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数据决策

历史的个性:兵家 作者:扶栏客 著


大数据决策

十三年之后,庞涓效力的魏国再次挑起事端。这次魏国和上次遭到侵略的赵国一起联手入侵了韩国。

十三年过去了,齐国仍然是老大,遭到欺负的韩国立刻向齐国求救。此时的齐国的国王是齐宣王,老板虽然换了,但是责任不变,齐宣王再次效仿先王毅然挑起了“战国警察”的重担,派兵支援韩国。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无力维持诸侯之间的秩序,因此诸侯遭到入侵向谁求救就说明谁是当时的诸侯领袖,对于齐国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所以为了诸侯领袖的地位齐宣王不能不管。

这次军事行动的领导仍然是田忌和孙膑这对黄金搭档,田忌和孙膑这次用的招仍然是同上,不过这次叫“围魏救韩”。至于为什么不是“围赵救韩”,扶栏客推测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擒贼先擒王,魏国显然是主谋,赵国是帮凶,先打主谋,其次才是其帮凶,能收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其次是公私兼顾,庞涓是魏军的主将,打击魏国就是打击庞涓,孙膑同学就是要造成一种“庞涓不死魏难平”的舆论压力。只要魏王和魏国朝野都潜移默化地接收了这种舆论的引导,再配合强大的军事压力,庞涓迟早都是个死。

赵、魏、韩三国,由春秋时代的晋国分类而来,又称三晋之国,三国不仅在地理上接壤而且文化传统相近,三国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微妙,既有互相利用和依靠的一面,也有互相蚕食和渗透的一面。

十三年之后孙膑的“围魏救赵”战术出现了变种,他知道如果继续照方抓药、因循守旧只能解韩国之围而不能彻底解决自己和老同学庞涓之间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物质生活和医学水平都很不发达,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明显低于今天的水平。孙膑不想让庞涓死在病榻上,一个兵法专业的高材生、一个享受了多年崇高地位和待遇的将军,最好的结局应该是死在战场上,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师傅的教诲、培养和老同学的感情。

孙膑决定要和老同学庞涓来一个男人之间、同学之间的彻底了断,因此,他放弃了在庞涓领军回师的路上阻击魏军的方案,而选择了一路向西不远不近地引导着老同学踏上黄泉路。赵、魏、韩三国是春秋时期由晋国分化而来,晋国军队的作风当年以勇武强悍著称。庞涓领导下的魏军不仅继承了这种风格,而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向来以不怕死著称。孙膑当时分析了魏国军队的心理:“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点评:孙膑此时对人性的理解如此深刻,这也许要感谢老同学庞涓的狠毒和残忍。)如果你恨一个人,不妨惯着他的毛病,这种理论不仅适用于教育小孩也适用于战争对抗,孙膑提出了惯着庞涓的方案,而且还发明了另一个成语——“因势利导”。

当然“因势利导”惯着庞涓只是一个理念,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方法。在孙膑提出的方案当中,在因势利导的背后紧跟着“蹶上将”的目的:他说:“《兵法》,百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趋利者军半至。”孙膑说的《兵法》就是《孙子兵法》。孙膑知道要达到一战必胜的效果,就必须在运动中削弱魏国的军力,这样才能“蹶上将”,也就是“蹶”老同学庞涓。理念有了,目的明确了,剩下的就是科学的方法。

当年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的时候,师傅曾经教过两个学生怎样利用数据进行正确决策的方法。这门课程当中就有如何准确判断敌方兵力的办法。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号称”的传统,这在文学上叫夸张。比如《三国演义》上说曹操曾经率领三十多万军队征讨东吴时就号称百万大军,以此来看,中国古代军事家在自己兵力上的“号称”经常是以自己现有兵力乘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通常大于等于2。因此作为一个英明的将军不能根据对手的“号称”来判断对手的真正兵力,这就像聪明的投资者不能仅凭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方向一样。

师傅当初教给孙膑和庞涓统计敌方兵力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数灶坑。

是人就要吃饭,吃饭就要生火,大股部队野外行军做饭只能露天解决,因此中国自古以来,野战军解决吃饭问题都离不开在地上挖灶坑。日暮黄昏,大军扎下营寨,然后就开始挖坑做饭。一个灶坑一口锅,下面填上木柴,生火做饭,然后填饱若干士兵饥饿的肚子。军队讲究整齐划一,所以军用的饭锅也是统一规格的,一个饭锅煮出来的食物量也就是统一的。我们知道,军队的口粮是根据级别统一分配的,一般情况下不会特别照顾某些饭量超常的士兵,在这种情况下每口饭锅服务的士兵数量也就基本固定。一个灶坑对应一个饭锅,一个饭锅对应若干固定人数的士兵,这就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数据链。第二天大军开拔,前一天宿营的地方就留下了星罗棋布的灶坑,只要数一下灶坑就基本掌握了敌方的士兵数量。在没有军事卫星和侦察机的年代,数灶坑无疑是最有效、最可靠和成本最低的统计敌人兵力的方法。

孙膑和庞涓的师傅在传授这种科学方法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两个学生会利用这个方法展开生死较量,最后自己的一个学生因为创造性地利用了这个方法,而将另一个犯了教条主义的同学置于死地。

根据现在时髦的大数据理论,决策者更应该关注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而非因果关系。灶坑的数量与士兵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关联关系,而非一种严密的因果关系,最终由于孙膑和庞涓对于数据关系的理解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两句话用在孙膑和庞涓的身上血淋淋地生动。

孙膑在师傅传授的数灶坑的统计方法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减灶”大法,具体的办法就是第一天宿营挖十万个灶坑,第二天宿营挖五万个灶坑,第三天宿营挖三万个灶坑,第四天——第四天孙膑下令挖了一个大坑,然后把老同学庞涓和魏国士兵的尸体埋了进去。

让我们从第一天说起。在孙膑的身后,魏军在庞涓的率领下一路跟了过来。每到一个齐军前一天宿营的地方,庞涓都会按照师傅的教诲派人统计灶坑,从十万到五万,从五万到三万,庞涓被地上烧得黑乎乎并且逐日减少的灶坑挑逗得欲火焚身、欲罢不能,终于在第三天他彻底丧失了理智。就这样,庞涓按照老同学孙膑设计好的路线做出了判断:“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于是庞涓下令放弃行动缓慢的步兵,自己亲自率领轻锐骑兵连夜赶路,追杀老同学孙膑。(点评:庞涓只关注了因果关系,忘记了关联关系,这是他利用大数据的局限性。)

第四天傍晚,庞涓率领的魏军追击了一昼夜追到了马陵。这里的地势非常险要,简单地说就是两边分布着山梁和丘陵,中间一条狭窄的道路。作为一个兵法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庞涓不应该看不出来这就是兵书上说的“死地”,很多将军和士兵都死在这种地方。可是此刻一心要干掉老同学的庞涓被灶坑忽悠了,不仅根本没有重视马陵的险要,反而迎着险要上,最后只有被这忽略的险要要了命。

天色黑了下来,道路越来越狭窄。

突然前面有骑兵来报告,说前面路旁的大树上被人砍掉了一大块树皮,上面好像写了字。这种事情放到今天非常普遍,有可能是宣传防火的口号,或者干脆就是“马陵森林公园入口前行两百米”。然而在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在这人迹罕见的山区出现文字非常不寻常。

庞涓自己赶了过去,天色太黑,实在看不清楚。于是庞涓下令点起火把,一路上为了掩盖魏军追击的行迹,庞涓一直禁止点火照明,所以魏军到了夜晚只能摸黑行军。庞涓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聪明的人好奇心都重,何况是当时军事智商仅次于孙膑的庞涓。孙膑再次利用了老同学庞涓的心理特点,他料定庞涓不可能战胜自己的好奇心,一定会点着火把仔细浏览自己写在大树上的留言。

一道火光在黑暗中燃烧了起来,无限黑暗中的有限火光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反而让在狭窄山道上拥挤的魏国骑兵感到异常诡异。

庞涓和身边的将士们终于看清楚了大树的树干上刻着八个大字,书法刚劲有力,内容毛骨悚然:“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点评:老同学孙膑@庞涓。)

庞涓呆了,死一般的寂静。

黑暗中传来了无数弓弩发射的摩擦声和利箭破空的风声,箭雨从四面八方如飞蛾扑火一样扑向了黑暗中点燃的火把。魏军的骑兵和战马成片倒下,在狭窄的山道上无处藏身、乱成一片。孙膑只用了上万个弓弩手就一举击溃了不可一世的魏国军团,庞涓的队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彻底溃败。

庞涓知道自己完了,过去和同学孙膑共同经历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在这个拥挤的世界上同时出现两个兵法专业的毕业生,如同在拥挤的马陵道上并排行驶两辆重型大卡车,实在有点多。

庞涓大叫一声“遂成竖子之名”,横刀自刎。(点评:反正就是不服,一对老同学,两个老冤家。)

从庞涓同学最后留下的话来看,他知道自己的愚蠢失败和窝囊死亡将成就老同学、老对手孙膑的胜利和荣耀,这一切无法挽回。

果然,孙膑同学在埋葬了老同学以后马上下令追杀庞涓抛弃的魏国步兵。魏军群龙无首,完全丧失了战斗意志和军事对抗的能力,这场战役变成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最后田忌和孙膑率领的齐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凯旋归国,《史记》记载:“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扶栏客曰

孙膑在中国历史上堪称逆转能力最强的人物,在遭到庞涓暗算以后,孙膑不仅致残而且失去了人身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孙膑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度的智慧,一步一步逆转了跌至谷底的人生,最终不仅成功复仇而且成就了一番事业。除了顽强的生命力和过人的军事能力之外,孙膑在道德人品方面更是堪称楷模。在遭到老同学阴谋暗算和残酷迫害之后的孙膑并没有心理变态,拒绝向丑恶的现实低头,既没有自暴自弃、认命服输,也没有变成与庞涓一样的阴毒小人,在人生的谷底仍然保持了一颗高贵、强大的赤子之心。后来孙膑在费尽周折获得齐宣王重用的时候主动拒绝来之不易的齐国将军之位,不肯居于恩人田忌之上,其高贵人品与同学庞涓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