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编 格律诗写作基本常识的学习

格律诗写作自学教程 作者:杨祥雨 著


第一编 格律诗写作基本常识的学习

第一章 格律诗的形成与诗歌形式的分类

第1讲 格律诗的生成与定型

◎学习目标:了解格律诗形成的历史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格律诗的形式

◎学习方法:探幽寻胜

格律诗写作

格律诗,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格律诗是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一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它运用精炼的富有节奏鲜明与韵律和谐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它通过具体可感、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来教育和感染人们,启迪人们的社会认识和创造突破意识,大大有助人们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发展,陶冶人们的思想感情,培养人们的生活理想与情操,给人们以美的教育和艺术享受。

格律诗是怎样形成的呢?

格律诗的形成

南朝永明体的产生

格律诗形式的形成源远流长。这里只能作一个简要说明。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以山水诗著名的谢朓(464-499),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华美。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的“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佺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经过初唐文人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王绩等人的创作实践,确立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格律诗创作原则,至此,格律诗有了可依据的创作规范。其创作规范主要是指: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走出“宫廷”的杜审言是唐代“格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京兆,属于杜氏襄阳支派,初唐诗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他是唐高宗咸亨元年(670)的进士。武则天曾召见过他,令其赋诗,即授著作郎,迁户部员外郎,后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而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不久起复,累官至修文馆直学士。

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大多朴素自然,尤其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格律谨严,技巧纯熟,以诗为证: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rén,偏惊物候新xīn。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chūn。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pín。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jīn。

其平仄格律为: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释

①独,淑:均为古入声字。

②思(名):即思绪。其读音古为去声。

表示格式中的仄声动用为平声。表示格式中的平声动用为仄声。以下同。

赠苏绾书记

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piān,为许从戎赴朔边biān?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nián!

此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是: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初唐时期是七绝初创阶段,杜审言这首《赠苏绾书记》是有相当影响的,其平仄格律十分严谨,音律和谐,韵味高妙,巧笔出新。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不为过誉。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娴熟高妙的“曲笔”抒情技巧。诗的主旨是送别,在古典诗歌中是一种平常的题材,若泛泛设辞,平平而起,直率地抒写送行时的留恋和盼望之情,会显得毫无韵致,令人倦厌。诗人刻意求新,一、二句,故意用先答后问的曲笔,答案其实就是头一句;三、四句,不直接从诗人自己着笔,而是从友人最亲近的妻子那一方着笔,以曲笔绘出了优美深远的抒情境界。

格律诗的完成者“沈宋”

“沈宋”是初唐武后及中宗朝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沈宋”的出现,标志着律诗的全面成熟和定型。以诗为证:

先看沈佺期写的七律和五言排律——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táng,海燕双栖玳瑁梁liáng。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yáng。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cháng。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huáng。

钓竿篇

沈佺期

朝日敛红烟yān,垂钓向绿川chuān。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xuán。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qiān。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chuán。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xián。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quán。

这首五言排律诗,气局严整,除首末二联外,属对工丽。如,主谓词组“人疑”与“鱼似”相对,名词“天”与“镜”相对,方位词“上”“中”相对,动词“坐”“悬”相对。

接着,看宋之问创作的五言绝句和他的五言律诗——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chūn。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rén。

此诗是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jiā。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huā。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xiá。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shā。

格律诗形式的定型

从以上诗例归结:格律诗即近体诗,常见的形式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六种,对于格式、平仄、韵脚、对仗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绝句,诗体名。定格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规定。有人说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也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即载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有六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两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排律,又称“长律”。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第2讲 古体诗、近体诗、现代新格律诗

◎学习目标:认识古体诗、近体诗和现代新格律诗

◎学习重点:近体诗与古体诗辨析

◎学习方法:例诗对举,对比异同

这册书标榜为“格律诗写作”,即“近体诗”的写作。为此,预行认识近体诗与古体诗、现代新格律诗之区分,水到渠成了然后谈写法。

近体诗与古体诗、现代新格律诗究竟有何不同?

何谓古体诗、近体诗、现代新格律诗

我国诗歌发展到齐梁时代,随着人们对音节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开始有意识地讲求声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以讲平仄、对仗为形式的格律诗。以前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不严格或没有要求的诗,叫“古体诗”,简称“古诗”或“古风”。与之相对应的格律诗,称它“近体诗”。随着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和快捷反映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现如今的人,幼儿园、学校、机关都说普通话,社交活动一般也是使用普通话,人们一旦有心为志,需要发言为诗,用普通话写诗是自然而然的了,而“平水韵式”的话语,是《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说的,舍彼用此,现代新格律诗应运而生。它严格遵守现代格律诗的规则,五言四句每行三个音节,七言四句每行四个音节,偶数句押韵;它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平仄相间,固定不变。为了诗作的音韵和语言优美流畅,它灵活地继承了近体诗的一些优点,在押韵句句中的主要节奏点,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尽量避免孤平句式的出现,在押韵句的句末避免下三连的句式出现。经优化整合,它体现一个“新”字:即它的声调以普通话的四声为依准,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古入声字自然就不存在了,并冠上一“新”字,谓之“现代新格律诗”。

诗的句数有何归总

古体诗的句数没有限制,它可以是几句,如《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共八句;也可以是十几句或几十句,如《行行重行行》共十六句,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有二十八句。近体诗每一首的句数基本是固定的,分为四句、八句或八句以上。律诗以八句为常见,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是四句。少数律诗多于八句,这种律诗叫“长律”或“排律”。至于句中的字数,分为五言、七言,称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现代新格律诗句数与近体诗句数相仿。

诗作举例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它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是古诗:

(1)用仄韵。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

当然,有些古诗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的。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诗。

例如: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z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s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t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kǔ。

从上面所引的二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诗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诗。例如: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shuāng。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xiāng。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近体诗

下面这首七律是近体诗之一,其格律特点如图所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仄)忽传收蓟北,……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cháng>对(首联)

初闻(平)涕泪满衣裳。……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

却看(平)妻子愁何在,……出句……仄平平仄

kuáng>对(颔联)

漫卷(仄)诗书喜欲狂。……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

白日(仄)放歌须纵酒,……出句……仄仄平平仄仄

xiāng>对(颈联)

青春(平)作伴好还乡。……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

即从(平)巴峡穿巫峡,……出句……平平仄平平仄

>对(尾联)

便下(仄)襄阳向洛阳。……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释

峡:古入声字;属仄声。裳、狂、乡、阳,押ang(昂)韵。

现代新格律诗

例如:

山寨晚景

杨祥雨

芳草井台魂不归guī,野烟木房弄残晖huī。

雀跃欢欣绕巢树,坡路牛羊向村回huí。

(选自《中国名师文库·花开晨曦娇》)

注释

归、晖、回,押ei(欸)韵。

从七言诗《山寨晚景》而知,现代新格律诗,一方面继承格律诗的某一些优点:一,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韵,五言为三个音步,七言为四个音步;二,偶数句押韵,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三,它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四,它尽量注意避免孤平和下三连。另一方面,它有自己的特点,平仄相间自由,采用普通话四声,不存在古入声字。

小结它们的异同

古体诗、近体诗、现代新格律诗的共同点:高度的艺术概括;强烈的激情;丰富的想象;精炼和谐的语言。它们的不同点:近体诗,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对仗等有严格规定。古体诗,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现代新格律诗,偶数句押平声韵,平仄不定,也注意避免孤平和下三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