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2 以商入政:雄心勃勃的中西部豪门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作者:王国章 著


布什家族真正成为经济上极具实力的上层家族以后,在经济利益以及商业活动中形成的盟友与布什家族形成了固定的利益集团。布什家族的主要盟友是哈里曼家族、沃克家族。这个严密的利益集团在美国国内以及国际上获得足够利益的同时,也在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当时,在布什家族、沃克家族、哈里曼家族构成的利益集团中,哈里曼家族起着绝对的领导作用,哈里曼家族也是首先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政治范围的成员。

哈里曼家族的这次扩张,既是当时现实影响力的成长要求,也是曾经血一样的打击留下的教训。导致自己的家族从鼎盛时期一下子跌落下来的政治商业事件,成为当时布什家族、沃克家族、哈里曼家族甚至当时美国其余庞大家族的共同教训。

经历了政治上长达几十年的顺利成长,利益集团的领袖人物还是迎来了自己政途坎坷的时期,也正是在那时,已经年过半百的普雷斯科特·布什决定亲自涉足政坛。

盟友哈里曼家族的巨变

布什家族在普雷斯科特的领导下完成崛起,除与普雷斯科特自己具有的商业、管理天赋,以及他岳父沃克的极力帮助有关外,还与他们的坚固盟友哈里曼家族密切相关。哈里曼家族与沃克和普雷斯科特翁婿二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哈里曼家族对沃克以及普雷斯科特的关系建立,用“热情”都不足以体现他们的渴望心情。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哈里曼家族一直是由布什家族、沃克家族、哈里曼家族形成的利益集团的领导者。

与美国其余很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家族不同,哈里曼家族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都是平民家庭。直到1881年,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娶了一家快要倒闭的铁路公司拥有者的女儿,哈里曼家族才真正开始成长起来。

结婚后,爱德华·亨利·哈里曼接过岳父手中快要倒闭的铁路公司,并把它改名重组,卖给美国一家大型铁路公司。从那次交易中,爱德华·亨利·哈里曼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利润。此后,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就开始了他重组美国低迷的铁路行业的职业历程。那时候,布什家族的普雷斯科特还处在童年时期,他的父亲也仍然在钢铁加工公司做中低层领导。谁都不会想到,通过沃克这么一个人,这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家族将紧密联系起来。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在接近50岁时,终于让美国低迷的铁路行业焕发了生机。同时,爱德华·亨利·哈里曼也成为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董事之一。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就成为董事会的主席,并真正地掌控了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当时美国有一句话形容他在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权威之重——“在联合太平洋,他的话就是法律”。

完全掌控了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以后,爱德华·亨利·哈里曼还曾担任另一家铁路公司——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总裁。那段时间,哈里曼家族统治的铁路可以说已经遍布美国各个地方。

在商业领域权势极度膨胀的同时,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已经不再满足于经济领域获得的威望,他希望涉足更多领域,拥有更大的权力,而他的这个愿望只有涉足政治能够实现。

1900年前后,哈里曼家族通过政治献金支持了西奥多·罗斯福的总统选举。西奥多·罗斯福在开始时只当上了美国副总统,但是随着1901年时任总统的威廉·麦金莱遇刺,西奥多·罗斯福成功接任总统职位。那时,哈里曼家族就希望西奥多·罗斯福能够履行竞选时的承诺,让哈里曼家族的共同利益盟友——参议员托恩斯·迪佩担任美国驻法国大使。

但是,政治远远不是爱德华·亨利·哈里曼想象的那么简单。哈里曼家族虽然经过爱德华·亨利·哈里曼的努力,在当时的美国因为拥有全国最大的铁路网线而成为顶级的财富家族,但是其家族的成立时间太短(从哈里曼接手算起才30年),这就使得这个家族在政治上毫无威势可言。因而,罗斯福拒绝了爱德华·亨利·哈里曼的请求,并声称他是“玩世不恭、极度堕落”的“不受欢迎的公民”。

当时,可能爱德华·亨利·哈里曼没有顾及到西奥多·罗斯福已经成为总统,而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提供资金支持的低声下气拉选票的好好先生,便对当时的西奥多·罗斯福说了不恰当的话,且做了过分举动。这致使罗斯福与哈里曼家族的关系于1901年开始变得紧张。

1901年,在罗斯福对国会的一次演说中,他特别提出国会立法的要求,要从法律上限制当时的托拉斯式的垄断行为,而哈里曼家族的铁路就是典型的托拉斯式垄断。

虽然在哈里曼家族以及涉及托拉斯垄断的其余家族的极力影响下,国会没有就此采取行动,但罗斯福却凭借总统的权力,发动了当时针对各大企业的几个诉讼。而在那几个诉讼案中,关于哈里曼家族掌控的铁路的诉讼案是最热闹的一个——当时哈里曼家族用来掌控包括北大西洋铁路、昆西铁路、芝加哥铁路在内的一大片铁路运营的一家证券公司,就被列在了反托拉斯名单的首位。

经过最高法院的反复讨论,最终裁决那家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法》,强制要求该公司“肢解”相关企业。

这件事对爱德华·亨利·哈里曼打击太过巨大,因此,当时这位正处于事业巅峰时期的哈里曼家族族长便一下子跌到了深谷——正处于事业青春期的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在1909年就离开了人世(享年61岁)。

罗斯福“肢解”哈里曼家族企业成为哈里曼家族的一个重大转型标志。在那次事件中,哈里曼家族终于知道,在美国,无论你的家族拥有多少资本,如果在政治上没有强大的影响力,那么,在面对政治人物打压的时候,也将毫无还手之力。

爱德华·亨利·哈里曼临死前,他做了这样几件事:第一件是为家族物色了一个在政治上具有影响力的盟友;第二件事,就是要求自己的后代进入耶鲁大学并加入在当时美国政坛就已经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秘密组织——骷髅会。

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和儿子一起选定的政治盟友就是乔治·赫伯特·沃克。虽然沃克以及沃克家族本身涉足政治并不深,在政治上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但是乔治·赫伯特·沃克的奶奶的家族却拥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沃克的奶奶的家族就是戴维斯家族。戴维斯家族的先祖大卫·戴维斯曾经是最高法院的院长,而且戴维斯家族的人涉足政坛即便从大卫·戴维斯进入最高法院算起也已有40多年。这40多年,戴维斯家族已经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政治人脉网络,而这就使哈里曼家族很容易接近沃克,并且能够依靠他政治上的影响力保证自己家族的安全。

爱德华·亨利·哈里曼最初只是因为罗斯福给哈里曼家族带来的巨变,希望找到一个政治上的靠山,才向戴维斯家族靠拢,从而找到了沃克。没想到,沃克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靠山,更带来一个强大的忠诚伙伴——布什家族。

爱德华·亨利·哈里曼死后,在他儿子不断的努力下,他的两个愿望都得以实现。沃克在1920年前后终于接受哈里曼家族的邀请,与哈里曼家族共同开办了一家银行。而爱德华·亨利·哈里曼的两个儿子也先后考入耶鲁大学,并成功进入骷髅会。

实现爱德华·亨利·哈里曼生前的两个愿望的同时,他的儿子还把这两个愿望合二为一,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普雷斯科特。在哈里曼两个儿子求学的耶鲁大学,普雷斯科特因为出色的社会交际、强悍的运动天赋、让人为之赞叹的贵族气质,一下子就让哈里曼兄弟以及骷髅会对他锁定了目光。无论是骷髅会还是哈里曼兄弟,都认为普雷斯科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普雷斯科特大学毕业后,因为家族生意往来以及人脉交往的关系,沃克也与普雷斯科特认识了。见到普雷斯科特以后,沃克也认为他的前途不可限量。于是,沃克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普雷斯科特。

哈里曼兄弟把自己已故父亲在政治上的两个愿望合二为一——不仅与沃克家族形成了亲密联系,更是通过普雷斯科特把沃克家族间接地拉入了骷髅会。

家族巨变带给哈里曼家族的巨大打击,虽然削弱了其家族实力,但更让哈里曼家族理解了盟友以及政治势力的重要,自此,哈里曼家族、沃克家族、布什家族真正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的政治尝试

哈里曼家族在1920年前后通过联合开办银行的形式,把沃克拉进自己的家族中。而后更是让沃克的女婿普雷斯科特进入了银行,希望通过亲情以及骷髅会拉近与沃克家族的关系,从而扩大自己在政坛的影响。而且,哈里曼家族想通过这个银行以及普雷斯科特,把沃克牢牢拴住。

1924年,普雷斯科特进入投资银行,沃克看到了普雷斯科特以前一直没有表现出的出众的商业才华(1919年普雷斯科特从战场回来之后,就一直在几家小的实业公司中做底层工作,没有表现商业天赋的机会),他相信普雷斯科特凭借自己的天赋能够带领沃克家族走得更远,其实在那时沃克就决定开始培养接班人了。

普雷斯科特突然表现出的让商业老手沃克都自愧不如的商业天赋,确实打了哈里曼家族一个措手不及。哈里曼家族那时就已经预感到沃克在自己家族这艘船上不可能待太久,在与沃克以及普雷斯科特合作的过程中,除获取利益以外,自己只能帮助沃克把普雷斯科特培养起来。虽然开始希望通过普雷斯科特加强与沃克的联系的期望已经成为泡影,但是一个成熟的商人以及庞大家族的领袖不可能因此就直接断绝与沃克家族以及布什家族的友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哈里曼家族开始寻觅亲自进入政坛的机会。

1925年以后,普雷斯科特在沃克的教导下,在商业才能以及公司管理才能上都有了十足的进展。同时,哈里曼家族、沃克家族,甚至布什家族都从当时三家联合合作的国际贸易事务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普雷斯科特不仅在沃克的帮助下逐渐接替了沃克的领导者位置,而且借着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家族与家族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1927年,沃克逐步削减自己在哈里曼家族银行的影响力,把自己的位子让给普雷斯科特,哈里曼家族的族长埃夫里尔·哈里曼也让自己的弟弟进入那家银行,让他代替自己主持银行事务,自己则好从单纯的商业事务中抽身出来,如果有机会,埃夫里尔·哈里曼希望自己能亲自涉足政治。

1928年,埃夫里尔·哈里曼借好友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邀请的机会,把自己的党籍从共和党转换成民主党,而后进入小罗斯福总统带领的美国政府,在为推行罗斯福新政设立的国家复兴署中担任职务,同时还担任商业部企业顾问委员会主席。那时,埃夫里尔·哈里曼就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布什家族、哈里曼家族以及沃克家族的整个利益集团里,除与沃克家族有血缘关系的戴维斯家族以外,更有自己利益集团内部的人员进入政坛,开始了整个利益集团在政治上的初次尝试。

自此,哈里曼家族就打上了明显的民主党的标志——罗斯福是民主党党员。在美国正式宣布介入第二世界大战之前,埃夫里尔·哈里曼更是凭借出色的商业才能以及家族在欧洲庞大的投资和商业关系(哈里曼家族与沃克家族合作的银行主要做的就是对战败后德国的投资以及扶持工作),就备受总统罗斯福的重视,并且为美国与欧洲在商业领域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那段时间,虽然埃夫里尔·哈里曼因为家族的利益,曾经支持过德国军国主义的复兴,甚至还参与了德国对于集中营囚犯的迫害活动,而美国宣布参战后,自己的一家公司更是直接被美国相关部门以“资敌”的理由查封。但是,哈里曼以及在他领导下的沃克家族、布什家族作为美国参与欧洲经济调控的中间人角色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充分体现了自己在国际间商业经济交往的沟通能力之后,埃夫里尔·哈里曼更是发挥了他被商业才能一直掩盖的外交天赋。

1941年,埃夫里尔·哈里曼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到欧洲参与了美国对欧洲借贷计划的调整。而后,出席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会谈。紧接着,还被美国政府派遣到苏联商讨美国对于苏联的借贷计划。

1942年,埃夫里尔·哈里曼甚至代表美国同英国首相丘吉尔一起到莫斯科去向斯大林解释把北非作为法国第二战场的重要性,这次会谈也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至关重要的“北非登陆”的实现。

因为在丘吉尔与斯大林会面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给斯大林留下的良好印象,1943年,埃夫里尔·哈里曼直接被美国与苏联指定为美国驻苏联大使,代表美国政府与斯大林进行相关问题的协商。在驻苏联大使的位置上,埃夫里尔·哈里曼一直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回到美国以后,埃夫里尔·哈里曼更是直接担任了美国商务部部长,并在此期间参与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的制订。可以说,那个计划是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格局重新划分制订的一个总体策略。

当时,埃夫里尔·哈里曼在外交等政治领域可谓如鱼得水,即便在罗斯福卸任之后,他对美国政府的很多举措仍有重大的影响力,他对待战后苏联的强硬态度,甚至间接导致了美苏之间冷战的产生。

从以罗斯福的顾问身份跨入政坛开始到1950年,埃夫里尔·哈里曼的政坛之路都走得很顺利。那时,埃夫里尔·哈里曼也犯了与他父亲同样的错误——得意忘形。他的父亲,因为在资助老罗斯福当上总统之后得意忘形,给自己的家族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埃夫里尔·哈里曼的得意忘形则使自己以前在政治领域的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20世纪50年代,埃夫里尔·哈里曼认为他已经有在政坛逐鹿顶峰的可能——参加总统或者国务卿竞选。但是,政坛上的事实告诉埃夫里尔·哈里曼,在外交、商业上有能力,不一定就能当上美国总统。

1952年,与埃夫里尔·哈里曼所在的民主党角逐总统位置的是共和党代表艾森豪威尔。当时,由于各种原因,选民们抛弃了长达20年的民主党统治,而改选共和党代表艾森豪威尔。

在那次与艾森豪威尔竞争总统位置时,埃夫里尔·哈里曼也被提名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只是没有什么成效,连民主党内的候选人资格选举都没有获胜。在1956年,埃夫里尔·哈里曼再次成为民主党的候选人,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虽然在1954年,埃夫里尔·哈里曼曾击败对手成功当选为纽约州州长,但是他在政治上的能力已经显示“政治是他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对州长以及总统层次上的竞争。

埃夫里尔·哈里曼在政治上的连续失利,让本来以哈里曼家族为首的利益集团产生了担忧情绪。这就需要有人再进入政坛,增加集团的影响力。布什家族的普雷斯科特,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之路,而布什家族也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家族定位——政治家族。

布什家族的政治启蒙

1950年前后,在哈里曼家族的族长埃夫里尔·哈里曼决定攀登政治高峰,即竞选总统或国务卿时,具有独特眼光的普雷斯科特就已经知道,自己家族所在利益集团的领袖在这次政治上的尝试,将是一次败笔——无论是参选经验,还是长达20年的民主党统治,埃夫里尔·哈里曼都不具有优势。虽然以前在政治上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他当时从事的主要是国家指派的职务,处理的大部分都是外交上的外事部分的事务,而竞选模式选出的政治领导则与此完全不同,况且埃夫里尔·哈里曼还是从共和党转到民主党的。在普雷斯科特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众就开始渴望一种新的政治气象,民主党显然已经不会被要求变革的民众喜欢和拥护。

在埃夫里尔·哈里曼显露出他的能力完全不匹配他的政治野心之前,普雷斯科特可以说完全不关心政治。政治对于普雷斯科特,其实就是一份工作,或者说是一项共和党党员应尽的义务。普雷斯科特每周去参加一次当地政党举行的例会,在共和党需要金钱时,他会为政治事务组织募捐。不过普雷斯科特这种仅限于参加政党组织的活动、执行政党安排的任务的情形,完全和单纯的工作没有两样。当时在政治上没有一丝一毫野心的普雷斯科特,其实就是把政治上的事务看作是一个公民应该完成的工作,而不是家族利益的延伸。

但是,在发现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团的领袖有可能做出错误决定之后,普雷斯科特决心让自己的家族开始涉足政治,让自己成为整个利益集团的领袖。

1948年2月,普雷斯科特的父亲塞缪尔·布什去世,这让普雷斯科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家族以及沃克家族领导者的策略——他必须把两个家族带向光明的未来。

1950年,普雷斯科特在紧张的筹备之后,在自己家族以及自己岳父的沃克家族的帮助下,开始了第一次政治上的角逐。当时已经55岁的普雷斯科特竞选的是美国康涅狄格州共和党参议员的职位。那次参议员选举可以看成是布什家族对政坛的初次试探。

那次的竞选,虽然普雷斯科特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竞选的详细结果却让布什家族看到了从政的希望。老布什在回忆这次参选过程时曾经评价说:“当时民主党在参议院的参议员是威廉·本顿。父亲在862000张选票中仅以1000票之差落选,对第一次参加竞选的人来说,这显示了他强大的力量。”没错,对于之前完全把政治当成日常工作一部分的普雷斯科特来说,这个结果确实很喜人。

在那次竞选的筹备以及参与的过程中,普雷斯科特终于了解了竞选的每一个环节,而且也知道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那次失败的结果更让普雷斯科特看到自己可以通过一系列筹备,通过对那次选举过程不足之处的弥补,在政坛上走得更远——一次简单的“热身”性质的选举就几乎把对手打倒,而精心准备下的自己岂不更有获胜的希望?

在政治上,普雷斯科特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利用自己在高尔夫球上的运动天赋,普雷斯科特结识了高尔夫球爱好者艾森豪威尔。

20世纪50年代初,除普雷斯科特竞选参议员失败这一件事,还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那就是美国对朝鲜发动了战争。当时这场战争让本来已经对民主党统治很不满的民众,更加反感民主党。而普雷斯科特所在的共和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极力邀请当时民众中呼声很高的艾森豪威尔加入共和党参与总统竞选。

那时,艾森豪威尔正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盟军统帅。普雷斯科特对艾森豪威尔战后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态度极力支持——“美国必须采取强硬立场反对共产党在东欧和亚洲的入侵”。普雷斯科特与艾森豪威尔都相信只有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才能承担自由世界的领袖责任。

这一系列相同的国际态势观点,以及战后决策观点,使得普雷斯科特与艾森豪威尔不仅成为高尔夫球球友,更成为政治上的盟友,进而成为共和党中的伙伴。

1952年,普雷斯科特终于要与当时自己家族所在利益集团的首领埃夫里尔·哈里曼开始一次正面的交锋,交锋点是谁对战后美国的政治态势看得更准。当时民主党派出的是具有丰富政治经验的史蒂文森,民主党也有长达20年的统治历史,但是即便拥有更多的其他各项优势,新进政坛的普雷斯科特以及毫无政治经历的艾森豪威尔,却是那场选举的最终胜利者。

当时美国人民已经厌倦了民主党错误地介入朝鲜战争而使得以前的经济繁荣消失,以及因此造成的沉重赋税,因而人们放弃了民主党,选择了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也选择了普雷斯科特。结果证明,普雷斯科特在政治上也有不亚于他在商业经营上的天赋。

最终,普雷斯科特击败自己的竞选对手,成功在政坛立住了脚。在那次选举中,除获得艾森豪威尔的友谊,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了一个政治盟友之外,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他的儿子老布什以及老布什的夫人芭芭拉也放下手中的工作,专程从得克萨斯州赶回纽约,协助普雷斯科特组织竞选活动。

那次与埃夫里尔·哈里曼关于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形势的走向分歧,并没有给哈里曼家族和布什家族的友谊造成影响——普雷斯科特的竞选也曾经得到哈里曼家族的支持,而且两年之后,埃夫里尔·哈里曼在布什家族以及相关盟友的支持下,成功当上了纽约州州长。

从那次分歧开始,埃夫里尔·哈里曼对布什家族、沃克家族、哈里曼家族的领导地位就已经不如以前那么明显了。相反,虽然当时的普雷斯科特已经将近60岁,注定在政治上不可能走太远,但是布什家族的崛起却成为无法阻挡的事实——埃夫里尔·哈里曼带领哈里曼家族逐渐走下领袖位置的同时,普雷斯科特却带着布什家族逐渐走上了领袖的位置。

布什家族的美国总统梦

接手布什家族后,普雷斯科特·布什就确立了三个布什家族需要遵从的信条: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我的世界;我并不是真正富有;我为我的国家服务。

1941年,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虽然普雷斯科特当时掌控的布什家族的企业以及哈里曼家族、布什家族、沃克家族联合创办的商业银行对当时的德国有大量的投资,但是普雷斯科特还是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对抗德国以及希特勒的战场。

在普雷斯科特的严格教诲下,他的儿子老布什说:“日本人轰炸了珍珠港,我当时立刻想到要去海军航空部队。因为大学要到第二年秋天才招生,所以不得不等等。我真想立即应征入伍,越快越好。”

普雷斯科特虽然对当时的纳粹有巨大的投资,但他还是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与之对战一方的前线。这种完全没有政治立场的表现,令很多人都不理解。但那正是普雷斯科特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我的世界,我并不是真正富有,我为我的国家服务。1941年美国宣布立场之前,普雷斯科特是布什家族以及沃克家族的族长,也是哈里曼家族银行以及投资业务的管理者。可以说,那时一切都必须以家族利益以及盟友利益为出发点。普雷斯科特本着获取最大利润的宗旨,必须不断调节在欧洲各国的投资细节。当然,也包括资助德国军国主义。

但是,美国政府正式表明立场以后,普雷斯科特就必须要从狭隘的家族族长以及商人的角色中脱离出来,必须以一个美国公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为我的国家服务,于是他就必须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争的前线。普雷斯科特一直都把自己美国公民的身份放在最前面,一直都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除了战争期间让儿子参军以外,他在其他方面也积极为国家利益着想。

1950年,本着为国家服务的原则,在家族企业极具规模,而又感到自己应该对美国人民做些什么的时候,普雷斯科特参与了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的竞选。虽然第一次竞选失败了,但是之后他吸取教训、弥补不足,两年之后,终于获得成功。

在普雷斯科特的政治仕途一路畅通的时候,他却没有料到,自己以及自己的盟友在政治上的成功会给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政治的布什家族带来巨大的困扰。

1954年,布什家族的政治盟友——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把石油行业称为“无责任心的一小部分工业”,因而发起对天然气行业进行限制的《菲利普斯法案》。掌控石油产业的大财团针锋相对,通过政治影响力提出《反天然气限制法案》。但当时对于《反天然气限制法案》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老布什就曾经认为:“缩小干预范围会刺激更多独立生产者去勘探天然气,这样会增加供给而最终降低价格。”也就是说,老布什这个从事石油行业,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高才生认为,《反天然气限制法案》是石油大亨们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一个“失误”。

但是,当时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策略。对于这种缩小国家对于天然气干预范围的政策,当时的一部分参议员以及石油大亨的想法正如同老布什所说的,“我父亲是一位代表石油消费州的参议员。他与其代表的康涅狄格州选民反对这一法案。他们以为缩小国家干预范围会意味着天然气价格更高。我认为他们错了,那只是30年前我父亲及当地人的想法。”

在当时的石油大亨看来,那个法案对他们十分有利——国家,或者说艾森豪威尔代表的美国政府已经把权力放到他们手中。于是,那些石油大亨开始试图干扰法案在国会的通过情况。

通过幕后的一番游说,该法案于1955年在众议院通过。1956年,该法案再送到参议院时,石油企业开始干预参议院决策,希望参议院能通过这项法案。到后来,石油天然气企业试图收买选民以改变强硬的反对派参议员的态度,甚至他们的这些手段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而正处在参议员位置的普雷斯科特正是对该法案抱极大成见的众多人物之一。老布什因此收到了来自石油大亨们的传话警告,要求他对自己的父亲进行劝说,让他的父亲转而支持这个法案。老布什向父亲讲述了自己的专业思路以及自己对于法案的看法,指出父亲对法案的认识问题,虽然普雷斯科特听取了意见,但他仍然坚持了自己的反对立场。

老布什十分尊重自己的父亲,虽然他认为父亲的观点以及思路是错误的,但是既然父亲坚持,那么作为他的儿子就必须支持他。因而,面对各种带有辱骂腔调的话语、尖酸刻薄的威胁,老布什说:“我不同意我父亲的立场,但我必须尊重他的立场。”

那段时间,老布什甚至在凌晨还能收到来自当时的得克萨斯州石油大亨锡德·理查森的传话人的电话,要求老布什让他父亲在“缩小国家干预问题上‘改邪归正’”,否则“就要把他这个蠢货撵出近海石油钻探业”。

当时的老布什刚从以前的石油公司辞职,与人合伙经营石油企业不久。作为正处于创业阶段的弱小企业的老板,面对来自美国得克萨斯这个石油大州的行业领袖的威胁,老布什知道自己完全没有抗击能力。而且,他也明白,在得克萨斯州,石油大王锡德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企业存在,那这里就不会有他的立足之地。

尽管最终在自己朋友的帮助下,石油大王锡德认识到自己的说话方式以及强硬的干预是一种错误,并且亲口向老布什道歉,但是这件事仍然在老布什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老布什虽然没有将父亲担任参议员和由此引发出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他的生活造成的干扰告诉父亲,但是他却牢牢地将这些记在了心里。通过那次对石油法案的理解,老布什已经知道自己的父亲虽然刚刚60岁,但是他的思路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出现的新世界格格不入。

正如同老布什的爷爷以及老布什的父亲,在感觉到自己的前任族长思想太过迂腐而无法再带领家族前进,就勇敢担负起家庭责任一样,老布什从那时起就担负起了自己家族族长的担子,并确认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坛,而且必须当上总统。在他看来,只有在自己的家族攀登上政坛的“总统”这个高峰后,才不会有人敢在电话里用威胁的口气警告自己,自己也不用因为别人的随口威胁而担心不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