩(65)

《钟形坛》文体分析

——口语和诗歌特征 /李战子(71)

日本百届芥川文学奖 /佛林(75)

戴维·洛奇为什么不仿效现代派? /慈继伟(76)

神秘的萨拉:评福尔斯的女权主义思想 /刘若端(80)

联邦德国新设柏林德语文学奖 /易文(79)

《癌病房》:特定时代的反思录 /陈建华(83)

苏联文学中的农业集体化题材的嬗化 /冀元璋(88)

一种特殊的心态构成

——论夏洛蒂·勃朗特的自叙体小说 /易晓明(94)

《曼弗雷德》与“世界悲哀” /王化学(101)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中国的社会学批评及其突破 /王圣思(107)

批评的理论意识之觉醒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走向 /王宁(113)

荒漠中的摸索 /冯亦代(121)

生命的另一扇窗子

——闲谈我与外国文学 /叶延滨(126、137)

开阔视野不断探索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读后感 /涂途(128)

高尔基及其著作述评的全景式组合

——评王远泽的《高尔基研究》 /熊文芳(132)

第六届明斯特诗会 /鸿君(134)

从新的审美视角观照契诃夫

——评《短篇小说家契诃夫》 /李辰民(135)

民主德国评论家谈克丽斯塔·沃尔夫创作的艺术特色 /文生(138)

俄侨作家谈当代文学 /乔雨(139)

美国当代诗歌对传统形式技巧的回归 /放眼(140)

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菲利浦·苏波进入“经典作家”行列 /游云(140)

法国1988年20本最佳图书 /游云(141)

但丁一首佚诗被发现 /奇青(141)

日本出版《野间宏作品集》 /赖育芳(141)

日本作家石川淳谢世 /赖育芳(142)

努埃曼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 /涛(142)

“印度文学与世界文学”研讨会在渝召开 /殷国(142)

《苏联文学史》在辽宁出版 /山介(143)

中国北欧文学学会成立 /斯文(143)

纪念巴尔扎克诞辰一百九十周年讨论会在京召开 /虎(143)

编后记 /(144)

1989年第4期(总第12期)

评阿尔都塞的艺术思想 /陆梅林(3)

“否定的美学”与美学的否定

——试论阿多尔诺美学思想的否定性 /章国锋(11)

马克思主义与美国当代文学批评 /赵一凡(17)

伊格尔顿和杰姆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新发展 /王逢振(23)

误解要避免,“误差”却是必要的 /钱中文(30、10)

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

——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 /张杰(37)

普鲁斯特小说的时间机制 /张寅德(45)

荒诞的人生

——简析加缪的《局外人》 /张容(52、75)

论莫迪阿诺小说世界中的全息结构 /冯寿农(558)

隐蔽的视点在《嫉妒》中的作用 /晁召行(66)

法国当代文学中的“回归”现象 /全小虎(71)

后现代主义诗学与“自觉小说” /王天明(76、114)

黑色幽默的深层结构 /刘洪一(82)

独特文化背景下的青春嗟叹 /李德纯(86)

市场上的作家

——另一个狄更斯 /朱虹(89)

论普希金艺术思维的特征 /程正民(97)

布莱克

——现代主义的预言者 /张炽恒(103)

王尔德喜剧艺术的魅力 /郝振益(107)

联邦德国出版克丽斯塔·沃尔夫的新作和关于她的传记 /长人(109)

契诃夫与中国戏剧的“非戏剧化倾向” /王璞(110)

罗曼·雅各布森的“音素结构”理论及其在中西诗歌中的验证 /任雍(115)

大写的“人”字 /张抗抗(122)

致友人 /梁晓声(125)

欣赏与摒斥 /王朔(128)

加强外国文学研究之我见 /王佐良(130)

当代社会与文化反抗

——读戈德曼《当代社会中的文化创造》 /林青(131)

两种文化熔铸的魂魄

——亨利·特洛亚的《莫斯科人》 /白丁(136)

1988年联邦德国文学掠影 /蔡鸿君(139)

当代印度马克思主义批评 /殷同(139)

《格林传》在英美出版 /欣心(140)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学家雷蒙德·威廉斯谢世 /放眼(141)

日本川端康成文学奖揭晓 /穆易(141)

日本评出两大新人文学奖 /穆易(141)

编后记 /(144)

1990年第1期(总第13期)

卷首语 /(3)

“关于批评的批评”

——论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盛宁(5)

论布莱克诗歌的神话原型模式 /张德明(13)

论文学中的恶原型 /万书元(21)

原型数字“七”之谜

——兼谈原型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启示 /叶舒宪(28)

《圣经》伊甸园神话与母亲原型 /刘连祥(35)

论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及艺术价值 /马小朝(38)

拉美当代小说结构形态管窥 /陈众议(46)

博尔赫斯小说中的对称结构 /高尚(52)

鲁尔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 /朱景冬(57)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玉米人》的虚幻性 /蒋承勇(61、56)

魔幻现实主义再议 /王强(65)

论七八十年代苏联小说的象征化 /石南征(68)

试论阿拉贡的创作倾向 /邓永忠(76)

莎士比亚喜剧和莎翁的喜剧精神 /方平(82)

苏联作家尤里·纳吉宾来华访问 /都(90)

漫话《特利斯当与伊瑟》 /罗新璋(91)

《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心理分析 /王诺(97)

夏洛克形象的演变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与韦斯克的《商人》 /田民(102)

“恶女人”的启示

——论《奥瑞斯提亚》与《悲悼》 /杨永丽(105)

谈外国文学研究和创作 /叶君健(112)

独创性作家的魅力 /宗璞(116)

昆德拉的世界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 /胡智锋(118)

法国发表著名诗人艾吕雅的几封书信 /游云(121)

迎接挑战

——迪特·施伦施泰特的《文学反映论》 /宁瑛(122)

匈牙利新时期散文文学评述 /冯植生(125)

当代英美传记文学的发展动向 /张群 程萍编译(130)

当代美国文学理论 /程锡麟译(134)

“全国外国文学现状研讨会”在浙江举行 /寂白(137)

改革的深化与苏联文学新动向

——“苏联文学现状”交流会述要 /李辉凡(138)

德语作家谈宗教 /蔡鸿君(140)

西班牙作家何塞·塞拉获1989年诺贝尔文学奖 /王枫林(141)

两部古典梵语诗选的民主主义传统 /殷同(141)

美国诗人华伦逝世 /奇青(141)

巴西作家坎迪达多·德卡瓦略谢世 /张群(142)

1989年巴赫曼奖揭晓 /易文(142)

瑞世首次颁发赫尔曼·冈茨文学奖 /易文(142)

雅·梅康托恩获1989年凯勒奖 /易文(142)

第101届介川奖未有作品入选 /水洛(143)

大冈林的《黄昏的暴风骤雨》获第二届三岛由纪夫奖 /水洛(143)

殷切的希望高标准的要求

——《外国文学评论》座谈会纪要 /方颜(144)

1990年第2期(总第14期)

文艺与意识形态 /吴元迈(3)

解构主义与文学批评 /郑敏(12)

文学空间意象的垂向境界 /樊锦鑫(21)

文学流播中的价值转换 /钱念孙(27、51)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十世纪英美诗主潮追踪 /袁可嘉(33、60)

二十世纪美国诗歌初探 /张子清(42)

弗洛斯特与悖论

——弗诗意象与语气之初探 /陶乃侃(52)

运动派的一个宣言:纯洁英诗用语 /傅浩(61、74)

诗中的自我心灵的轨迹

——评哈代和劳伦斯的诗歌创作 /吴笛(68)

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美学及其诗歌创作 /葛雷(75)

法国著名女作家萨冈新作问世 /游云(79)

论布罗茨基的诗 /刘文飞(80)

印度戏剧的起源 /黄宝生(87)

论《罗亭》 /陈燊(95)

纪念左拉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京召开 /林青(101)

激情:司汤达小说人物性格论 /姜书良(102)

我和外国文学 /冰心(108)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余华(109)

徘徊在文本与读者之间

——里法泰尔的《诗歌符号学》述评 /姚基(111)

变位法的妙用

——埃梅:《变貌记》 /柳鸣九(115)

浓雅凝重好大喜成

——《外国名作家大词典》的“藏书”意识 /于晓丹(119)

苏联文学界现状管窥 /季耶(121)

爱尔兰当代短篇小说概貌 /丁振祺(125)

1989年美国小说概述 /阚晨(131)

日本第六十九届文学界新人奖公布 /丛重(133)

客观审视冷静观照

——记本刊“西方后现代主义”座谈会 /佳水(134)

外国文学:合理引进正确选择

——记漓江出版的四部新辞书座谈会 /放颜(138)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克罗德·西蒙新作问世 /游云(140)

有关“第二传统”的争论 /殷同(140)

关于叶芝的新发现:奥利维娅·莎士比亚 /丽娟(140)

英国出版三部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传记 /丽娟(141)

1989年法国主要文学奖揭晓 /游云(141)

《绳文流》获第二十一届新潮新人文学奖 /丛重(142)

苏联学者重新评价高尔基的晚年创作 /太子(142)

苏联作家谈1989年苏联文学 /吴明(142)

1989年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语言学科基金课题评审工作结束 /纪京(143)

编后记 /(144)

1990年第3期(总第15期)

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主张 /张黎(3、86)

两种对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评卢卡契和布莱希特的分歧和争论 /范大灿(10)

卢卡契美学思想的哲学前提与方法论基础 /章国锋(16)

“问题的实质是现实主义”

——关于布莱希特与卢卡契的论战 /[联邦德国]扬·克诺普夫 李健鸣译(22、101)

布莱希特与卢卡契论争的由来 /袁志英(30)

用马克思主义构建我国的文艺理论

——“布莱希特与卢卡契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学术讨论会侧记 /韩耀成(33)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先生 /季羡林(37)

你会得到一个“王国”

——《论歌德》读后散记 /绿原(40)

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上)

——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解志熙(48)

《都柏林人》技巧探微 /孙梁(57)

现代小说中的“显现”手法 /肖明翰(65)

第二届意大利文学讨论会在京举行 /阮舒(70)

二重组合结构的范例

——从“反讽—张力”诗学析《伤心咖啡馆之歌》 /杨济余(71)

“围栏中的豹”:西方现代派小说中人与异己社会的冲突 /易丹(77)

神话·象征·预言

——论约翰·契弗的长篇小说创作 /赵光育(82)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形象体系与创作方法 /智量(87)

论《圣安东尼的诱惑》的诱惑

——兼及现代派艺术溯源 /巴文华(93)

沉没在自己的凝血中的太阳

——读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赵晓丽 屈长江(102、114)

论哈代的史诗剧《列王》 /王守仁(107)

我与外国文学 /夏衍(113)

我学会了学习吗? /彭燕郊(115)

吕同六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小科(118)

理论走向的预测

——评《文学理论的未来》 /王晓路(119)

《世界名诗鉴赏大辞典》面世 /海(122)

朦胧中的哲理

——《砍掉的头》简析 /阮炜(123)

美国批评界对大众文学的重新评价 /[美]威廉·R.埃珀森 金惠敏 贺淯滨译(127)

1989年日本文坛纵横 /尚侠 梅野(132)

关于加缪的评论 /吴岳添(135)

民主德国编撰《美学概念历史辞典》 /张黎(135)

苏联“古典作品与我们”讨论会反响强烈 /季耶(136)

“索尔仁尼琴热”与苏联文坛 /晓都(137)

后现代主义作品列入美国文学教学计划 /海(137)

对当今印地小说的思考 /殷同(138)

编后记 /(144)

1990年第4期(总第16期)

叙述形式的文化意义 /赵毅衡(3)

论西方叙述理论中的情节观 /申丹(10)

《真品》的叙述艺术 /胡再明(19)

“兔子”三部曲将有续篇 /佳水(24)

关于叙述模式及其他 /黄梅(25)

叙述学概述 /微周(31)

论反战俳句诗人山头火 /李芒(37)

希利斯·米勒的两部专著即将出版 /王逢振(44)

他像UFO闯入苏联诗空

——沃兹涅先斯基的诗 /高莽(45)

时代的“弃儿”历史的骄子

——试论苏联现代悲剧诗人曼德尔什塔姆 /顾蕴璞(53)

象征主义诗歌简论 /周颐(62)

法国现代诗歌杂谈 /叶汝琏(69、9)

游戏中的启迪

——具体诗浅析 /王滨滨(74)

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下)

——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解志熙(79)

阿波罗的风采

——论法国启蒙文学 /秦弓(89)

也谈《简·爱》中疯女人的艺术形象 /范文彬(95)

对一个被遗忘了二十五年的评论家的再认识 /殷同(101)

对莎士比亚商籁体诗的整体阐释 /罗志野(102)

卞之琳的学术生涯 /张羽(109)

卞之琳与外国文学 /袁可嘉(111)

“亦步亦趋”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谈卞之琳先生的翻译思想 /方平(114)

谈谈卞之琳的文学翻译 /张曼仪(117)

最早的信鸽 /叶文玲(119)

在他们中穿行 /赵玫(121)

对意义世界的探寻

——读飞白《世界诗歌史纲》 /徐岱(125)

《东方现代文学史纲》座谈会 /如珍(128)

后现代主义曾经是什么意思

——读《现代/后现代:二十世纪艺术与思想研究》 /[美]威廉·斯帕诺斯 盛宁译(129)

当前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失误与成就 /一冰(134)

费什的新作《任其自然》 /王逢振(134)

迪尔德丽·贝尔的《西蒙娜·德·波伏瓦传》问世 /王纪宴(135)

“第四届国际海明威讨论会”在波士顿举行 /石枚(135)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自白 /吴岳添(136)

阿拉伯文坛简讯 /涛(137)

“卞之琳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寒石(137)

“外国通俗文学座谈会”在京召开 /放颜(138)

编后记 /(144)

1991年第1期(总第17期)

传统中的“反传统”

——西方现代形式批评之批评 /余虹(3)

关于后现代“表征危机”的思考 /盛宁(9)

谈谈文化超越 /钱满素(13)

美国作家菲·罗斯的新作《骗术》 /慧辉(17)

传统与创新:一个日久常新的题目

——“文学的传统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侧记 /佳水(18)

论海明威小说的现象学叙述 /邵建(25)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读罗兰·巴特《叙述分析导论》 /韦遨宇(32)

叙述的参照 /冯季庆(40)

关于“两个托尔斯泰”概念的争鸣 /晓霖(46)

《喧哗与骚动》中变异时空的美学价值 /刘晨锋(47)

试论《魔山》中的纳弗塔 /黄燎宇(54)

文学研究和翻译: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全国中青年翻译家笔会”在宁举行 /光翟(60)

美的创造与幻灭

——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 /唐月梅(61)

论艾特玛托夫小说的“星系结构” /阎保平(69)

《弗兰德公路》的读解:绘画结构 /孙恒(78)

1990年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语言学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结束 /草何(81)

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 /黄宝生(82)

坐在窗台上的简·爱 /韩敏中(90)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偶合家庭 /张唯嘉(96)

苏联著名作家维·阿斯塔菲耶夫访问中国 /璟(99)

东西诗哲千古绝唱

——评阿诺德和菲尔多西同名英雄史诗 /潘庆舲(100)

文化冲突·命运观念·感伤色彩

——师陀的《果园城记》和都德的《磨坊文札》 /马大康(106)

作家与书或我的书目 /马原(112)

欧美作家对我创作的启迪 /格非(115)

一位登山采石的向导

——读《当代文学批评》 /程锡麟(117)

帕斯谈获奖感想 /雅典(120)

《S》:厄普代克对“女性意识”的新探索 /文楚安(121)

一份关于凡尔纳的珍贵资料 /吴岳添(125)

美国文学现状谈 /申慧辉(126)

传统小说家归来

——哈格眼中的“七十年代德语小说” /吴姝(131)

第四届德语文学讨论会在京举行 /文品(134)

美国作家批评家谈后现代主义 /一冰(135)

戈妮克撰文评价卡佛等三位美国小说家坚硬冷峻的文风 /佳水(136)

俄苏侨民文艺学家的理论遗产引起苏联文艺界的兴趣 /乔雨(136)

为我国德语文学研究增添光彩

——记首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颁奖会 /光翟(137)

中国-丹麦文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王纪宴(138)

塞利纳

——注重感情的作家 /吴岳添(143)

编后记 /(144)

1991年第2期(总第18期)

一位早期现代派的语言实验

——评葛屈露德·斯泰因 /董衡巽(3)

美国文坛上的怪杰

——试论斯泰因的创作意识、技巧和历程 /胡全生(10)

《霍华兹别墅》中的文化人与生意人 /阮炜(16)

当代文学鉴赏的困惑

——论艾略特的《荒原》 /曾艳兵(24、23)

《万有引力之虹》与现代神秘主义 /易丹(30)

米勒解构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逢春(34)

直觉顿悟中的理性探求

——论阿斯塔菲耶夫的抒情小说 /梁坤(35)

夏目漱石的《明暗》有续篇 /兹心(41)

海因里希·伯尔:正义者话语阐释 /岛子(42)

海因里希·伯尔文学作品宗教思想初探 /[德]拉特尔迈尔 徐萍译(48)

真实,在对现实的超越之中

——论契诃夫创作中的形而上真实 /李嘉宝(55)

《古今和歌集》中的自然 /林少华(61)

外文所举办卡尔维诺报告会 /汝水(66)

试论玄学派诗歌在英国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衡孝军(67)

蕴含在奇想、思考和矛盾中的真情

——论约翰·多恩的爱情诗 /章燕(72)

从文学流派的演变看文学的传统与创新 /吴岳添(79)

大冈信的“实验田” /林伟(85)

从文学的整体性来认识文学的传统 /王守仁(86)

意大利文学讨论会在京举行 /汝水(89)

传统·创新·别立新宗 /高慧勤(90)

印度诗人泰戈尔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汝水(95)

论乔伊斯小说的艺术创新 /江宁康(96)

朱雯著译教学生涯六十周年纪念会在上海举行 /尚思(103)

老舍和布莱希特 /[德]施伦克尔 舒雨译(104)

诗歌真理的探寻 /殷同(111)

我的三次文学选择 /俞天白(112)

新鲜的花朵 /雷抒雁(116)

女性的回归

——《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评介 /胡亦乐(119)

赛珍珠文学创作讨论会在镇江召开 /风真(122)

一部富有学术个性的文学史

——读《苏联当代文学史》 /杨萍(123)

《世界心理小说名著选丛》陆续面世 /宗忆(125)

电脑批评:文学作品的数据研究

——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权谈起 /刘文飞(126)

萨特早期著作出版 /吴岳添(130)

“丑小鸭”故乡的文坛现状

——“中国—丹麦当代文学研讨会”侧记 /王纪宴(131)

庆祝季羡林80诞辰学术活动在筹备中 /李铮(135)

新历史主义对解构主义的超越 /晓风 晓燕(136)

俄国象征派小说在苏联重新受到青睐 /周启超(137)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三部新作 /逢春(138)

编后记 /(144)

1991年第3期(总第19期)

向文学本体论批评挑战

——现代意图主义理论述评 /姚基(3)

赫施的意图论文本理论 /胡万福(11)

高尔基、“批判的”现实主义及其他

——与《批判现实主义质疑》作者商榷 /汪介之(18)

浅谈奥地利文学 /冯至(24)

里尔克的艺术难题:诗与物 /李永平(27)

论霍尔瓦特的大众戏剧 /张黎(34)

自由之路在何方

——浅析施尼茨勒的小说《通往自由之路》 /郭铭华(40)

现代小说:时空结构与价值失落 /颜向红(47)

主观真实论与意识流小说辨析 /赖干坚(55)

一幢造在高处的多窗的房间

——纳博科夫及其《洛丽塔》 /高尚(60)

论《贵族之家》 /陈燊(65)

道德需要与情感愉悦

——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皈依心理之分析 /何云波(73)

勒克莱齐奥发表新作《奥尼沙》 /吴岳添(78)

大伴旅人、筑紫歌坛及其他 /赵乐甡(79)

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估 /许汝祉(86)

传统与创新的统一

——阿波利奈尔的诗歌创作经验 /郑克鲁(93)

论戴·赫·劳伦斯的继承与创新 /叶兴国(97)

含混:形式兼主题

——《文书巴特尔比》与《绝食艺人》的联想 /钱满素(103)

论中美诗歌的交叉影响 /屈夫 张子清(109)

精神世界的漫游者

——读《怀疑论美学》 /何志云(116)

多层次的建构

——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选集》 /王晓路(120)

俄苏形式主义在当代苏联文艺学界的命运 /乔雨(124)

“乔伊斯大战” /潘小松(131)

“解构以后活路何在?” /黄梅编译(132)

世界科幻年会在成都举行 /蜀信(135)

欧洲作家的心态今非昔比 /吴岳添(136)

短篇小说理论近况 /一冰(136)

卡·富恩特斯谈塞万提斯传统 /墨文(137)

美批评家论M.德拉布尔小说中的幽默 /一冰(138)

英女作家巴·皮姆传记问世 /慧辉(139)

三卷本《法国文学史》全部出齐 /路(139)

编后记 /(封三)

1991年第4期(总第20期)

判断“内心独白”的两个根本问题 /黄希云(3)

文本的虚构性与历史的重构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删节谈起 /盛宁(9)

北大召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研讨会” /朝翔(16)

论西方叙事理论中“故事”与“话语”的区分 /申丹(17)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