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清史角度看待刘铭传保台建台的意义[*]
2005年10月12日,是台湾建省120周年,也是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20周年。为什么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会引起两岸学者日益浓厚的研究兴趣和关注,一而再,再而三地举行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来纪念他?这是因为从刘铭传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担负的历史使命来看,他是“有大勋劳于国家者”(连横《台湾通史》“刘铭传列传”中的评语),在抵御外敌入侵、捍卫国家领土主权这一涉及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毫不含糊,闻警即起,奉诏出山,临危受命,孤身渡台,在十分险恶的局势下,领导台湾军民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抗法保台战争。战后,台湾建省,他作为首任巡抚,又以极大的热情为台湾省的近代化建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使台湾在省区规划、城市建设、交通、邮政、矿务、开发山区、整顿吏治、开辟财源、推行新式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被一些史著誉为“台湾近代化事业的奠基人”,甚至“台湾近代化之父”。这些称谓,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浓厚的怀念之情。我在10年前的研讨会上说过:“刘铭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杰出的人物,是一位爱国将领、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看来,对刘铭传的这样一种定位和评价是基本准确的。
一、从大清史角度看待刘铭传的保台建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正在开展重新纂修大型《清史》的工程。由于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后期已经进入近代社会,对于当代社会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在当代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经济建设、政治改革、文化发展、中外交往、人口、宗教、民族、边疆、生态、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都要追溯到清代才能了解其缘由。所以,《清史》的修纂,不仅是我们在21世纪的一个标志性文化工程,而且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参照价值。现在,大型《清史》工程的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以及基础文献、译著等各个部类的子项目已经逐步分解、分配下去,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那么,如何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和把握清代历史?美国有一位华裔史学家黄仁宇写过一部《中国大历史》,他讲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宏观历史,影响比较大。我们要修纂的这部大型《清史》,资料浩瀚,事理纷繁,也应该有一个宏观的思路。我2004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中国学论坛”上曾经提出,要从三个视角认识清代历史的发展:第一个视角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过程来看待,第二个视角可以从国内民族、地区和国家统一的高度来把握,第三个视角是从世界一体化进程这样一个角度来观察。
从第一个视角看,中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后,到清朝的康雍乾时期,它的综合国力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乾隆时期中国有3亿人口,而当时全世界一共才有9亿人口,要养活这3亿人口,就需要生产大量的粮食。中国以农立国,在当时分散的小农耕作方式下,要做到丰衣足食很不容易,乾隆朝基本上做到了。乾隆本人是一个十分勤勉的皇帝,宵衣旰食,昼夜辛劳,他一生写了41 800余首诗,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有关气象、灾害和农业收成的。在当时,西方产业革命以前,欧洲国家也是靠手工劳作,也没有工厂制度和机器生产。中国和西方相比,生产差距不是很大,而且中国是大国,英、法都是小国。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来讲,应该说它的整个GDP接近于全欧洲的GDP。也许正因如此,当英国派马戛尔尼来华时,乾隆才会说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话,并坚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尽管如此,中国也受到许多问题的困扰。一个就是人口多,人均生产少。当时中国人均耕地是3. 5亩,而英国当时人均耕地折合成中国的亩则是10亩,是中国的近3倍。农村的富裕能够为工业化提供充分的资金、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再就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在统治上坚持封建专制主义,而且闭关锁国,失去了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