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总序

雕刻凡尘 作者:李莹姬 著


总序

张海迪

用文学点亮精神之灯

生命中什么最痛苦呢?我以为是残疾的状态,病痛伤残让人的身体和心灵承受着多重的苦痛。在医学层面上,残疾禁锢了人的行动、言语和视觉,还有无法自控的精神行为。而在社会层面上残疾人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一些人被歧视,被贬低能力和生命价值,因此对于心智健全的残疾人,社会层面的痛苦可能更沉重。但是,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却在这样一些人的笔下诞生了,有的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些文字不仅仅是描残疾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具有非凡的文学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文学的生命力。

文学有着无穷的深意,它是人们心间广袤的草原,是灵魂中永不停息的波澜。文学关怀人的处境,探索人的心灵。我觉得残疾人的写作值得研究,他们为什么写,他们写什么,他们怎么写?残疾人的写作是心灵感受的自由抒发,还是用想象对残缺生命进行的补偿呢?我想,也许文学创作对于残疾者是一种精神慰藉。

其实,无论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每个人都需要心灵的慰藉,文学表达着人的忧伤痛苦困惑失望愤怒挣扎,透露出人的灵魂深处不被他人察觉的自卑胆怯愤恨嫉妒无奈,文学给前行者心灵以抚慰,也给彷徨者指引灯塔的方向。文学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文学,不能没有史诗,不能没有生命的咏唱。写作者通过作品人物的命运也许会看到自己未来的走向,给自己新的希望,会让内心感到阳光的照耀。

广州市残联梁左宜同志告诉我,会里筹集了专款,要为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出版系列丛书“从心出发”,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赞同。我想这不仅是为残疾写作者出书的事,更是一种对生命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我们不但要让残疾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还要让他们的生活有意义,甚至有诗意。文学创作会让生命展现丰富的色彩,出版作品会让写作者获得有尊严的幸福感。

读了这套丛书的一些作品,我很感动,与健康作家的作品相比,这些残疾作者的创作毫不逊色。也许他们因为身体受禁锢,对艺术的想象空间就更大,对生命的体验也更独到。有些作品的笔力像犀利的手术刀,解剖了残疾人最敏感,最不为人知的心理世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有的作品思考深刻,仿佛解读哲学命题,他们追问,人为什么活着,爱的真正意义,死亡意味着什么。这些都让人读后掩卷长思。我想,或许残疾人写作者都经历过人生的苦难,于是他们的写作就多了一份从容沉静,少了一些功利浮躁。

优秀的作品从来都是鼓舞和激励人心的,多少年来,一本本好书引人向上,给人以力量。文学如同星光给人指引方向,也给人希望。残疾人所展现的才华与健康人一样又不一样,因为每一部作品都迸发出不屈的火花,闪耀着生命的光亮。残疾人作品具有特殊的艺术内涵和价值,让我们思考更深远的生命意义和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多为残疾人出书,也期待残疾写作者能创作出更多有文学高度和力量的好作品,用文学点亮精神之灯。

愿“从心出发”丛书成为我们心灵的好伙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