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谢尔盖·爱森斯坦

改变电影的电影人 作者:(英)汤姆·夏利蒂


谢尔盖·爱森斯坦

SERGEI EISENSTEIN

蒙太奇大师

1898—1948年,生于拉脱维亚共和国里加,卒于苏联莫斯科。

引入“理性蒙太奇”的概念。

形式主义电影奠基人,谢尔盖·爱森斯坦将革命美学注入到新共产主义时代的理念和理想中。他的头三部电影《罢工》(Strike!,1924年)、《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1925年)和《十月》(October,1927年)如编年体般地记叙了俄国革命的发端及最终胜利的过程。这些电影融入了史实,并通过大胆的形象设定和大量蒙太奇理念的运用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新的表现方式。

1918年,爱森斯坦自愿加入红军,1920年,他前往莫斯科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剧院担任舞台美术工作。随后,他供职于当时莫斯科一家著名的先锋派公司。1923年,他撰写了一篇宣言《蒙太奇之吸引力》(The Montage of Attractions),这篇宣言进一步完善了列夫·库里肖夫关于通过剪辑构建意义的理念。在他的导演生涯中,爱森斯坦专注于“理性蒙太奇”概念,通过两个镜头的冲突对比,不但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更体现了一种清晰的政治意念。《罢工》一片便是这种理念的极好例证:警察攻击工人的场景借由屠杀屋中残忍的脚印剪接而成。

《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片段是无声电影时代的经典片段。

如果说这种表述听起来过于抽象,那么爱森斯坦的真正才华体现于他通过声画对位所营造的强大的影片气场,正是这种能力,使他摒弃了传统影片中资产阶级的个人英雄叙事法。在他20世纪20年代执导的影片中,剪辑次数是标准的6倍(学者根据每个镜头的平均长度进行测算,《十月》每个镜头只有2秒)。

《战舰波将金号》(取材于1905年海员反抗沙皇专制的将官事件)被视为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极大威胁,该电影在英国、西班牙、法国和纳粹德国遭到禁映,直到1954年才被解禁。该片对全世界影迷都产生了极为深重的影响。

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执著无所不在,就如同时尚艺术家极力探索建构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尝试一般。1923年,俄国电影制片人维尔托夫在其新闻短片《吉娜之眼》(Kino-Eye)中,对新型电影剪辑技巧做了实验型尝试(爱森斯坦则更为偏爱他所谓的“吉娜之拳”)。爱森斯坦不仅是一位灵感四溢的剪辑者,他缜密的前期策划也体现了其分明的棱角和表现主义的意蕴,他自由地使用了视觉速写、象征主义和讽刺隐喻等技巧。

蒙太奇

原指苏联关于理性剪辑的理论,现指各种剪辑手段,指将各种分切的镜头按某种意图组接起来的手段。与经典好莱坞电影中持续性地“可见”剪辑相反。

爱森斯坦受政府赞助展开世界游历之旅,并于1930年来到了好莱坞,他计划拍摄西奥多·德莱塞的《美国悲剧》(American Tragedy),但这对当局最高统治者来说无疑太过激进,因而在墨西哥的拍摄也被迫放弃。当爱森斯坦再次回到前苏联,他已不再是当局至爱的宠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1936年)展开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宣传,但他激情高昂的国家主义却使得理性暂退。充满争议的影片《恐怖伊万》(Ivan the Terrible)本被设定为三部曲,但在爱森斯坦死前只完成了其中的两部(1944年,1946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