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们的祖国是个古老而复杂的国度。
综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方面,她屡遭外敌蹂躏,战火频仍,灾难深重,数千年史册上充满了屈辱、痛苦和辛酸;另一方面,她又巍然独存,历劫不衰,创造了洋洋大观的不朽文明。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究竟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民国时期,一位叫梁盛志的学者曾指出:“理解中国,须鸟瞰全局,须追溯历史。有明成祖指导下的汉人,也有明思宗指导下的汉人。中国文化如果没有根本的缺陷,中国民族如果没有重大的弱点,则中国绝没有循环的亡国和衰乱。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独具的威力,中国民族如果没有隐藏的韧性,则中国绝没有数度的复兴和危而不亡。”这段话虽不一定全面,却为我们揭示了思考问题的方向。
自强首先需要自省。一个不愿意或不敢于反省的民族绝不可能兴旺发达。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但并不是完美的。仅就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来说,其缺陷和弱点早在鲁迅先生笔下已有过深刻的剖析。笔者无意在此全面探讨中国的国民性及其影响,但无可否认,我们的民族性格的消极面,诸如柔弱怯懦、贪图安逸、消极保守和分裂内讧等等,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谙于世故的儒生和怯于疆场的武将比比皆是。这些人于社会的黑暗、世道的不平、外敌的残暴和奸贼的无耻,有时也会激昂高论一番,可是每当事到临头,却常常是畏葸不前,唯恐避之不及。这正应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根源在于国力的衰弱,而民族性格中的消极面正是国力衰弱的重要因素。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耻辱,简直难以用笔墨记述。数千年来,中国封建王朝大多与外患相始终——陷没半壁,苟安一隅者有之;割地赔款,屈辱求和者有之;颜事敌,认贼作父者亦有之。南明将领陈子龙曾说:“今中国人民之众,土地之广,百倍于虏也。然而有一人每饭不忘虏而忧之者耶?有一人腐心切齿而欲食之肉者耶?受其凭凌而不知为耻,供其杀戮而不以为恨,则虏何惮而不来也?”陈氏身为南明将领,曾起兵抗清,兵败自尽。上面这番一针见血的陈述,正是他痛彻心扉的亲身感受。
然而,问题还有它的另一面。中国几千年来历劫不衰、不可征服的历史恰恰证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确有其“独具的威力”和“隐藏的韧性”。
笔者以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源远流长、不可动摇的支柱,这就是孝与忠。尽管封建的忠孝观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仍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孝与忠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家讲孝,在外言忠,孝是忠的浓缩,忠是孝的放大,孝可以理解为对父母的忠诚,忠可以理解为对国家的孝道。换言之,忠是孝的延伸,是孝的社会化,它最高可升华为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故古人云“求忠于孝子之门”。千百年来,这种对祖国对民族的忠诚信念和深挚感情演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励着亿万劳动人民和无数英雄豪杰,以艰苦卓绝的开发劳动和忠贞不渝的献身精神,为祖国为民族的伟大事业前仆后继,奋斗不息。在民族患难的时代,这种爱国豪情就表现为坚贞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它可以砥砺人们“血战到底的气概”,坚定人们“光复旧物的决心”。可以说,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国魂,是民族尊严的体现,是爱国主义的精髓。正因为中华民族屡遭侵扰,饱经外患,所以她才最需要气节,最崇尚气节,把它奉为立身立国的政治原则,把它视为做人处世的道德圭臬。
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又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孟之言,千年古训。后世文人墨客,讴歌气节及节士,遂成千古文章之主题。这些古训,这些诗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祖国捐躯,为民族殉节。鲁迅先生说得好:“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数千年来屡次危而不亡、历劫不衰的历史,正是从他们的身上才获得了合理的解释。
或许有人会问,鲁迅先生的两段话不是前后矛盾吗?其实不然,它是对两种不同的中国人的分别写照,是对中国社会两个不同侧面的分别反映。
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以一个几乎无国防、无重工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承清朝中叶以来的百年积弱,再加上民国以来20余年军阀混战的羸病,独自抵抗一个几十年来处心积虑图谋灭我的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其艰难不言自明。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汪精卫等人为首的民族败类,屈膝投敌,为虎作伥,数年之间,从南到北竟然建立了好几个伪政权。他们甘当傀儡,以卖国为业,天良丧尽,人格荡然。这实在是中国人的耻辱与不幸。
好在中国还有她的脊梁。在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杀戮面前,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毫无畏惧地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抵御日军的枪炮,保卫神圣的家园。他们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唤回了憔悴的国魂,昭示了庄严的国格。他们以气吞山河的气概、沧海同深的志量,在中华史册上谱写了辉煌璀璨的一页:或则沥血孤营,或则横刀敌阵,或则裂身银汉,或则碎首沙场,莫不以死为荣,以生为耻。死事的惨烈,慑匪寇而泣鬼神;人格的崇高,动苍穹而震寰宇。
张自忠正是这些中华儿女中的典型。这位赤胆忠诚、大义凛然的威武上将,在艰苦的抗战中,率部痛歼日军,屡建战功,最终血洒沙场,为国捐躯。或许大家还不知道,这位视气节如生命的民族英雄,生前曾被许多人误解为汉奸而备受责难和辱骂。他蒙受着“汉奸”的冤屈,深怀着内心的隐痛,竭尽全力与日军拼杀,最后以生命的代价洗白了自己,以殷红的热血为他悲壮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对于这样一位震烁古今的民族英雄,我的笔实在太笨拙了;但我还是愿意不揣浅陋,用这支笨拙的笔,把这位民族伟人的一生描述一二,奉献给读者。
- 梁盛志:《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载于《中国人的日本观》,台湾文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135页。
- 《陈忠裕公全集》。
-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