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莱坞的经典大师

改变电影的电影人 作者:(英)汤姆·夏利蒂


恩斯特·刘别谦

ERNST LUBITSCH

经验主义

1892—1976年,生于德国柏林,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创新精妙幽默的喜剧形式,取代以往的打闹剧。

最早被“输入”好莱坞的欧洲导演之一,恩斯特·刘别谦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喜剧形式,借由世界性的触角和智慧创作喜剧,这触发了众多导演的灵感,一时间佳作迭出,成为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大约在1920—1947年)。

20世纪20年代的喜剧电影以打闹喜剧为主,其先锋人物是:马克·森内特,哈尔·洛奇,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大胖“阿巴克尔”,哈里·兰登,查理·蔡斯,等等。作为马克斯·莱恩哈的高徒,刘别谦不仅仅执导动作喜剧,作为导演,他吸收了戏剧形象、闹剧、小歌剧、涂鸦作品等诸多元素来完成他的喜剧创作。

在浪漫喜剧领域,刘别谦享有盛名,成绩斐然,代表作《杜巴瑞夫人》(Madame Dubarry,1919年),《女后安娜传》(Anna Boleyn,1920年)。他和女演员波拉·妮格丽和奥斯·澳斯瓦达(被誉为德国的玛丽·璧克馥)的合作最为成功,当璧克馥邀请刘别谦进入好莱坞,他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他的第二部电影《结婚集团》(The Marriage Circle,1924年)因极好地表现了极简主义和自然主义,而受到当代影评人的盛赞,影片表现了“普遍的人性”和“精妙的幽默”。

刘别谦在1915—1923年执导了36部影片。

“性”也为刘别谦的影片增添了吸引力。美国人把他那些随性的、愉悦的性爱倾向归因于他的欧洲经验主义(他的许多影片设定于精致奇妙的古欧洲),尽管当时——爵士时代的好莱坞自身也处处充满了堕落因子。在《三个女人》(Three Women,1924年)、《再吻我》(Kiss Me Again,1925年)、《少奶奶的扇子》(Lady Windemere’s Fan,1925年)、《这就是巴黎》(So This is Paris,1926年)这些影片中,刘别谦为这些上流社会的生活设置了更为雅致的情调,在释放欲望和欺骗的同时,加入了端庄合宜的元素。

和其他打闹喜剧大师不同,刘别谦并未转入有声喜剧。从《璇宫艳史》(The Love Parade,1929年)开始,刘别谦和当时诸多知名影星,如莫里斯·切瓦里亚、珍妮特·麦当娜等合作了一系列小歌剧。当时的工作室颇受人仰慕,刘别谦成为执导大腕。

“我让观众自由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如果他们误解了我的暗示,我又有什么办法?”

1934年,“好莱坞制作准则处”(监管工作室的电影是否违背了惯有品味)的约瑟夫·布林试图在美国影片中加入一些进化人灵魂的因素,拍摄一些诸如《天堂里的烦恼》(Trouble in Paradise,1932年)之类较为正统的两性喜剧,但是那些狡黠的、含沙射影的、极具破坏力的怪异喜剧因子已深植于刘别谦脑中,他总是借暗示、隐喻来完成他的喜剧。毕竟,“刘别谦式的触动”还是充满了别具一格的迷人魅力,那些精妙幽默、轻描淡写,配以一以贯之的浪漫情节,成为了“刘别谦式触动”的关键。《街角的商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1940年)将细微的琐事演绎得异常优雅,这也许就是其成为最为优秀的浪漫喜剧的原因。

《妮诺奇嘉》(Ninotchka,1939年)则是另一种胜利,该片对享乐主义进行了挑衅式的庆贺。《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1942年)假想了一个二流剧团的舞台剧演员和纳粹斗智斗勇的故事。《天堂可待》(Heaven Can Wait,1943年)演绎“判官”从一位顽固享乐者身上找到了享乐之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