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轼

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图说宋词三百首 作者:徐峙 著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宋初著名文学家苏洵之子。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因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②明月几时有:来自李白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③绮户:雕花的窗户,多指女子居室。④婵娟:姣好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最负盛名的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时他和弟弟苏辙已有五年没见面了。适逢中秋佳节,苏轼在密州超然台上赏月饮酒时,作此篇以怀子由。

这首词通篇都在咏月,然而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中心意旨则是抒写作者在政治失意、亲人久别的情况下,内心深处的矛盾痛苦和为摆脱这矛盾痛苦而进行的自我宽解。由于作者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思想情感全部融入了词中,因此它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对亲人的怀念,而且还充满了对社会、人生、自然,以及生命本体的深刻感悟。上阕写把酒问天的遐想,展现了苏轼入世与出世思想的双重矛盾心理及其解决。“把酒问青天”是思想上极度苦闷的表现;把自己比作乘风归去的仙人,折射出他由于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出世思想;欲“归去”而感到天上清冷,不如留在人间,则反映出词人尽管由于遭受到很多挫折而想要远离现实,但是终究舍不得他所热爱的社会人生。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占上风的最终是坚定的入世思想,显出苏轼思想中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主导一面。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在抒写对酒怀人的思绪的同时,表现了深重的离别之苦及其自我宽解。对月伤离是人们经常会抒发的感慨,而突出“长向别时圆”,则写出对别离痛苦的独特感受。阴晴圆缺自古难全,是面对现实而发的无可奈何的喟叹。末二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沉思中陡然振起,言各自争取美好生活,虽分处两地,仍可共享这圆满月光。在这诚挚的祝愿中,饱含着积极奋发、把握人生的进取精神,以乐观豪迈的气势压倒痛苦而得到宽解。全词以月起头又以月收结,结构奇妙而开阖自如,想象丰富而虚实交错,说理通达而情味深厚,语言洗尽铅华,脱去柔靡,自然清新。不假雕琢而舒卷自如,因此自问世以来就为人传诵。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章质夫:名粢,时与作者同官汴京。章有《杨花词》,一时传诵。次韵:依韵和作。

从教坠:任凭它,让它坠落飘零。无情有思:虽无情意却有余恨。娇眼:柳叶初生叫柳眼,这里是拟人手法。难缀:难以连接。萍碎:传说杨花落水,化为浮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名作,作者借飘荡无定的柳絮来形容被蹂躏、被抛弃的女子的身世之痛,将一种情已断而余恨难了的情态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开篇两句既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的特性,又以杨花的这种特性暗寓着人情的冷暖。说它“似花”,因为它其貌不扬,向来都不是人们关注、怜爱的对象;说它“非花”,它却与百花同开同落,一起装点着春光。“无人惜”,说明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虽然还没有提到一个“情”字,但是已经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这杨花和人情之间有着某种相似性。“抛家傍路”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实则“有思”。接下来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的“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的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前文明写杨花而暗指思妇,此处明写思妇而暗赋杨花,花与人在精神的最高境界里统一了起来。“梦随”数句妙笔天成,巧妙地写出了思妇的心态和杨花的特性的共同之处:那种随风飘舞、欲起旋落、似去又还之态,“似花还似非花”的寓意在此境界中得以心领神会。

下阕承上阕“惜”字意脉,借追踪杨花,抒发了一片惜春深情。说“不恨”者,实即“有恨”,是典型的曲笔传情。在春水中寻觅杨花遗踪,可谓一往情深。不见杨花而唯见一池浮萍,进一步加深了人的春恨。末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春色”居然可以“分”,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二分尘土”遥应“抛家傍路”,“一分流水”遥应“一池萍碎”。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惜花还是惜人?是叹物还是自叹?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使读者但觉神光离合,一片浑茫。

洞仙歌

【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

①洞仙歌:又名“羽仙歌”、“洞中仙”等,宋词有令词、慢词两种。令词有82字至93字各体,慢词有118字至126字各体,均为双调,仄韵。②河汉:即银河。③金波:指月光。④玉绳:指北斗七星中之第五星(玉衡)北的两颗星,见《文选》李善注。

赏析

苏轼创作这首词的主旨,在自序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他在七岁时听一位老尼诵蜀主孟昶纳凉摩诃池上一词,只记得其首二句,闲来寻味,知是洞仙歌韵,于是依调而补足全篇。尽管词的题材是来自于这样的记忆,而且是从别人口中所得,但苏轼以高超的笔法,深婉的情思,将一个久远年代的回忆变成了一个美妙无比的艺术境界,蕴含着玩味不尽的情趣和思索不尽的人生哲理,才力之雄健令人拍案叫绝。上阕写花蕊夫人纳凉之情景。起首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点出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国色天香、玲珑剔透的玉人,“水殿风来”写岀纳凉之所,“暗香满”发人深省:暗香为何处所发?是殿外莲荷之香?是殿里焚焙之香?抑或是玉人之体香?意境因一“暗”字而朦胧幽远。“绣帘”数句写天气之热,一个“窥”字衬托出环境之幽静,“欹枕”、“钗横”、“鬓乱”连用,将玉人形态写得毕神毕肖。上阕至此全写背景,到下阕方才转入行止、感受和哲学思考。由于天热难寐而携手到庭中,见银河星汉而觉夜深,由夜深而感时光流逝,由时光流逝而感悟人生。在此大热之际,谁不希望凉爽的秋天早日来到呢?然而当秋天来到的时候,又有谁想到夏随年逝,人逐秋老呢?当年老尼追忆幼年之事的时候,孟昶和花蕊夫人已经不在人世;如今苏东坡在作词的时候,老尼又在哪里呢?这种深沉的人生感慨正是苏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①定慧院:在今湖北黄冈县东南。②疏桐:枝叶稀疏的梧桐树。③漏断: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漏断即漏壶中的水已经要滴完,极言夜长。④幽人:幽居隐逸的人。⑤缥缈:隐约不明,若有若无的样子。⑥省(xǐng):懂得,理解。

赏析

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被贬官到黄州,在定慧院住了三个月,五月份迁居临皋亭(在黄州城南长江边)。这首词就写于寓居定慧禅院期间。

表面上看起来,这首词是在写孤鸿清高孤傲的形象,但实际上是在借物咏志,即通过孤鸿的形象,表现自己被贬官后的寂寞,以及自己为了坚守节操而自甘寂寞的志趣,和孤高自赏、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单就咏“鸿”这种鸟类来说,这首词写的深得神似之美。诗人并没有着意刻画鸿的形态,而是只用深得鸿之精神的寥寥几笔,点染它的神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是把孤鸿漂渺超逸、若隐若现的形象放在了月光微明的深邃夜空中加以描写,写出了它的孤寂、深幽,不为世人所知。“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不仅写出了它飞翔时不时回顾的神态,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它的孤寂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说鸿雁把所有的树枝都挑遍了,也不肯栖息在上面,而宁可自甘寂寞地选择寒冷的沙洲作为栖息地。这就把鸿雁的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经过选择后,出于主观的好恶取舍而决定的一种理性现象,使得这种行为带上了浓重的人情味,写出了诗人对鸿雁安于孤寂的赞赏。

不过,由于这首词诗人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单纯地咏物,所以在描写中鸿雁除了具有神似之美外,更体现了苏轼感慨良深的寄托。诗人为什么只写它“惊起”、“有恨”、“无人省”呢?这里面显然有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苏轼本来是抱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步入仕途的,但是却屡屡遭到迫害,壮志难酬,抱负难以实现,而且还得不到理解和认同。这不能不使他又“惊”又“恨”,并感叹“无人省”。苏轼之所以在鸿雁的栖止上如此大做文章,正是因为这是他自己孤高自赏性格的真实写照。因此,写鸿雁就是在写苏轼自己,写孤鸿的神态,就是在写苏轼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鸿雁这一大自然的骄子,诗人展示了一个清高孤傲、不愿随波逐流的灵魂。整首词格调清空,意境高远,深刻体现了苏轼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

青玉案

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注释

①此词作者,一说为姚晋,一说为蒋蚰。②伯固:苏坚,字伯固,苏州人,博学工诗,与东坡交厚。③三年:苏坚于1089年从苏轼监杭城商税,至此已三年。④黄耳:犬名,能千里致书。见《晋书·陆机传》。⑤四桥:苏州有四桥。⑥老子:东坡自称之词。⑦辋川图: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境内。唐代诗人王维官尚书右丞,有别墅在辋川,尝画《辋川图》记之。⑧天定许:朝廷一定会准许。⑨小蛮:白居易家妓,以善舞出名。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送好友苏坚回吴中时所作,既表达饯行之意,又抒写自己对吴地的怀念。开篇“三年枕上”点明作者对吴中的魂牵梦萦,暗含着三年不曾回归,未知那里情况如何的殷切期待之情。由于期待,因此要遣传信的黄犬,让它带回那里的消息。这里巧用典故,表达了希望经常通信的愿望,对吴中的牵挂之情不言自明。“若到松江”三句是临行前的叮嘱:不要惊醒栖息于水边沙上的鸳鸯和鸥鹭,四桥到处都是苏轼当年留下的足迹。从对鸳鸯的爱怜,足以看出作者与四桥感情之深。下阕宕开一笔,遥想吴中胜境,表达何日才能回去,像潇洒的王维所描绘的情景一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呢”?结尾化用白居易诗句“襟上杭州旧酒痕”,并点染成馨艳之语。清代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道:“‘曾湿西湖雨’,是清语非艳语,与上三句连用,遂成奇艳奇绝,令人爱不忍释。”中肯地评价了这首词的艺术境界。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①又名《定风波令》,双调,62字,平仄错叶。六仄韵,五平韵。②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③芒鞋:草鞋。④萧瑟:风雨声。

赏析

苏轼善于从生活的场景中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哲理,因此不管是在散文、诗,还是在词中,都有一种超脱常人的境界。就拿这首词来说,行路时遇到一阵云头过雨,其他人狼狈不堪,苏轼独不改乎其度,反而觉得雨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别有其趣,这种境界和眼界,的确令人叹服。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即写出坡公真性情。雨点穿林打叶之声是客观现象,让很多人狼狈不堪,他为何要“莫听”?实际上是说外界事物不足萦怀。不听穿林打叶之声又该如何?那就要“吟啸且徐行”。“何妨”流露出一种满不在乎的心态,“吟啸”和“徐行”则是对这穿林打叶的雨点的直接对抗。这两句显示出一种在风雨中不怕风雨,在逆境中保持怡然自得的精神状态,说明他胸怀开朗,自信坚定,满不在乎地对待风雨侵袭和政治压力,是全词的主旨所在。“竹杖”、“芒鞋”和“马”都是出行用的工具,前两种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平民的,而马则是忙人或当官者的坐骑。通常来说,前者肯定不如后者,然而在这雨水之中,前者的“轻”却超过了后者的用途。一个“轻”字,道出了“无官一身轻”的状态。正因为有这样超脱的胸怀,所以才能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

下阕通过对雨后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酒已醒,雨已晴,这个时候回头再看看来时的萧瑟之处,不禁感慨万千。天有不测风云,宦途中的风雨变幻也难以捉摸。然而不管是生活上的失意沦落,还是政治上的升沉荣辱,都不能改变他豁达超迈的乐观态度。只要有一颗这样坚强、超脱的心灵,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够坦然处之。“也无风雨也无晴”和上文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洒脱彻悟之语。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①乙卯:即宋神宗熙宁八年(1057),当时苏轼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县)。②十年:苏轼的妻子王弗死于1065年,至此时正好十年。③短松冈:这里指王弗之墓。

赏析

苏轼十九岁时,与同郡王弗结婚,二人甘苦与共、恩爱情深。可惜造化弄人,王弗二十七岁便病故了。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也就是离王氏逝世十年之际,苏轼在密州时梦见了亡妻,他心潮涌动不能自已,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这首词虽然以“记梦”为引子,但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写梦,而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出生离死别的时间虽久,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但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看来都是平常句,却无不出自肺腑,十分诚挚。“不思量”言平日政事繁忙,似乎无暇顾及,极似无情,“自难忘”则表明虽然看似不曾思量,在内心深处则未尝一日去怀。时光一晃就是十年,但这种早已经融入灵魂的深挚感情,却是时间割不断的。十年忌辰到来之际,往事种种都涌到心头,可这时却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感情的闸口此时已经打开,激荡在胸口。然而,就算是此时得以相逢,也可能对面不相识了,因为备受死别痛苦的折磨,词人这时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是已经容颜衰老、形容枯槁了。明明她去世已经十年了,却还要说相逢;纵然能相逢,却又“应不识”,感情之悲恸深沉,就在这一扬一抑中被宣泄得淋漓尽致。

在倾诉了自己的情感之后,作者把笔触转向了梦境描写。在梦里,他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见到心爱的妻子。“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这往日熟悉而甜蜜的一幕,却由于人鬼之道殊而令人无限伤神。在梦中,两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倦倦不已。全词用语明白如话,却饱含无限深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