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有才,不然就不会成为“初唐四杰”之一。
有才的人吧,多少都有些执拗,少一些趋炎附势的脑筋。这样的人,得志的机会其实相对较少,因为一是要遇到明君,还要看伺候不伺候他,如果遇不到明君,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当年,武则天不是不赏识他,偏偏骆宾王不愿意伺候她。亘古以来没有出现过女王统治,但凡有些文化、风骨和修为的人,一定不会接受这样的现实。骆宾王就是其中之一。
写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骆宾王反武时期。这是一种勇士的气概。顺着这种气概,可以追溯到荆轲刺秦王,相同的地方——易水,相似的情节——视死如归,也就有了这样一首诗。
在这样一个英雄的地方,当年的荆轲不是怒发冲冠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前有古人,后有来者,骆宾王就是取了这个景,感叹一下自己。荆轲是何等的壮烈,骆宾王就有那样誓死的决心。效法先贤,明示决心。
据说,当年武则天本不想杀死骆宾王,是惜才,可是看了这首诗,知道留也留不住,所以才忍痛割爱。当然关于骆宾王的死有众多说法,我暂且不论。
我感慨的是,为什么有才的人不能形成合力?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每个人的智慧加起来,我们现在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但可悲的是,诸多牵绊的因素,不可能实现理想主义,由此让每一个有才人,倾轧于纷繁复杂的人世间!
毋庸置疑,荆轲和骆宾王的心境是相同的,就是维道不惜命。人一旦被蒙上一块儿红布,再聪明的人也是漆黑一片。会写诗是诗人,会作文是文人,骆宾王的《讨武氏檄》写得再好,只能留下文辞的余香和文人地位,在慷慨之余,是不是和荆轲一样,多少留下一些遗憾?
有一种说法,赞成所谓的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的是所谓的信仰。我会很感动,但绝不赞扬。《易经·系辞》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前我们理解为,贫穷了要造反,这样才会有希望。其实,古人说,任何事情走到它的尽头,都需要变,末路穷途,不变就是死路一条。当一个人固守一种陈词滥调,坚守所谓的信仰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过左就是过右。存在的都是有其原因的,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在这个时候,等等怕什么,等或许会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