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漫漫赶考路

山之巍峨:林则徐传 作者:郭雪波 著


四 漫漫赶考路

福建地灵人杰,人文荟萃。

清朝承袭科举制后,先后共录取进士三万余人,其中闽籍人士就占了一千三百七十七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四点四。一族五代登进士、一家三进士,都不新鲜,福建真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二十岁时,林则徐终于结束了长达七年的鳌峰书院读书生活。

当年(1804)秋天,他心气儿很足地参加了乡试。

一考便中第,获第二十九名举人。

这个年轻才俊,十四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可是一步一个飞跃。“学而优则仕”,是当时社会为读书人提供的唯一阶梯,也只有这条独木桥了。饱学之士要想一生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必须沿着这条独木桥往前行,顺着这个阶梯往上爬,掉下来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该干吗干吗了。

考试中第后,接着便迎来洞房花烛夜。

人生两件幸事,林则徐都赶在这年秋季的同一天给办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经的县太爷郑大谟的千金自十岁便与他订婚,已苦等七年整,据说就是选在发榜揭晓的“鹿鸣宴”这一天,他们拜了天地。

老秀才林宾日,还真会选日子。发榜日,必然是朝廷选的黄道吉日。

娶完媳妇,林则徐一心准备第二年的会考。举人,可不是他的句号。凭举人还进不了仕宦阶层,必须考取进士才行。这个路数,志存高远的老爷子林宾日早已为他选定好了。养鹤的目的,就是为了放鹤。

进京赶考,是个多么充满诱惑的词儿。

可又是充满了荆棘艰辛和悲酸故事的词儿。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奋斗一生,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不是客死他乡就是穷困潦倒,人生再也不能振作起来。这条独木桥,太拥挤,太残酷,走通者成功者毕竟古来太少数。

嘉庆十年(1805)初,林则徐离开新婚妻子,远赴数千里外的京城赶考,迈开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这一次,他名落孙山。

第一次赴京赶考,便以失败告终。长这么大,也许还是头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这些年,路子走得基本顺利,一直在众人夸赞中成长,这下对他的打击不小。不过,失望还是暂时的,毕竟年轻,日子还长着呢。

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为何会失败呢?

史家书籍里,未详细提到他这次落榜的具体缘故。

毋庸置疑,自然是命题八股文章没作好。主考判卷老师的思想,与他没有对上路数。这会儿的林则徐,基本建立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先进思想理念,深受父亲和恩师郑光策等人影响,对儒家理学思想则持改革和批判的态度。或许主考官是个老学究,儒家理学毕竟是朝廷官方认可的主流思想,也许他从这年轻人文章里看到了离经叛道的味道。一个二十岁乳臭未干的学子考生,不可能被允许对正统思想抱有些许的不敬和质疑。

失败没关系,年方二十,从头再来就是。林则徐的心是坚定的。

现实中,他依然我行我素,活来自得。

或约学友梁章钜等吟诗作画,游览山野,纵论天下事,或常随父亲,参加一个效仿白居易“香山洛社”的“真率会”文学团体活动。那会儿,福州的这一文学小沙龙颇有意思,主要由林宾日和当地耄耋名宿赵在田、谢曦、陈烺、林芳春、林雨化等人为骨干组成,几乎“月必数集,集必竟日,讨论文字,上下古今”。据记载,讨论的主要内容还都是围绕反对古板、庸俗、守旧,主张“纵谈不讲之乎者也”“说家常不及男婚女嫁”、相见“主客一揖作罢”。这些老者,居然谈论的是这样的内容!他们的思想还如此开明、解放、不守旧,真令人意想不到。在当时的福建,理学盛行之地,他们还能如此地树立清气之风,追求淡雅简约格调,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思想又是何等的活跃、开放、讲究实际!当然,这也基本吻合了当时正在兴起的“经世致用”这一先进的社会思潮。

这个文学沙龙的活动地点,平常选在当地名宿林雨化的宅邸。

此翁,字希五,乾隆末年因揭发贪官福建按察使钱史椿而含冤入狱,钱某逼他认罪,他慷慨直言“利害吾不敢知,所知者道义而已”,拒绝屈膝,最后被流放新疆。他秉性耿直,敢言时弊,不畏权贵,晚年从边疆回归故里,依然故我,丝毫没有泯灭了性情,仍旧保持着当年的锐气。青年林则徐从小听说过此前辈的事迹,心里一直十分仰慕,如今随父亲与其相识,聆听教诲纵论,耳濡目染,对林则徐的激励和人生启迪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他仔细拜读林希五所赠《林希五文集》,感慨万千,欣然命笔写下激情洋溢的一篇文章,称颂他人格如司马迁,文风似受贬谪的柳宗元,同时慷慨抨击官场污浊和恶势横行:“先生梗直独操”“身处冷官,触怒权贵,至于文致周内,下狱投荒,垂白在堂,孤身万里,士君子固有遇人不淑,守正被害如先生者乎?此固见者之所怒目,而闻之者之所扼腕也!”“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古今人不平则鸣,大率类此。”

在当时,林氏父子相携参加“真率会”文学活动,也算是一桩美谈。也可想象,当时的福州文化气氛何等浓厚而自由。

读书,自然是林则徐那时候的最重要事情。他嗜书如命。

人,迷茫的原因,往往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现在有人曾说的这句话,也许,林则徐那时就明白了它的含义。

从其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中,人们可窥视到林则徐知识积累的大致过程。通读《老子》《庄子》《韩非子》《史记》《汉书》等典籍,再读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又涉猎历代诗文、笔记、医术,还有佛经、书法、碑帖等等,读得不可不谓广泛而庞杂,包罗儒法道佛,兼收并蓄。从《云左山房杂录》中,也可看出他做学问追求实际效用,不跟风,言行一致,反对人云亦云,与时风的开口程朱考据汉学不同,具有自己的独立学风。他杂记抄录前人名句警言,都有其独到之处和思想上的追求,如求知方面“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刘勰)、“勿苟且雷同,勿偏执臆见”“崇实行而不事虚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见”,又如对现实表露批评方面“世尽思居奇之居,人竞为染指之望,徇私求索,借端凌践”等。尤其他摘录“岂为功名始读书”“以立志为先”,更是可以看出他心中立下的远大抱负和志向。也许,正是这一远大抱负志向,才是激励他崇拜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诸葛亮、岳飞、李白、白居易、柳宗元、文天祥等人的动力。

有一次,他约好友一起去越王山麓,为抗金英雄李纲修祭墓陵,心怀崇拜英雄情结,敬仰前朝名士而面对现世。

济时救世,正是他一生追求的抱负。

他在鳌峰书院读书的晚期,已经在闽县知县房永清处兼任书廪(书记员)之职,除了挣钱补贴清贫之家外,更注重的是借此早些了解官场和社会,以做人生历练的积累。自会试失败当年七月落寞回乡之后,林则徐因家境困难生活拮据,曾一度不得不步老父后尘,出门去当私塾先生,“以谋食故驰四方”。福州北库巷“补梅书屋”,便是林则徐最初教书的地方,屋内墙上有一联:屋小朋侪客膝久,家贫著作等身多。

后来,他又投房永清。这位识才的老知县房某,依然聘他为书记员,此时的房公已今非昔比,官升调任厦门海防同知职位。

这次履任,为林则徐终于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

厦门,当时是清朝海外贸易的一个窗口。自明朝时开放港口,清初曾一度海禁后解除,到了乾隆时期很兴盛,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港口和商贸城市。从这里出发的商船,北上去宁波、上海、天津、锦州等港口,南下可抵台湾、吕宋及南洋诸国,贸易往来非常繁忙。同时,这里的纸醉金迷也招来内外三教九流,社会风气日渐变坏。金钱的原罪,不小心就会引发物欲横流,娼妓、赌场、盗窃、抢劫肆行,其中尤为堪忧的是烟毒泛滥和走私猖獗,而且当时不少文武官员士子兵丁都沾染上大烟毒瘾,雷瑨的书《蓉城闲话》里称“皆有嗜鸦片之癖”。

海防同知房永清,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他的职责管辖就是,监理海口商贩、洋船出入税收、台运米粮、监收兵饷、断判官司词讼等务。

出任书记一席的林则徐,跟随房大人出行各处,记录和参与各项处理此类问题的公务活动,果然是一段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练机会。尤其当时鸦片烟毒在福建沿海逐渐泛滥,使得社会上下颇受其害,不少户室已倾家荡产,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由此他内心里便开始对鸦片烟毒深恶痛绝。也许,后来他在禁鸦片问题上态度鲜明而坚决,正是从这里打下的基础。

那会儿,林则徐工作勤奋而机灵。书廪文牍,就是书写抄录文件、书信、案牍等,似如当今官场的秘书。他很快深得房公和各方青睐。曾任汀漳龙道道员的百龄御史都对他赏识曰:“目为大器,广为延誉。”百龄,姓张,字子颐,号菊溪,汉军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督山西学政时被掌院阿桂重之曰“公辅器也”,后被乾隆提为御史。此人一贯负才自守,不轻易夸人,显然,他是最早辨识出林则徐乃“非池中之物”的慧眼之人。

其实,他还不是真正伯乐,只是识才而已。

真正发现千里马并起用林则徐的伯乐,是于第二年(1807)出现的福建巡抚张师诚也。这是他真正的命中贵人。据说,新上任的张巡抚,在一堆大小官职新年贺词类削牍文函中,发现了一篇行文流畅而颇有见地的词文,爱不释手,即刻派人查寻此文的写者是何人,并传令邀他一见。正赶上新年除夕,被查到的青年林则徐,以为出了什么事,匆匆赶赴巡抚官邸拜见张大人。

一生命运,由此改变。

缘分是“修”来的,修了一篇好文字。也证明了,是才必有用。至今无史料提供当时林则徐写了什么,无论如何,肯定是招张师诚心悦诚服了。一场深谈,又做些必要的重新测试,然后新年伊始便招入巡抚幕宾,司笔札。对于林则徐这段受张师诚知遇之德,林氏家族传说和闽士笔记等都有大同小异的记载。

张师诚何许人也,他可名头不小。当朝重臣,封疆大吏。

此人,字心友,号兰渚,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乾隆中南巡时召试赐举人,后授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吏部主事等,因得罪和珅降为中书。嘉庆元年(1796)重出,出任山西蒲州知府,历任雁平道,河南、江苏按察使,及山西布政使、江西巡抚提督等要职。曾参与平息陕甘诸省的白莲教动乱有功,深受嘉庆皇帝信赖。正值福建东南沿海海盗猖獗,以蔡牵、朱为首的匪贼祸乱海上,攻取台湾府城后称王形成势头,一再骚扰漳州等地,而福建军备废弛,官吏无能相互攻讦,便委任张师诚为福建巡抚,以期振兴地方吏治。他到任后,联手闽浙总督阿林保,亲督水师造船练兵,严防海口,追剿海匪,又加强整肃官吏,严治地方,取缔暗中勾结和接济海上贼匪的各小团体,如“刀枪会”“三点会”等具有反清色彩的民间组织。不久阿林保进京,张师诚被提升为闽浙总督,更是心无旁骛全力剿匪,坐镇厦门海防第一线,调度闽浙水师,合围几股相互配合的海盗团队,终于在广东黑水洋剿灭匪首蔡牵,令余匪朱渥、张保仔等投降归顺,以此彻底荡平东南沿海乱局,保证一方水土安宁,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林则徐一直跟随在张师诚身边,亲历了这些惊心动魄的沿海剿匪军事活动和官场争斗,年轻的他几乎是经历着血与火的历练。他随张师诚移驻厦门,忙于文牍,同门好友梁章钜正好也在张府做事,对此见证说“张中丞筹海文移,皆出君手”,林则徐写下诗句:“回首闽南蹑时,行藏曾费几筹思。”张师诚十分认可林则徐做事,有一次天亮时回到书房,看到林一夜未睡端坐桌旁正完成奏折,深为感动,见他工作干练,书写文牍到位及时,曾言“是役也,僚属睹余督剿之劳,佥谓非余先得贼踪,飞檄催战,未必能如斯神速”。足见,林则徐的能力和工作成效十分显著。

现在,有人总是以“农民起义”“渔民起义”的所谓“阶级斗争”观念来看待这些历史事件,而且以狭义的思路定论“只要反清就对”。窃以为,中华民族的这块版图上的各个朝代,性质上都是一样的,不能说唐宋是正确清朝是错误,也不能一概定论只要反官府反朝廷就是正确的“革命”行动,就要肯定它,然后又以此诟病林则徐帮助张师诚镇压了“农渔民起义”等等就是错误的,这都是拿今人的理念标准来套历史人物,显得幼稚而简单化了,不足取。

能够在一个有魄力有水平的长官手下做事,这是林则徐的运气。

张师诚是个十分爱惜人才的长者。他器重林则徐,如弟子般相待,平时用心栽培,林则徐在他手下也很是得心应手。金安清在《林文忠公传》里如是说:“卧阁挑灯,担毫削牍,郑亚改义山之序,昌黎定黄甫之词,经匠石之磨砻,斧如修月,奉篇之衣钵,斤亦成风。”从此段文字中可看出,林则徐当时是何等的兢兢业业,书写文牍何等认真刻苦,犹如晚唐桂州刺史郑亚给幕僚诗人李商隐(字义山)改序文,又如唐大诗人自称昌黎的韩愈,酌定门生皇甫写的词一样用心。这种评价显然不低。林则徐心里十分珍惜这份差事,跟随恩公出巡辖地,处理繁杂的官府事宜,“尽识先朝掌故及兵刑诸大政,益以经世自励”(金安清语),由此熟悉官场内幕套路,对他的从政能力和观察社会,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当然,林则徐当幕宾后,受益最大的是他的家庭。

他一年薪俸可得二百两银子,这下全部还清其祖父欠下的刘氏老债,又凑钱买下了父亲林宾日现在租住的左营司那栋房屋。接着,在张巡抚举荐下,父亲林宾日携他弟弟霈霖赴将乐县主持正学书院讲席,年薪也达二百两。从此林家的家庭经济大有改观,生活也变得其乐融融,家里一帮丫头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左营司那座小宅子。

忙碌的文牍工作,跟随张巡抚的日日夜夜,并没有让林则徐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赶考。上次的失败,一直使他耿耿于怀,想起来便睡不着觉,心中燃起跃跃欲试的希望之火。可恩公这里公务繁多,离不开人手,怎么好意思甩手走开。张师诚是一位善解人意的长者,岂能不知这年轻人的心思。其实他也不想把这样一个才俊,长期拴在自己身边,耽误了前程。于是,在一次饮茶闲聊中,提议林则徐再次赴京赶考。对此,林则徐内心的感动是无法言表的。受到恩公的放行和鼓励,他打点行囊再次出发,翻山越岭奔赴路途遥远的北方京都。

这是一八〇八年的十一月,当他一路辛苦第二年元月底才抵达京师时,那里正是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天气嘎嘣嘎嘣的冷。他如上次又借住前福建学政恩谱家里,做功课准备。

四月会试,如期开始。正如北方糟糕的天气,林则徐这次考试又很糟糕。

再次遭遇失败。尽管阅卷房师陈希祖尽力呈荐,还是没有被录取为进士。

会试的大铁门,再次向他关闭。黯然神伤,心情阴暗透顶,只好仰天长叹。

无心再逗留京师,匆匆离去。也没有像上次进京那般,沿途苏杭等地一路游山观水,拜谒名胜古迹,而乘上通州大运河的客船,顺水而下,直挂云帆回福建。五月底离京,七月中便回到福州,顺水下行毕竟比逆水上行快了很多日子。

无颜见父老妻小,羞愧心境唯自知。但毕竟已是二十五岁的男人,必须有勇气面对失败。老父亲林宾日自然知道朝廷礼部会试的难度,几乎是万里挑一的竞争,哪有那么容易。他安抚和鼓励儿子,来日方长。

歇息几日后,林则徐又投恩公张师诚帐下。显然,张公有言在先,不成则再回来,接着为他当幕僚。

忙忙碌碌又一年,转眼到了第二年十一月,皇上下旨召见张师诚。林则徐的机会又来了。

张师诚再次鼓动这位手下,随他一同进京,勉励他去准备参加来年的会试。为此,还为林则徐准备了盘缠,携他一同北上。

与当今秘书行多出官员相同,那会儿的书记员也容易走上此道。

张师诚相信自己的眼光,笃信不会看错。欣赏林则徐的才华,视他为“非池中之物”。

尽管两次受挫,青年林则徐还是再次鼓起勇气,背着行囊随恩公出发。韧劲十足,信心满满,去完成第三次赴京赶考。其实他人生的拼搏,刚刚启幕。

俗话说,事不过三。这次,终于成功了。

  1. 《唐诗纪事》:白乐天以刑部尚书致仕,集年高七旬以上者,饮于履道宅,为九老会。时游香山之龙门寺,各有歌诗。僧如满亦其一也。时秘书监狄兼谟、河南尹禄贞以年未七十,虽在会而不及列。又《霏雪录》:文璐公以太尉留守西京,直富韩公致仕,慕乐天香山之会,乃集洛中年德高者,为耄英会,就资圣院建耄英堂,命闽人郑奂图像堂中,共一十二人。时司马温公,年未七十,璐公素重之,用香山狄兼谟故事,请温公入会。道光三年(1823),道光帝为恒山大帝颁授“洛社耆英”古牌匾。

  2. 林则徐《林希五文集后序》。

  3. 梁章钜《送少穆携眷入都》。

  4. 林聪彝《文忠公年谱草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