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兵圣孙武

大师的巅峰时刻:军事家卷 作者:马辂 著


兵圣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兵家,齐国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hé lǘ),受任为将。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北击齐晋,南征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公元前6世纪末,正当西方文明进入奴隶制鼎盛时期,在东方的中国升起了一颗光彩夺目的军事明星,他就是武经圣典《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代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月不详,约与孔子同时。孙武是我国古代最多的论述军事理论、军事战略和战争艺术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专著,比古希腊色诺芬的军事理论专著《长征记》要早整整一个世纪,比全球闻名遐迩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要早2300多年。《孙子兵法》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世界的军事史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兵圣”的孙武及其军事著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一、得天独厚的军事摇篮

公元前6世纪,正是我国的春秋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当时社会各阶层斗争十分激烈,战争十分频繁。同样隶属于周天子的各诸侯国,为避免亡国破家,赢得战争的胜利,都非常重视对战争经验的总结、对军事理论的研究。见之于史书记载的《军政》《军志》,便是当时为适应战争需要而编纂的一些条规性的军事著述。

尽管诸侯列国都在研究战争,培养军事人才,但是,孙武所在的齐国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而成为自商周以来的培育军事家的摇篮。齐国位于今山东境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军事传统的诸侯国。早在夏朝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存就产生在这里。周灭商以后,建立起周朝。协助周武王伐纣的战略家吕望,就是齐国的始祖。吕望即姜尚,俗称姜子牙,也称姜太公。他凭借齐国的渔盐之利,尚贤使能,大力发展生产,使齐国成为一个农业发达,手工业、商业兴盛,军事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到齐桓公时,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经济发达,军力强大,必然带动文化的繁荣。在军事学术研究上,齐国以其始祖吕望的《太公兵法》为正宗,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太公兵法》早已失传,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它的核心是“多兵权与奇计”,因而“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孙子兵法》充分发挥的诡道权变的军事思想,正是继承了《太公兵法》的这一传统。在春秋战国之际,出自齐国人之手的兵法除《孙子兵法》之外,还有管仲的《管子》、田穰苴的《司马穰苴兵法》、子晚的《子晚子》、孙膑的《齐孙子》等重要军事典籍。源远流长的齐国文化,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军事学家。

孙武是兵法传家的齐国田氏后裔。公元前陈国发生内乱,公子陈完出奔齐国,改称田完。田完的五世孙田书,率军攻打莒国,立下战功。齐景公大加奖赏,赐姓孙氏,并把乐安(今山东惠民)封给田书,作为采邑。这位战将便是孙武的祖父。

在陈、田、孙的家族中,能征善战、精通兵法的不乏其人。其中突出的是田穰苴,即司马穰苴,他是早于孙武的田氏后裔。田穰苴具有“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大将之才,屡战屡胜,深得齐景公赞扬。他还著有《穰苴兵法》,后人还将此书与古司马兵法合编为《司马穰苴兵法》,即今存残本《司马法》。

在齐国这样的兵法之国,在田氏这样的军事世家中成长起来的孙武,耳濡目染,自然有很好的学习条件。

正当孙武在军事学上认真钻研的时候,齐国发生了内乱。于是,孙武离开了故土,来到南方的吴国。

当时的吴国在今江苏南部到浙江北部一带,虽被称为蛮夷之地,然而物华天宝,生活富足。孙武率领众多的族人和奴婢来到吴国,向官方申请开垦荒地,结果在吴都以西、罗浮山以东一大片荒芜潮湿之地安家立业。孙武在山麓上兴建村落,开凿沟渠,彻底改变排水系统,几年之间便使荒芜之地变成了渠水纵横的肥沃良田,村落也就成了颇有名气的孙家村。

在吴国,他结识了一位军事家伍员,即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的贵族,富于韬略。他父亲被楚平王害死后,为报仇雪恨,逃到吴国。孙武与伍子胥来往密切,经常切磋学术,这使孙武增加了对吴楚军事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扩大了视野。

吴国人对齐国的田氏之乱也有所闻,常常议论。他们得知,田氏家族与陈氏、鲍氏家族因争权夺势而发生武斗。虽然田氏家族获得了胜利,但孙武对本家的做法很不满意,同时对这种不光彩的“胜利”感到非常惭愧,因而从那里来到吴国。吴国人认为孙武所采取的态度大有贤者风范,且为名门之后,便向吴王余祭推荐。

余祭也觉得不应将能人弃之于草莽,便想委以高官。孙武被召入宫后,一听说要他做官,便坚决不肯接受。他说:“孙某不才,学识浅陋,而且体弱多病,如果出来做官,肯定会使大王失望、有负国家重托。我只想归隐于田野之中乐享天年,此外别无他念,请大王怜恤亡命之民,还是让我做一名普通百姓吧。”

吴王余祭见孙武果然消瘦无力,性情似乎有些懦弱,而且谈吐并没有什么闳言高论,也就没有再勉强他。

于是,孙武仍然归隐田园,放情于山水之间,优哉游哉。

孙武本人是讨厌战争的,对于战场上刀尖飞舞、喊声喧天的惨烈情景始终难以忍受。然而,他却十分喜欢研究战史。早在少年时代,每当遇见老一辈的人,总是要打听昔日的战争情形;如果遇到曾经实地参加过战斗的人,一定请他讲一些实战的经验。久而久之,他渐渐知道了打胜仗有打胜仗的理由,失败也有失败的原因,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孙武常常把研究的心得写在笔记簿上。此时还没有发明纸张。所谓笔记簿就是在竹片或木片上以小刀刻字或者用漆书写,然后再连在一起。至于交战地图,他则绘在大张的帛布上,注明军队或军船的配置及移动情况,标出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有时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语。他想,如果能将打胜仗的原因和理由探究明白,增加己方取胜的条件,促成敌方落入失败的情况,那么,百战百胜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潜心研究的结果,渐渐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军事思想。

孙武经过长时间的收集资料,脑子里有了初步概念之后,又前往战场实地进行勘察和研究。在交通条件极其落后的当时,这项工作是非常辛苦而麻烦的。然而他却乐此不疲,前后竟持续了20年之久。例如,他为了考察吴楚天门之战的情形,便不顾旅途的劳累,跋涉数百里,来到位于今南京上游80里左右的天门,在东梁山和西梁山两山夹峙的汪洋大水里乘着一叶小舟,细心地观察、研究,时不时地还在随身携带的竹简上写写画画。然后又把小舟划向岸边,拨开水面上丛生的芦苇,冒着熏人的青草热气,爬上堤岸,不胜感慨地四处张望,然后取出竹简详细记载。

孙武研究战争、战略和战术,并非要借此去游说诸侯从而获得高官厚禄。他没有名利之欲,完全出于个人的兴趣、喜好。他只希望能够安分、平凡而恬静地度过一生。

二、潜心钻研兵法

那场天门之战是怎么回事呢?

吴楚之间的天门之战发生在吴王僚即位的第二年。吴国的统帅是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楚军的是楚国贵族子瑕。

公子光用军船多艘载满士兵溯长江而上,到达天门山附近。楚军也舳舻相接顺流而下。双方舰队互相发现敌踪之后,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前进。双方舰队的每一只船上都悬挂着许多旗帜,互相炫耀军容,但都按兵不动。

楚军司令官子瑕正在占卜战争的吉凶。当时习俗,凡有大事都要事先占卜,才能做出决定。子瑕占卜的结果是凶卦,因此他变得很消极,通令全军加强防守,绝不可轻举妄动。

楚军中的司马子鱼善于运用形势,而且作战勇猛。他这时匆匆来到子瑕的军舰上,提出意见说:“我们处在上游,只要顺着水势攻下去,必能击败吴军!这样天大的好机会怎能错过?请问将军到底用什么方法占卜的?”

子瑕告诉他,用的是筮草。

那个时候,占卜的方法除用筮草外,还有用龟甲烧后根据出现的裂纹来判断吉凶的,称之为龟卜。还有用鹿的肩胛骨的,称之为鹿卜。

司马子鱼对子瑕说:“应该用龟卜来决定吉凶,而且按惯例此事该由军中司马来主持。”

子瑕感到有理,就同意了他的意见。

于是,司马子鱼恭恭敬敬地跪下来,向上天祷告说:“战争一开始,我准备率军打先锋冲入敌军舰队,打它个措手不及,待敌方阵脚已乱之时,我军大队人马冲杀过去。这样是不是可以获得大胜,请上天给予明示!”

祈祷完毕,便动手烧龟甲,司马子鱼得了一个“吉兆”。

司马子鱼慷慨与子瑕辞别,率领自己手下的船只顺江而下。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参战的,在激烈的战斗中,终于以身殉职,同时楚国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突然的打击下,吴军仓皇应战,加之地形不利,很快便溃不成军了,连吴国传代的宝船“余皇”也被楚军掳去。

孙武对吴楚两国这次战争曾详加考察,除了士气、时机、地利各方面得失外,他感兴趣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战争开始前,楚军将领们利用筮草和龟甲来预卜吉凶这件事。

用占卜的方法来预测战争的胜负,引起了孙武深深的思索。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从史籍的记述和人们所流传的战争实例来看,每次占卜的结果似乎都很灵验,甚至准确无比。这是真的吗?如果胜负之数事前已经决定,人们只要按着命运的安排盲目地走下去就是了,其他一切人为的努力还有作用吗?不,他认为不可能完全是这样。过去留传下来的占卜实例,可能是只记下了猜中的部分,而没有猜中的例子根本未做记载,日久天长人们的记忆便从中消除了吧?吴楚天门之战,开战前主帅子瑕的占卜预示着失败,司马子鱼的占卜却预示着胜利。事实上,胜利的取得是依靠子鱼对敌我双方利弊的正确分析和他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赢得的。

孙武的困惑和思索,使他的军事思想趋于成熟。他写下了自己的结论:“战争前所做的占卜,并不是什么命运的预告,只不过是好兆头和胜利在望的宣告发生了鼓舞作用,促使士兵加倍卖力,才导致了真正的胜利。当然,世上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从这一点来说,确实有所谓命运的存在。例如,与天有关的,四季的变化,晴雨、昼夜、寒暑、时机的适当与不适当等所谓‘天时’因素。与地有关的,远近、险易、广狭、死地、生地等所谓‘地利’因素。这些事物虽然无法以人力来加以改变,但是,要避开不利的因素或者反过来加以利用,却是可能的。战术,应该是利用人的力量来打败敌人之术,而且这是可能办到的。军事研究的目标,也恰恰就在这一点。”

这就是说,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人。同时,战争也绝不是孤立的,战前的种种政治因素起着巨大的作用。孙武经过深思熟虑,得出了深刻的认识:“百战百胜,并不能算是最好的战术。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至高无上的战术。为了达到这种最高境界,平常的工作才是最要紧的。应该实施开明的政治,使人们安居乐业,心悦诚服;赏罚要严正分明,使官吏既畏惧又仰慕,国家进步富强。在国际上,对外国要保持礼节和严谨,在尊重其他国家的同时,自己也就得到了尊重。军队的训练要力求严格,同时要出以爱心,使士兵养成守纪律、不犯不掠、勇于杀敌而怯于私斗的美德。如果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必定不战而使列国屈服。这样的国家,要靠君主日常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是孙武所获得的结论,也是孙武军事思想的精义所在。现在来看,也许这些只是一种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难能可贵的卓越而伟大的思想。也就是说,孙武是我国历史上摒弃了宿命论和宗教观念而使战术理论成为最具合理性和普遍性的开山鼻祖。

三、运筹于帷幄之中

吴、楚之间长期对峙相持,后来这种状态终于破裂了。公子光被吴王僚任命为大将军,率兵从边境巢地(今安徽省巢湖附近)攻入楚国,逼近到楚国的关卡之前。公子光取胜心切,黄昏宿营前激愤而慷慨地通令全军:“明天是关键的一战。所有将士务要勇敢杀敌,冲锋陷阵,龟缩怯阵者军法从事,不得有误!我将亲率部卒打前锋攻入敌阵,一鼓作气,扫荡楚军!”

公子光完全没有料到,吴军的情况早有楚国的间谍飞报楚军指挥官。

天明后,吴军的战车掀起了滚滚黄沙,车轮的隆隆声和士兵的呐喊声震耳欲聋,队形由开阔的扇面形而逐渐合拢,像洪水般奔向关门而来。令人奇怪的是,楚军的关门大开,没有丝毫的抵抗。

公子光威风凛凛地站在战车上,银色的头盔在初升的太阳下闪闪发光,信心十足地指挥着吴军冲进关门。

这时,楚军埋伏在门内和城墙上的弓箭手,等战车进入射程范围之内,只听一声号令,飞箭雨点般射下来,吴军纷纷中箭,公子光也被利箭射中,惨叫一声倒下去,幸被一名甲士扶住。

春秋战国时,战车一辆所配备的兵员有:甲士3人,车士25人,兵卒72人,合计100人。号称“千乘之国”的大诸侯,就是说其国力有战车1000辆,士兵10万人。

这时公子光所乘坐的战车一乱,整个吴军顿时乱了阵脚,只顾奔走逃命,溃不成军。

战争结束后,孙武曾向参战的人们问询了详细情形。他认为公子光为了激励士气,自告奋勇率先冲入敌阵,这是好的,可以说是为将军者宝贵的气质。然而,公子光却没有重视情报的作用,既没有派出吴军的间谍,也没有注意到楚国的间谍,己不知彼,彼却知己,这就是失败的关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啊!

第二年春末的一天,公子光的至交、这时已是吴国重臣的伍子胥到孙家村拜访孙武。寒暄之后,伍子胥说:“去年初冬我军与楚军在巢地吃了败仗,这您是知道的。现在楚国更加骄纵,逼迫顿、胡、沈、蔡、陈、许这六个附庸国,组成了强大的军力,意欲侵犯吴国。大王仍派公子光担任统帅,因有去年的败绩,公子光非常不安。我把先生对军事的独到研究对公子光介绍过,公子光衷心敬佩,诚恳地敦请您出山,并且要尊崇先生为帷幄之师,希望先生应允。”

孙武本想拒绝,但一时之间又不好启齿。公子光和伍子胥如此看重自己,怎能断然回绝呢?再说,自己毕竟是生活在吴国这片土地上啊。想了一下,他问道:“战场预定在哪里?”

“根据上次失败的教训,我们派出不少士兵去侦察,据情报说,楚兵正在州来附近集结重兵,战场可能就在州来附近。”

孙武离开座席,从书架上取下一幅州来的地图,把它摊开在桌子上,一边察看地图,脑子里一边在琢磨,渐渐地,一个想法成熟了。

他对伍子胥说:“这次吴楚之战,从表面上看,楚国的优势大一些,七国联军,人数众多嘛。但是,人数越多,可能弱点也就越多。跟楚国联战的六国并不是自愿的,而是慑于楚国的淫威,因此,只能算是乌合之众,貌合神离,不会拼死作战。而且,楚国这次任命的统帅只是个庸碌的下大夫,不足畏惧。只要吴军在战术上取得优势,便有取胜的把握。这一点在战前一定要让全体官兵知晓,以长自己军威。开战后,吴国军队分出三支精锐部队,先从敌军中选出三个国家最脆弱的部队,分别予以击破。这三个国家的部队被击溃后,其他三个国家被逼迫而来的部队就会发生动摇、不堪一击甚至不战而逃。这样一来,楚国本身的军队便会人心惶惶,犹如惊弓之鸟。这时,吴军大举进攻,直捣楚军大本营,对方必将溃败无疑。”

伍子胥听得非常认真,并不断点头,表示赞许。

孙武思索了一下,接着说:“还有两点也是应该注意的。其一,为了麻痹对方,吴军打前锋的部队不妨装得脆弱些、松散些、混乱些,而中卫以后的队伍必须排得紧密。意在开始诱使对方产生轻敌心理,交战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敌。其二,现在有一个流行观点,打仗就是打车战。在中原,因土质坚固当然是可以的,但在南方,土质黏重、潮湿,特别是春夏之季,战车是有许多弊端的,而步卒则较为灵活。战术要因地因时而异,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伍子胥不胜感慨,诚恳地说:“您指示的战术,简直出神入化。请您一定亲到现场指挥,如何?”

孙武笑着说:“我只是一个务农的野人,从未打过仗,一切不过是口头谈兵而已。公子光的厚爱,我很感激,但我实在难以从命。”孙武说得很诚恳,“再说,就是公子光用我,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能够听命于我这样一个从未打过仗的村夫的话吗?”伍子胥无法再说了。

战争,不久就在州来附近打起来了。公子光采用了孙武设计的战略战术,先令先锋部队诱出胡、沈、陈三国的军队,再由中锋和左右两翼的部队包抄围攻。结果敌方大乱,阵亡和被俘者不计其数,三国的司令官也全部阵亡。公子光下令释放战俘,俘虏们纷纷逃入许、蔡、顿三国阵营中,把他们的惨败及司令官阵亡的消息传扬出去,其他三国的军队闻讯后相顾失色,正在慌乱之际,吴国的大军又铺天盖地掩杀过来,早已成为惊弓之鸟的三国军队立即争相逃窜,溃不成军。楚国军队看到这种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也都慌了手脚,跟着溃逃起来。

公子光凯旋。他在心里想,孙武并未亲临战场,只是对双方的形势了解得比较透彻,竟然制订了这样好的计策,简直是神机妙算。不过,我还不能把他推荐给大王,而要使他只为我所用。回到吴都后,他派伍子胥带了一大堆金银财宝送给孙武,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孙武听到自己战术实践成功的消息,比所有的财宝和谢词更令他高兴。他取出州来地图,不厌其详地查问敌我双方阵容配置和交战经过,他重视的是从中总结出一些新的东西来。

两年后,吴楚两国又起战端,原来在临近长江的吴、楚两国交界地带,有一个地方叫卑梁氏。时值春季,当地的女子们出来采桑,因为桑树的归属,她们争吵起来,进而发展为两村村民械斗。事情传到楚都后,楚国出动兵船顺流而下,大肆蹂躏吴国的土地,事情变得很严重。“卑梁之衅”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这个故事。当时吴王闻讯大怒,命令公子光迅即出兵报复。公子光请来伍子胥,让其移樽孙武请教战术。

孙武详细询问了情况后,说:“可以去攻打居巢和钟离两县。这两县地势潮湿,不便行车,要用步兵。楚国以为这里不便打仗,所以防备一定很差。吴军通过沼泽和河流时,可以拆卸附近的民房,就地赶造木筏渡过去。不要很久,就可以占领居巢和钟离二县。”

战争果然如孙武所料,干净而利落地胜利结束了。

孙武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使公子光和伍子胥更加钦佩,但他们并没有对吴王僚提及,而是把所有的功劳揽于公子光一身。他们并不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而是出于更为深远的政治考虑。

四、指挥战争的预演

周敬王六年,吴国出现了权力之争。公子光用伍子胥之计,利用宴请吴王僚之机,派武士专诸刺杀了吴王僚,政变成功,公子光登上王位,自号吴王阖闾,册封伍子胥为“行人”之职,参赞内政外交等一应国事。

阖闾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吴国很快发展昌盛起来。

这时,伍子胥正式向阖闾提出兴兵伐楚,以雪深仇大恨,并且极力推荐孙武担任统帅,盛赞孙武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并著兵法十三篇,如得此人,天下莫敌。阖闾记起过去几次打仗,都是孙武运筹帷幄而取得了胜利的,但对于这个村野之民的真正能力并不十分了解,便要伍子胥去把他召来。

伍子胥说:“此人隐居罗浮山之东,淡泊功名,非寻常人可比,必须大王以礼聘之,才有希望请其出山。”阖闾遂取出黄金十镒、白璧一双,派伍子胥乘坐华贵的马车,前往孙家庄礼聘孙武。

伍子胥见到孙武之后,恭恭敬敬地施礼,带着亲切的微笑问候起他的起居饮食,然后取出吴王阖闾的礼物,说是对过去天门之战、州来之战孙武所给予的指导,由衷地表示感谢。见孙武很高兴的样子,伍子胥又转达了吴王准备延请他为将军的意思,激励他说:“先生饱学,满腹韬略,弃之于田亩,岂不太可惜了吗?”

孙武淡然一笑:“我研究兵法,只是一种爱好,并非想借此进身,而且我是个拙于辞令的老百姓,怎能担任大王的重任呢?”他觉得这样委婉的谢绝可能比断然拒绝得体一些。

不料伍子胥完全掌握了他的心态,并不想强求,以更加温和的口气说:“先生的清廉我向来钦敬,您不愿意出仕为官也在我的预料之中。不过吴王思贤若渴,一心礼聘先生,如果我将先生的话转达吴王,他也未必相信。还是请先生辛苦一趟,如果您要辞让,请当大王之面禀告。希望先生体谅我的苦衷。”

孙武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与伍子胥一起前往吴都王廷。

吴王阖闾来到门口降阶相迎,笑容满面地称呼“孙先生”,进入宫廷请以上座,虚心而诚恳地表示了对孙武的尊敬与渴慕。

孙武毕竟很少经历这样的场面,心中难免有些惶恐不安,应对上也不那么流畅,有些期期艾艾,显得缺少风采。伍子胥心中着急,叫苦不迭。

吴王阖闾向孙武请教兵法。孙武这时侃侃而谈,先谈了他对整个时局的看法,又把自己所著兵法十三篇,从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就地、火攻、用间,按先后次序一篇一篇递给阖闾,阖闾看完一篇就称赞一番。这十三篇从战略到战术,有进攻有防御,各个方面都讲得又扼要而又精当。

阖闾看完十三篇兵法,连连称赞了一番,又慨叹了一番,表示十分惋惜。说道:“这兵法虽好,可惜我们用不上。只恨寡人国小兵微,不知如何而可?”

谈到兵法,孙武一扫此前的神态,变得生气勃勃,满口锦绣辞采:“臣子兵法,不但可施以卒伍,就是妇人女子,奉吾军令,亦可驱而用之,上战场打仗,何患国小兵微呢?”

阖闾一听哈哈大笑:“先生真是会开玩笑。五洲四海,走遍天下,只有男子打仗,谁见有女子操戈上战场的?”

孙武可不是开玩笑,他一本正经地说:“一般来说,没见过的事情不容易相信。大王若是不信,可以当场试验。这也不太费事,只要将后宫中的宫女召集起来,我当场教她们操练就行。如果不练得和士兵一样,我甘愿领受欺君之罪。”

阖闾觉得这事情很新鲜,也想看看孙武说得灵不灵,就召集来300宫女,让孙武去操练。

孙武说:“雁无头不飞,还要请大王把您最心爱的两位妃子找来,让她们两人当队长。”

阖闾也同意让他的两名宠妃参加演习,但一再嘱咐,这是他最心爱的两个妃子,训练时看在他的脸面上,要多多照护。

孙武说:“虽然是做试验练习,也要和军队一样,要有严明的纪律,要赏罚分明。请大王派一个执法官,掌管军事法纪。再派两个军官,掌管传达军事号令方面的事。还要派两名值班的,掌管击鼓鸣金之事。还需派上几名武士,穿上铠甲,带上武器,排列在坛上,也好有个军容战阵的气势。”阖闾一一答应,准许孙武从军队中选拔使用。

300名宫女都按时到操场上集合。孙武命令宫女排成两队,有两名队长作为领队。然后,向她们颁布命令:第一,不准乱了行列;第二,不许闹闹嚷嚷;第三,不许故意违背军令。又通知:明日五更起床,全部披挂整齐,按时到教军场集合,不得有误。通知完了,让各宫女回去休息,做好准备。

宫女们也觉得挺新鲜,嘻嘻哈哈地回去了。

第二天五更起床,300宫女分为两队,全部来到教军场,一个个身披铠甲,头戴顶盔,右手持剑,左手握盾。两位队长顶盔束甲,充当军官,分列两边,排列得十分严整,等待孙武升帐。

孙武来到教军场,划分队列的区域,布成阵势。派两名传谕官将两面黄旗授予两名队长,传谕:两名队长手执黄旗作为先导,其余各宫女按次序跟随在队长后面。每五人为一组,称为一伍,每十人编为一总。一伍接一伍,一总跟一总,都要随着鼓点,左右回旋,寸步不乱。传谕官向全军传谕完毕,又让两名队长听令。两名队长走上前面,军令说:“听到第一通鼓,两队齐起;听到第二通鼓,左队向右旋转,右队向左旋转;听到第三通鼓,各挺剑做出打仗的阵势。听到锣响,退回本队。”

口令传达完毕,就开始实地操练。

鼓吏击罢一通鼓,宫女们有的哧哧嬉笑,有的起、有的停,队列散乱不齐。孙武站起来说:“命令宣布得不清楚,是为将的过错。”又让传谕官重申了已经发布的命令。传谕官又严肃地宣布了一次。鼓吏又击了一通鼓,宫女还像刚才那样,嘻嘻笑笑,一点也不严肃。孙武生气了,他自己上前,拿起鼓槌亲手击鼓。一通鼓敲过,宫女们都以为是闹着玩的,嘻嘻哈哈,笑作一团,她们没有拿这军令当回事。

孙武传达了三回命令,她们还是老样子。这时孙武站起来,高声喊道:“执法官!”执法官连忙答应:“在!”

孙武说:“命令已传达,并且已三令五申,士兵们不听从,按照军法应当怎么处罚?”执法官说:“按军令应当斩首!”

孙武说:“罪在队长,先把队长推出斩首示众!”

两旁武士答应一声,把两名队长拿下绑了。两队的宫女们吓得一声也不敢出。

阖闾在远处的观兵台上观看孙武操练,忽然望到绑缚他的两名心爱的妃子,顿时慌了神,就让人拿着君王的节杖来救她们,意思是说:“我已经知道将军用兵的本领了。这两个妃子是我心爱的,她们伺候我很合我的心意,我没有这两个妃子,吃饭都没有滋味。请将军看在我的面上,饶了她们吧!”

孙武听来人传达了吴王的命令,就对传达命令的那个人说:“军中无戏言,军令必得认真执行。我现在已经受了大王的命令做了将军,要我管理好军队。大将在军中管理军务,只能按军队的规定行事,在这方面不能接受君王的命令。这就是通常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是没有军法,说了不算,还怎么指挥军队?”说完,喝令推出斩了。宫女们见孙武的命令极严,又不肯容情,都吓得不肯抬头。

孙武又在女队中挑了两名队长,继续进行操练。又让传谕官重新申明军令,让鼓吏击鼓。这时的队伍起立进退,左右旋转,出击防守,都很合乎要求了。

训练完毕,派执法官去报告吴王说:“兵已练好,请大王检阅。她们可以随时听候命令,即使让她们赴汤蹈火,她们也不会退避。”

阖闾这时一心想着他的两个爱妃。作为君王的他曾亲自求情,都没有求下来,爱妃竟被孙武斩了。因此,阖闾很不满意,有不愿意用孙武的意思。就说:“你去告诉孙武,他很辛苦,回去休息吧,我也不去检阅了。”

在一旁的伍子胥明白此意,连忙躬身说道:“臣曾听说过,军中最重要的是军律,军律不严明,兵法就无法执行。戏而起兵,没有不失败的。大王您打算征服楚国,称霸诸侯,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没有孙武这样的大将是不行的。您疼爱自己的美妃,这也可以理解,但应当从大处着眼。要知道,美色易得,良将难求啊!要是因为两个妃子,却失掉一位贤能的大将,那不就像锄地,只留着莠草而锄掉了庄稼苗吗?希望大王马上前去检阅,成大事业的人不能偏执于儿女私情,请大王明察。”

阖闾听了伍子胥一番话后,顿然醒悟,于是率领臣属前去检阅。美女们娇艳的面庞,变得十分严肃,君王莅临,仍然目不斜视,全神贯注地听从孙武的号令,动作一致,丝毫不敢苟且,真的变成一群军纪严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勇士了。

演练完毕后,阖闾带着孙武和伍子胥进到王宫,他连声称赞不已:“孙先生,今天看到您优异的表现,真是钦佩之至,不愧为难得的将才啊!”

孙武兴奋的脸色消失了,讷讷地说道:“大王,关于让我为将的事,还是恳求大王……”

阖闾懂得他的意思,拦住他的话说:“今天训练女兵,使你卓越的才华得以显露,我还牺牲了最宠爱的两名妃子,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你如果还是拒绝我的延聘,难道不愿意效忠吴国,是吗?”

伍子胥在一旁也耐心劝慰。

孙武无法抗辩,低下头来,心中暗忖:看起来,我平静的田园生活结束了。

于是,阖闾封孙武为上将军,尊称军师,并让他计划伐楚的事。

五、伐楚告捷

孙武终于出仕于吴,竭尽忠诚地开始工作。

吴国和楚国,长期以来关系紧张,争战不休。但是,楚强吴弱、楚攻吴守的基本态势一直没有改变。孙武受命之后,为改变这种态势,决心实现大举伐楚的目的。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准备。

首先,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他和伍子胥协助吴王政治上“任贤使能,施恩行惠”;经济上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军事上“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几年之间,便使吴国一跃而为“禾稼登熟,兵革坚利”的南方强国。

其次,疲楚误楚,创造战机。孙武受命之初,吴王就想发兵攻楚。孙武准确地分析敌我情况,明确指出:“民劳,未可,待之。”即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不能轻举妄动。这时,伍子胥提出分全军为三支,采取轮番扰敌、疲敌、误敌的方针,以拖垮楚军。这一方针得到了孙武的全力支持,被吴王所采纳而付诸实施。前后经过六年的时间,吴军攻夷、袭潜、击六、围弦、大巢,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终于使楚军疲惫沮丧,士气低落,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再次,审时度势,广施权变。公元前506年,吴王再度提出大举征伐楚国的问题。为此孙武与伍子胥采取了一系列伐谋、伐交的措施,为破楚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开展外交,联合唐、蔡,拆掉楚国屏障。二是派遣间谍,散布谣言,诱使楚王误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三是向南伐越,制造假象,诱使楚国放松对北方战场的注意。四是选择好同楚军决战的进军路线。

阖闾认为伐楚的时机业已成熟,召集群臣们商讨伐楚大计。伍子胥盼到父兄前几年在楚国被害的仇恨报的时候该到了,欣喜不已,盛赞吴王为精锐之师,士气如虹,定能扫荡荆蛮,称雄江南。群臣也都激愤不已,随声附和,认为定能大获全胜,一举成功。阖闾见孙武沉默不语,便征询他的意见。

孙武站起身来说:“伍卿和诸位所谈固然不错,吴国现在兵强马壮,斗志昂扬。但战争必须知己知彼,方有胜利的把握。依我看,楚诛杀了奸臣费无极,深得民心,愤怒之情已渐消失,附庸之国尚未与它离心离德,国势也未衰微到一定程度。再说……”他看了一眼伍子胥和最近由楚逃到吴国的伯嚭,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伍卿和伯嚭皆为楚之亡命客,吴楚两国难免有人认为这是出自两卿报宿怨之心,这样楚人因仇恨而益斗志,吴兵也未必肯于卖命,也就是说我们也有一些劣势。兵乃凶事,不能妄动干戈。我认为,必须在交战前就有胜利的把握,绝不能靠打仗取胜。”孙武条分缕析,侃侃而谈,对敌我双方实事求是的分析,使阖闾和群臣无不信服。最后他说:“目前我们应该做的,一是加强我国的国势,训练好士卒;二是离间楚国与附庸国之关系,使其归附于我,为我所用;三是想办法使楚国上层发生内乱,特别对骄横的令尹囊瓦,应尽力纵其气焰,令其内乱。”想了想他转向阖闾和伍子胥说:“当然,为了显示我们的国威,以使周围小国有所忌惮,不妨先打点小仗,例如,可以发兵到吴楚的边境舒地,叛吴的掩余、烛庸二人亡命在此,既可以夺取舒地,又可以诛杀此二人。”

阖闾大喜,命孙武带兵夺取舒地。

孙武出发前,即已拟定了一个策略。防守舒城的不仅有楚兵,还有为数不少由掩余、烛庸带去的吴兵。掩余、烛庸是吴王僚的儿子,吴王僚被阖闾用计杀死后,他们投奔楚国,被楚王派到舒地为官。孙武传令军官和士兵:“驻守在舒城的吴兵均是不得已,处境也相当可怜,只要这些人不肯出城,我就饶恕他们,送他们返回乡梓,如果能带楚兵首级或在吴军破城时立功者,我一定要重赏。”这些话很快就被传到舒城去了。

孙武行军的速度并不快,到达舒城后也不急于攻城,而是大军云集驻守待命。两天后,城里果然发生了激烈的残杀,处于极度的混乱之中,逃出的吴兵不计其数。此其时,孙武率军杀奔舒城,城里吴兵开门迎接,孙武不伤一兵一卒即取得舒城。进城后,发现不少楚兵尸体,连掩余、烛庸两位公子亦未能幸免,在乱军中身亡。

其后,吴国收复了蔡国和唐国。蔡、唐原来都是楚之属国,楚国令尹囊瓦要蔡侯和唐侯名马、名佩被拘禁达几年之久,他们气愤难平,誓与楚国为敌,恨不得把囊瓦生吞活剥。

几年后,孙武为吴国拟订了一套伐楚的计划。这年冬季,吴国出兵三万并联合蔡、唐两国兵力,屯兵于汉水北岸。阖闾、孙武、伍子胥、伯嚭也都出阵,阖闾的弟弟夫概率领五千精兵也参加了征讨大军。吴军可以说是倾巢出动。

楚国方面派令尹囊瓦为将,沈尹戍为副,船只、粮草充足,数万人马屯于汉江南岸,布成阵势,准备交锋。

双方都在等待时机。

沈尹戍是楚国的名将,向以智勇双全而著称。他分析了吴、楚双方的地势,然后设谋于囊瓦:“将军列营汉水之南,将船只尽拘于南岸,再派出几只轻舟往来于江上,防备吴兵掠舟渡江。我率一部分人马绕道淮汭,尽楚攻吴军舟楫,并以背后袭击,将军再从正面引兵渡汉江,使其腹背受敌,水陆路绝,吴兵可破矣。”应该说,这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战术,真的实行起来,孙武就不好办了。但是,沈尹戍离营后,主将囊瓦却担心沈尹戍独得败吴头功,心中十分嫉恨,就在史皇等部将的蛊惑下,贸然渡过汉江,在小别山列成阵势,仓促与吴军交战。

孙武派先锋夫概迎战。夫概率奇兵数百人,俱持大棒,一遇见楚兵便没头没脑地打去。楚兵未见此种军形,措手不及,大败而回。史皇回到大营后,就对囊瓦说:“战不斩将,攻不擒王,非兵家大胜大勇。我已探听清楚,吴王大营就在大别山下,不如今夜乘其不备,纵奇兵,以建大功。”囊瓦大喜,挑选精兵万人,披挂整齐,从便道,浩浩荡荡杀向大别山下。

夫概出兵告捷,吴军一片欢腾。孙武却十分冷静,他说:“囊瓦是个贪功近利的小人,史皇虽有小挫,未伤楚军根本。今夜一定来袭我军大营,不可不加以防备。”阖闾同意。于是派夫概、专毅率兵埋伏在大别山下,要求听到号角之声,才能杀出。派唐、蔡二侯分二路接应助战。又令伍子胥引兵抄出小别山,反劫囊瓦楚军大寨。孙武又令公子山保护阖闾即刻转移到汉阴山,以确保安全。吴军大寨虚设旌旗,灯火通明,只留老弱数百人看守。

当晚三更时,囊瓦果引精兵从大别山山后抄出,见吴军大寨寂然无声,似乎毫无准备,不觉喜从中来,发声喊,大军杀将进去。然而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也不见吴王,于是大惊失色,疑有埋伏,慌忙下令杀出。

这时,只听号角齐鸣,夫概、专毅从左右两个方向杀出,夹击楚兵,呐喊声似海涛,惊天动地。囊瓦率部且战且退,兵士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刚刚退出一段,又听一阵呐喊声和锣鼓声,声震夜空,左有唐侯,右有蔡侯,两国将士将楚兵团团围住。囊瓦又气又恼,又慌又怕。正在危急关头,楚将武城黑率兵大杀一阵,救出囊瓦,向楚军大寨亡命而逃,楚兵已折大半。约行数里,囊瓦遇到一起把守大寨的楚兵。他们报告说:“楚军大寨已被吴将伍子胥偷袭。”囊瓦心胆俱裂,引着败兵,连夜奔驰,后遇史皇引残兵来到,余兵渐集,又立军寨。

囊瓦说:“孙武用兵,果然神机妙算,务要谨慎从事。”

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军节节胜利,愈战愈勇,挥师直奔楚国郢都。

楚国郢都左右各有一座属城,即麦城和纪南城。三城互为联络,成掎角之势。孙武率兵攻打纪南城。

吴军过了虎牙山,转入当阳阪。这时孙武望见漳江之水滔滔而过,水势浩大。纪南城地势低下,距离纪南城不远的郢(yǐng)都地势也较为低下。孙武看在眼里,心生一计,命令吴兵在高处驻扎,然后准备挖掘工具,限一夜之间,掘开深壕一道,直逼纪南城。天明时深壕已经掘好,孙武下令凿开漳江江堤,江水尽入深壕,浩浩荡荡,泻下纪南城。转眼工夫,纪南城灌进江水,平地高起两三丈,又遇冬月,北风大作,煞是骇人。纪南城军民惊慌失措,纷纷逃命。漳江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越过纪南城,直逼郢都。

孙武命人在山上砍竹造筏,吴军乘筏,声势浩大地杀到郢都城下。

郢都人心惶惶,十分恐惧,各自逃生。年轻的楚昭王知郢都难守,只带爱妹乘舟从西门逃走,向西仓皇奔去。

孙武派人堵住漳江决口,又使人凿掘河道,引水入赤湖,重兵把守郢都四郊。伍子胥这时已经攻下麦城前来报捷。吴军簇拥着阖闾进入郢都。

六、急流勇退

这时,回到故国的伍子胥异常兴奋。他劝吴王拆除楚国的宗庙,孙武闻讯,极不赞成这种做法。伍子胥一心要报杀父之仇,阖闾又贪图楚国这块地盘,就拆毁了楚国的宗庙。伍子胥曾发誓要亲手杀死害他父亲的楚平王,可此时楚平王早已死了。他为解心头之恨,找到楚平王的坟墓,掘开,见楚平王的尸体是用水银泡制过的,并未腐烂。他就拿起钢鞭,一气抽打了三百鞭,又将钢鞭插入楚平王尸体的眼眶中,骂道:“你生前有眼无珠,不识好歹,不辨忠奸,听信小人的谗言,杀害忠臣良将,我不亲手杀你,难以解我心头之恨……”骂着骂着,抄起大刀,把僵尸的头砍掉了。

伍子胥鞭了楚平王的尸体还不解恨,说必须杀掉楚昭王,才算灭了楚国。他扔掉死尸,又去寻找楚昭王。

伍子胥决心要杀死楚昭王,可是打听不到楚昭王的下落。听说楚国的囊瓦跑到郑国,以为楚昭王也可能躲藏在郑国,就去攻打郑国。囊瓦被逼得自杀了,伍子胥仍然没有找到楚昭王,便又带领吴军回到楚国。

一天,伍子胥接到他的老朋友申包胥的一封信,意思是说:“你是楚国人,为了报仇,打败了楚国,鞭打了楚王之尸,气也出了,你也该带领吴国的兵回去了。你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话吧——你如灭了楚国,我一定要恢复楚国。”伍子胥对送信人说:“请你带个口信给申大夫,就说我伍子胥的仇恨太深,做得是有些不近人情,但这是那昏君逼的,不得不如此。”

申包胥见吴兵仍驻在楚国不走,就跑到秦国哭着请秦王发兵救楚。他在秦廷上一连哭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王,答应发兵。

这时,孙武向吴王建议适时罢兵,发出了一番高论:兵,乃凶器,可暂用而不可久用。况且楚国土地尚广,人心未肯服吴。为今之计,不如遣使与秦通好,允许楚君复归,我们割占楚国的西鄙一带,以扩疆土。如果贪恋楚宫,两下相峙,楚人必然愤恨我们而进行抵抗,而我们的部队因为是胜利者则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和惰性,再加上虎狼般的秦国助楚,长期相峙对我们不利。孙武的意见有理有据,但未被吴王完全采纳。他留孙武、伍子胥镇守郢都,自己率兵回国镇压了夫概的叛乱。后来,他为拒越国之计才命孙武班师。

这时,孙武、伍子胥顺水推舟,卖个人情,与申包胥进行谈判。申包胥答应迎接公子胜回楚国,给封地,两下里罢兵。吴兵和秦兵各自退回本国。

吴王阖闾这时论功行赏。因为破楚之功,首推孙武,就给孙武记了第一大功,封他为相国。

孙武却坚辞不就,并且提出了辞呈,说:“臣本一介平庸之士,大王不弃,一定要臣出仕,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只好勉强从命。十几年来,臣竭尽绵薄为大王效力。如今大王的霸业已成,称雄于世。各国诸侯,无不慑服,这都是大王无与伦比的威德所致,臣也与有荣焉。无奈臣体弱多病,年事已高,处理政务,每有心劳日拙之感,为此日夜惶恐,惴惴不安,恳求大王准臣辞官还乡,以终老天年。”

阖闾非常惊讶,马上派伍子胥亲往孙府,劝他打消辞意。孙武不改初衷,说:“你知道,当初出仕并非我之本意,完全是大王恩宠和你的友情所致。不知不觉已经做了十多年官,有这么长时间让我有研究、实习兵法的机会,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是我的兴趣所在,不能算作什么功劳。如今,我的健康和能力已经一天不如一天,我恳求你,替我在大王面前说明原委,成全我的夙愿,我将感激不尽。”

孙武意志坚决,已经没有回旋调和的余地。伍子胥无奈,只得如实向阖闾汇报。阖闾也不好再勉强,同意了孙武的请求。但为了酬答他在奠定吴国基础和伐楚争霸大业中所建立的殊勋,把临近越国的一个叫作富春的地方赠送给他,作为他世居的领地。

孙武终于夙愿得偿,归隐田园。对于兵法的研究渐渐地淡下来了,大部分时间用来务农和处理家务。当年出仕的时候,他只有几根白发,为官十几年,虽然只有五十多岁,却已满头银丝了。他对世俗的功名利禄之所以如此冷淡,是因为他对官场生涯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尔虞我诈、阿谀奉迎、嫉妒和憎恨、阴谋与权变,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可能家破人亡,太无聊也太险恶了。特别是阖闾登基为王和伐楚胜利后那种残酷、骄纵、淫奢的做法,使他不寒而栗。急流勇退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前景不可逆料。

不久,孙武的妻子死后,他更淡然过日子了。

后来,孙武听说越王允常去世,他儿子勾践即王位,阖闾趁越国丧的机会,准备发兵伐越。孙武皱起了眉头,喃喃地自言自语:“乘人之危乃不仁之至,上天绝不会助佑的,子胥为什么不谏诤呢?”他真想去找伍子胥,让伍子胥说服阖闾息兵,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然而转念一想,自己已经退出政界,还是不要再去参与了。

吴国终于召集了数万大军,向南开拔。勾践带兵迎敌,在醉李双方交锋,展开了一场大战。阖闾被越国大将灵姑浮砍断脚趾,不久气绝身亡。因太子波已死,阖闾死前把王位传给了夫差。夫差是个轻浮、傲慢而薄情的人。孙武不禁为伍子胥的命运担心忧虑起来。

三年后,伍子胥郑重地专程到富春来拜会孙武。寒暄之后,伍子胥说出了来意。原来夫差俟大孝三年期满,准备大举伐越,以报醉李之仇。夫差和伍子胥等人考虑再三,拟请孙武再次出山,借他的智力和才华击败越国。“孙先生,”子胥真诚地说,“遥想当年,我们一同辅弼前王,把吴国建设到了今天这样的成就。如果毁于一旦,势必百姓涂炭,您就忍心吗?大王夫差及其宠任大臣一心急于报仇雪恨,可又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啊!”

孙武感叹于伍子胥这样一个聪明人,却又终日斤斤计较名利权势之争,反而把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搁在一旁,于是委婉地说:“我是个过时的人物了,好比四季所穿的衣服,春有春装,夏有夏装,如果夏天却穿皮裘,不是太可笑了吗?我只是希望把世事忘得一干二净,也希望世人把我忘得一干二净。聪明的人应该不但合乎时宜,还要尽量把个人与世间接触的范围缩小。”孙武所说的是真心话,同时也在暗示伍子胥,要他隐退林泉,颐养天年。然而伍子胥一门心思要动员孙武出山,并不理会他的这些话,只是一个劲地劝说他为国效力。

孙武已经看出伍子胥态度的坚决了,硬顶着似乎于公于私都不太好,于是建议说:“再度出仕是绝不可能的了。不过既然您专程来到富春,我就贡献一点伐越的战策吧,好吗?”

伍子胥无奈,只好同意。

孙武想了想,慢慢地说:“夫差为了伐越而锐意练兵,越王勾践肯定会知道的。勾践年少气盛,又在三年前击败了吴军,一定心骄气傲,不以为意,不过越国的大夫文种、将军范蠡却都是智慧超群的人物,他们一定会阻止勾践轻举妄动而以固守为其策略。问题的要害是要千方百计地激怒勾践,使文种、范蠡的约束失败。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我们可以派出一支轻骑兵,人数不要很多,五六千名即可,先从太湖渡船南下,在越的西北方登岸,不断地向越军挑衅,打打走走,灵活机动,意在惹恼勾践,即使文种、范蠡谏止,他也会出击的。只要勾践离开越都会稽,我军主力则由东直驱南面,径取会稽。不管勾践是否回师往救越都,我军那支轻骑队伍都要不断地扰乱他们。当双方主力接触的时候,我军那支轻骑队伍可在敌人后方鼓噪呐喊,使他们心惊胆战,并不断地袭击敌人。这样,越军首尾受敌,加上吴军本来就比较强大,胜利是有把握的。不过注意不要堵住越军的退路,不要逼他们孤注一掷,做困兽之斗,而是让他大败而逃,然后穷追不舍,务必全歼敌军,以绝后患。”伍子胥边听边点头称是。孙武喝了一口茶,最后强调说:“这次战役有三个要点,其一为首先以轻骑队为诱饵,其二为不堵塞住敌军退路,其三为穷追不舍。我的这些意见,只是纸上谈兵,仅供吴王和您参考吧。”

后来的战争进程,果然如孙武所料,吴军取得了大胜,越王勾践夫妇被作为人质带到吴国为奴。只是由于伯嚭受越人贿赂,没有对越军“穷追不舍”,并说服夫差保留越国,以致十年后越又灭吴并称霸于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这时夫差获得大胜,凯旋回国后,派伍子胥前往富春酬谢孙武。不料孙武已不知去向,空留一座缥缈的山庄,默默无言地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

七、不朽的《孙子兵法》

孙武有兵书传世,后人称作《孙子兵法》。这部书深刻地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交战的丰富经验,相当系统地表达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兵书,在古代战争史上写下了不凡的一页。

孙武是一个为吴王服务的职业军事家。他重视战争对社会的影响,重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危害,身体力行,以其卓越的才智、深刻的洞察力,十分重视战争规律的研究。他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几十万家。”他认为,解决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战争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办法。他反对凭着主观意图而轻于用兵。他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敬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孙武的战略思想,相当丰富。其主要内容包括四点:其一,战争的政治环境;其二,战争与将帅的素质;其三,敌我军情的掌握;其四,因粮于敌和因敌致胜。这些要点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完整而统一。

战争的良好政治环境,孙武称之为“道”。道的作用,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令民与上同意”,就是要得到民众的拥护,这就是要有可以得到民众拥护的政治环境。得到民众拥护而达到“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就是上下一心,形成了坚强的战斗意志,为制敌取胜获得了重大的精神力量。《谋攻篇》把这说成为“上下同欲者胜”。

《谋攻篇》说,战争胜负的条件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得,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几条被称为战争“七计”,而“主孰有道”放在首位,“道”又为“主”所有。

《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吴王阖闾第一次伐楚,欲攻楚都郢。孙武对他说:“民劳,未可,且待之。”后来吴王又欲伐楚,征询伍子胥和孙武的意见。两人都回答说:“楚将囊瓦贫,而唐、蔡皆怨之。”吴王听了二人的意见,联合唐、蔡,大举伐楚,无战而进入郢都。在吴王第一次伐楚时,孙武的话是说,当时还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第二次伐楚时,孙武和伍子胥的话是说,楚国政治上的不良现象有利于吴国对它的征伐。这两个事例,从不同方面说明政治环境对战争的胜负有着极大的作用。

战争的胜负,又跟将帅指挥的得失有密切的关系。孙武十分强调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他说:“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对于将帅的素质,孙武在《计篇》中提出“智、信、仁、勇、严”五个字的要求。

智是智力的运用。在备战及战争进行中,可以遇到各种复杂情况和各种临时的变化,将帅须有事前的周密考虑,也须有应变的决断,这都需要将帅的智力起作用。孙武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杂于利害,即须顾到利和害。在有利条件下考虑到不利因素,则任务可以完成;在不利条件下考虑到有利因素,则祸患可以解除。这都须依靠智力发挥作用,做出抉择。

信和勇,孙武没有较多的表述,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仁和严,孙武是看作治军必要的相互配合的两个方面。《地形篇》中写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行军篇》中说:“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对士卒的体恤和纪律要求的严格,在良将身上是结合在一起的。

孙武非常强调对敌我军情的掌握,留下了“知彼知己”的名言。他说:“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又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武所谓“知彼”、“知己”,都不是简单地专指敌方或我方说的,而是把敌方和我方联系起来说的。而且,知彼知己还联系到战区的地形和作战时要遇到的气候,知之必知天,在军情的掌握上,孙武也是看得很重要的。毛泽东就非常赞赏孙武“知彼”、“知己”的论点。他说:“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孙武的战略思想,具有辩证法的特点。这在他表达“因粮于敌”和“因敌制胜”的时候更为明显。

古代用兵,因交通不便,往往困于军粮的运输。孙武提出因粮于敌的办法,使敌军之粮为我所用,因而削弱了敌人,充实了自己,且减省了由于运输而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军粮之外,对于其他军事物资当然也可以对待。《作战篇》中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又说:“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因敌制胜”,是针对敌方的具体情况,创造出相应的条件,夺取战争中的主动地位,迫使敌人向对立方面转化,从而取得胜利。他在《虚实篇》中写道:“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攻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孙武认为,战争跟其他事物一样,无时不在推移变化之中。《虚实篇》中说:“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就是说,能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战机而取得胜利,就是用兵如神的表现。

孙武强调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对矛盾做出分析,根据敌人的特点,甚至利用敌人的优点造成它的缺点。如《九变篇》指出:“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这是利用敌人弱点可以取得胜利。“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这是从敌人的优点中看出缺点,因而加以利用,取得胜利。廉洁本是将帅应具的品质,但廉洁者往往不适当地清高,因而禁不住侮辱。爱民本是制胜的条件,但爱民者往往会因民众眼前局部利益而忽略了全局的战略利益。

孙武提出,在一定地理条件下,运用多和少的辩证关系,可以改变敌人在数字上的优势,达到因敌制胜的要求。《虚实篇》中说:“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用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以战者,约矣。”意思是说,敌人暴露而我隐蔽,我集中为一而敌分散为十。我以集中之一,进攻敌分散之一,等于以十攻一。这样一来,我方的人就多了,敌人就相应地少了。我所与交战的对手也就削弱了。

在战术上,孙武分别有详细的论述。诸如火攻、用间,特别是对于地理条件的分析及对于不同地理条件的运用,论述尤为具体。兵法中对于治军、带兵、用兵的经验,对于有关行军的自然现象,也有不少记载,为后来的军事家所称赞。

总起来说,《孙子兵法》写于春秋晚年,这是一个强凌弱、大并小的时期。但是,他在书中考虑到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危害,是有一定进步性的。他在书中的表达,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和原始的辩证法因素,这也是应该肯定的。当然,这都以军事学的范围为限。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久经流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阖闾初见孙武时说:“子十三篇,吾尽观至矣。”又记“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称孙子十三篇”。“十三篇”两次提到。《汉书·艺文志》兵书兵权谋十六家中,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吴孙子即孙武,虽然八十二篇未必可靠,但首次使用了《孙子兵法》的名称。“齐孙子”是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代子孙,也是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对后代影响深远。《汉书·刑法志》中说,春秋战国时期“驰说者以孙﹙武﹚吴(起)为宗”。三国时期,曹操在《孙子序》中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宋代列《孙子兵法》于《武经七书》之首,号称“兵经”。《孙子》继曹操注释之后,迄于唐宋,孟氏、李筌、杜佑、杜牧、陈皞、梅圣俞、王哲、何延锡、张预等各家注释,可谓注家蜂起。但《孙子兵法》中的基本论断,为历来作家及兵家所引用,不胜枚举。

约在公元7世纪,《孙子兵法》传入日本。18世纪以后,陆续有了法、英、德、俄等外文译本,受到国外军事界的重视。

英国军事作家和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在为格里菲斯1963年出版的《孙子》英译本所写的前言中指出:孙子的著作“在其内容的广度方面和认识的深度方面,从未有人超过”,“它是所有智慧的结晶”,“只有克劳塞维茨可以与他相媲美,而且孙子所处的时代更早,他却具有更为透彻的眼光、更深刻的洞察力,其著作经久不衰”。

利德尔·哈特批评国家军事领导者们没有从阅读孙子的著作中有所收益,至少没能运用他的方法。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未来的军事领导人和企业家一定会去阅读孙子的著作并从中受益。这将取决于西方人将其观念适应东方表达方式的能力和利用参谋人员与部队使用的军语将从中得出的结论表达出来的能力。此外,更多的职业军人和企业经理们阅读与孙子有关的、相联系的著作,如东方的宫本武藏和西方的富勒的著作,也会扩大孙子的影响力。

据说,由温·克拉韦尔分别于1988年和1983年出版的《孙子兵法》的西文译本的销售量,可以与日本战略家宫本武藏所著《五轮书》相比。

另据美国作家马歇尔估计,由于温·克拉韦尔等人采用更加简明的语言介绍《孙子兵法》,孙子的影响可能会与日俱增,也许要比克劳塞维茨的影响更大。

近些年,中国举办的《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已经数次召开,新论迭出,表明各国对孙子战略哲学的研究一步步深入。也有专家指出,《孙子》的本质是兵法,是敌我两军生死斗争的军事艺术,兵法中许多“兵者诡道”的军事原则是不能随意移用于企业经营或体育竞赛等其他领域的。笔者也认为,兵法毕竟是兵法,自有其适用的范围,经商中有人制假售假、买空卖空、坑蒙拐骗之类,是失德违法的,即使打上“兵法”的旗号,也算不到孙子的头上。而今需要的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扶正祛邪,呼唤诚信,构建和谐社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