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心记录每一个大爱瞬间 ——我的100小时“玉树记忆”

生命的味道:新华社记者亲历灾难手记 作者:新闻研究所 编


用心记录每一个大爱瞬间——我的100小时“玉树记忆”

从玉树回到北京已经数日,但心中时时充满了对玉树前方的受灾群众、对仍然坚持战斗在报道一线的同事们的无尽牵挂。从地震后随公安部救援人员赶赴玉树,到因劳累过度出现高原反应被迫撤回,我的整整100个小时的“玉树记忆”,沉凝于心。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的玉树,在那场天崩地裂的灾难袭来之时,山体坍塌,道路变形,楼宇化为废墟,太多的鲜活生命从此消逝,太多的人间惨剧瞬间出现……

重新拾起在玉树的记忆,我突然有所感悟:在悲伤和痛苦中不断凝聚的是人间大爱,一个个瞬间变成永恒,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前行。

绵延数里的车灯,在黑夜中画出一条源源不断的生命线

14日,当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时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上海采访世博会安保工作。作为日常联系公安部的记者,我当天立即飞回北京,下飞机后直接赶往公安部指挥中心。此时的公安部指挥中心,已经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在为救援工作而奔忙,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不断传来的文件,不断发出的各项指令……紧张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指挥中心大厅,记者的职业本能让我感觉到,这里将是一个抗震救灾的重要新闻来源。于是我忘记了疲惫,打开笔记本,马上发出一条条最新的救援消息。

经过一夜的紧急发稿,15日凌晨5时,我随公安部救援人员紧急出发赶赴玉树。由于飞往西宁的航班已满,我们只能先飞抵兰州,然后驱车赶往100·多公里以外的玉树灾区。一路上,只见全是满载救援人员、设备和物资驰援玉树的车辆陆续通过,许多车身上还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 共渡难关”的大红标语。在各个重点路段,都有交警上路执勤、疏导交通,各个收费站全部开放,对救灾车辆实行免费通行。人们在灾难面前所迸发出的凝聚力和反应速度,令人振奋,令人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信心和力量,也催促着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灾区,将那里的情况告知外界。

玉树在接近!灾区在接近!

我们经过的214国道是外界通往玉树县灾区的主要运输线,地处青藏高原,途中要翻过好几座海拔在4200米以上的高山,最高的巴彦喀拉山在480·米以上。我们一行5人中,有3个人出现了头痛、恶心等高原反应。由于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觉,我也感到疲惫不堪,却丝毫没有睡意。我知道,到达灾区后就是全力进行报道,必须留足体力。于是强迫让自己闭上眼,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下缓缓神。

深夜,在颠簸的越野车中睁开眼,满目所见,是绵延数里的车灯,在黑夜中画出一条源源不断的生命线。从牌照上看出,许多车辆来自外地,所有疾驰的车影没有丝毫的停顿,可以想象,肯定有很多司机是在强忍高原反应的折磨,把最急需的救援人员、设备和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运往玉树,把生命的希望源源不断地带给玉树的人民。

大爱,闪现在这一瞬间,更闪现在我随后采访的各个搜救现场、灾区民众安置点和医疗救护点,在苦难中凝聚起希望,凝聚成力量。

大爱,在苦难中闪现

16日凌晨,我们赶到玉树的时候,这里遭受破坏的严重程度和艰苦的条件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废墟遍地,满目疮痍,停水断电,物资匮乏,场面混乱。从14日当天抵达玉树就开始展开救援,在高原高寒的环境下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的许多救援人员,仍一次次爬上废墟,一次次扒开坍塌的砖石。

每一个场景的切换,都有一种感动在我的心中流淌,更让我充满力量。在车里眯了不到3个小时后,我就拿起相机和采访本投入报道工作。作为一名记者,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在这里看到的一切感人的瞬间告诉世界:

——张奇,重庆消防总队南岸支队的战士。16日10时,他和战友们奉命在玉树县结古镇扎西卡路的多处废墟中搜寻有生命迹象的被压埋者。根据一位村民的提示,张奇只身前往距公路300米远的一处山坡上,并独自从垮塌的房屋中救出了被压埋51小时、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泽仁多吉。

由于距离过远,呼叫不到战友,张奇一个人把180斤重的泽仁多吉背下山,放到平地上时,张奇才发现自己踩上了一块带有倒钉的木板,右脚脚心被扎透,血流不止。“没事,我忍得住,救人要紧!”张奇这样回答记者的关切,拔掉了铁钉,他又和战友们一起将泽仁多吉送往医疗救护点。

——李永秀,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护士长。我18日下午第二次见到她时,她作为护送伤员的医疗人员,当天已经在西宁和玉树之间往返飞行了三个来回。就在20多个小时以前,就在玉树机场,她和这里的人们上演了一场爱心接力:

17日,一辆载有许多受伤群众的双层卧铺车停靠在玉树机场。车窗前,10多个人一组,高举手臂,平伸着手掌彼此相靠,组成了一付特殊的“担架”,配合车里的人将几位伤者从车窗内托出,缓缓放上车外的担架之上,再送上飞机。

原来,好几个伤员因腰椎受伤,躺在担架上不能改变姿势,可是车窗空间太小,担架无法抬出,急得在场的人团团转。李永秀急中生智,想出了这个特殊的方法。

李永秀说,当时最让她担心的是怕人不够,但让她感动的是,在场的医护人员、武警战士还有藏族同胞,大家都来了。高原上一使劲就会心跳加快,气喘吁吁,可是没有人退缩,都使出全力把伤员举出来。

2010年4月16日,青海红十字医院的医生和救援部队战士抬着伤员准备登机。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许多伤员通过玉树机场紧急转运到西宁、兰州、成都等地和部队的医院接受治疗。
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每一个细节对病人都很重要,尽管我们也有高原反应,也手脚发麻,但只要能让病人减轻痛苦,就非常值得。”李永秀说,这一刻,她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在场的所有人都伸出手来,能感觉到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一瞬间迸发出的人间大爱,令人永远铭记心间。

——还有一只不知道名字的黑色搜救犬。我见到它时,它正瘫倒在玉树县城结古镇的一处废墟前,呕吐不止。旁边的四川消防战士余浩源说,由于连日劳累和高原反应,它支撑不住了。

“伙计,咬咬牙,咱们再上!”余浩源一拍搜救犬的背,又爬上废墟开始搜寻生还者的气息。同样由于高原反应和连日艰苦搜救,他的嘴唇也已现出青紫色。

从早上开始,他们在周边一路搜索询问,有村民反映,附近可能还有一个被埋者。为了一个“可能”,他和战友们,包括一条搜救犬,已经在这里奋战了3个小时。他告诉记者,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竭尽全力。就算累瘫,也要把人救出来!

生命不息,救援不止,记录大爱不能停止

在玉树灾区的几天几夜,我采访了很多人——消防官兵、解放军、地震灾害救援队员、医护人员、地方干部、受灾群众、志愿者、喇嘛……每一次,我都被他们的大爱无私的言行感动着:刚刚呕吐完就直奔搜救现场的消防战士,露天打着吊瓶的救援队员,远道而来参加救援徒手挖掘、双手伤痕累累的僧侣,连续数个昼夜不眠不休的医护人员……

生命不息,救援不止,大爱不停,记者记录大爱的笔和相机也不能停止。因为在抗震救灾一线,还有太多感人的场景,有太多拼搏的镜头,太多执着的坚守。记者在缺衣少食、高原高寒、昼夜温差达20多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下,夜里没有帐篷住,在地上和衣而睡多次被冻醒;最初的几天一天只能干吃一袋方便面,喝一瓶矿泉水,直到第三天中午才吃上第一口热饭;哪里有呼救的声音就奔向哪里,完全不顾自己已经连续四五十个小时不眠不休……

2010年4月16日,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结古寺宾馆,由35名藏族僧侣组成的僧侣救援队协助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功救出一名被困54个小时的13岁藏族小姑娘卓央金。
新华社记者 文贻炜 摄

无论是等待救援的被困者还是救援队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没有人叫苦叫累,没有人主动放弃,一切皆为了生命的希望之光。

带着这些感动,我采写了通讯《冲刺,在生命的极限》《玉树:“72小时”后的搜救报告》《玉树灾区的大爱瞬间》以及十几条反映灾区各方面情况的消息,得到了多方的好评,最高采用家数超过100家。

同时,由于过度疲劳,缺乏休息,18日中午,一向自诩身体健康的我,也被高原反应找上了门,当时正坐在地上敲键盘,突然全身乏力,头晕目眩,被紧急送到临时医院的帐篷里,医生诊断为高原缺氧及感冒发烧。被领导勒令送回的那一刻,看着同事疲惫的神情和灰黄的面色,看着那么多仍在为抗震救灾奔忙的疲惫身影,太多的不甘和难舍涌上心头,心想如果缓一缓,也许还能多写几篇稿子……

返京的飞机上,眺望着苍茫的青藏高原,眼前不断闪现出连日来所见、所闻的大爱瞬间,不禁深深牵挂正在全力抗震救灾的人们。我从心里深深祝福玉树的土地和人民,祝愿他们早日恢复美丽宁静的家园,而我自己也一定会再来玉树,见证并报道灾区恢复重建的壮丽诗篇。

(新华社记者 邹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