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杨子阿教马援相马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作者:王蒙,李世恩 编


杨子阿教马援相马

陈宝全

据《史记·秦本纪五》记载:“非子居犬丘,为周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封为附庸,邑之秦,为秦侯。”这是说秦的先祖非子在汧、渭之间为周孝王养马的事。汧渭间,指汧水和渭水之间,今静宁庄浪一带是渭水的主要支流葫芦河(古代谓之瓦亭水)流域的中游地区,正处于汧渭间,自然是周王朝的主要养马基地之一。

据明代《平凉府志》记载,静宁在元朝时“山川绵旷,水泉通利,饶畜牧,善养马,便骑射,尚气力,亦好音乐歌谣,饮阿剌吉烧酒,婚嫁以牛马为礼”。这些记载充分说明静宁古代人的生活,与畜牧息息相关。距今静宁县城西五公里半山坡处的唐代圈马所用城堡,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其山至今名为马圈山。静宁山川河流村庄,亦多以马命名。

到汉代,静宁境内以养马为主的畜牧业不但得到大发展,而且出了许多专门养马相马的人才,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成纪(今静宁西南)人杨子阿(生卒不详)就是一个杰出代表。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杨子阿“经术该博”“尤通相马术”。他师承子舆、西河仪长孺,学有成就,名闻当时。杨子阿不只自己精于马术,而且带出了许多有名的高足,其中有一个弟子叫马援,好骑马,也善于鉴别名马。

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新莽末曾为新城大尹,后来依附成纪人隗嚣。马援与杨子阿交厚,师从杨子阿学得相马骨法真传。最后又归依光武帝刘秀,为东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建武十一年任陇西太守,建武十七年被授伏波将军。在任将军期间,他把从杨子阿处学得的相马骨法“考之于行事,辄有效”。

马援在南征交趾时,获得了骆越地方的铜鼓,便把它融铸成像生马一样的模型,其“高三尺五寸、围四尺四寸”。还京时,献给皇帝。光武帝下诏立于洛阳宣德殿下,以为名马式。他在表章中说:在天上走莫如龙,在地上走莫如马。马是兵甲战争的根本,国家的大用。国家太平时可用以识别尊卑顺序,国家有变乱时可以克服远近的患难。过去有麒麟,一日可行千里,伯乐见了,明白不疑。近代有西河子舆,也明相法。子舆传给了西河仪长孺,长孺传给了茂陵丁君都,君都传给了成纪杨子阿,我曾经拜子阿为师,接受了相马骨法,在实践中时见功效。我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今想以活马为形,则骨法难备于一马之身,又不可传于后世。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上,皇帝下诏把此马立于鲁班门外,并把鲁班门改名为金马门。我现在严格依据仪氏的马络头,中帛氏的口齿,谢氏的嘴唇马鬣,丁氏的身中,把这数家骨相集中在一个模型上以为法度。

参考资料:

1.高世祥《杨子阿及静宁古代牧马业》(2002年《静宁文史资料》第四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