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

文学的传统与嬗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及研究新论 作者:龙其林


绪论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如此丰富而纷乱、如此多元而混杂的时代,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到今天已是经济高速增长、物质生活大大改观。现代化的巨擘裹挟着身处其中的人们,在日益膨胀的物质文明中浮沉,“枯藤老树昏鸦”式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压倒性胜利,“乡土中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还是在充斥着财富、欲望的环境中感到了无所适从的尴尬,个体的幸福、经验甚至存在都变得虚无缥缈。在古老中国向现代化转型和城市化变迁的进程中,面对周遭日益陌生的生活场景和生存语境,人们由此而产生的漂泊、无奈、惊恐和异化感是自然而然的;然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学对由此而带来的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在内的具有丰富意蕴的生存景观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文学历经各种曲折,如今也呈现蓬勃生机,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众声喧哗、百家争鸣。在这样一个既自由又无聊、既丰富又浮华的时代里,中国文学成为展现中国作家精神、各代学人形塑传统最为动人的文化载体之一。当经济的算盘拨弄得噼里啪啦,当市场的原则深入民众的精神里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们,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了时代的浮躁与精神的盲从。市场经济的降临与消费文化的流行,正在将一切事物纳入交换的逻辑系统中。个人的信仰、情感和生活,不断地被市场的巨擘裹挟。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的创作也日益沦为消费文化的同谋,它宣扬心灵鸡汤式的自我安慰,鼓吹对于现在和欲望的满足,将人生的幸福消解为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与对欲望的追逐,风花雪月的片刻取代了长相厮守的坚持。在不少现当代作家的笔下,世俗庸碌的生活成为唯一的观照对象,狭隘逼仄的心灵无法容纳更为宽广的人生与社会,生命的意义逐渐让位于妩媚的语言与猎奇的旧事。在这样的文学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离散的情感与荒芜的精神。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霍克海默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用严峻的笔触勾勒了这样一幅景观:“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为闲暇,闲暇转变成为连最细微的细节也纳入管理的常规程序,转变成为棒球和电影、畅销书和收音机所带来的快感,这一切导致了内心生活的消失。早在文化被这些受操纵的快感取代之前,它已呈现一种遁世主义特征。当重新调整现实的时机成熟时,人们便逃入个人的观念世界里并调整他们的思想。内心生活和理想已成为保守因素。但是,随着人们这种逃避的能力的丧失——无论是在贫民区还是在现代定居地,这种能力都不可能增长——人类已丧失了认识不同于他所生存的那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的能力”[1]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批不甘心沉沦于市场逻辑的作家和学者,在世俗化的书写环境中孤独地追寻着纯文学的理想。他们意识到文学作为灵魂的事业,不应停留于对公共经验的简单复述,不应拘泥于自我世界的偏执与狭隘,而应该向着外部的世界和灵魂的盲区重新进行探究,寻找更多的精神资源和写作途径。这些作家和学者面对生活不是怒目而视,而是代之以开放式的对话和接触,他们通过对时代精神和人们心理的敏锐感悟,将观照的目光主动地调至存在的维度,真正地与急速转变的当下社会生活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既贴近现代化进程中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又以更为自觉的反思意识和现代眼光来看待人们的命运、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迁。在一批优秀的作家、学者的笔下,文学创作和研究不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成了勘探心灵、发现存在的伟大事业。所谓洪业,指的是这批作家、学者始终将文学视为伟大的事业,继续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研究的热情与郑重,他们没有在市场交换时代中迷失文学的灵魂本质,而是继续保持着拓疆者的姿态,努力探寻着文学中亘古不变的生命意识、价值精神,借此祛除笼罩在作家、文学头上的精神阴影,重建文学的心灵维度与艺术诉求。他们的写作有着洪业的意识,以纸为旗,由个人到社会,在创作中将书写的重心放到了对家族文化命运的转折、伦理叙事的实践、大地精神的复苏以及散文写作的规律上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在资本时代中的痛苦挣扎、人性的失落、生活的颠沛、情感的阙如和这个过程中的永远无法排遣的没有归宿的荒凉。这些作家和学者不约而同地对现当代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与精神状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本书关注的是文学的传统与嬗变,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现象为聚焦点,既以敏锐的触觉保持与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对话关系,又努力追求研究内容的学术性与思想性。本书所选择的文学现象与作家、学者的作品,无论是已经成名的大家,还是默默耕耘的文坛新秀,他们都努力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现当代文学的思想地图。在这幅思想地图中,人们可以看到现当代文学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时代信息与精神内涵,并能够由此感受到中国民众在百年历程中文化心理、审美情感的流变。作者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长期观察中贴近文学的思想、艺术本质,通过对灵魂维度与生命体验的引入,破除了文学创作与研究相对分裂的格局,通过吸收多学科的知识背景,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就内容而言,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横断面扫描,分析典型现象与个案的文化内涵,阐释其内涵与外延、原则与方法,试图在检索中国文学地图时聚焦那些不太时尚喧哗却典雅华贵的存在,对一些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二是对近些年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学术现象与研究著作进行方法论的探源,力图从语言与叙事、视野与方法、性别与意识等方面进行学术思路的总结,旨在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扫描与整理。全书分为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两大块,每块各有侧重,但各部分实际上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这种学术著作的结构,由于同时兼顾了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的作家立场、学者立场,而显示出作者力图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层意义破解的努力。本书着力于在面对具有鲜活生命体验的文学文本时,努力借助研究者的生命理想、精神创造力对现象、作家作品进行有理有据、有血有肉的还原。我们选择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这些不太为人们重视的现象、作家作品,置于百余年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加以审视,更深层的目的在于希望借助这些嵌入文学历史的创作与研究事实,勾勒出一种渐渐显露出来的作家与学者所建构的文学洪业。我们所看重的是在快餐文化裹挟文学市场、速朽产品转瞬即逝的当下,这批作家、学者所实践的文化反思方式与力度,它以创作、研究的实践构建了一种以理想对抗遗忘、以存在祛除商业、以记忆舒展心灵的方式,向我们昭示了纯文学理想的强韧生命。

我们的文学长期停留在国家、民族、社会、政治等单一的层面,导致作家心灵向度的趋同、传统精神价值的断裂以及文学的物感化。作为矫正,本书认为扭转文学创作与研究停滞不前的关键,在于实现文学由单维度向多维度推进的转变,使中国文学重新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意义空间。因此本书在揭示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历史性缺失时,更趋向于展现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思想的魅力和生命体验。让文学回到文学,让文学研究回到生命本位,这比完全抽空了生命汁液、只强调逻辑推演的研究似乎更有意义。由于我们不是从凝止的过程看待文学现象、作家思想与作品内容,将它们视为从初始阶段就趋于固定成熟的产品,而是代之以动态的过程观,看到了隐含其中的生命流动和思想演变轨迹,从而寻觅到了破解文学现象、作家作品与文学研究的生命密码。本书非常推崇全息型的研究方法,希望从立体的角度反观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对于这一方法,著名学者杨义认为,应该掌握包括完整真实的文本、作家丰富的生命过程、资料文献、口头传统、民俗民情等材料所构成的全时代信息,只有借助这一系列信息源之间的相互参证、相互对质、相互阐发、相互深化,才能较为准确地追踪作家的生存形态、文化心态、创作动机、表现方式,由此破除理论先行笼罩在现当代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及研究著述上的伪装。文学对历史本真的复归,必然要求除去此前的遮蔽、弥合人为造成的断裂,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学版图的重绘。本书通过对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学者思想的重新解读,推陈出新,在观察、分析、对比、反思、颠覆、重构上进行突破,以期无限接近昔日的文学现场和思想原貌。

对于横跨百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言,如何选择研究对象、确立批评立场是一个不容易做出的选择。商业文化无所不在的裹挟力,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研究方法、批评符号在瞬息变化的事物面前越来越显得乏力和木讷。由于研究方法的保守与落后,一些学者在面对新近出现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时,依然操持着僵化、呆板的传统学术术语与批评符号,充分暴露了常见文学研究、批评方法的不及物、话语体质的羸弱。本书在研究过程中,试图从陈腐的传统研究、批评话语中解放出来,将不及物的思想和氛围彻底颠覆,在全息化的研究过程中呈现现当代文学的本真面貌。我们挑选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太为人们瞩目实则颇具内涵的现象、作家、作品进行思想解读和艺术分析,并使其与同类文化事件、社会现象相互贯通,进而把脉这些事件、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思潮、社会时代背景和社会心理变迁。作者凭借常年学术训练培养出的观察力,通过富于感染力和思想性的文字,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生动、智慧的观察,力图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文学地图,使本书成为一本具有学术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现当代文学观察笔记。

时下的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已经十分普及,而研究者的鉴赏能力、知识储备、文字表达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使得不少文学研究也是泥沙俱下。一般的文学研究通常停留在“画皮”的层次,即仅仅以理解作品内容、诠释主题为旨归,而缺乏对作家作品精神世界更深入的分析。“画皮”式的文学研究与批评,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趋热而作,却又未及反复咀嚼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意义,而仅仅抓住一些吸引眼球的情节、人物的噱头,争夺报刊发表的阵地,造成文学研究与批评蜻蜓点水、浮皮潦草的困境;另一类文字是虽不追逐当下热点,却以作家的逸闻奇事、私人生活、情感世界为目标,看似在谈论文学,实则借杯酒浇心中块垒,在阴柔、絮叨的文字中抒发对世俗生活的体验。前者是追逐文学热点的研究文章中常见的弊病,后者则以一些关注作家情事、婚外关系的探秘式著作为代表。本书所追求的是执着冷峻的思考,去伪存真的考察,希望以时代体验与生命观察为根底,脚踏实地跟踪研究这转瞬即逝的文学风潮,从而使自己的文学研究与批评建立一个坚硬的精神根基。我们坚持用内心感知文学,用时代记忆定位创作,在一种细腻而又大气的文化语境中,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一份精彩的档案。换言之,我们试图通过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写作探究的是时代变迁和文化心理在文本表现过程中的历史痕迹,以考量当前语境下的人性、心理为重点,力图透过浮华的文学表象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种对于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内在风骨的雕刻,深入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把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坐实了。在谢有顺看来,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文学研究与批评工作的:“没有敏捷、活跃、生机勃勃的美学趣味,你无法呼应文学中那些若隐若现的气息;没有坚定的精神义理,你无法获得一个审视的高度,也无法贯通文与人、过去和现在;没有智慧和才情,你也无法有通透的文字、优美的辞章”[2]。对于这种文学研究与批评所应达到的境界,作者心向往之,并且在本书的研究中努力尝试。

本书基于文学的传统与嬗变这个立场,将现当代文学、时代记忆、民族心理关联了起来,努力将文学研究写得厚实大气。在这本著作中,我们重新回忆和领悟了一遍现当代文学历程中的优秀作品,一些多年前我们未曾留意的作品内容、精神细节,一些为主流学者主导而被遮蔽的现象的存在价值,一些长期以来被我们忽略的经典、被误读的作品。本书事实上隐藏着作者的一个文学研究与批评的梦想,在这个理想化的文学世界中,没有商业气息的侵染,也没有玄幻缥缈的呓语,有的是具有生活气息的人物,有的是充满紧张感的时代现象,以及对于人生、人性的思考和剖析。当人们沉溺于文学幻象中迟迟不愿醒来,这本著作会告诉人们,时代坚硬如铁,人生充满荒谬,而生活依旧在继续。本书尝试恢复文学研究与批评对精神、细节和记忆的感知,那些充满批判现实力度、坚持探索真善美的文学作品,使人们意识到时代转型并不构成抛弃传统、美德、精神的充足理由。本书以历史为背景,体验时代生活,却又关注精神世界中的承担、责任、负重,从而为内容的展开建立了一个坚硬、广阔的根据地。对于历史语境的还原来说,碎片有时比宏观更有效,文字有时比视觉更真实。


[1]〔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曹卫东编选,渠东、付德根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第216页。

[2]谢有顺:《批评如何立心——读胡传吉的文学批评所想到的》,《南方文坛》2011年第5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