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和严复的翻译与著述始于十九世纪末。中国究竟应该如何自强变法,这是他们笔墨生涯里时时浮现的主题。两人同情而且主张维新,但是对一味勇进的直线型行事方式,心存疑惑,对宗派小集团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更不以为然。辛亥以后,学界往往受制于朝代思维模式,奉民国为正朔,对辛亥前后不利于“共和”或民国领袖的言论,难以容忍。时间一久,思维就僵化板滞,思想资源也偏于剧变与“简易”的一端,面对新的历史挑战,显得单一,甚至贫瘠。“忼爽叫呶”和“傲兀凌轹”的风格不利于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复杂性,不利于只能行之以渐的建设和学问。清末民初一些杰出人物行走在历史的迷雾之中,他们的摸索在一个世纪之后仍有可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