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镜头记录玉树的坚强

生命的味道:新华社记者亲历灾难手记 作者:新闻研究所 编


用镜头记录玉树的坚强

玉树灾后五小时,我得到青岛消防特勤紧急奔赴灾区的联动指令,我一边检查、收拾好器材和户外装备等待出发,一边在网络上不断刷新、搜寻着关于灾区的一切,以便让自己提前进入报道临战状态。

2010年4月14日21时40分,我随青岛消防救援队62名官兵乘坐山东航空包机SC903包机星夜兼程紧急开赴玉树地震灾区。尽管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当抵达残垣断壁的玉树结古镇,看到民房绝大部分倒塌,大量人员被埋,电力完全瘫痪,通讯严重损毁,家园破碎,同胞罹难,救援人员在拼命地抢救着每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强烈的悲悯堵在心门,多么熟悉揪心的场面,恍然又是昨天的“5·12”,时间又定格在那个令许多生命之花凋谢的瞬间。

作为第一批赶到玉树灾区的记者之一,可以说看到、拍摄到的所有一切都是最鲜活的新闻,及时报道玉树的情况,让受众迅速了解灾后的玉树正在发生什么?灾区群众安置得怎样?救援的进度如何?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等等都显得尤为迫切。而搜救生命在那一刻无疑是重中之重,为了采访方便,及时获取最新的线索和讯息,我索性将帐篷安在玉树州消防特勤指挥部临时所在地的大门口,这样无论何时,只要有部队紧急出动开展救援,我都能立即紧紧跟随进行采访。在最初的日子里,跟着搜救队没日没夜地辗转在多个救援现场,和战士们一样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更不可能睡上安稳的觉,高度绷紧的神经和高原体力的透支只为了换回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玉树的废墟上,没有催人泪下的音乐,也没有电视中主持人悲伤的话语,但目之所及的一切都会被深深震撼了,每次采访足以让我及身边的每一个人潸然泪下。

高原反应和疲惫时不时地滋扰着我,但每当看到被埋在废墟下的生还的人们被救援人员成功解救时,现场激动的气氛一次次感染了我,甚至一度忘记按下手中的快门,帮着维持现场的秩序,正是救援人员抱着不离不弃的信念,在坍塌的废墟上一次次艰难搜救,才使得生命的奇迹不断地演绎,这就是救援人员在玉树的坚强。

记得在结古镇工商行政大楼里面的一处垮塌的招待所,救援队员用铁锹挖出了一具年轻的女性遗体,发现她整个身子弓曲着,两手撑开,好像在死命护着什么。当警察将她拉出土堆时,发现有一只小手紧紧拽着她,遗体底下有个小女婴,人们才发现这是一对母女,地震发生时,年轻的妈妈为了保护女婴,将女儿死死搂在怀抱里,用身体挡住垮塌的楼房。当场被砸身亡的她,用鲜血挽救了女儿的生命。当人们将女婴抱起,她顿时嚎啕大哭,使劲用手抓着妈妈的血衣,凄惨的场景让所有人落泪。

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救援技术和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各地不约而同第一时间始驰援灾区,政府机构的快速反应也为解救灾难赢得了最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快速出动让更多的被埋者从废墟中得以生还,一个个上升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命奇迹也在不断地发生。

“孩子们一定要挺住!”这是汶川地震时,温总理鼓励被掩埋在废墟里的小学生们的话。一次在玉树结古镇格萨尔王广场采访,无意中看到有一个小男孩拿着一张写有“油”字的白纸在广场上玩耍,开始也并没觉得有何特别,但还是顺手拍下一张照片。在完成了采访准备返回前指发稿时,一辆后车窗写有“玉树加油”的奥托轿车从旁边驶过,文字的大小和笔迹与先前那小男孩手里拿着的“油”字一模一样,我立即意识到这其中一定会有某种联系,于是背着沉重的摄影包,在海拔3700多米的玉树硬是奔跑着追了将近一公里拦下了奥托车,从开车人俄要那里知道了拿“油”字的小男孩是他6岁的儿子,叫伊西江措,孩子手里的“油”字是“玉树加油”之一,灾后第三天开始他便与其妹举着“加”“油”的大字到处去鼓励别人,被安置点的群众称为“加油兄妹”。在废墟上,在帐篷旁,我看到还有许许多多像伊西江措这样幼小但坚强的身影,在被掩埋的日子里,他们像大人一样咬牙坚挺!“给你们添麻烦了!”一名获救的孩子曾这样跟救援队员说。如今,同他们的家人一样振作起精神,逐步开始走向新的生活。他们或认真地学习,或安静地思考,或积极帮助他人……这就是玉树的未来和坚强,他们会和玉树一起,重新开花并结出硕果。

2010年4月18日,家住玉树县结古镇的藏族小男孩伊西江措(右)带着两岁半的妹妹伊西措毛到附近的帐篷去为大伙“加油”。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