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甫:他若笔落,便惊风雨 作者:郭宏文,刘悦欣 著,邢万军 编


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学大系,如银河一般浩瀚。尽管唐诗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依旧广为流传,让后人由衷地发出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感慨。

唐代的诗人完全称得上群英荟萃,星光熠熠。但是,从优中选优的角度来审视,出类拔萃的,还属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而白居易则被称为“诗魔”。他们的诗歌,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全盛时期的不同风格。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而白居易的诗则浅切平易。他们是中国公认的文学大师,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

被世人尊为“诗圣”的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堪称中国古典诗词的集大成者。在大唐时期,他所创作的诗歌,已经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顶峰,与李白并称“李杜”,在群星璀璨中更显奇异光彩。

杜甫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诗人,他的一生中,写出了许多反映与批判社会现实的不朽诗篇。他善陈时事,笔墨里饱含着忧国忧民的真情实感。他处于乱世,思想上秉承着“致君尧舜上”的远大夙愿。他的诗词,字里行间都展现着浑厚精深、风骨高远的思想境界。

杜甫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更是文化世家。远祖杜预是西晋赫赫有名的大将,曾在平定东吴的战役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杜预对《春秋左氏传》深有研究,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之一。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官职为膳部员外郎,也是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唐朝诗人。杜甫的父亲杜闲曾在山东任兖州司马之职,后来又任陕西乾县县令一职。杜甫成长于以尊崇“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家世背景下,深得祖辈与父辈的文化熏陶,因此,他的文学因子,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根深蒂固的。

杜甫刚刚两岁多一点就失去了母亲。在他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他的二姑收养了他,直到他长大成人。为此,他一生都不忘感恩,用发奋苦读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二姑。当他的二姑因病去世的时候,他像亲儿子一样跪孝在二姑的灵柩前。他念恩感恩,为二姑写了一个洋洋千言的墓志铭,文笔凝重,朴实感人。

古人云:一岁看大,三岁看老。杜甫三岁的时候,就能在大人们的面前,吟诵大量的诗篇,到七岁的时候,开始跟大人们一起咏作诗文。据《壮游》一诗记载,他创作的第一首诗,应该是《咏凤凰》。《壮游》诗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凤凰是民间传说中的灵鸟之王,象征着祥瑞、吉祥。杜甫在幼童时期就创作了《咏凤凰》,既展示了他的睿智才气,也体现了他的远大抱负。

开元十四年(726年),正值大唐的繁盛时期。当时,杜甫所居住的东都洛阳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王公大臣的宅邸都坐落在那里。十四岁的杜甫虽然还是一个少年郎,却已经与居住在洛阳的崔尚、魏启心等一批知名文人进行广泛接触,互相吟诗对唱。崔尚、魏启心二人分别做过郑州刺史和豫州刺史,是层次比较高的文化名流。交往之中,他们二人都对杜甫的诗文大加赞赏,说他有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和班固的文采及风范。杜甫还常到岐王李范的府邸去做客,相互谈诗说文。李范本名李隆范,是唐睿宗的第四子。李范喜欢文学,喜欢写文章,喜欢与文人交往。杜甫觉得,在与李范的交往之中,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正如他在诗中所云:“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

开元十九年,随着国势更加强盛、经济更加繁荣,全国开始盛行漫游风,漫游生活成为所有文人雅士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于是,杜甫做出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决定。他第一次出行,就是南游吴越一带。他踏遍吴越境内的秀美河山,游览世间的美妙景观,赏尽异乡的山山水水,视野在不断地开阔,阅历在不断地丰富。他用诗文的形式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有力地展示了大丈夫志在四方的精神气概。

开元二十三年时,杜甫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但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励志之言,并未为他求得任何的功名。参加科举考试来考取功名,是所有人追求的梦想,也同样是杜甫的梦想。这次考试,杜甫带着些许的遗憾落第了。这次落第,他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不顺,也为他坎坷的人生悄然埋下了一个悲催的伏笔。

到了开元二十五年,杜甫从落第的郁闷中振作起来。他与苏源明等人一起,来到了齐赵平原,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漫游。这时,他的父亲杜闲正在兖州做司马,家境的改善,经济的宽裕,为他提供了漫游齐赵的保障,进而度过了他人生中“放荡”轻狂和“裘马”游历的惬意生活。他与苏源明一起,或到青丘玩射猎,或到泰山观日出。所到之处,触景生情,都成为杜甫的创作源泉。这一时期,《登兖州城楼》和《望岳》等诗歌成为他的代表作品。他在《望岳》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攀登峰岩,俯视众山,以诗抒怀,意境开阔,雄心和气魄洋溢于字里行间,这使《望岳》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中佳篇。

天宝三年(744年),杜甫在东都洛阳偶遇诗人李白。他们同游梁宋(今商丘一带),以诗会友,共同展示了热爱自然本真、傲视世间群雄的文人气质。二人的同行漫游也因此成为佳话,并被后人广为流传。天宝五年(746年),杜甫为了寻找仕途之路,再次来到长安,期望求得仕进,大展宏图。天宝六年(747年),玄宗下诏书,征选有识之士。看到皇帝诏书,杜甫兴奋不已,觉得展示才能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满怀期望地参加了选拔。然而,在诗、赋、论、策样样不少的科举考试中,以文心诗情见长的杜甫再次折戟。此时,朝中“口如蜜,腹如剑”的腐败现状,让他意识到了封建社会仕途前景的暗淡。天宝七年(748年),非常赞赏杜甫诗才的韦济升迁为尚书左丞,这让杜甫看到了求官求职的希望,他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就是在长安竭力攀附权贵的现实写照,可美好的希望最终未能实现。天宝十年(751年),杜甫以《三大礼赋》进献玄宗,诗文虽然得到玄宗的赏识,并命宰相诏试文章,却始终没有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县的县尉,未到任时又被改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管理东宫宿。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杜甫困守长安长达十年,可谓失意沉沦,穷困落魄,他的苦难境遇,使他更能体会广大百姓的水深火热,忧国忧民的品格也得到了很好的磨砺。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也同样开始了人生的流亡经历。在安史之乱最为糟糕的时期,他毅然北上,去投奔肃宗李亨,但半路被俘,被押回京城。后来,他冒死从长安逃出,北上凤翔,找到肃宗,从而受任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职务,也是他一生中的最高职位。758年,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就此永别长安。759年,因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彻底失去希望,立秋后便辞去官职,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这些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更加关心国家大事与百姓安危。其间,他创作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许多的不朽名篇。

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这十一年内,杜甫历经沧桑,漂泊西南,品味蜀道之难。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居住。草堂惬意安适的生活,让他深感欣慰。765年,杜甫举家离开成都,在云安做暂短滞留后,于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再出三峡,过江陵,当年抵达岳阳。他人生最后二年,漂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而且大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享年59岁。这十一年间,杜甫在夔州作诗430多首,多以绝句和律诗示人,也有长篇排律,其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甫的诗歌涉及广泛,字字句句都倾注诗人的浓郁情感。尤其在成都草堂创作的一部分诗歌中,尽显草堂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歌中,极力展现花草树木的静美,对鸟兽鱼虫也同样体现出万般的喜爱之情。

杜甫的诗词创作,题材广泛,博采众长,别具一格。其五言古诗以纪行融合抒怀,诗意深远,无以比拟。七言古诗感情奔放,沉郁顿挫,其中《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大气磅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杜甫都带来了诗歌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达到了“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境界,文天祥甚至把杜甫的诗作为民族气节的强大精神力量来捍卫。

杜甫一生,从未间断过诗词的创作。他的诗词现存1400多首,以写实的笔调,记载了唐代从极盛到衰退的全过程,也生动地记载了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动态及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他总是把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与个人生活的小轨迹完整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不见痕迹。他以诗歌写尘世、以诗歌写历史,内涵丰富,艺术精湛,代表了唐代诗歌中的最高成就,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