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凡例

诗词同义类聚词典 作者:毛汉华,汤春发 译


凡例

一、本词典主要收中国古诗词中可以代用的同义词语,供写作旧体诗词时用词选词之用,亦可供阅读旧体诗词时查阅难于理解的同义语意义之参考。

二、本词典所指的同义词语的范围是:1. 具有借代义。2. 具有比喻义。3. 别称(含敬称、谦称、美称、婉称、讳辞、泛指、概指等)。4. 省词。5. 具有借代义和比喻义的成语和典故。6. 个别具特指义,有利于读者写作和理解诗词的借代词,亦酌情予以立目。上述词语意义一般为古诗词中常见的相对稳定的意义。

三、本词典正文词条的内容由词名、汉语拼音、平仄、释义和引例五部分组成。词名用黑体置于【】内,根据词名的意义注以汉语拼音,并标明其在古诗词中的平仄音韵,如━(平)、┃(仄),词条中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表示现代读音为阴平、阳平的古属入声字。释文对同义词语的本义和代用义作简要解释。典故词语则说明其出处及代用意义。每一词条引例书证1—3个,均写明作者、篇名和例句。对引例的含义不作解释。

四、本词典词目分类,根据古典诗词用语实际,分为天宇、地舆、气象、时令、植物、动物、人生、体貌、身份、生计、器用、婚恋、亲族、友情、情感、道德、行为、才智、教育、文化、写作、宗教、仕宦、帝王、境遇、隐逸、军事、物态、运动、其他等共30大类,每大类内又各分若干小类,称为“部”。如“天宇”类内分太阳、月亮、星辰、天空等部;“动物”类分飞禽、走兽、昆虫、水族等部。部内条目按笔画顺序排列。数量过少且不便单独立类的词语,统放在“其他”类,分借代和比喻两部,按笔画顺序排列。

五、本词典词条采取广义概括、相关附类的办法,即大类是广义的,小类与大类之间则注重其相关性、联系性。汉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意义分类不可能是绝对的。部分词语有跨类,读者可在相邻相关的类目中查找。

六、本词典所引书证,主要为诗、词、曲(含杂剧)、联、赋,散文著作中穿插的韵语和偶句亦在引例之列。极少数词条,因资料限制,诗词引例暂告阙如,只写明释义或散文引例,供读者检索词义之用。

七、对一词多代、一词多喻的跨类词语,分别在所跨大类中分列词条并分别释义和举例。如“青衿”指代学子,又指代少年,故它列入“教育”类“师生”部;又列入“人生”类“年龄(少壮)”部。“青春”,喻青年,又喻春天,故列入“人生”类“年龄(少壮)”部,又列入“时令”类“节令”部。此类词条均标明互见页码,便于读者查阅。对同词不同义但属同类的词语,如“玉人”,喻美女,又喻美男,同属“体貌”类“容貌”部,则只列一个词条,并分别释义和举例。

八、典故词语中典源相同的词条,一般只在其中一个词条下说明其典源。其他同源词目,只注明“参见某条”。如“过庭”“趋庭”“鲤庭”,同用孔子教子事,其典源只写在“过庭”条下,“趋庭”“鲤庭”下则只注“参见‘过庭’条”。

九、本词典附有李渔的《笠翁对韵》和《佩文诗韵》《普通话读为阴平、阳平的古入声字表》,供初学写诗者学习对仗、掌握平仄和用韵之参考。

另附“汉语拼音索引”,以方便检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