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4年4月的某一天,怀宁县古镇小吏港,美丽的洙流河畔,杂花绕树,群鹰乱飞,山青水绿,四野飘香。我正在李家嘴的家中,与我县文化馆的同志一起边阅读整理我收集的孔雀东南飞传说资料,边谈着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的保护、抢救与传承工作。这时,一个身体健壮的年轻人走进门来,他自我介绍说:“我叫谢文中,小吏港人,我正在家中写作《孔雀东南飞传说》,通过小市镇中心学校王成校长的介绍,我了解到你。我今天来拜访你,是希望能够与你交流,得到你的帮助。”我作为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传人,听说他是家乡人,写的又是孔雀东南飞传说,正是我的求之不得,自然是喜从中来。那天,我在家中热情地接待了他。
流传于潜、怀一带的孔雀东南飞故事传说,有着永恒的存世价值,它批判了中国封建社会家长制的罪恶和封建礼教的吃人面目,热烈歌颂了焦、刘忠于爱情,为了爱情永恒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传说”不只是它的反封建的意义不可低估,古人按照焦、刘殉情故事写成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它影响了一代诗风的形成;诗中流传至今的许多风俗习惯,还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由于孔雀东南飞传说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其故事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声誉日隆,招来不少远近游客,为地方百姓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孔雀东南飞传说”是一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学主题,是我县文化园地亟待开发的一笔巨大的精神宝藏,正需要人们大力收集、整理、弘扬。
谢文中祖上几代务农,父母男耕女织,干起活来无休无止,属于勤劳俭朴的那种人。新中国成立后,贫苦的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他家也过上了衣食饱暖的生活。但是,他这个家庭是人争气,命不争气。在谢文中读初中时,他的父亲先是做生意被骗,弄得血本全亏;后又出了车祸,继之是一场大病,花尽家中的全部积蓄,医治数年,终至不治,为儿女丢下数十万元的债务而去。初中时代学习成绩极佳的谢文中,毕业后只得辍学在家,从此失去了读书的大好时机。但是他对于文学事业的热烈追求初衷不改,从不言弃。
为了偿还债务,他去北京打工。他卖过报纸、摆过地摊、当过苦力,在艰难的生活中,他仍然不忘记阅读与写作。在北京打工期间,他时有诗文见诸报端,他也曾免费去鲁迅文学院进修三次。在还清父亲生病时欠下的巨额债务之后,出于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也是出于对文学事业的痴迷、执着与追求,他放弃在北京打工的可观收入,毅然回乡过着封闭式的艰苦的写作生活。他住在四十年前简陋的小平房里,窗户小,阳光不足;宅基低,地面潮湿。日有暑气熏蒸,夜有蚊蚋叮咬。他有时只得用透明塑料纸包住头,仅留双眼,也要坚持写作。他母亲一度去本镇敬老院打工;他一人在家,做饭、洗碗,日常生活全靠自己料理,他有时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他夙兴夜寐,无休无止地写作。他无钱买电脑,便用自来水笔在稿纸上写作,写成后骑自行车跑上十五里路,送到潜山县文印室去打印。修改,打印;再修改,再打印;如此反反复复数次。他就是这样花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一部六十多万字的《孔雀东南飞传说》,手写稿叠在一起竟有几尺高。人的一生,特立独行,能够忍受艰难,默默无闻,在亲朋的质疑眼光中,去做一件在常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其志可嘉,其情可悯。此情此景,非大智大勇者,不能为也。
谢文中的作品写成后,送给了安徽文艺出版社,该社审阅后认为具有一定的价值,决定出版。几日前谢文中找到我,嘱我作序,我因才疏学浅,一再推辞,求其另请高手。谢文中说:“李老师,你是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传承人,看在孔雀东南飞的面子上,你也要为我写篇序予以推介。”他的这一句话的确令人感动。我自知写序不妥,也只得勉为其难。对小说写作我是个门外汉,学习得少,对谢文中给我的电子文本又未能仔细研读,我实在无法对作品妄加品评。但是我要说,谢文中先生以“孔雀东南飞传说”为选题写作,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条路是走对了。是书的出版,对于今后孔雀东南飞传说非遗的收集、整理、传承,将会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引领下,我们家乡的美丽“孔雀”,一定会插上时代的金色翅膀,飞上蓝天,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我期盼着谢文中勤奋写作,好运连连,在不长的时间里获得创作、爱情双丰收。
李智海
2015年8月1日于怀宁县石牌五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