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偶书

啸天说诗四:此情可待成追忆 作者:周啸天 著


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这是一首愤世嫉俗的诗。作者爱憎分明,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看不惯,有“大路不平旁人铲”的正义感。

“日出扶桑一丈高”二句,写从早到晚,红尘中纷纷扰扰。“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汤谷上的神树,生长在日出的东方。而事随日生,“日出”之后,人世间的各种活动包括仕途的、经济的、合法的、非法的、依规则的、不择手段的种种竞逐,都又开始了。马致远有几句曲子写得最为形象:“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夜行船·秋思》)“人间万事细如毛”,人们通常以九牛一毛,譬喻事件的微不足道;但是所有小事加在一起,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就不容忽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人间万事细如毛”这个比喻,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内涵深刻,令人耳目一新。

“野夫怒见不平处”二句,写作者不满现实,而内心纠结。三句紧接“万事细如毛”而来,是说世态炎凉,不合理的事太多,例如善良人受欺压、贫穷者遭勒索、正直者遭排斥、怀才者遭冷落,以及纺织娘没衣裳、泥瓦匠住草房、种田的吃米糠、卖盐的喝淡汤,等等,都被“不平”二字一网打尽。作为有正义感的人,又怎么看得惯呢,又怎么能不冲动呢。“磨损胸中万古刀”,就表明这种看不惯、这种冲动。俗话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路不平旁人铲”,歌词说“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而“胸中万古刀”则是正义感、侠义精神的象征意象,“万古”则表明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然而,恰如曹植诗云:“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野田黄雀行》)“野夫”指平头百姓,虽然刚肠嫉恶,却能力有限,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挺身而出。多数时候,只是想想而已,敢怒不敢言而已,吹了灯瞪他两眼而已。“磨损”二字,就表现出内心的纠结、压抑和痛苦。“磨”,是为了试,“损”(销蚀),是终不得试。

此诗末句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极富创意,不失为名言。清人黄周星引唐人张祜诗句“百年已死断肠刀”(《听薛阳陶吹芦管》)道:“断肠之百年,何如磨胸之万古。则此胸中之刀,必非空磨者矣。”(《唐诗快》)他的看法比较乐观,认为只要正义感在,正义就一定会得到伸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