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股民的眼光看『二战』

为了不孤独:给你的书单 作者:刘忆斯 著


以股民的眼光看『二战』

关于“二战”(或曰反法西斯战争),过往数十年已经有无数人从无数角度反思分析过了,但像毕格斯这样以股市为切入点,以股民的眼光来审视“二战”,并将之提炼为今人可借鉴的经验、教训的,却是罕见的视角。

书目链接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投资启示录,失序时代的投资智慧》(台湾大牌出版社,2015),(美)巴顿·毕格斯著,洪慧芳译


一直以来,关于“二战”的书都是出版界的“题材股”,然而,在目前已经出版的抗战题材书籍中,并没有太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本新书曾寄予厚望,但翻开一读,仍是过往此类书籍习惯性对国仇族恨的渲染,一味地感性、抒情,站得住脚的事实和数据依旧欠奉,研究视角也还是单一、老套,真让人遗憾。

去香港买了一本《财富、战争与智慧》(台湾大牌出版社,2015年4月版),初看书名也同样感觉很虚,还以为是应对股灾的技术指南,好在该书还有一个表达准确兼具噱头的副标题“二战投资启示录,失序时代的投资智慧”。嗯,涉及“二战”与投资,勾连昨日与今天,借古鉴今,不可不读。

作者巴顿·毕格斯(Barton Biggs)何许人也?出生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他,毕业自耶鲁,后入伍担任过美海军陆战队军官,1975年进入摩根士丹利,之后成为这家全球顶级金融服务公司的合伙人,待2003年退休时,其操盘基金项目管理资产超过15亿美元,被誉为“华尔街教父级分析师”。过去三十年,毕格斯定期为摩根士丹利的《投资展望》撰文,有人说他写的报告是金融界最优雅、唯美的文字,然而他不仅是文笔好,金融工作的专业要求与职业素养也让他对待问题极其理性,且永远会以扎实的基本面分析为基础,凡事均以事实出发,从不做感性臆测。

关于“二战”(或曰反法西斯战争),过往数十年已经有无数人从无数角度反思分析过了,但像毕格斯这样以股市为切入点,以股民的眼光来审视“二战”,并将之提炼为今人可借鉴的经验、教训的,却是罕见的视角。在本书中,毕格斯精彩地描述了“二战”的重要人物与关键战役,具有史家的眼光与作家的文笔,而更有价值的是他穿插说明、分析了同盟国与轴心国中主要国家的股市概况,作者举出了很多实例,证明股市在战争的转折点往往会做出被后来证实准确并带有预见性的反应,毕格斯据此得出惊人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市场预测了交战国的经济前景即将发生巨变。”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事后诸葛”——“由后往前倒推历史,当然怎么说都行了”。而在毕格斯看来,尽管战争的硝烟浓厚,统计数据更是犹如迷雾重重,但股市这个“睿智的,深谋远虑的老家伙”有着灵敏的嗅觉与惊人的直觉,甚至超过了最精明的政治家与观察家的判断与智慧。那么,为什么股民有着“透过朦胧玻璃”看清局势的能力?毕格斯认为股市集结了“多元、独立、多样、分散、金钱动机”等特质,“二战”期间世界主要国家的股市里有数十万股民,这些投资者的身份多元且地域分散,各自有着丰富的内隐知识,资讯也比较灵通,他们为表达在股市的决定——股市的涨跌,带进了许多不同的直觉,而这些直觉是不谋而合的。

前两年中国股市急涨骤跌犹如过山车一般,虽未到“失序”,但也令不少人失血失乐失重。对于股民,毕格斯是这样定义的:投资者应该抱持逆向思维,应该知道群体迷思以及群体狂热的危险。他在书中写道:“投资人不是交易员或投机者,他们对于各国和全世界的事件演变,应该做出长远决策。投资人本来就应该了解一些历史,同时也应该是个统计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优秀的直觉主义者。”一朋友劝我别迷信书,说“尽信书则无书”,我倒不是信书,但信书总比信穿红衣戴红帽祈求股票涨涨涨要靠谱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