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道光二十八年(1848)

曾国藩家书 作者:(清)曾国藩


道光二十八年(1848)

致澄弟沅弟季弟(正月二十一日)

澄侯、子植、季洪足下:

正月十一日发出第一封家信,当天我没有一点空闲,又看见温甫在外未回,心中懊恼极了,所以只写信给弟弟们,没有写信给父母大人。不知道这封信最近收到没有?

温弟最近在黄正斋家坐馆,每月有俸银五两。温弟自从去年以来,时常牢骚满腹、抑郁不安。太史公所谓“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者”,温弟颇有点这个意思,所以科举功夫大为荒废。偶尔想要振奋,但是兴致不能被鼓舞起来,我因此深深地感到忧虑。每每奉劝他记住祖上的教诲,下定决心努力前进。温弟就说想找个学馆的差事,让身体有所约束,这样内心也会有所维系。我想自己做京官,生活状况尚且不是特别窘迫,难道不能养活一个同胞弟弟,却让他去和穷苦读书人争夺教席吗?向他人求推荐,实在是难以开口,所以很久也没有帮他谋求学馆。

自从去年秋冬以来,听说温弟的媳妇生了病,温弟在京城逗留时间太久,也觉得零落流离,没有着落,叔父抱孙子的想法很急切,也不能不想着让他南归。而且我已经官居二品,明年顺天府主考官的职位也在我可以选择的行列,担心温弟留在北京三年,又要回避不能赴考。考虑到这几点,每每要劝温弟南归,所以上次的信里跟弟弟们说到这个事,希望弟弟们细心斟酌。没想到发出信之后没有几天,温弟就定下了黄正斋那里的职位。现在既然定了学馆,那么身体会有所约束,内心也有所归属,科举功课又可以渐渐整理起来了,只能等到今年下半年再看情况了。如果我今年获得皇上眷顾,颇有明年担任主考的希望,那到了明年四五月再和温弟商议在南方参加科举还是在北京参加科举。如果我今年不被皇上看重,或者有外放为官的意外事情,那温弟就还是留在京师,一定在北方参加考试,不用讨论回南方的事情了。在馆中教学来约束身心,自然是最好的事,然而正斋家的学馆,澄弟是非常了解的,万一太不合适,温弟也难久居。可以就留下,有难处就撤退,只要不得罪东家,好去好来,就也没什么不可之处。

我自从去年以来,日日想着回家省亲,之所以做不到:一是京城中的欠账还有将近一千两,回家的话,路费和礼物又要数百两,很是难办;二是二品官回原籍,必须自己写奏折,奏折里难以措辞。我心中所盼望的,是能出任一届学差。三年任期满了,就可以回家看亲人、长辈了。如果得不到,那么明年或许得到外省主考官的差事,能筹办出路费,那后年就一定会回去了。要是二者都不行,那就只能指望六弟、九弟明年有一人高中,后年得到京官任职,来支撑我们家的门面,我就能告养还乡,他日再做打算。如果这三者都不行,就只能等到六年之后,到甲寅年母亲七十岁时,我一定写奏折回乡奉养老人,就算负债上万,回去没有一粒储粮,我也什么都不顾了。然而这实在是不得已的计划。如果能在前面三种情况中得以实现一种,那后年就可以见到家中各位长辈,那真是天大的福分。不知道祖宗能默默保佑我吗?

现在家中一切平安。癣病上半身已经全好了,只有腰下面尚有一点痕迹。家门的福气,可谓是极其盛大了,我却还是想回家,难以自我安慰。因为偶尔会写到,所以这次详细地说明。毅然伯伯的款项去年就到我家了,现在我乘便寄回。家中可以把信封好口,马上送去。其余不详细说了,彼此心照不宣。

兄国藩手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