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1],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2]。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3]。
题解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苏轼在润州(今江苏省南部)等地赈灾救济饥荒,直到五月份饥荒灾情有了好转,词人才回到杭州,这一首词就是在苏轼从京口去杭州时,临行前所作。全词使用逆挽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在舟中回望引发的对别宴时的忆想,还有酒醉入梦梦再醒的惆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仕宦生活的伤感。
赏析
逆挽法是一种反差强烈的文法,一般多用于写诗作对。“逆挽”是指几句话中,后面的句子逆前面句子的风格文意而挽向相反的一方,从而使前后句子的风格文意大异其趣。简单说来就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手法,这种对比不仅表现在描写的事物上,在文风词法上的反差,也是它的特色。这首《醉落魄》就是这种手法的使用典范,通过上片酒酣言罢归住所歇息,逆文风意义而挽上词人怀想的惆怅和辛苦的经历,在意境上给读者以巨大的冲击。
这首词开篇先交代环境和时间,“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睁开双眼,看见夜空中月亮光淡淡的,被丝丝轻云遮掩在背后,已经是二更天了,我刚刚酒醒,乘坐的回住所的小船也刚刚出发。这两句虽然简单但是非常引人入胜,犹如叙述故事一样,短短两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地点、事件和人物,显得格外生动有趣,让人兴致勃勃。接下来,词人开始记述主人公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乘着小舟缓缓前行,我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京口,茫茫的雾霭遮蔽了这座水边的古城,我努力回想夜里发生过什么,但是只记得在宴席间和朋友们把酒唱歌的情景,而不记得是怎么上的这条船,怎么就要回去了。“孤城回望苍烟合”以词人远去的视野为阵阵迷雾中的京口增添了几分神秘、朦胧的色彩,感觉如梦境一般,这也为词人接下来说的忘记了发生过的事情打下伏笔,而“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更是从作者的主观角度衬托出夜里酒宴歌席间,参加宴会的人们是多么尽兴、娱乐,唱歌、饮酒是多么无拘无束,可以毫无顾忌地一直饮酒到让词人“不记归时节”的程度。
但是总体来说,上片还是一派酒酣清醒时回顾高朋晚宴的格调,平铺直叙,轻松自然,但从下片开始逆挽的风格就显现出来了,情愁直抒胸臆。“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这句开始,该是写词人回到住所之后一觉醒来的情景,因为酒意还没有全消,所以词人回到住所,不等宽衣便倒头就睡,而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头巾已经被睡散睡歪了,而入睡时手中拿来扇风纳凉的折扇也滑落在地。“藤床滑”并不是说藤制的床太光滑,而是词人酒后睡姿不良,可能身体在床上也是横躺竖卧的一副狼狈样子,看着自己如此的形象,房子里空空荡荡,梦里的情景想找人说一说都难啊。这时酒酣宴饮的赏心乐事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词人的落魄和狼狈。这也是作者写这首词的用意所在,以表心中的惆怅。这时词人进一步发问,“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我这一辈子漂泊奔走的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我的家在西南四川,我已经是身在千里之外的东南杭州,而在这异乡异地我还要长期漂泊不定。词人发问,问得凄凉,本来就是“幽梦无人说”,问这样的问题,又是在对谁发问,等谁解答呢?这种孤独是彻骨的,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家乡远隔千山万水,已经是仕宦在外,但就是在外做官也不得安定,乡思难耐、孤独寂寥,这些情绪汇集于此,加上和上片词的强烈对比,对读者的冲击力之大,可想而知。让读者不免为词人的伤感和遭遇抱以同情,同时也可见词人的情感之细腻,笔法之高超!
注释
[1]孤城:这里指京口。苍烟合:苍茫的烟霭遮蔽了孤城。
[2]这两句意谓词人在宴席间喝醉,所以他回到寓所的情景自己已经毫无印象了。
[3]苏轼的故乡在四川省眉州,而他常年在杭州做官,而且常常因为公事要离开杭州到外地督导各种事务,四川在西南,杭州在东南,所以这句词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