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王安石偶露雄才 晏小山痴心不改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如果苏东坡是屠龙刀,那王安石就是倚天剑。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拥护者认为如果他的改革进行到底,北宋富国强兵,根本不会有靖康之耻;反对者认为正是他的改革动摇了大宋根基,最终导致半壁江山沦落到金人手里。朱熹认为他心怀叵测,沽名钓誉;陆九渊称赞他“洁白之操,寒于冰霜”。杨慎说他是古今第一小人,梁启超称他是“三代以下唯一完人”。
如果没有苏东坡的存在,王安石完全可以在政坛和文坛同时占据统治地位。他做过权倾天下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才华在两宋仅次于苏东坡,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安石和苏东坡一样,诗词散文无一不精。他的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同样自成一家,曾季狸《艇斋诗话》说“荆公绝句妙天下”,《沧浪诗话》的作者严羽称之为“王荆公体”,而严羽是中国古代诗歌评论的泰山北斗。王安石的词虽然不多,但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就足以笑傲江湖。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在出使秦国的时候被秦昭王扣留,门客学鸡鸣钻狗洞帮他脱逃。鸡鸣狗盗是先秦著名典故,一般认为此事说明孟尝君善于招揽人才。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却认为正是鸡鸣狗盗之徒滥竽充数,六国才会被强秦各个击破。
不但散文喜欢标新立异,王安石的诗歌也能写出新意。最典型的是《梅花》和《明妃曲》。他说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王昭君“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都能别出心裁。
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后王安石做了淮南节度判官、浙江鄞县知县。卸任知县回故乡江西临川时,在杭州写下名作《登飞来峰》。那时王安石正当而立之年,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王安石抱负不凡。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随后做了安徽舒州通判、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1058年)进京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向宋仁宗上万言书。王安石认为百年无事的大宋内忧外患,已经走到悬崖边缘,不变革很难长治久安。宋仁宗和在位仅四年的宋英宗都没有信用王安石。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继位,他认为宋太宗死于辽军箭伤,现在反过来向辽人纳贡,大宋不能如此窝囊。他早就注意到王安石的变法主张,立刻任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熙宁三年拜相,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新法在全国推广。
熙宁六年,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在王安石支持下带兵进攻吐蕃,收复临洮等河湟六州之地,招抚羌族三十万帐。河湟六州位于现在的甘肃兰州西南,吐蕃趁安史之乱据为己有,中原王朝已经无可奈何三百年。王安石的支持者认为这场胜利正是新法富国强兵的结果。
历史学家把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相提并论,但当时包括韩琦、司马光、欧阳修和苏轼在内的北宋名臣都对变法抱有成见。熙宁七年王安石被迫辞去相位回到江宁。不过次年宋神宗重新任命他为宰相,直到熙宁九年十月再次罢相。第二次罢相结束了王安石的政治生命,此后他一直隐居在第二故乡江宁。
王安石的政治生涯漫长而艰辛,他特别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他的《元日》没有一字提及往事,却让我们仿佛回到儿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他也非常思念故乡,名作《泊船瓜洲》可以证明。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怀念童年和怀念故乡其实是一回事,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就是在故乡度过自己的童年。千山外,水长流,有时故乡已经回不去了,但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忘记那里的山川草木。不过此时王安石已经把南京当作故乡。他曾经在南京两度守孝,三次做官,前后生活了二十年。
王安石晚年隐居南京钟山,那时候王安石非常悠闲,游完了南山上北山,“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也不管白天和夜晚,“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他的《浣溪沙》也是写在归隐之后。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据《能改斋漫录》记载,王安石在钟山修建半山园,池水萦绕,水上叠石作桥。他的《菩萨蛮》就是写山园风貌。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词中闲云野鹤般的悠然决非留恋官场的假隐士可以装扮。巧合的是,南朝孔稚珪那篇嘲笑假隐士的《北山移文》正好和钟山有关,他的讽刺对象周颙当年就隐居在钟山。
如果只是写了上面这些诗文,那王安石在两宋并不突出。我为什么敢说他才气逼近苏东坡?因为他写过《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门外楼头”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隋朝大将韩擒虎统兵伐陈,当他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外时,陈朝后主陈叔宝和他的宠妃张丽华依然在结绮阁上歌舞升平。城破后陈后主和张丽华躲进景阳宫井,被韩擒虎生擒。这里的门指朱雀门,楼指结绮阁。“悲恨相续”是说六朝短命王朝的悲剧轮番上演。
苏东坡看见这首词之后非常羡慕嫉妒,酸溜溜地说“此老真乃野狐精也”。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旗帜,但若论笔力之雄健感慨之深沉,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有过之无不及。此词不知何故被王国维忽略,未能跻身他眼中的三大登临神作。
欧阳修曾经把王安石和李白、韩愈相提并论,“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王安石字介甫,元祐元年(1086年)他和政敌司马光同年去世,王安石先走,弥留之际的司马光出人意料地为他辩护:“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
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排除异己,但仅仅是把他们外放或降职,从不罗织罪名置对方于死地。苏东坡“乌台诗案”发生时,他的很多亲友都不敢为他说话,连苏东坡自己都以为“这回断送老头皮”。已经归隐的王安石挺身而出上书皇帝,反对“圣世而杀才士”。
苏东坡把王安石比作野狐精似乎不好理解,我们不妨比照女性眼里的狐狸精。如果有个女人骂另一个女人狐狸精,那后者一定是前者周围最有风情的女人。
据《西清诗话》记载,苏轼还有一次说王安石是野狐精。当时苏东坡奉命去西太一宫祭祀,在西太一宫墙上看见王安石过去题的诗。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苏东坡从黄州回朝之后心灰意冷,想去常州了此残生,这时王安石已经归隐金陵,苏东坡顺道拜见。两人相处长达一月之久,王安石邀请苏轼做自己邻居。当苏轼离开的时候,王安石目送他一人一驴在起伏的山道上出没,对身边的门生故吏感慨道:“不知再过几百年,方能得见如此人物!”
苏东坡到达仪征后寄诗感谢王安石的款待:“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的成就不容置疑,但我说他是两宋文人中最接近苏东坡的人,肯定有人不以为然。王安石诗词散文无一不精,而且他是在日理万机的同时偶尔为之,多数诗词都写于晚年。假如他把一生主要精力用来写诗填词,绝对是苏东坡劲敌。苏东坡之所以敢细火慢炖红烧肉,日啖荔枝三百颗,就是看准了王安石政务繁琐。
王安石和苏东坡还有一个有趣的巧合。两人都享年六十六岁,都在二十二岁时金榜题名。他们的生卒年和中进士的时间正好相差十五年。
王安石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他的诗文包罗万象,但是绝口不提爱你。晏几道和他正好相反,过尽千帆皆不是,我的眼里只有你。小山词都是清一色的情词。
木兰花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 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聚少离多的情侣总是希望长相厮守,今生做不到就期望来生。可是今生尚且有缘无份,谁能指望不可预知的来生?来生我们恐怕连相见也无缘。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几道是晏殊最小最聪明的儿子,当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或者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时候,儿时的晏几道经常跟在他身后要求拥抱,把他的灵感赶跑。家里宴客的时候几位哥哥和客人打完招呼之后立刻退下,晏几道却随时可以骑着竹马从客厅呼啸而过,顺便抄走精美的点心水果。
晏殊的门生故吏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见晏几道聪明伶俐,经常鼓动他唱歌背诗。有一天他说自己要背柳永的《凤栖梧》,在场宾客没怎么在意,可是当他念出“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时,大家瞠目结舌。晏殊作势要打晏几道,范仲淹、欧阳修急忙上前劝阻,晏几道在大家掩护下赶紧逃跑。
晏殊无可奈何:“这小子不喜欢学习四书五经,整天嚷着要我教他填词,将来肯定一事无成。我真担心他会饿死。”
范仲淹说:“相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其他几位公子也聪明杰出,即使七公子真的无意宦游,有大家守望相助,相公也不必担忧。”
欧阳修说:“七公子爱好文辞未必是坏事,本朝偃武修文国家安定,正需要词臣歌舞升平。”
从此以后晏殊想开了,干脆亲自教儿子音律。晏几道天分奇高加上有名师指导,很快脱颖而出。据《花庵词选》记载,宋仁宗有一回大宴群臣,指名要少年晏几道赴宴并当场填词交给宫廷乐师演唱。此事连晏殊也感到无限荣光。这首《鹧鸪天》在艺术上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考虑到这是真正的现场直播,我们不必苛求。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上转红阳。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 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晏几道十八岁那年晏殊去世,深受父亲宠爱的晏几道遭到沉重打击。有些学者喜欢强调家道中落对晏几道的影响,其实这种打击主要是心灵创伤。相对晏殊在世时的钟鸣鼎食,晏府确实家道中落,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兄弟分家之后晏几道还是有千万身家。
晏几道的钱主要花在两个地方,一是收藏图书,《墨庄漫录》说“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碗”。二是被人骗走,黄庭坚《小山词序》说他有“四痴”,最后一痴是“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
宋朝官员养尊处优,小山却无意宦游。他不但没有利用自己的人脉,反而把主动接近他的苏东坡和蔡京拒之门外。他的懒散疏狂使晏殊的门生故旧望而生畏,“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
晏几道和李后主的成长环境极为相似,词风也很接近。他们都有一颗王国维推崇的赤子之心,因此他们的文字至情至性。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我同意陈廷焯的情胜论,但对后主和小山词非正声的说法不以为然。婉约词习惯为女性代言,词人抒发的往往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李后主和晏几道是少数几位言为心声的词人。我认为所有的心声都是正声。
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相传理学家程颐把“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称为“鬼语”。这位道貌岸然的老儒认为如此情调和词采只有神鬼才能写出来。
人到中年千金散尽之后,小山被迫出监颍昌许田镇。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他的朋友郑侠上《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捕,晏几道受牵连坐牢。好在宋神宗看见了他写给郑侠的诗歌《与郑介夫》,被其中落寞孤单的情怀打动,下令把他释放。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小白长红指五颜六色的花,李贺《南园》:“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出狱后为了谋生晏几道继续沉沦下僚,先后做过乾宁军通判和开封府推官。有一天他终于忍无可忍,提前退休回到父亲留给他的京师小院。
小山和柳永不同的是,柳永穷困潦倒,所以只能和花街柳巷的歌妓交往,而小山出身相门,家里养着戏班,即使后来家道中落歌妓遣散,他依然不屑于去逛秦楼楚馆,于是他好友沈廉叔和陈君宠家的歌姬小莲、小鸿、小蘋、小云成为他的抒情对象以及歌辞原唱。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拥有两个名联,可以媲美李璟的《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和“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都是那种无数诗人梦寐以求的绝妙好词,得到其中之一就可以青史留名,晏几道却奢侈到让它们出现在同一首词里。晏几道的兄长们嫉妒他其实情有可原,他不但得到了父亲太多宠爱,还继承了晏殊全部天才。
晏殊擅长写《浣溪沙》,晏几道除了《临江仙》,还把《鹧鸪天》写得出神入化。
一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