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以来的华语圈文学史堪称越境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欧美与日本的工厂、学校连同印刷技术与报纸杂志等产业化体系跨越国境一并进驻了既成租界城市的上海。加之清朝及中华民国政府对异质文化的积极吸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也即欧化的过程。现代汉语中的“文学”一词,借用的是明治时期日本译介“Literature”时所创造出来的译语,这一点颇为耐人寻味。所谓“文学”是清政府借鉴东京帝国大学等日本的大学制度而设立京师大学堂的时候接受这一概念的。
进入20世纪以后,众多的中国青年前往日本和欧美学习医学、工学、农学,他们中间有些人了解了国语与文学之于现代世界的民族国家体制建构中的重要性,转而成为作家。鲁迅(1881—1936)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为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中途退学后返回东京,从夏目漱石那里感受到强烈的共鸣,开始撰写《摩罗诗力说》。胡适(1891—1962)从康奈尔大学的农学专业转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一面热恋着纽约达达派的女画家,一面在意象主义的影响下开始构想文学革命与大学人文学的问题。鲁迅和胡适可说是跨越到日本与欧美的国界而构筑起现代中国文学基础的两位巨人。
这类越境的作家谱系,从1920年代到1930年代日趋繁荣,包括诗人徐志摩(1897—1931)在剑桥大学的留学,无政府主义者巴金(1904—2005)在法国的留学及在日本的访学,小品文作家林语堂(1895—1976)作为英语作家在美国的活跃,等等。到1980年代,特别是1989年“北京风波”后,移民文学在欧美和日本逐渐成形。
所谓越境,就华语圈的情形而言,并不仅限于跨越国界到国外去。拥有比整个欧洲还要广大的人口和面积的中国,现代文化一直是以新旧对照的北京和上海南北这两个都市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所以,越境同样有着围绕双城故事来展开的意味。
20世纪初期的上海,作为租界城市在汲取了欧式文明的基础上培育出了独立的媒体,进而诞生了被称为“新小说”的早期近代文学。辛亥革命(1911年)后1910年代的北京,清朝政府的遗产京师大学堂被改组为北京大学,从上海一带聚集起来的教授群体和学生们在这个校园(campus)里推动了文学革命,并且确立了完备的国语体制。不久,上海的出版资本同北京新兴的业余作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进入历经国民革命而初步建立了中华民国的1930年代以后,不只是鲁迅等原有的北京作家,而且怀抱作家梦想的全国青年都聚集起来,讴歌了上海作为文化都市的繁荣。即使在持续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伤害的1937年到1945年间,也有很多作家逃出日占区,到了重庆、桂林和昆明,由此形成了可称之为小上海和小北京的微型“文化之城”。
本书将与中国一起构建起华语圈的香港文学和台湾文学也各分设为一章。在鸦片战争后,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直到1930年代香港还是以广东商人和劳工为主的移民城市。抗日战争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虽然也有从北京和上海过来的被称为“南下文化人”的越境加入,香港却依旧被看作“文化沙漠”。不过,战后出生在香港,或者说在香港成长起来的一代,在1970年代以后,已经萌发了“港人意识”,开始生成出“香港文化”这一概念。并且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的问题日趋现实的1980年代,对香港身份的认同已成为香港文学的核心主题。
台湾自17世纪以来,既接受过荷兰与郑氏家族短期的局部控制,更有着久受清朝政府、日本和国民党三个时期统治的经历。台湾民众在积极接纳越境而来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延续着抵抗外来文化,以求自立的意愿,其结果,民主化格局直到1980年代末期以后得以正式形成,1996年在经过了台湾民众自主的“地区领导人”直选后才算大体完成。
如此兼具抵抗与接受的历史,尤其是日据时期与国民党统治时期,文学对形成“台湾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考量台湾的身份认同之时,日据时期的日语文学及国民党统治以后的北京话文学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一方面,日本人是怎样阅读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的20世纪文学的,这种阅读体验是文化上的越境吗?本书第九章将讨论这些问题。另一方面,以村上春树在华语圈的越境现象为中心,本书第十章对日本与华语圈文学的交流给予了考察。
所谓华语圈的现代文学,就是讲述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以及日本之间在现代文化交流中相互越境的故事。在这里,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及东京等东亚都市是主要的舞台,作家、作品及其读者则是故事的主角。本书所谓“华语圈文学”这一术语,即用于通观20世纪以来整个东亚社会与文化的一个概念。
鲁迅曾向中国的文学青年推荐过丹麦的文艺批评家勃兰兑斯(Georg Morris Cohen Brandes,1842—1927)的欧洲文学史《19世纪文学主流》,这也是鲁迅留学日本之时所珍视的欧洲文学史读本。以法国革命以后民族国家形态已趋成熟的19世纪的法国、英国和德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为参照,勃兰兑斯开始探索其祖国丹麦的现代化问题。尽管比西欧迟了近一个世纪,但现在东亚的各个民族国家已经逐渐成熟,民主化获得了进步,效仿欧盟以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也渐成热门话题。而在另一方面,有关历史认识问题等的分歧却也时有发生。
本书旨在清理一个世纪以来华语圈民众的情感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文学是如何对中国人的情感与观念展开集中表现并对其进行再生产的,这里所试图描述的即其大体的流脉。同时还希望能考察一下曾经造访过华语圈各地的高杉晋作和夏目漱石、大宅壮一与大江健三郎等日本人的所见所感。
本书是在此前的《20世纪的中国文学》(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2005)一书的基础上全面修订完成的,所附《华语圈文学史年表》也主要取自前著,敬请参照。
2011年8月17日 鲁迅《故乡》发表90周年
东京大学赤门楼 藤井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