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欧阳修

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图说宋词三百首 作者:徐峙 著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官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曾经主持修撰《新唐书》,撰写《新五代史》。有《六一词》传世。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

①此词作者一作冯延巳。②堆烟:形容杨柳浓密。③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游冶处:指歌楼妓院。④章台:汉长安城的章台下有章台街,相传是歌伎聚集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词写暮春闺怨,在多如牛毛的同类题材作品中极受推崇。全词以“庭院深深”四字奠定了深幽的意境,既写出了景之深,又写出了情之深。“庭院”既已深深,“帘幕”又重重无数,更兼杨柳堆烟,极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幽邃、封闭的环境中,女主人公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压抑和禁锢不言自明。三个“深”字叠用,不仅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自然而然地给整首词抹上了一层心事深沉、怨恨莫诉的感觉。“玉勒雕鞍游冶处”点明了她哀怨心情的症结所在——情人薄幸,游冶不归。“楼高”一句使女主人公的踪迹若隐若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透过深深的庭院和重重的帘幕才看见了她,她则在透过深深庭院和重重帘幕看远处的情人。读者最终看见了她,但她最终也看不到自己的情人。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她的青春年华。她想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无奈的她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和她命运相同的花上。“泪眼问花”其实也是在含泪自问。花不语,并非回避答案,因为“乱红飞过秋千去”已经清楚地揭示了她们共同的命运。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手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之下的贵族少妇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

①此词作者一作冯延巳。②青芜:即青草。③平林:即平原上的树林。李白《菩萨蛮》中有“平林漠漠烟如织”。

赏析

这首词着力表现的是一种不可名状而又若隐若现的“闲愁”。作者似乎无意去揭示这种“闲愁”的具体内涵,而是仅仅让读者感受其内心深处不断涌动的惆怅的潜流。作品的意境因此变得幽美而深邃起来,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审美想象空间。首句“谁道闲情抛弃久”慨然吐出欲抛弃闲情而不得的盘旋郁结的心声,“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以切身体验说明了抛弃这种闲情之难处。“每”、“还”、“依旧”几个虚词连用,委曲而有层次地表现了惆怅之情在作者心中盘桓不去,并且在明媚的春光中更加浓烈。为了消愁解忧,他竟然“日日花前常病酒”,甚至“不辞镜里朱颜瘦”,可见内心郁闷之深、闲情之浓。之所以“不辞”,并不是因为乐于此道,而是因为无可奈何。

下阕以景写情,“河畔金芜堤上柳”既是描述“春来”之后的情形,又隐喻着那闲情像河畔的青草和堤岸上的柳树一样,年年都会滋生蔓延。“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对这种情况的明证。在这样的心事中,作者的心境变得苍茫,在游人归尽之后依然“独立小桥”,把一个落寞的背影留在了凄清的月光下。“闲情”纠缠之久,“新愁”郁结之深,通过这一富有韵味的身影得到了极富艺术魅力的彰显。

蝶恋花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缭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注释

①此词作者一作冯延巳。②行云:出自宋玉《高唐赋》中“旦为朝云,行为暮雨”。本指神女,此处比喻浪子游踪无定。不道:不觉,不料。寒食:清明前一天起禁火三日,称为寒食。见《武林旧事》等。⑤陌上:路上。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以一位女子的口吻抒写对游冶不归的心上人既怀怨望又难割舍的缠绵感情,看似别无寓意,但由于它在比兴方面的成功运用而为人称道。首句的“行云”指称心中的薄情男子:他像行云一样在外寻欢觅爱、游荡无定,几日不见他的踪迹,似乎已经“忘却归来”,也不想一想春天就要过去了。“春将暮”既指春天的消逝,又暗寓青春年华的消逝。“不道”传达出一种哀伤怨怅之情。“百草千花”既是指清明时节路边的风景,又比喻那些招蜂引蝶的女子,有如任人采摘的路边花草,流露出鄙夷的口吻。“百”、“千”极言迷惑荡子的路边花草之多,突出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隐忧:“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三句兼用比兴。“何处去”、“谁家树”、“相逢否”三个文句的连用,实际上都是在论证一件事情:这位薄幸郎到底移情别恋在谁身上了?这一心事使她心烦意乱,日思夜想,不但自己的忧愁随着柳絮随风飘飞,而且自己的心也像那飞絮一样无依无靠。怀着这样的忧愁,想去寻觅对方的踪迹,但只恐在悠悠的长梦中也难寻到了。全篇到此结束,但是悠远的意蕴却像作品中柳絮一样,飞到了无尽的虚空中。

木兰花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释

①鱼沉:音讯不至。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人因此而称书信为“鱼书”。“鱼沉”意为鱼不传书,即音讯不至。②秋韵:秋声。③欹:斜倚。④烬:蜡烛燃烧之后的灰烬。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首句“别后不知君远近”点明恨的原因。由于不知亲人离开后的行踪远近,因此触景伤心,一切景物都引发出伤感、凄凉的情绪。“多少闷”以模糊语极言“闷”之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中竟然有三个“渐”字,既将思妇的思绪从近推到远,也使得情感的浓郁度逐层加深。“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原因,“何处问”将思妇欲求而无门、欲诉而无路的悲愁心境写到了极致。这天高水长的广阔空间,似乎都充溢着那种无所不在的凄凉,深挚真切,感人至深。下阕通过思妇秋夜不寐的愁苦心情,深入而细腻地刻画了她的内心世界。夜已深,然而这位内心世界一片凄苦的人却久久难以入睡,听着窗外秋风掠过竹林,那一叶叶、一声声,仿佛都诉说着离愁别恨。为了逃避这难以忍受的现状,她特意斜靠着孤枕想快点入睡,幻想在睡梦中能够寻觅到亲人。然而就连这小小的愿望最终都随着那些熄灭的灯花儿破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既指灯花燃尽,又暗示着思妇的命运像这熄灭的灯花一样凄迷、暗淡,没有希望。词到这里,哀婉幽怨之情袅袅不断,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释

①从容:流连。②紫陌:开满紫花的路。洛城:即河南洛阳。

赏析

此词为作者春日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开篇“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展示了一种洒脱爽朗的襟抱和一种久经沧桑之后的博大胸怀:不要理会那世态炎凉,把世情的冷暖都抛在脑后吧。趁着这酒逢知己的兴头,沐浴着这明媚怡人的春风,在这“垂杨紫陌”的洛城大道上,携手在当年曾经游览过的芳丛再走上一遭,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世间离别多而欢会少的场景,还是不可避免地上演了。相聚之难,离散之苦,怎么能不使人惆怅呢?“此恨无穷”饱含着对年华的无限依恋之情。末句“今年花胜去年红”虽然描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春日景色,但是表现的却是伤感的离别情怀,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景”。“今年花胜去年红”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是对赏花时节别离的场景的惋惜。而“明年花更好”则是对未来的怅想:今年的花好,但是面临着别离;明年的花更好,可是赏花人又在哪里呢?作者把别情熔铸在赏花之中,以惜花写惜别,以三年的花相比较而把寓意层层推进,构思新颖而独特,堪称绝妙之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