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文学作品论

文学理论基础 作者:阎嘉 著


第二章 文学作品论

概 述

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体验的对象化、物态化,是鲜活感性的符号化形式,是人类精神超越性的存在。在中外文论史上,文论家们从诸多角度来理解和阐释文学作品的构成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文学被看作是作家内心思想、情感、人格、志趣、精神等的外化,对文学作品的构成问题常常是从作家创作的动态性这一角度来进行探讨的,诸如构成各要素之间的运动与变化关系,创作主体意志由内向外的投射等,由此形成了文与质、言与意、形与神等辩证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传统文论相对更偏重于关注“质”“意”“神”,力图将这些形而上的内容作为主导,从而引发、生成有形的文字。不过,这些观念并没有妨碍中国古代文论对形式美的追求。比如,在文学创作中有对骈偶形式的推崇,齐梁时期有“四声说”“八病说”等,它们都是在形式方面独具民族特色的观点。

西方文论认为,艺术形式是实体世界的具体化、丰富化、形式化,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目的性的统一。在《六概念史》中,波兰美学家托塔克维兹分析了艺术的存在方式——“形式”。他认为“形式”一词出自中古拉丁文的“形状”,这与古代希腊文“式样……理念”等相关。该词来源的模糊性使“形式”这一概念的规定带有歧义性,出现了不同的形式理论。概括地说,“形式”一词在西方美学史中至少有五种含义,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存在(本体)形式、与元素相对立的排列形式、与内容相对应的外形式、与材料相对应的形状形式,以及康德的“与主体对知觉客体的把握的先验形式”。这些含义的形成与变化呈现出西方从古希腊到当代理解艺术作品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历史脉络。

在西方,一般把文学作品当作“客观存在”进行研究,注重文学构成中各要素的逻辑关系。古希腊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本体论是偏重于形式的。柏拉图认为“理念即形式”,形式是最真实的本体。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形式是事物的本体,艺术作品的美在于有头有尾的整一性。这种整一性既是形式的,又是内容的,是它们之间的一种契合。近代西方美学对艺术作品本体论的认识则显示出形式和内容的对立与分裂。在黑格尔那里,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成为了互相对立统一的两部分,并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形态:形式大于内容为象征型艺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为古典型艺术,内容大于形式为浪漫型艺术。到了现代,哲学家试图弥合由于内容和形式的二元对立所造成的作品本体的两分局面。在形式主义思潮之后,结构主义、文学阐释学、文学现象学、接受美学、后结构主义等,都纷纷放弃了从内容方面来研究文学作品的构成。结构主义试图用作品的深层结构与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的对应关系,来取代传统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努力挖掘内容下面的深层意蕴;新批评的作品本体论立足于作品的抽象与具体关系上,强调通过语言分析去演绎作品的本意。此外,兰色姆的“结构—肌质说”、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弗莱的神话分析,罗兰·巴特的文学分析,英伽登的艺术作品现象学分析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文学作品的本体论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文学研究已从外部研究走向内部研究,成为了20世纪文论的热门话题。可以说,文学作品本体论具有明显的偏重形式的倾向。在他们看来,“内容”一词,不仅含有具体形象,还包括逻辑、理念、伦理社会、历史等非艺术的因素。于是,人们将注意力放到作品本体的层次上,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去挖掘语音学、文化学、心理学、文学等的深层结构。形式不再仅仅是内容的承担者,而成为内容本身。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的构成从来就不是作品单方面的,读者的阅读行为是构成文学的重要部分。一方面,读者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作品的内容,而是带着自己独特的个人文化背景与“期待视野”来阅读,这种阅读的效果会有千变万化的结果和阐释意义;另一方面,那些将批评的重点放在对作家本意的追寻或者作品意义推敲的研究,是不能够真正走进文学本身的,真正的文学需要有具体读者的参与。因此,研究读者的心理活动与接受方式及其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也是他们新的研究方向。在这些方面,德国的加达默尔、法国的杜夫海纳、德国的尧斯等都曾作过深入的研究。

在后现代那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开始动摇、消散。所谓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永恒,而是被各种社会现实建构起来的。以法国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试图消解西方一直以来的、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由于每个词语客观上都有多面性,因此文本中的任何词汇与概念可以被它的对立面所替换的,通过这个“技术”,文本所谓的客观性也就被瓦解了(这就是德里达所谓的“危险的替补”)。德里达抓住了语言和词汇对文本意义在表达上的根本缺陷,指出语言和文本的独立导致了传统相信非语言实体的真实性(如真理)的瓦解,每一个词语都是它自身,又在阅读它时产生变异。通常我们在阅读时,会选取某个词的一种确定的意义而忽视其他意义,这种选择就导致了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开启,语言的这种缺陷是永远存在的。美国的文学批评家如卡勒、米勒、保罗·德·曼等,都曾把这一理论运用在文学批评领域,使得文学在其构成上似乎变得飘忽不定,也使得任何边缘因素都有可能参与到文学的构成中来。

整个艺术史是艺术作品存在形式不断嬗变和扬弃的历史。在当代文论看来,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逐渐指向深层结构的整体。这种深层结构和形象系统的建构是作家独特的、不可重复的,蕴含了生命体验和自我生存价值的确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