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4:杭州会议

寻根文学研究资料 作者:谢尚发


 

1984:杭州会议

青年作家与青年评论家对话 共同探讨文学新课题

周介人

为了加强作家和评论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上海文学》编辑部、杭州市文联《西湖》编辑部、浙江文艺出版社三家于八四年十二月中旬在杭州联合召开了部分青年作家和部分青年评论家的对话会议。

会议的议题是对近年来文学创作的回顾与对未来文学发展前景的预测。在回顾与预测的过程中,与会者一致就文学的当代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认为,只有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的文学作品,才可能具有真正的历史性,才可能走向世界。离开了当代性而追求历史性与世界性是行不通的。

那么,什么是文学的当代性呢?

有的同志从分析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出发,认为这部作品所以深受当代青年读者的欢迎,因为它摆脱了以往作品中常见的手法、常见的人物、常见的冲突的束缚,用一种新的视觉观察并表现了发生在当代青年心灵中智慧的苦闷。这种苦闷虽然主要表现在当代思想文化层次较高的先进青年身上,却富有我们这个变革时代永不满足、不断求索的时代精神,因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由此看来,文学的当代性首先在于它所表现的生活、冲突、人物、灵魂能使当代读者感受到自己与当代世界在物质、文化、道德、感情、哲学上的时时相关的联系。

有的同志则从分析阿城的《棋王》出发,认为这篇小说的题材取之于十年“文革”中的知青生活,已为当代许多作家描写过,小说的写法也不新,基本上借用传统的说书艺术来叙事,但是这篇小说却具有比较深刻的当代性。也就是说,作者通过一个底层青年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疯狂年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表现了作者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新发现与重新认识,而这种发现与认识正是今天我们搞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立足点之一。同时,作者通过棋王还表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奇迹的创造常常为无数偶然的合力所造就,但创造奇迹的人,还是平凡的“人”。小说对人的本质力量、对人的智慧的内在价值所作的探讨,赢得了当代青年读者的共鸣。由此看来,文学的当代性不仅表现在作品描写了什么事物,而且还表现在作家用什么样的观念来处理、组织、表现这个事物。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文学的当代性问题是一个对文学创作的综合性要求:既包括题材问题,也包括观念问题;既包括内容问题,也包括形式问题。它不仅要求我们的作家在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方面同时有所突破,而且要求我们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有胆有识,敢于从丰富的创作实践中提出新问题,总结出新观点,冲破某些文艺理论教科书中的僵化模式,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生机勃勃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以满足时代和人民的新的审美需要。

在对话会上,除了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外,青年作家与青年评论家们还互提要求,互相勉励。青年作家们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为了适应与反映这个时代,希望批评家与作家们一道,“换一个活法(即改变陈旧的生活方式),换一个想法(即改变僵化的思想方式),换一个写法(即改变套化的表现程式)”,使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更加多样化。他们希望青年批评家们敢于形成自己的批评个性,“操自己的犁,用自己的方法,锄自己的地”。青年批评家们则希望青年作家们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不仅要立志给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画廊增添新的故事和新的人物,而且要真正创造出自己独立的艺术世界,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新的疆土,使中国文学不断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原载《西湖》1985年第2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