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

我爱祖国的蓝天:一名共和国空军飞行教官的札记 作者:何胜利 著


7

从长春火车站沿斯大林大街笔直行进约10公里,便到了空军第一预备航空学校。长春的马路宽敞整洁,两旁没有内地城市如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因为长春市曾是伪满洲国的首都,日本人下了大功夫,电线、煤气管道和电话线全部埋在地下通道里了。

在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又看到一座苏军纪念塔,塔顶是一架绿色铜铸的“杜-2”轰炸机,向北作展翅飞翔的姿态。我以前在沈阳和大连住过,这些东北城市都有一座苏军纪念塔,沈阳的塔顶是一辆T-34坦克,大连的塔顶则站立着一尊高达5米的苏军战士铜像,头戴钢盔,双手紧握转盘冲锋枪,胸前佩戴着三枚勋章,威武英俊。在长春看到苏式轰炸机“杜-2”的铜像,让我觉得分外亲切,人还没到学校呢,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航空氛围

到了第一预备航空学校,大家都高兴极了。当天就领到了新军装,是四个兜的军官服!还领了军徽章和黑皮鞋、大盖帽、武装带等。之前,我们许多同学穿的老百姓衣服还补丁摞补丁呢。这里外三新的一换,马上人模人样了。

我们这些毛头小子谁也不会安装领章和军种符号。记得,当时是一位姓方的上尉政治教员给我们作示范,把军种符号别在领章上。我看到那个插着翅膀的八一红五星,心里真是说不出的美啊。方教员还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把领章缝在领子上。看着家人以外的人拿起针线为我缝衣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星期天大家不约而同到照相馆照军装照,寄回家给家人看,展示一下自己的英姿,别提多神气了。

飞行学员的伙食标准提高了,甚至比预校军官灶还要好得多,每个月伙食费是45元,而我们在地方中学每个月伙食费只有9元,真可谓一步登天。每顿饭四菜一汤,肉多油多,三餐没有杂粮。不像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反而喜欢吃一些杂粮。早餐还有面包、点心。我已经好几年没吃过面包点心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特别盼着吃早饭。

每星期还能吃一次包子,每个有一两吧,特别香。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我们饭量可真大。有一次我们比赛看谁吃得多,结果湖北的战友李诗所吃了28个,数第一,朱际唐吃了24个。那时我们才十六七岁,现在只能是“尚能饭否”了。

在地方学校饿了好几年,都面有菜色,到空军吃上这样的饭菜,就跟天天过年一样。为此我给家里写信报喜,说为了这伙食,当飞行员训练再苦再累我也不怕。

学员里有很多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面食,于是有几个南方籍学员常偷偷拿着馒头、肉包子跑到军官灶去换高粱米饭。北方的同学便老笑话南方的同学没吃过高粱米。

有一天,湖北武汉籍的学员姚叶运突然很想吃腐乳,是那种臭腐乳,又叫青方,就跟司务长说,毛主席最喜欢吃青方,能不能为学员们每桌配上一罐。于是南方生在大快朵颐之际,全食堂的北方生都蒙了,还以为是化粪池的水流到食堂里。北方生见他们吃得很享受,又听说是“毛主席最喜欢吃的味道”,便勇敢地尝了尝,觉得跟吃惯的红方不同,别有一番风味,渐渐地,吃臭腐乳的学员多了起来。

部队真是一个大熔炉,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的饮食习惯都“和谐”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