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 明

伪满时期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研究卷·伪满洲国的汉语作家和汉语文学 作者:(日)大久保明男


说 明

一 名称标记

书中有关伪满洲国时期专有名词的标记原则如下:如,满洲、新京等地名;满洲国、国军、日满两国、日系、满系、鲜系等,政治色彩浓厚的与国家、政体、民族相关名称;日满一体、文学报国、勤劳增产、献纳诗等,政治口号、意识形态方面的用词。此类在笔者自身的行文部分,基本加以引号或冠以“伪”字。但在引用文内部,以及历史文献的提示上,一律按原文标示。如,协和会、弘报处、文话会、满洲文艺家协会、大东亚文学者会议等,有关文学文化方面的专用名词,大同、康德年号等,皆为当时大众传媒上的一般称呼,鉴于对当时历史文化的学术记述,故没有加引号或冠以“伪”字,并不意味笔者在历史认识上认同这些称呼。

二 科研资助

本书内容大多是在日本文科省和日本学术振兴会(文科省下属)科研经费的资助下完成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各科研项目名称列举如下,并感谢以上机关的大力资助。

2003—2005年度文部科学省研究资助项目(青年学者研究(B)),研究课题:关于“满洲国”时期中国作家及其文学活动的基础研究;

2006—2008年度文部科学省研究资助项目(青年学者研究(B)),研究课题:关于“满洲国”时期文学的日中两国跨越研究;

2009—2011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资助项目(基础研究(C)),研究课题:关于“满洲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础研究;

2012—2015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资助项目(基础研究(C)),研究课题:关于“满洲国”时期文学艺术的综合研究。

三 文本信息

本书各章内容源自以下原初日语论文文本,以及一部分业已翻译成汉语的论文文本。翻译过程中在内容及文字上有部分改动。收入本书时同样在内容及文字上做了一部分调整。

第一章

ある年作家死 ──“満洲文壇における姜霊非足跡》,西原和海 川俣優編:《満洲文化 中東北のひとつの時代》,せらび書房2005年。114—131頁。

第二章

《“満洲留日学生駱駝生東京左連》,《中東北文化研究広場》第二号,2009年3月,“満洲”文学研究会,137—156頁。

《“满洲国”留日学生的文学活动——以骆驼生为中心》,王惠珍主编:《龙瑛宗及其同时代东亚作家论文集》,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2011年6月,第349—378页。

第三章

《“満洲大衆啓蒙教育問題をめぐる文学者たちの認識主張——古丁穆儒丐における日本文化影響中心》,《異文化交流史教育者達思想?·実践変容現代的課題する学際的研究》(2004年度首都大学研究報告),2005年9月30日,51—66頁。

《伪满洲国作家古丁与日本文化》,张泉主编:《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史料与研究》第一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75—189頁。

第四章

《〈満洲報〉文芸欄研究(一)——〈星期副刊〉作家作品》,《中国東北文化研究広場》第三号,2012年8月,“満洲”文学研究会,103—141頁。

第五章

《〈盛京時報〉文芸版〈文学〉概観》,《中国東北文化研究広場》,第一号,2007年9月,“満洲”文学研究会,91—121頁。

第六章

《社文化位相から中国都市——旧“満洲都市における演劇活動する考察》,《文化表象としての都市のトポスと意味変容 2003年度東京都立短期大学特定研究報告書》,2004年7月25日,49—57页。

第七章

《大東亜文学者大“満洲“文学報”——第一回大会“満洲動静》,《人文学報》第448号,首都大学東京人文科学研究科,2011年3月,105—125页。

《大东亚文学者会议与“满洲国”的“文学报国”》,《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2015》,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第63—84頁。

第八章

《“満洲”中語作家語言環境文学テクストにおける語言使用》,王德威·廖炳恵·松浦恒雄·安倍悟·黄英哲编:《帝国主義文学》,研文出版,2010年7月,202—235頁。

四 笔者信息

日本·首都大学东京(原东京都立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主要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学史和文化史。

联系方式等:

〒192-0397 東京都八王子市南大沢1-1 首都大学東京人文科学研究科

TEL: 042-677-2146  FAX: 042-677-2145  e-mail:ohkubo@tmu.ac.jp

HP:http://dajiubao.html.xdomain.jp/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