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节 “二奶”转正:是花成蜜就还是祸福相倚?

一口气读懂十大名著悬疑 作者:钟厚涛 著


第九节 “二奶”转正:是花成蜜就还是祸福相倚?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二奶”从古以来,命运不用说,总是十分悲惨。尤其是当“二奶”的美貌,这也是她们最大的本钱,渐渐逝去之后,“二奶”们年老色衰,就再也挺不起那颗高傲的头颅了。“二奶”群体的最佳写照无疑是“红颜薄命”。因此,转正无非就成了“二奶”一生中的最大诉求,只有转正成为“大奶”,这个群体才能找到唯一的出路。

不管人们的态度是垂怜还是唾弃,长期以来,“二奶”群体总是成为社会大舞台上镁光灯聚集的焦点,吸引了最多人的目光。“大奶”群体相对而言,享有的关注度,可就差远了。作为既得利益者,“大奶”的地位早已稳固,不会再为公众贡献什么精彩的演出;而“二奶”作为一个揭竿而起的群体,却恰恰相反,由于转正的渴望,她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欲望空前高涨,各种阴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简直是层出不穷,一生中的创造力在这儿达到了巅峰状态,因此戏剧化程度自然也就变得更高起来。在人生大舞台,旁观的公众自然欢呼雀跃,因为能够看到“二奶”上演的精彩大戏,而且还是免费的。

“大奶”在“二奶”们的攻势面前,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迎头狙击,于是这一场攻守战,就变得白热化起来,异常惨烈。

这场攻守战双方天生就不是平等的:“大奶”拥有的,除了巨大的道德资源之外,还有先天优势:天时、人和、地利;“二奶”呢,不能力敌,只能智取,剑走偏锋,歪门邪道,旁门左道,维权的成本实在是过高了。按照战争的一般情况和规律来看,要想战胜正规军,游击队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能够顺利转正的“二奶”,最后如愿以偿的,也就微乎其微。因此,“二奶”们绝大多数的结局,都非常悲惨。有很多男人为什么会同情“二奶”呢,这种悲怆的收场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吧。“二奶”都是年轻美眉,这自然又是另一个原因。

最好的例子就是汉朝的几个“二奶”。

先说汉武帝的卫子夫。对于汉武帝来说,他当然不可能没有女子相伴。他一生宠爱的女子何止万千。在陈阿娇还是皇后时,汉武帝已经喜欢上一个叫卫子夫的女人。卫子夫,西汉武帝之后。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后通过选秀被武帝带到宫中后,受到武帝百般的宠幸,享受荣华富贵更不在话下了。

但是,汉武帝的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皇后陈阿矫,因为汉武帝宠幸卫子夫,经常在汉武帝面前哭闹。汉武帝起初也不忍为了卫子夫而伤了多年的夫妻感情。因为汉武帝明白,他以前从胶东王得为太子,由太子得为皇帝,多亏了阿娇之母大力提携,况且自己幼年时便有金屋藏娇的诺言。因此,汉武帝在陈皇后面前,答应以后对卫子夫不再宠幸。

汉武帝虽然表面上答应了陈皇后,可是暗地仍然对卫子夫宠爱有加。阿娇无奈之余,只好向她的母亲长公主哭诉。但长公主也奈何不得卫子夫,只能找卫子夫的亲戚出气。卫子夫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卫青,也在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作奴。长公主与陈皇后遂商量要谋害卫青,以报复卫子夫。但卫青命大,侥幸逃过一劫。

卫子夫得知陈阿娇加害弟弟卫青未遂一事后,乘机奏闻汉武帝,汉武帝闻后大怒,对陈阿娇皇后更加疏远。他索性加封卫子夫为夫人。光阴荏苒,卫子夫不久又生下了一个儿子。这陈阿娇因妒忌卫子夫,遂在听信女巫之言后,在土里埋了木头人,诅咒卫子夫母子。这事后来被武帝查知,遂借故贬了陈阿娇。后来,汉武帝就封了卫子夫为皇后,其子刘据为太子。卫氏一门从此飞黄腾达,权倾朝野。

但所谓绚烂之极终归平淡,到了汉武帝晚年,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被迫自尽。试想当年,如果没能被汉武帝选中的话,卫子夫或许可以与汉武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家相夫教子,颐养天年,至少不会到了晚年还小命不保。

汉武帝还有另外一个“二奶”,她的命运似乎就没有卫子夫这么好。

钩戈夫人,河间(今河北省献县)人,也是汉武帝刘彻的二奶。有一天,汉武帝巡狩河间,有方士说此地瑞气缭绕,定有奇女出现。武帝晚年迷信神仙,遂派人找寻。后来找到一位双手紧握拳头的女子,武帝亲自把她掰开,果然双掌恢复了正常。据说掰开时,手中发现一对玉钩,故称为“钩戈夫人”。

钩戈夫人入宫一年余,就生下皇子弗陵,武帝时年已六十四岁,晚年得子,其模样又酷肖父亲,自然更加高兴了。一些方士投武帝所好,说钩戈夫人是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皇子,先古尧帝也是十四个月才出世的,当大贵。

后来,武帝过完了七十大寿知己,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拟立刘弗陵为太子,又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子幼继立,母后临朝,重蹈吕氏外戚专权的覆辙。于是,他把心头一横,决定先杀母后立子。过了几天,他就赐钩戈夫人自杀,那一年钩戈夫人年仅二十四五岁。

为什么要杀死这个二奶呢?汉武帝有解释:“过去国家之所以会陷于非常混乱的状态,就是因为母亲正当年富力强,而皇帝还小,这样的寡妇一旦有了皇权,马上就会开始淫乱起来,谁能监督她呢?吕后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