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怎样制灯谜

黔山文虎:一本教人猜谜、制迷,引人入迷的书 作者:胡德怀 编


二、怎样制灯谜

灯谜爱好者懂了一些猜射的方法,如会意、别解、假借、拆字、象形等,时长日久,也就能尝试自作灯谜了。无非是先借鉴、模仿,将一些“零件”拼装组合而成。但要避免幼稚、粗浅、雷同,则需要勤学博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宽思路,另辟蹊径,力求创新,方能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谜。

下面,先介绍制作灯谜应了解的基本规则。

(一)露面是灯谜的禁忌

所谓不能“露面”,是指谜面上的字不能出现在谜底。有时制谜者疏忽大意,出现犯面也即露面而成笑柄,因此制谜之后应认真检查。

例1,电视一栏话“神七”,底为“非常6+1”,“一”字露面,改面为“电视栏目话神七”。

例2,有法可依是谓宪之,打演员一,底是史可,“可”字露面,改面为“有法能依是为宪之”。此谜是用谜面增补谜底,将面上的法加到谜底成史可法。史可法,明朝名臣字宪之。这两则谜改动后总觉不如原面通顺,但露面犯忌,只有将就或割爱。

例3,襟三江而带五湖,打一成语,底为一衣带水,“带”字露面,谜底是不能改的,只能改面,“襟三江而袖五湖”,实在不妥,宁缺毋滥,断然放弃。

(二)谜面、谜目、谜底

谜面常采用成句,即已有的诗句、词句、古文句、成语、俗语等等。成句文义通顺,朗朗上口,写出来也有美感。当然,因制谜需要也可做少许改动。

例4,不惜千金买貂裘,打市招用语,底为无痛穿耳。制谜过程:1990年代初,偶然闻说有人花一万多元买了件银狐皮上衣,随即在一市场见到“穿耳”招牌,联想起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诗句,信手拈来,稍作改动,便成此谜。

但谜面更多的是要自拟的。自拟谜面优点是更自由,想象更宽广,但必须成文通顺,符合事理。某报曾开设“社区灯谜请你来猜”活动,有条谜,面为“信在高处招头坐”,猜一种精神状态,实在令人不好理解,结果揭底是“趾高气扬”,使人啼笑皆非;再有一条谜,面为“专吃金木火”,底为“水土不服”,扣合是用排除法还可以,但谜面不合事理,金木火怎么吃?

谜目,标示要准确、清楚,范围不要太宽泛、太冷僻。比如猜一古人,朝代标错则此谜无从猜射,同样的某些人物的行业标错,也会让人无从猜射。范围较宽的如词语、口语、常用语、俗语等,标目时要冠以字数,如二字词、三字口语、四字常言、五字俗语等;唐诗句标示七言唐诗句、五言唐诗句,诗词句有些要标示作者,有些字谜甚至标明笔画数。即便如此,由于很多谜底(素材)范围太广,仍然使人很难猜射,因此,制谜选材时,应尽量选用人们熟知的、常用的素材。

谜底,即素材。常用字词成语口语诗词句等,素材众多。可制谜者往往还觉得不够,于是“某行为”“某娱乐语”“某行业语”等等便应运而生。因此,编拟谜面、改造谜目、组合谜底都是制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这里,组合谜底就是个创作过程。在谜目上表现为如“电影冠导演”“国名二”“电视剧连剧中人”“大地名连小地名”“省名连县名”等等等等,应该和谐流畅;而谜底则应联系紧密、自然天成,不要出现“电影成语各一”“外运动员和古人各一”这类生硬搭配,也不要出现“比利时、都灵”“福建、广安”这样的别扭组合。组合素材,就是另辟蹊径和创新。

例5,四海之内奔玉树,共赴灾难成手足。打电视剧连演员,底为中国兄弟连于震。玉树地震牵动全国人心,举国上下皆兄弟,一气呼出:中国兄弟连于震。

曾有人将三部电影《人生》《家》《乡情》组合读作“人生家乡情”,然后寻求优美诗句为面,配合工稳,可谓上乘之作。这条谜功夫在组合谜底上。可后来许多人以此底作素材“再创作”,虽说在优美的古诗词中能找出配合此底的会有很多,但思路大多相同。不提倡后来者用别人组合过的底作素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