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澳大利亚传媒文化之殇(评论)

走向五大洲:江亚平国际新闻作品选 作者:江亚平 著


澳大利亚传媒文化之殇(评论)

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杂志《公报》周刊于1月24日寿终正寝,结束了其128年的历史。从经济角度看,这份杂志的关张是不可避免的。1994年,《公报》的销量还有10万份,到了2007年下半年,已经跌到5.7万份。虽然办刊者尽力延揽一流写手、改变设计风格,但依然难扭颓势,平均每年亏损400万澳元(1美元约合1.15澳元),杂志成了漏钱的筛子。眼看扭亏无望,办刊者只好忍痛让这本百年老刊告别读者,关张了事。

对许多老读者来说,这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时刻。杂志的关闭与刊物的质量无关,是经济利益决定的。这本杂志聚集过澳大利亚一大批一流的编辑和记者,著名作家和漫画家都以他们的作品能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而自豪。

《公报》周复一周地出版,曾影响过几代读者。杂志作者针砭时弊,激扬文字,引领澳大利亚的思想潮流,多年来一直是新闻界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即便是寿终正寝之时,《公报》仍是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政治、新闻和商业周刊。

《公报》出版商24日在悉尼正式宣布杂志停刊时,把发行量下降的原因归咎于互联网的流行。的确,网络沟通无限,可以让读者随时在线免费阅读同类的新闻周刊,查看新闻、分析和评论。此外,电视的现场直播以及日报的深度分析与评论,都让一周才出版一次的杂志在时效上相形见绌。这是时代的进步,杂志的悲哀。

《公报》不是一般的刊物,即便停刊也有一番动静。澳大利亚的几大报纸25日都发表纪念文章或回顾刊物的“生平轶事”,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有评论写道:“澳大利亚文化中的一章结束了。”

1880年1月31日,两名记者在悉尼创刊并发行了第一期《公报》周刊,2008年1月29日最后一期杂志出版后永远停刊,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杂志告别了读者。仔细想来,一本杂志坚持128年,伴随几代人的成长,殊为不易。从这点看,也就不难理解《澳大利亚人报》一篇评论的标题《澳大利亚悲伤的一天》了。

2008—1—2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