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我的第一学术责任
孙宏斌
我1987年考入清华,1997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留校初期面临了不少的困难,一方面科研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教学刚入门。在这一阶段我的体会是,教学和科研是一对矛盾,教学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图实惠,不如一门心思搞科研。当时导师张伯明教授找我谈心,送给我四个字——“教字当头”。这四个字我始终铭记在心,成为我潜心育人的动力。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上百名优秀的清华学子,深感责任重大,内心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误人子弟。我暗下决心,要将教书育人作为我的第一学术责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清华教师。
总结15年来的教学经历,我将教书育人理解为以下“五个要”。一“要”有信念;二“要”全身心地投入;三“要”有激情;四“要”一流的教学研究;五“要”一流的科学研究。
一、教书育人“要”有信念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根本。我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中,在清华即使成绩排名最后的学生同样优秀,未来同样不可限量,应该拥有同样的机会。
在我的课题组中,有位姓林的研究生,喜欢上网,自制力较差。四年前,我曾不顾同事的反对,坚持把美国加州电网的重要科研项目交给他,希望他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能有所改变。两年后,该项目失败了,这是我课题组第一个以失败告终的项目。我和该学生做了一次深谈,我跟他说,一个人失败一次不要紧,但希望不要因为同样的原因失败第二次,他很内疚。此后,我发现他的变化很大,后来高质量完成了另一个重要项目,获得了好评,去年毕业了。有人说,我丢了加州项目损失太大,而我却丝毫不觉得可惜。项目固然重要,但育人更重要。
在长期接触中我发现,清华学生的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也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位学生在博客上发表的日记,他这样写道: “周四找孙老师答疑,向他倾诉了内心的不少苦衷……准备出门的时候孙老师把我送到了门口,还鼓励我: ‘好好干,将来都是出类拔萃的精英……’早已习惯在周围‘大牛’们的光芒下,默默无闻的我,很久没有听过这样温暖的话语。……当我走出西主楼的那一刻,我最终还是没有忍住眼眶中的泪水。……周四答疑我最大的收获是重拾了尘封已久的信心。”我不知这位学生是谁,也记不得那次答疑了,更想不到的是,一句普通的鼓励的话,对学生竟有如此大的影响,让我深感作为一名灵魂工程师的责任。
二、教书育人“要”全身心地投入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管内容多熟悉,坚持两小时的课至少用六小时来准备。与国际上最顶尖研究型大学相比,清华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差距,在于学业挑战度的不足。为此我从2008年开始,在学校首次呼吁“提高课程的挑战度”,建设“挑战性示范课”,期望推动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提升型的转变。为此,我经常在本科生课上布置一些高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但是,当上百份的研究报告交上来时,需要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来阅读和评估报告。有同事觉得,用这种带研究生的方式带本科生太耗费时间。不过,当我看到研究报告中闪现出的创新火花,是那么的朴素、没有任何的条条框框,感到非常值得。
三、教书育人“要”有激情
教师上课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教师就像演员,在课上要大量分泌荷尔蒙。我喜欢讲课,所以一上讲台就激动。在上百人的大课上,我一激动就喜欢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最近有学生帮我统计过,一堂课下来我平均在阶梯教室里上下约20个来回,折合约1km,“一路上”生师互动,气氛和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如何保持住激情是个问题,如果教学内容长期不变,肯定不行!需要不断“求新”、“求变”。我有本教材,与清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已整整8年,一直无法正式出版,原因是我的讲稿逐年在翻新。
四、教书育人“要”一流的教学研究
教学与科研不同。科研好不见得教得好,如何让学生接受,需要研究教学规律,需要组织教学团队一起研讨,需要投身于教学研究项目,需要发表高水平的教学论文,要“像搞科研一样的去搞教研”。从2001年开始,我带领课程组同事们对电力系统专业课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来的4门课重组为1门课,学时数由120缩减为48。不但没有弱化教学,还被评为国家精品课。我还带领研究生对曾两次获国家科技奖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教学化改造,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目前该实验平台已推广到国内十多所高校,被同行们誉为“科研优势向教学转化”的典范。我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带领的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五、教书育人“要”一流的科学研究
一流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当肚子里的东西远多于讲出来的东西,讲课才能生动。近年来,我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863”等科研课题资助。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带领学生致力于大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的研究。经过15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到2007年,该技术已在我国应用面过半,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9年,我们在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的竞争中胜出,成功地将该技术推广到美国,用于控制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和东部13个州的全美最大电网,实现了我国先进电网控制技术向美国的首例输出。美国学术界对我们的评价是: “中国在电网电压控制领域遥遥领先于世界。”让我真正感到自豪的是,这一引领性的技术突破主要是由学生们完成的,我曾经带的两名博士生也由此双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008年我应邀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专门交流教学经验,2009年当选该年度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今年我有幸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这将进一步激励我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第一学术责任,奋斗不止,做一名合格的光荣的清华教师!
作者简介
孙宏斌: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教务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