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细节看英国

镜头看世界 作者:叶永烈 著


从细节看英国

2011年,到达伦敦的翌日,我早早就醒了。这倒不是由于时差,而是在早上5时阳光就透过白色的窗纱照了进来。伦敦的纬度比哈尔滨都高,所以夏日亮得早,暗得晚。为了防止阳光“干扰”睡眠,每家宾馆都在客房里安装了两层窗帘—除了一层白色薄纱之外,还有一层厚厚的窗帘,以遮挡阳光。像英国人那样,我养成了晚上睡觉前把厚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习惯。

英国天气多变,男士外出时,手不离长柄雨伞

英国的电梯,G是第一层

我在英国每天早晨必看BBC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往往是越看越糊涂,而越是糊涂却越想看。在每天的气象云图上,几乎都能看见一大片斜线—雨丝,每天的天气预报也都预报有雨。但是英国下雨往往很短暂。在预报有雨的日子里,常常阳光普照。所以在英国的天气预报中,要关注的是下雨的概率。倒是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大都准确。

英国客房里配有在中国少见的熨裤板。把长裤挂在熨裤板里,夹好,摁加热键,裤子就熨得平平整整。英国人很注意保持“绅士风度”。

我住在1128房间,其实是在12楼。按照英国的规矩,底层为G(ground floor),2楼为1层(first floor)。所以乘坐电梯去宾馆底层大堂,要摁“G”。

英国的民宅以两层为主,几乎都有一至两个方形大烟囱。这烟囱不是用于厨房排烟,而是壁炉排烟。英国冬季漫长,而英国又有丰富的煤矿,往日用煤或者劈柴取暖。如今已经改用煤气或者电热器取暖,壁炉、烟囱成了废置的装饰品。即便如此,新盖的住宅依然砌了方形的烟囱,以满足英国人浓厚的怀旧情绪。如今烟囱具有另一项功能,即加强室内的通风,使新鲜空气不断从窗户流进,再从烟囱排出。顺便提一句,英国的住宅几乎不安装冷气空调,因为那里夏日不长,而且不热。尽管住宅前后有草坪、花园,但是不见纱窗,因为英国没有蚊子。英国住宅也没有安装防盗门、防盗窗栅的习惯。

在欧洲大陆通行欧元的今日,英国坚持用英镑。英镑纸币正面印着英国当代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的头像。在货币的正面印上领袖头像,这是一种国际惯例。我注意到,在英镑纸币背面,却印着英国名人头像,其中既有剧作家莎士比亚、文学家查尔斯·狄更斯,也有进化论创始人查尔斯·达尔文、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蒸汽机车发明者乔治·史蒂文森……这充分表明英国对文化、科学名人的尊重。

作为岛国,英国向来与欧洲大陆“保持距离”。在欧盟成员国之中,英国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不仅英国货币不与欧元接轨,而且签证也不接轨。欧盟中有20多个国家加入“申根条约”,即持有其中一国签证的外国人可以通行其他成员国,却不能进入英国,因为英国没有加入“申根条约”。英国就连度量衡也与众不同,英国使用英里,不用公里;使用英尺,不用公尺(米);使用磅,不用公斤。在欧洲大陆,汽车靠右行驶,而到了英国,对不起,必须改为靠左行驶。欧洲大陆统一使用布鲁塞尔时间,而英国使用格林尼治时间,两者相差1小时,英国硬是与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众多国家的5亿人口拉开1小时的时差,这么一来欧洲大陆民众深感不便,英国民众也深感不便。甚至连小小的电插座,英国也与欧洲大陆不同。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通行两孔圆头插座,而英国则是用三孔方头插座。欧洲大陆民众前往英国,必须带好转换插座,不然数码相机以及手提电脑等电器都无法充电。

英国的总人口为6000多万,其中800万集中于伦敦,即所谓的“小英国,大伦敦”。伦敦有许多私家车,鉴于交通过度拥挤,大都以小型轿车为主。伦敦倡导公共交通。在伦敦街头,最醒目的是来来往往的红色双层巴士。伦敦的地铁也很方便,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就在这里诞生。此外伦敦提倡骑自行车,我看到许多马路都辟有蓝色的自行车专用道。

除“大伦敦”之外,英国人喜欢居住在农村。英国星罗棋布着许许多多小镇。一个小镇几千户人家,有完善的商业街、中小学、医院,这些小镇成为四周散住于农村的居民的社区中心。英国人大多数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几乎每个小镇,都有一座或者几座基督教堂。高高的哥特式基督教堂的尖顶,便是小镇的天然路标。在每一座小镇,总是拥有一个历史博物馆。英国人对于历史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