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世家
常熟,自古就是名副其实的江南福地,风光秀美,人杰地灵,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908年,吴越王钱镠派遣梅世忠、李开山两位武将率军驻扎在常熟东北,距常熟十多公里处。此地因军队的日常所需形成了市场,市场的繁荣又形成了城镇,遂取二将之姓,得名梅李。梅李镇东靠上海,南濒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常熟县城通江达海的主要河道梅塘及西汉吴王刘濞(前215—前154)所开的盐铁塘在此交汇。盐铁塘以东多沙土,适合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和蔬菜水果;盐铁塘以西多黏土,适合种植稻米、三麦和油菜。梅李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聚沙成塔,经济逐步繁荣,集市日见发达。沿着梅塘和盐铁塘,东西南北四条街道长长地伸展开去,梅李镇成为常熟东部各乡物资的交流集散地,向有“东乡十八镇,梅李第一镇”之誉。
梅李人杰地灵,历史上英才辈出。明宣德年间,刘珏(1410—1472)任刑部主事,在任期间秉公执法,凡有人借馈赠为名替案中人说情,他一概拒绝。《明画录》说他“为官清廉,政声甚著”。他还是明代早期文人画家,为吴门画派的勃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的徐祯卿少负才名,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清代名医吴本立(1698—1775)广选前人有关治痢验方、论述,参以临床验证,纂成《治痢汇参》十卷,得到当时医界重视和好评;又纂成《女科切要》八卷。两书均简明实用,流传颇广,治方至今仍为中医界所用。
在梅李以西两公里处的梅塘边有一个小码头——塘桥,当地百姓枕河而居,开办了十数家小布厂、油坊,还有茶馆、酒肆、百货等店。中医任俊良、任伟才父子一家世居塘桥,在镇上开了一家药店,秉持“医乃仁术”的儒家思想,凭着精湛的医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任伟才在行医之际也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20世纪初,国家积贫积弱,任人欺凌,令他忧心如焚。在任伟才看来,自己身处的时代犹如神话传说中女娲补天的时代,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若能有爱民如子的女娲,砍断海中巨鳌的脚作撑起四方的天柱,冶炼那五色石修补苍天,就能使神州大地再燃生机。
任伟才希望国家振衰起弊,繁荣昌盛,但又觉得独力难为。他希望儿女心怀天下,做这补天的巨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栋梁之才。1913年4月,大儿子出生。1915年2月,小儿子出生。任伟才给两个儿子分别起名天石和天怀。两儿稍长,任伟才便请了一位教书先生在家中为两位爱子上课。长姐任彩芬虽是女孩子,但生性活泼,聪明能干,任伟才让她识文断字,熟抄药方。任彩芬成为父母的好帮手,像男孩一样照顾着家庭。任天石和弟弟任天怀亲昵地称她为彩哥。他们的童年伴随着中草药的清香,耳濡目染着父亲治病救人的情怀,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大善大爱的种子。作为家中的长子,任天石无疑承载着父辈更多的期望。
童年时代
任天石的童年时代,正处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始阶段。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波澜壮阔,影响所及,深入常熟城乡。常熟人民自发地、不断地起来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开展抗剥削、反压迫的英勇斗争。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攫取。军阀政府对常熟人民的压榨有增无减,日益加重。再加上军阀之间连年混战带来的严重破坏和无穷灾难,更使常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沉重压迫与残酷剥削,迫使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去探索和追求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真理。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探索救国之路的常熟人民以极大的震动和影响,使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民族解放的希望。随着《新青年》等进步杂志的广为流传,常熟的先进知识分子从中受到启迪,开始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成为推动常熟社会前进的骨干力量。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巴黎和会的情况和北京学生遭镇压的消息传到常熟后,激起了各界群众的极大义愤,他们纷纷表示抗议。常熟县教育会、农会、商会、教育工会,各报社和有声望的人士,联名或分别致电,表示全力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5月8日,常熟城区各校学生举行了声援游行。接着,常熟城乡成立了大批反帝爱国团体,开展演讲,散发传单、出版刊物,抵制日货。常熟的商家也行动起来。5月27日,常熟的教育会、商会、农会等群众团体在石梅公共体育场召开数千人参加的大会,宣布成立全国国民大会常熟部,梅李、支塘、古里等乡镇也相继召开国民大会。5月28日,常熟学生联合会成立,当天学生进行了第二次游行。6月5日,传来北洋军阀政府继续逮捕学生和上海工人、商人罢工罢市的消息。常熟国民大会决定6月10日起实行商界罢市、学生罢课。至6月13日,得悉北洋军阀政府释放学生才开市、复课。
6月11日,梅李小学校长到塘桥镇演讲,宣传常熟国民大会情况,号召民众抵制日货。这一义举,引起了任伟才的关注。他一方面敬佩校长的爱国情操,一方面想到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到这样的学校去读书。1920年,在任天石年满7岁之时,任伟才亲自把任天石送至梅李小学读书。
梅李小学学生在整理教室
梅李小学学生在上体育课
任天石就读的梅李小学开设于1764年,乃昭文知县康基田在梅李西街开设,名为梅李书院,此为梅李设学之始。1904年,张善康将梅李书院改建为小学,初名蒙养学堂,次年改为梅李初等小学堂,成为梅李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1912年,学堂改名梅李市立第一初等小学并开授英语课,男生加授商业课或农业课。1915年,学校改名梅李市第一国民小学。梅李小学除了崇文重教,还延续了李唐时代的威武奋扬。学生们识文断字,习武强身。正如当时的梅李小学校歌所唱,真正“教得一方好子弟”。
在学校里,有许多思想比较进步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传播一些民主革命的思想,比如正义、平等、民主、真诚、革命、牺牲等,使学生们深受影响。聪颖的任天石不仅好学上进,勤奋刻苦,深得老师好评,而且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同学,这其中就有他的同班同学陈振华(后改名陈刚)。
梅李小学校歌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和群众为反对日商枪杀工人顾正红,上街举行游行、演讲,当游行队伍行至南京路老闸捕房时,租界捕房竟开枪镇压,打死十多人,逮捕数十人。常熟旅沪学生顾治本、李强、周文在、曹元标等参加了游行,周文在被捕。消息传到常熟,常熟市民外交大会、教育会、学联、商会等组织纷纷表示坚决做上海工人的后盾,成立了五卅惨案后援会、协济沪工团等团体。6月7日,这些团体在石梅场组织声援沪案大会。然后又召开演讲会、追悼会,进行募捐等,声援和支持上海各界的斗争。五四和五卅两次反帝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常熟人民的政治意识和爱国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和各种进步团体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在五卅运动前后,顾治本、李强、周文在、曹元标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李强受江浙区委主要负责人罗亦农派遣,在常熟建立中共特别支部,李强为书记,成员有周文在等,这是常熟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常熟特别支部的建立,是常熟人民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从此以后,常熟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常熟特别支部成立后,一方面吸收积极分子加入组织,扩大组织力量,一方面开展工人和农民运动,支援北伐军进军常熟。1927年4月,共产党员谢玉芝在大义小山头组织农民,宣布成立归义乡农民协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抗租抗息,打倒收租米人”。4月10日,学联召开各中、小学生代表大会,会上通过的《宣言》提出了“拥护民众利益”“辅助工农阶级”“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口号。各群众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常熟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热潮。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任天石经历了斗争的洗礼,接触到了新思想、新观念。当北伐军到达常熟时,他怀着兴奋的心情投入到反对军阀孙传芳、迎接北伐军的活动中。任天石憧憬着北伐胜利、国民革命成功的美好前景。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加快了反革命的步伐。4月11日,蒋介石密令“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4月12日,他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根据上级指示,李强立即撤往上海,参加中央特科的工作。6月,蒋介石的“清党”活动扩展到了常熟。一时间,常熟城乡上空乌云密布,杀机四伏。此前,任天石在报纸上看到国民党“反帝”“革命”等口号,以为国民党和共产党一样,是解救中国劳苦大众的大救星。但是,国民党在夺取了北伐的胜利果实后,暴露出反革命的本质,向人民举起了屠刀。他们血腥屠杀共产党、镇压工人运动,这让任天石意识到: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决不是人民的靠山。
少年有志
1927年9月,任天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常熟城内私立孝友初级中学。孝友中学创办于1905年,是常熟最早的中学。任天石在孝友中学坚持刻苦学习的同时,关心时事政治,忧国忧民。
20世纪20年代孝友中学教学楼
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爱国青年学生的共同特点。其时,常熟各校学生在五卅运动影响下,都建立了学生自治会,开展社会活动。孝友中学也成立了孝友学生自治会,学校里的革命思潮犹如大海波涛。
20世纪20年代孝友中学学生宿舍
任天石是班级学生干部,他加入了学生自治会,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他们把校长的儿子赶出教务处后,又在寄宿生中开展反对校方收费过高、克扣伙食的斗争。到了寒假,任天石与学生会十多个干部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责令离校。
满腔报国热情的任天石被迫返家后,开始思考自己应走的人生道路。在广阔的农村,他亲眼目睹底层人民深受地主阶层的压榨,处于贫病交迫之中,有的农民迫于租税,卖儿鬻女、走村要饭的悲惨情景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年仅15岁的任天石决定随父学医,救民于病痛之中。
此时,旧中国处在风雨飘摇中,中国革命由高潮转入了低潮。
1928年4月,参加江阴农民暴动的石楚材回到常熟,组织中共常熟临时委员会。5月,中共常熟县委成立。县委利用五卅纪念日召开工会代表会,揭露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的罪行,宣传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并在衣裘业、帽业、窑业、竹业、机器业等行业发动了几次罢工。但由于白色恐怖严重,常熟党团组织屡遭破坏。
1929年下半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对革命有利的变动: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组织工作有了相当的恢复。但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没有根本改变,根据地还很小,白区的革命力量十分薄弱。12月1日,中共江苏省委发出指示,要求常熟县委尽快建立赤色工会,发动广大群众斗争。由于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治要求结合在一起,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1931年1月7日,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后,江苏省委特派员到常熟,向各级党组织传达了六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此后,常熟县委为开展纪念六二三广州沙基惨案的活动,秘密准备了一批传单和其他宣传品散发、张贴。由于白色恐怖严重,很快县委即被破坏,各级党组织也因此暂停活动。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对沈阳发动突然袭击。蒋介石热衷于“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坚持以主要兵力“围剿”工农红军,下令东北军“绝对抱不抵抗政策”。东北军不战而溃,沈阳在第二天即被日军占领。接着,日本侵略军大举向东北各城市进攻。此后短短几个月,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本帝国主义手中。苏州民众冲破国民党的禁令,掀起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9月21日,苏州各界反日救国会成立,发表宣言,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常熟也相应建立了救亡组织,号召民众在国难当头的紧急关头行动起来,为抗日救亡尽责尽力。血气方刚的任天石闻知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和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义愤填膺。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数次进城与同学联系,准备去东北参加抗日义勇军,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回到梅李,任天石一天也坐不住。他又常常去找在家的同学陈振华(陈刚)商量,并组织了一批爱国青年上街募捐,声援东北抗日将士。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蔡廷锴、蒋光鼐率领的十九路军,在全国抗日热潮的影响和推动下,不顾国民党政府阻拦,奋起反击,淞沪抗战爆发。很快,战火延伸到了苏州。常熟各界民众热血沸腾,万众一心,誓作淞沪抗战的坚强后盾。在外就读的常熟学生回乡成立旅外同学会,在城乡各地开展救亡宣传活动。在这些学生中,有从吴淞战区撤下来的中国公学学生。他们用亲见亲闻亲历的日军暴行,向群众进行抗日的宣传,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抗日浪潮。
任天石终日在外奔走,他联络上他的同学、同乡一起四处宣传抗日,并发起捐募活动。任天石在街头巷尾大声疾呼:“此等重大事故,关系国家的存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十九路军以血肉之躯守土卫国,为我族人扬眉吐气,我等若袖手旁观,何以对我爱国的将士?何以救我将亡的中国?……”在任天石等爱国青年的号召下,梅李民众纷纷慷慨解囊,捐献寒衣、食品、日用品、药品等,送往前线。
2月14日,国民党军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率部与第十九路军并肩作战,重挫强敌,也付出了重大牺牲。3月3日,张治中奉令率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从前线退守常熟,另有四十七师亦来常熟,在梅李、谢桥、福山一带修筑阵地。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女士至张治中将军驻地慰问,作《赠前敌将士》诗:“倭奴侵略,野心未死。既据我东北三省,复占我申江土地,叹我大好河山,今非昔比。焚毁我多少城市?惨杀我多少同胞?强奸我多少妇女?耻!你等是血性军人,怎样下得这点气。”何香凝女士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令任天石十分敬佩。
一天,任天石的塾师徐锡范找上门来。此人新当上乡长,四处张罗着里长一职的人选。因任伟才在梅李深得百姓尊重,于是他上门游说其父出任里长。任伟才从来不是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一心只想多救治帮助穷人,哪有心思去当“官”?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拒绝了。徐锡范碰了个软钉子,心里很不爽快。出门时,恰巧碰到任天石刚才外面回来。任天石是他曾经的学生,徐锡范深知以任天石的才华足以担任这个里长,既然父亲不愿意,何不找儿子呢!徐锡范想到自己曾是任天石的老师,让年轻的任天石出来当官,他必然应允。于是,徐锡范满脸堆笑地迎上去说道:“天石,鄙人出任乡长一事,想必你已知晓了。你是我的爱徒,我举荐你来做里长,你将来的前途必定是不可限量啊!”谁知任天石面色严峻,冷冷说道:“徐老师,现在国难当头,您不去号召乡亲参加募捐筹款,倒是有这闲工夫关心个人前途?”一句话说得徐锡范面红耳赤,再不敢多言,狼狈离开。
学医为民
一·二八淞沪抗战后,任天石对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深恶痛绝。为此,他想在传承家传医学的同时,通过医术来济世救民,减轻百姓痛苦,强壮百姓体质。白天,他跟着父亲学习中医,看病、开药已经俨然一个医生的模样。晚上,他就在灯下刻苦自学。1932年9月,有志于在医学领域继续深造的任天石在离开校园四年之后,考取了位于上海的中国医学院。
重新进入校园,任天石格外用功读书。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任天石代学院刻写讲义,在旁人看来是枯燥且辛苦的活,他却干得十分带劲儿。他认为这样既能从中学到新知识、了解最新医术,又能获取报酬,解决对他来说相对昂贵的学费。平日里,任天石从不与同学外出游逛,全心致力于学业。生活是清苦的,任天石却从中享受着乐趣。他在学院品学兼优,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又因勤于钻研中医经典著作,深得教授们的赏识。1933年11月,中国医学院创办《光华医药杂志》,任天石作为在读的学生被破例聘为编辑。
任天石参与编辑的《光华医药杂志》
任天石毕业论文《头痛》
任天石凭着对中医理论的透彻理解和在临床上的实践经验,在杂志上为读者答疑解惑,为教授校勘《实用方剂学》。《光华医药杂志》创刊一年,就成为“风行全国,博得医界好评”的一份声誉卓著的杂志。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他潜心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头痛》。论文分“脑之解剖及生理、头痛之种类、头痛之鉴别及其疗法”三个部分,既有西医生理解剖原理,又有中医药原理,内容全面,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论证缜密。文芳批语:“论病理不背乎生理,谈疗治兼及于卫生,允称完善之作。”任天石的医学造诣可见一斑。
任天石从来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淞沪抗战后,他从同学那里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他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资本论》等著作,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在他的头脑中渐渐扎下了根。马克思阐述的每一个观点都使他耳目一新。特别是《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使他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任天石开始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认识社会,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