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争夺太子风云

女皇武则天传 作者:王丽 著


形势逆转

武媚娘感动地说道:“臣妾甘愿侍候娘娘左右,报效娘娘的大恩大德。”

王皇后扶起武媚娘,亲热地说道:“哀家已经替姐姐安排好了。”于是,便令侍妾送武媚娘到左房去歇息。

当高宗得知武媚娘已经被接到正宫的消息后,便急匆匆地前往正宫。武媚娘与高宗相聚后,恩爱有加,高宗喜不自胜。每日下了朝,高宗立刻就会回到正宫。但是,武媚娘却力劝皇上要多加礼遇皇后,不要再到她这里来。

争夺太子风云

唐太宗晚年,宫廷之中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这就是立太子之事。因为这是个关系到后继统治者的大事件,所以这个问题也成了千百年来困扰皇室家族的最棘手的问题。

唐太宗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他与长孙皇后生有三个儿子:长皇子李承乾、次皇子李泰和三皇子李治。太宗对这三个儿子,一直都是宠爱有加。尤其是对长皇子承乾,更是十分的疼爱。

皇子们为了成为太子,可以不惜代价地进行着争夺,根本就不会念及骨肉亲情。唐太宗深知立太子的利害关系,所以,他早早地便立了长子承乾为太子,并且还认真地按照皇帝的标准来培养他。可见,唐太宗对承乾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

可是,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没有办法避免皇位的争夺。由于唐太宗十分疼爱长孙皇后,因此他对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儿子也是爱屋及乌,十分疼爱他们,并且还把他们带在身边亲自抚养教育。

李承乾天资聪慧,机敏过人,深得唐太宗的喜爱。唐太宗一直以为李承乾是个治国的人才,好好培养一定会有所成就。于是,他便给李承乾请了最好的老师教他读书识礼和经世治国;并且还让太子处理政务,以此来锻炼他处理政务的能力。

太子李承乾也竭尽全力地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各种任务,唐太宗对太子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当唐太宗出巡时,便把太子留下来看管国家,同时,他还在大臣面前夸奖太子有自己的样子,以此来树立太子的威信,也使得朝中大臣对太子颇为敬重。

太子看到父亲这样地看重自己,朝中大臣对自己又是敬重有加,以为自己的太子之子已经坐稳了,于是就飘飘然起来。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便整日地游手好闲,吃喝玩乐也是样样精通。

太子有个怪癖,就是喜欢突厥文化。于是他便叫人修建了突厥人住的帐篷和房屋,并且还命手下的人穿着突厥人的服饰。更离谱的是,他还一个人直挺挺地躺在地上,让穿了突厥衣服的手下为装死的自己哭喊、号叫,因而把唐宫搞得乌烟瘴气。唐太宗知道这件事后,对太子失望至极,便派东宫的大学问家孔颖达、于志宁和张玄素等人前去劝导太子。

太子这种有失储君风范的品行,使得太宗皇帝十分的失望。之所以并没有马上废黜他,是看在他年少无知,又是长皇子的分上。同时太宗也希望他能够悔过自新,所以才只是教训了太子一番,而没有立即废除他。

但是,太子非但没有领会父王的心意,反而以为太子之位是板上钉钉的事,父王也不会轻易易储。所以,对于之前的教诲太子早已经抛之脑后,当他一回东宫就又被身边的人引入歧途了。

李承乾表面上装作认真悔改的样子,暗地里却将劝导之人打得半死。唐太宗对太子的所作所为十分恼怒,但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唐太宗对太子承乾抱的希望很大,所以太子的堕落给他的打击也很大。

见此情形,在贞观十年前后,太宗皇帝开始产生了易储的念头。他又把目光停留在魏王李泰的身上。唐太宗的二儿子魏王李泰,看到哥哥这样不争气,认为机会来了,于是便动起了歪脑筋。此时,他已经对太子之位有些虎视眈眈了。

在此时,李泰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不断地去讨好唐太宗,他知道唐太宗喜爱文学,于是,便认真地学习文学以及治国方略,唐太宗看了很是欢喜。

第二件事就是礼贤下士。唐太宗对人才极为爱惜,魏征反复地顶撞唐太宗,唐太宗却也总是接受他的建议,并称他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李泰把父亲的这些爱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此外,为了博取唐太宗的好感和信任,李泰还网罗了天下有才之士编写了《括地志》呈献给唐太宗。唐太宗高兴极了,认为二儿子是个可造之才,将来有希望接替太子的位子。于是,便在朝廷里不断地提高李泰的声望,想以此取代大儿子承乾。

此时,魏征认为唐太宗这样做是不对的。李泰在平日里就结党营私,还不断地排除异己,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够做太子呢?于是,魏征和褚遂良一商量,决定联合起来对唐太宗进谏,希望唐太宗能够停止对李泰的提拔。冷静下来的唐太宗也回来想起太子承乾的种种好,便又寄希望于承乾,希望他能够改掉恶习,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当李泰看到唐太宗对自己的态度不如之前好了,就知道事情已经起了变化,于是,他便加紧了夺位的步伐。李泰拉拢驸马柴令武、房遗爱、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做自己的幕僚。此后,他还威逼利诱大臣,企图逼迫唐太宗立他为太子。

这个时候的武媚娘,已经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了,她的心凉了。宫廷里的明争暗斗将她最初进入唐宫的喜悦与憧憬冲刷得荡然无存,她明白皇宫中将会出现一场厮杀。而这场厮杀是否有硝烟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它一定会发生。目前,她所能做的也只有静观其变。此时,太子承乾并没有因为唐太宗对他的容忍而有所改变。他没有改掉胡作非为的行为,依然是终日饮酒作乐。唐太宗对承乾也由失望转为了绝望。

唐太宗遥望昭陵,对死去的长孙皇后频频问道:“面对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我该怎么办啊?我如果废了承乾,是对不起皇后你啊!我如果不废他,那是对不起大唐江山社稷啊!我该何去何从啊?”说着说着,唐太宗便老泪纵横了。

武媚娘看到唐太宗这样的难过,也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她知道在唐太宗心里,她什么都不是。唐太宗从来都不肯多看她一眼,因此,她根本就没有说话的份。

后来,经手下人的提醒,承乾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便串通了自己的叔叔李元昌、吏部尚书侯君集、中郎将李安俨等官员打算谋反,直接取代自己的父亲称帝。当然,此时的李泰也一直没有闲着,更是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的夺位计划。由此可见,一场宫廷政变一触即发。

然而,最为可笑的是,还没等到承乾和李泰动手,齐王李祐便率先造起反来。李祐与李承乾差不多,也是个游手好闲的人。当唐太宗得知消息后,十分气愤,将李祐关进了大牢,并交由刑部进行审问。

后来,当唐太宗知道了李承乾要谋反的事情后,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他赶紧将案子交给了最信任的老臣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来进行审理。结果,证据确凿,由不得唐太宗不信。

唐太宗气瘫在龙椅上,你们既然起了谋反之心,我就要给你们点儿颜色看看。一气之下,唐太宗废了太子李承乾。这个时候,武媚娘也为唐太宗感到寒心,同时也更加佩服他的果断与坚决。同时,她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宫廷之战就是你死我活,一旦斗争就只能是斗到底,没有任何回头路可走。

后来,唐太宗想立二儿子李泰为太子。但是,老臣长孙无忌却坚决反对。因为李泰是长孙无忌看着长大的,这孩子从小就爱耍心眼、捉弄人,对下人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李泰长大后,表面上对长辈们毕恭毕敬,事实上却在朝中安插自己的势力,排挤元老。长孙无忌认为李泰阴险狡诈,不可以立为储君,一旦李泰得势必定会使朝廷大乱。

可是,唐太宗却不这么认为。他对大臣们说:“昨天李泰在我的怀里说‘我能成为父皇您的孩子,是我的福气啊!我有一个孩子,等到我死的时候,就将他杀死,让位给我的弟弟晋王。’有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我看他也实在可怜啊!”

这时,褚遂良一听,便对唐太宗说道:“皇上啊,您觉得他可怜,微臣倒觉得他可怕呢!您试想一下,等到皇上您驾鹤西去了,魏王就会占据天下,他还会杀了他的爱子,传位给晋王吗?以魏王的言行来看,你要先立魏王就要先妥善安排好晋王。不然,魏王恐怕会先向晋王下手啊!”这话一语中的,长孙无忌憋了很久的话终于被褚遂良说了个痛快。

唐太宗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只是他不愿意去接受这个现实。就在唐太宗商量着怎么处理李泰的时候,李泰也没闲着,他怕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就去找弟弟李治,威胁他说道:“你和李祐的关系不错,现在太子和李祐都因为谋反被处决了,你难道就不害怕吗?”

李治本来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听到哥哥这么一说,大气都不敢出了。之后,李治就终日愁眉紧锁,闷闷不乐。唐太宗觉得李治有些奇怪,便询问起他来。

李治将实情和盘托出后,唐太宗愣了好半天,心想:李泰竟然跑到弟弟那里去威胁他,真是太让我失望了。后来,唐太宗想来想去,还是立了李治为太子。

其实,李治对于做太子的事情想都没想过,他不像其他皇子那样对权位感兴趣,他更加喜欢舞文弄墨。在李治的身上,文人的气质太浓郁了,他善良、敏感、柔弱、不喜争功。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可以说唐太宗对李治并不太满意。他太了解这个儿子了,他宽厚、仁爱,但是不够果决,他满腹经纶却缺少雄韬伟略。但是,他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只有这一点就够了,其他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唐太宗也只能这样来安慰自己。

唐太宗知道李治在朝中没有两个哥哥有声望,平日里他又很少与大臣交往,因此大臣们多半是不愿意臣服于他的。于是,唐太宗想了一个办法,让大臣们臣服于李治。

这一天,唐太宗将大臣们召到了两仪殿中。在两仪殿内,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我的儿子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我实在没有脸见诸位爱卿了。”说着便拔出剑来就要自裁。

这下可吓坏了左右的大臣,他们急忙跑上前去阻拦。其实,这是唐太宗能够想到的。当时,长孙无忌就在唐太宗的身边,他握着唐太宗的手腕不让他动。于是,唐太宗便将剑指向了李治,长孙无忌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即知道了唐太宗的意思,于是就说道:“皇上,请您明示吧!我们都听从您的吩咐。”

这时,唐太宗放下剑对大臣说道:“我想立李治为太子,你们看怎么样啊?”长孙无忌一听这也没什么不好,反正也是自己的亲外甥;虽然李治没有唐太宗的英明,但总归还是有些德行的;况且他虽没有治国之智,却有用人之明。长孙无忌第一个就表示了赞成,其他大臣见唐太宗决心已定,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唐太宗见状,对李治说:“大臣们都愿意拥护你,你还不谢恩?”李治这才急急地给大臣们叩头。幸运之神就这样降临到了李治的身上,一个没有想过要当皇帝的人,却在“鹬蚌相争”之下,坐享了“渔翁得利”的硕果。

含泪入尼姑庵

当李治成了太子之后,已经年老的唐太宗急切地希望他能够撑起大唐的江山。于是,便加紧了对他进行帝王式的良好训练。唐太宗整天把他拴在自己的身边,教他治世之道以及驾驭百官之术。无论大事小情,也都要叫李治来问一问,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教导他如何做好一个君王的机会。

由于李治频繁地往来于唐太宗的宫殿,便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她就是武媚娘。李治拥有着文人的儒雅气质,他对宫里的人一向都是以礼相待,即使是侍女也不会有所轻视。

武媚娘在唐太宗的宫中伺候笔墨,因而与李治也能够经常见面。李治看见武媚娘也是以礼相待,不会菲薄她的才人身份。而武媚娘也在李治这里找到了一份尊重,这也许是武媚娘愿意接近李治的原因之一。

在李治眼里的武媚娘是有些特别的。她不像其他女人那样端腔拿调,而是很麻利地做着事。话不多说,脸上也不堆笑。见惯了女子逢迎的李治对武媚娘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因而总是很渴望见到她。于是,他也总是往父王的宫里跑。此时,唐太宗还以为李治已经走入了正轨,一边为他高兴,一边也放松了对他的监督。因此,武媚娘和李治之间才会有更多的独处机会。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小儿子,又深得唐太宗的疼爱,因此他的依赖心理也是比较强的。此外,他本人的感情又极为细腻,对粗犷、强大的事物较为好奇和倚重。

可以说,正是由于武媚娘身上的野性和强悍对李治产生了致命的吸引。而李治对武媚娘的一份尊重,也让她有一种得到荣耀的快感。随着两人接触的增多,各自心里都渴望接近对方。只是碍于伦理,不能如愿,但是,两人眼神的交会却从未少过。

在贞观十八年时,高句丽派兵袭击了大唐的藩邦新罗,唐太宗很生气,便决定亲自带兵去攻打高句丽。大臣们觉得唐太宗的年龄大了,路途遥远,都劝他不要去。可是,唐太宗也是个好胜之人,他没有听从众人的劝告,执意带着兵出发了。

就在饯行的时候,太子李治害怕唐太宗这一去就再也见不到他了,便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唐太宗看到他这个样子十分生气,于是,便厉声阻止李治哭下去,随后扬鞭而去。

这时,武媚娘见到李治这样失态,又被痛骂,不免有些同情。因为她知道李治是个感性的人,见不得生离死别,此时的她心疼李治的成分则是更多一些。

在这之后不久,被废掉的太子李承乾在被流放黔州时死了。李治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是一阵感伤。武媚娘觉得李治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于是,她对李治便多了一些信任与关爱。因为唐太宗在外征战,用不着侍女,所以武媚娘便成了太子的侍女。

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武媚娘对李治多了些了解。她在李治身边好言相劝,李治也深感到武媚娘在他身边的重要性,于是就更加喜爱她。因此,两个人的感情急剧升温。

在贞观十九年的冬天,唐太宗终于肯班师回朝了,与高句丽的战争没有多大进展,唐太宗灰心丧气地回到了长安。经过战争,再加上风寒与劳累,唐太宗累病了。

只见唐太宗躺在病榻上,情况时好时坏。此时,又是祸不单行,这时他最喜爱的小女儿又不幸死去了。唐太宗很伤心,一个多月都吃不进去东西,整日以泪洗面。也许当人到老了的时候,感情也会变得更加脆弱吧。

从此以后,唐太宗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经常会感到悲观,也常常会叨念自己是不是时日不多了。每次听到这里,李治和武媚娘就会忍不住地难过起来。

唐太宗十分渴望自己能够多活些时日,于是便找来人给他炼丹,希望能通过吃丹药来延长自己的寿命。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丹药越吃越多,而精神却越来越萎靡了,使得唐太宗整天都是心神不宁,他变得十分的焦虑。

在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和唐太宗一起出生入死,也是唐太宗最为倚重的爱将李靖离他而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唐太宗悲痛不已。

后来,唐太宗觉得在长安城的太极宫住着很不舒服,因为太极宫地势低洼,让人感觉气闷。为了养病,他在地势比较高敞开阔的终南山修建了翠微宫,作为疗养的行宫。此时,唐太宗并没有停止服用丹药,在疗养期间,他还是在吃着丹药,结果导致上吐下泻,病情也愈加严重。

在这段时间,武媚娘与李治每天都会在宫中服侍唐太宗。李治终日忧心着父亲的病情,一方面他的确是个孝子,而另一方面,他也是个依赖性极强的人,他怕父亲一死,这偌大个王朝就要靠他自己来支撑,他没有信心能够像父亲那样撑起李氏江山,这也是他比较担心的地方。

其实,在这个时候心情忧虑的又何止李治一个人呢,武媚娘也是极为难过的。此时的她心里十分清楚,一旦唐太宗驾崩,那自己的前途就会变得更加渺茫了,她也无法得知自己将来命运的走向。

在唐太宗病危期间,也是李治最为无助的时候,武媚娘一直都陪在他的身边,时刻都在宽慰着他。武媚娘说:“太宗是治世的英才,会万世留名的,他还留给你这么多大臣,你不用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而且我也相信太子你会像太宗一样做个好皇帝。”

李治听了武媚娘的话很是感动,这时的武媚娘较之前已经成熟了许多,她已经知道如何去揣摩他人的心理了。而李治看到娇媚的武媚娘竟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他是越看越喜欢,不知不觉便将她揽在了自己的怀中。

然而,有些事情是不可逆转的,唐太宗最终还是以他的步伐走向了另一个世界,在病危之际,他召见了自己的老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将后事做了一番交代。

唐太宗对老臣说:“太子是仁慈之人,你们要好好辅佐他,不要辜负了我的嘱托。”

随后,唐太宗又对太子李治说道:“有这两位贤臣来辅佐你,你不必杞人忧天,时刻都要想着当好一国之君啊!”接着,唐太宗又召见了自己的妃嫔以及太子妃,对她们也进行了一番交代。

当唐太宗把要说的话说完后,便慢慢地合上了眼,大家痛哭了起来。此时,武媚娘也为自己将来的去向感到有些迷茫,她曾经为自己所设想的美好,好像也在这一瞬间变得异常灰暗了。

皇帝病死在宫城之外,对政治可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且还容易引发动乱。所以,在唐太宗去世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立刻安排了禁军护送太子李治回到了长安,以此先来稳定局势。同时,他们带领其他随行人员护送唐太宗的灵柩返回长安。当两批人马会合之后,才昭告天下,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

那是在贞观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49年,二十二岁的太子李治在长安太极殿即位,是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颁布命令大赦天下,对文武百官加官晋爵。长孙无忌被封为太卫兼任中书令,李勣被封为宰相,并立太子妃王氏为皇后。封皇后的父亲为魏国公,母亲为魏国夫人。所有的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在唐太宗驾崩后,武媚娘对于自己将来的何去何从,也不知如何是好了。其实,根据北朝以往的惯例,死去皇帝的妃嫔有三种安置方式。

第一种,妃嫔自己育有子女的,就可以跟随自己的孩子到宫外居住,安享晚年。当然,这也是最好的情况了。

第二种,如果妃嫔没有子女,但是却具备了某种特殊的才能。这样的人会继续留在宫中,来为新皇帝服务。

第三种,就是妃嫔既没有子女,也没有任何的特殊才能的人。那么,这些人或者是被安排到为故去的皇帝修建的别庙里,或者是被安排到国家指定的尼姑庵或道观之中,去当尼姑或者是道姑。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此时,武媚娘也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走向。她还清晰地记得,她同太子在老皇帝病中时的私下谈话,这是她和其他出家的妃嫔所不同的地方。当然这种心思,使她得以压抑耻辱和仇恨。

有一天,病中的唐太宗突然问侍候汤药的武媚娘,说道:“朕当不久于人世,以后你将作如何打算呢?”

武媚娘两眼含泪,她怎么会不知道皇帝身边侍女的将来呢,于是,她答道:“妾将削发为尼,为陛下念经求福。”唐太宗听了点了点头。

这时,太子李治听了却是神色一变。事后,他问武媚娘:“你怎么在父皇面前说这样说呢?难道你就忍心离开我吗?”

武媚娘苦笑着说:“我也不愿意离开殿下,但是,皇上只要我侍候你,并没有将我赐给你呀。我怎么会不顾名义去求皇上呢?我还不过是皇上身边的侍女而已,如果有一天皇帝驾崩,我也只有削发为尼,这谁又能违抗呢?殿下还是忘了我吧!”

这时,太子急忙说道:“那我去求见皇上,我不愿意让你就这样走了。”但是,当太子见到父皇病成那样的时候,又怎么敢在这种时候去求父皇赐给他一个侍女呢?

在守灵的长夜里,皇帝的灵柩停放在大殿里边,武媚娘以先皇侍女的身份守候在这里,并侍候着新君,陪着这位软弱的新君哭泣着。在单独的场合,这对恋人依依不舍。武媚娘说:“皇上现在舍不得我,将来我身处尼姑庵,皇上若能记得今天,心里还有我,我已经是感恩不尽了。”

此时的李治并没有想出挽留武媚娘的办法,他为即将到来的分离肝肠寸断,流着泪说道:“我是不会忘记你的,我会时常来看你,你要相信我啊!”

武媚娘再也控制不住感情了,她大放悲声,哭着说道:“皇上千万不要忘了我啊,如果忘了我,我只有死在陛下面前了。”

李治对武媚娘一再发誓,说道:“我一定会去看你,你就放心吧。”

在武媚娘出宫的那天,李治悄悄地来看她。只见武媚娘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小声地叮嘱道:“皇上答应我的事,一定要办到啊!”

李治深深地向她点了点头,说道:“等服丧期满后,我就会来接你入宫。”说完后,便解下了身上的九龙玉环,偷偷交给了武媚娘,说,“以此为证,誓不相负。”武媚娘看到李治对自己的一片痴心,感动得热泪盈眶。

那是在贞观二十三年,武媚娘入感业寺为尼。当时,她还不到二十六岁。感业寺依山傍水而建,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但是,对于生命力旺盛的武媚娘来说,那里简直就如同牢笼一般。

在感业寺中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只有木鱼的当当声;没有了平日的华衣美食,只有粗茶淡饭相伴。此时此刻,当武媚娘望着眼前的生活时,竟有些不知所措了。

武媚娘听着老尼姑嘴里念的经,心头就感到一阵阵的烦乱,这样的生活比宫中还寂寞。虽然有了相对的人身自由,但是却根本没有打发时间的办法,这样清淡的生活真的不适合武媚娘。

武媚娘需要的是惊涛骇浪、浓墨重彩的繁华生活,而现在的生活简直让她极度地崩溃,她时刻都在盼望着赶快离开这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唐高宗的思念,将武媚娘的心绞揉得乱七八糟。

可是,武媚娘是个十分聪明的人。虽然她对当今的新皇帝怀有满心的希冀,但是,她对自己的前途却是迷惘得很。因为,武媚娘不能肯定唐高宗会真的来看她,并且会接她入宫。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将要怎样度过呢?自己是否还会有出头之日呢?这也许是她始终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吧。

在武媚娘初入寺院时,她整天都是以泪洗面,痛不欲生。但是,在她渐渐冷静下来后,她想起了唐高宗对她说的话:皇上曾经答应过她会来看她,会来接她进宫。因此,她决不能灰心丧气,自轻自贱,而是要振作起来,等待新皇上的到来。如果自己一味悲观失望,摧残自己,那可能就坚持不到见到高宗的那一天了。她必须要相信皇上,因为这也是她唯一的希望。

武媚娘在感业寺住的这几年,使她成熟了许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不应该说,说话、做事要怎样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她在心中不断地在总结着。

此后,武媚娘为了打发孤寂痛苦的相思岁月,开始烧香礼佛,面壁打坐,诵读和研究佛经。对佛门之地,她并不陌生,母亲杨氏就是一个信佛之人。

在西蜀利州时,母亲经常会带她到利州古寺拜佛,因此她早就已经略懂一些佛教知识了。而今在感业寺中,她却要整天都与佛和佛教经典打交道了。

武媚娘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对佛经的诵读理解无师自通。所以,与其他入寺的妃嫔们相比,武媚娘对佛教的理解和领悟是最为深邃的。

尽管对佛教研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武媚娘却并没有因此而遵守佛门的清规戒律。她的人虽然出了家,但是心却没有出家,对唐高宗的思念与期盼从来都没有中断过。

在漫漫长夜里,武媚娘曾经写下了悱恻动人的相思诗句,以此来表达她的心境。冬去春来,相思难熬,命运不卜,武媚娘却时刻都在隐忍着,她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凡的女人。已经有着极高的抱负、学养和政治才能,怀抱着炽热的爱情,对生活充满热爱和追求的武媚娘,而此时却深陷于佛门之中,面对如此痛楚的处境却也没能把她给压垮,她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女人啊!

可是,这种隐忍和克制,却更加磨砺了武媚娘这个二十几岁就历经磨难的女人的性格和意志,有自强不息、敢作敢当,当然也有残忍凶狠和不择手段的一面。

有一天,一个天大的好机会降临到了武媚娘的头上。感业寺的老尼告诉武媚娘,唐高宗要来感业寺为唐太宗祭奠了。当武媚娘听到了这个消息时,她简直不敢相信。但是,在她冷静下来之后,她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必须得抓住它,否则自己就将永无出头之日了。

唐高宗终于来感业寺了。其实在武媚娘入寺的两年时间里,唐高宗的日子过得也并不畅快。在后宫中,皇后王氏以出众的淑静贤德而闻名,从未有失于一个国母的身份。

皇后恭顺依从,从来都不会违背皇帝的意愿,但是,由于她太过于拘泥,高宗并不爱她。而且王皇后还是关陇大族的后代,是关陇在朝堂上的势力向后宫的延伸,高宗无形中成了被监视的对象,因此,他也是不得不小心翼翼,否则就会有人来劝谏他、引导他,直到说得他厌烦透了为止。

在朝堂之上,唐高宗依赖着舅父长孙无忌等顾命大臣,这些人对唐太宗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因此在帮助、劝谏、指教唐高宗时也都尽心尽力。高宗生活得小心谨慎,不敢随心所欲。

唐高宗本不是一位英明有才能的君主,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不能不去处理朝政,以此来不辜负死去的父皇对他的期望。可是,高宗对朝政事务也很难有自己的主张,他不得不事事都得听命于大臣,这又使他感觉到羞愧自卑。长孙无忌等大臣并不了解他这种软弱无助的心理,都还在夸赞他从善如流、一言一行毫无过失呢。

当唐高宗感到无处倾诉时,有一个女人让他暂时忘记了种种烦恼,那就是萧淑妃。美丽动人的萧淑妃,由于受到了高宗宠爱,变得任性骄纵。其实,高宗深知与萧淑妃只可共享玩乐,而不能够谈及心声。

萧淑妃被唐高宗宠爱,王皇后便有些嫉妒了,于是,两个人都在高宗面前彼此攻讦,喋喋不休。唐高宗既不袒护王皇后,也不袒护萧淑妃,因此令他感到心烦意乱。

每当在这个时候,唐高宗便思念起武媚娘来。武媚娘善解人意,往往能够体谅他的心思,那种既妩媚又坚毅的神态,简直让他如醉如痴。经过这两年的时间,忙乱和心烦几乎使他忘了这个曾让他有些痴迷的女人了。

在唐高宗服丧届满之时,他履行了诺言,前往感业寺去烧香,并借机去看望武媚娘。礼完佛事之后,高宗觉察到侍立的尼姑中有一个人在低声啜泣,哭得特别的伤心,简直令人心碎,仔细一看,正是他日夜想念的武媚娘。

眼前的武媚娘虽然身着缁衣,但还是那样的光彩照人,唐高宗心里顿时感到十分的惊喜。随后,他便以“龙体劳累”为借口,停驾寺中厢房歇脚并派人秘密召见了武媚娘。

两人一见面,武媚娘百感交集,哭泣着把满腹哀怨与痛楚说了出来:“陛下位登九五,竟忘了九龙玉环的旧约吗?”

唐高宗看着武媚娘,也落下泪来,说道:“朕何曾忘记过你我的约定呢?只因丧服未满,不便传召。今天特到此,名是悼祭先帝,实际上是来看望你的呀!”

武媚娘非常感动,便向高宗倾诉了这两年来对他的思念之苦。唐高宗自恨失约,其间没有来看望过她。

随后,武媚娘将《如意娘》读给唐高宗听: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唐高宗听完后深为感动,原来武媚娘在这里时刻都在思念着他。宫廷里的女人多是为了争宠才在他面前曲意逢迎,而武媚娘却是在这荒凉的寺院里一心想着他,这是多么厚重的情谊啊!

此时,唐高宗已经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只是他还不知道,此时的武媚娘已经不是之前的武媚娘了。经过多年的磨砺,在武媚娘的心里,也许曾经的爱现在却变成借以攀缘权力的阶梯。

从此以后,唐高宗总会找机会来偷偷地看望武媚娘。在一次相聚之后,武媚娘告诉唐高宗她已经怀有身孕了。唐高宗一听,又喜又愁,喜的是要添一个龙子了,愁的却是武媚娘在寺中已经不能安身了,可是却无法把她接回宫里。

当武媚娘看到唐高宗这种为难而犹豫的表情时,她感到失望极了。可是不管武媚娘有多失望,在她的内心深处都是希望唐高宗接她回宫的。

带心愿返皇宫

在唐高宗承诺将武媚娘接回宫中后,他也感到有些为难,因为这毕竟不是一般的事情。首先武媚娘的身份是最大的障碍;其次,便是王皇后。因为后宫之事都是由皇后进行管理的,如果武媚娘想要进宫,那就必须经过王皇后的同意。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唐高宗与尼姑有染之事被传得沸沸扬扬时,王皇后也知道了此事,她勃然大怒,觉得皇帝太不像话了,怎么能够与一个尼姑情投意合呢。

可是,在愤怒之余,王皇后心里又打起了算盘。她想:如果不答应,有悖恭顺之后德,皇上对自己就会更加不喜欢了,而且她也不一定就能阻止得了皇上;如果答应了,那将会添加劲敌,这显然是在自找苦吃。

思来想去,王皇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现在对自己威胁最大、自己最恨的就是萧淑妃,那就把武媚娘接进宫来,既送个顺水人情,迎合了皇上的心思,又可以让武媚娘笼住皇上的心,以此来疏远萧淑妃。到了那个时候,再与武媚娘一结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除去萧淑妃了。

此时的王皇后的确是太轻视武媚娘了,她觉得武媚娘是个出家的尼姑,又是先皇的侍妾,地位十分卑下,谅她也不敢像萧淑妃那样放肆。

王皇后想:如果武媚娘太放肆的话,那再去除掉她也是很容易的事。何况我又有恩于她,她也会因为感恩而服从于我的,并且还会甘愿受我的控制。这么一想,王皇后便释然了许多。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上天待武媚娘还是不薄的,让她在回宫的这一问题上得到了转机。也正是由于王皇后与萧淑妃之间存在着的不合因素,使武媚娘有了再次进入皇宫的希望。

随后,王皇后便将她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柳氏,柳氏也很赞同。为了谨慎行事,她又找来舅父进行商量。由于他的升迁是与当今皇后紧密相关的,所以当皇后遭到萧淑妃的为难后,他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了。

在舅父听了王皇后与柳氏的离间之计后,权衡再三,也觉得这一方法可行:武媚娘出身寒微,在朝廷上也没有任何可依靠的人,又曾为先皇妃嫔,即便今后得宠,其威胁也比萧淑妃小得多。因此,他主张速行此计。

当王皇后要将在感业寺的武媚娘接回宫的事情告诉唐高宗时,高宗高兴坏了,他没有想到王皇后竟然是这么的深明大义,愿意成全自己。

同时,唐高宗又觉得往日对王皇后太过于冷落了。此外,王皇后还安排下了武媚娘的住处,并把这一安排告诉了唐高宗。唐高宗果然欣喜,对王皇后的态度也热情了许多。

紧接着,王皇后便派人到感业寺吩咐武媚娘蓄发。武媚娘得到皇后要接她进宫的消息后,既高兴又震惊,她没想到皇后是一个非常宽厚的人。

但是,武媚娘也感到这中间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意味。因为,武媚娘从高宗当时要接她进宫的为难表情里可以看出,皇后这一关应该是很难通过的,而现在却是这么轻而易举地就过了这一关,她也为此而感到意外。

武媚娘身为尼姑,又是先皇下层侍女,自己的命运太不容易受自己的控制了,因此即便进了皇宫,自己也得多加小心。她对后宫的斗争曾是熟悉而又厌恶的。

武媚娘告诫自己,为了使自己和腹中的胎儿能够安全,要对皇后百依百顺,力求通过皇后先站住脚跟,等到了解了宫中的形势,自己就好自处了。

不久之后,宫中果然来了人,把武媚娘打扮了一番,用小轿悄悄地把她接回了皇宫。在正宫,王皇后笑脸相迎,武媚娘急忙跪下行礼:“臣妾叩见皇后娘娘。”

王皇后答礼不迭,嘘寒问暖:“起来,起来。姐姐在寺里受委屈了。皇上早先并没有对哀家提到过姐姐,要不哀家早就要劝皇上接你进宫了,就不会让姐姐受到这么多的苦了。”

武媚娘连忙谢道:“臣妾劳动娘娘心神,不胜感愧,娘娘的大恩大德,臣妾永生难忘。”说着,武媚娘又拜见了魏国夫人柳氏。柳氏不发一言,面容冷漠,因为她根本就瞧不起这个先皇的侍女。

王皇后见此,立即打破了尴尬,说道:“姐姐不必拘礼,今后以姐妹相处,有姐姐陪伴,哀家就多个说知心话的人了。”

武媚娘感动地说道:“臣妾甘愿侍候娘娘左右,报效娘娘的大恩大德。”

王皇后扶起武媚娘,亲热地说道:“哀家已经替姐姐安排好了。”于是,便令侍妾送武媚娘到左房去歇息。

当高宗得知武媚娘已经被接到正宫的消息后,便急匆匆地前往正宫。武媚娘与高宗相聚后,恩爱有加,高宗喜不自胜。每日下了朝,高宗立刻就会回到正宫。但是,武媚娘却力劝皇上要多加礼遇皇后,不要再到她这里来。

皇后得知后非常满意,就在高宗面前多次称赞武媚娘,并且还劝高宗给武媚娘一个名分,以此来笼络武媚娘,让萧淑妃坐冷板凳。

这个时候的萧淑妃,已经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了,现在她有些坐不住了。有时,萧淑妃见到了皇后,见她已不像往日那样酸溜溜和恼怒的样子,而是一副得意满足的神情,对自己一脸的嘲弄和蔑视,她十分不解。

后来,经过打听,萧淑妃才知道皇后把一个叫武媚娘的尼姑接进了正宫,而且同自己一样有了身孕。怪不得皇上每晚都会留宿在正宫,原来皇后找了个人合伙整我呀!萧淑妃要看看这个武媚娘是个什么妖媚模样儿,于是便决定到正宫去看个究竟。

皇后听到萧淑妃来了,便也想看看她落魄失魂的样子。武媚娘入宫后,已渐知后妃争宠之究竟,也知道了自己在其中的用处。她是偏向皇后的,因为如果不是皇后,她是进不了皇宫的。但是,她还没弄清萧淑妃这个人,暂时还不想贸然触犯她。

王皇后出外迎接萧淑妃,就用以前萧淑妃对她说过的话讥笑道:“哎呀,什么风把淑妃吹来了,在家坐不住了吧。如果淑妃记挂皇上,何须亲自来呢?哀家会给皇上说的。”

淑妃冷冷一笑,说道:“臣妾今天特意来看娘娘,听说娘娘从尼姑庵里找了个女人来,我想看看是只凤凰还是只野鸡呢?”

这时,武媚娘腆着肚子走了出来,她知道此时是免不了一场交锋了,从这个女人的嘴里她便知道了其阴毒厉害。但是,她身份低,便隐忍着羞耻,先施礼道:“妾拜见淑妃。”

萧淑妃打量了她片刻,并不答礼,哈哈大笑地说:“噢,果然齐整,怪不得能让皇上入迷,专门从尼姑庵里捡回来呢。”又说,“瞧你这样恭谨有礼,本妃怎么受得起呀?”

武媚娘不软不硬地说道:“知礼乃人道,非礼乃禽兽之道耳。淑妃在皇后娘娘面前非礼,妾却不能不知礼也。”

一句文雅清冷的话竟是这样有理有力,无形中又回敬了淑妃先说的“野鸡”的侮骂,让淑妃一愣,竟无话可答,惹得王皇后娇笑不止。萧淑妃讨不到便宜,悻悻而去。

萧淑妃回去后,并没有善罢甘休。有一天,皇上下朝回驾,忽听路边亭榭里传出娇嫩清脆的一声“父皇”,一看是五岁的长女义阳公主,就叫停驾,独步过去。义阳向父皇跪下行礼毕,就一下扑到父皇的怀抱。女儿聪颖可爱,高宗搂住女儿,百般亲昵。这时,义阳公主问道:“父皇怎么不来看我们,母妃整日思念着父皇。”

高宗道:“好女儿,带父皇去见你母亲。”说着即来到淑妃宫中。萧淑妃不理不睬,泪流满面。高宗问道:“淑妃为何这般哭泣呀?”

萧淑妃怒气冲冲地说:“皇后纵容那个武媚娘辱骂臣妾,说臣妾是禽兽。”

高宗道:“不会吧,武媚娘恭仁有礼,皇后屡次说她贤德呢。”

萧淑妃本想高宗为她出一口气,不想高宗反而称赞武媚娘,顿时妒火中烧,更娇哭起来:“哪里来的野尼姑,还配亲近皇上?在宫中求宠,辱没亵渎圣体。”

高宗是最怕别人揭此隐私的,因此当他听到萧淑妃这么一说,不免愠怒,拂袖而去,丢下萧淑妃在那里自哭自闹。回到正宫后,高宗又听王皇后添油加醋的一番说辞,更佩服武媚娘识大体,也就更加厌恶起萧淑妃来。

不久,武媚娘青丝已长,一如出宫时的模样,可以出来露面见人了。高宗又顺从王皇后的美意,满心欢喜地封武媚娘为昭仪。昭仪为九嫔之首,仅次妃一级,这时的武媚娘终于可以站住脚跟了。

自此以后,武媚娘便开始了另一段人生征程。此时的武媚娘能想到的或许只是有一天能够摆脱王皇后的控制,与其他妃子平起平坐,或许更好一点则是争夺到皇后的位子,但这也只是她的一个愿望而已。

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过多地考虑一个人行为处事的连贯性,而忽略了人的成长性。人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取得怎样的成就,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左右自己决定的是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对周遭事物的认知,而对周遭事物的认知又与人自身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勇夺皇后之位

在皇帝的后宫中,表面上歌舞升平、繁花似锦,实际上却是明枪暗箭、硝烟四起。这也许是后宫女人的悲哀,但却不是武媚娘的炼狱。后宫的争斗,锻炼了武媚娘处理政治事件的能力,也使她能够游刃于政治的旋涡之中。

武媚娘正式入住唐宫后,好不容易重逢的两个人终于可以长相厮守了,高宗除了上朝以外,寸步不离武媚娘。此时的武媚娘也是尽其所能地迎合着高宗,日子过得也是十分的惬意。但是,事情并不会像她想的那么简单,在到处都充满着火药味的皇宫中,要想过安稳的日子谈何容易。

武媚娘进宫后,如王皇后所愿,萧淑妃确实受到了冷落。而这个时候的高宗也只知道有武媚娘,而不知道有后宫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与高宗确实喜爱武媚娘有关,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武媚娘的手段和霸气所致。

经过长时间的宫中生活,武媚娘深知作为帝王的高宗,随时都有可能会抛弃自己,所以要趁着这个时机,来不断地笼络住高宗的心。也只有这样,她才能在宫中进一步站稳脚跟,才能在宫中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此后,武媚娘还不断地揣摩着高宗的心思,她知道高宗的秉性,也知道高宗喜欢什么性格的人,因此,不难看出在这场心理战中,武媚娘会成为一个最大的赢家。

武媚娘时而表现得温柔妩媚,时而又表现得声色俱厉,尽管是这样的难以琢磨,但是,在高宗看来却是越发迷恋着她。

此时的王皇后看在眼里,却急在心上。这该如何是好呢?王皇后也开始琢磨起武媚娘来。武媚娘当然知道此时自己的处境,所以她行事也就更加谨慎小心了。

公元652年,武媚娘生了一个男孩,这也让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生了皇子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可是件大事情,俗话说“母以子贵”,这个儿子便成了母亲下半生的依靠。

武媚娘有了皇上的骨肉,自然就会在后宫中有了一席之地。而这时的王皇后,心中也是十分的懊恼,她恨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后宫的风起云涌岂是她能够左右的。但是,这个时候,她拿武媚娘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武媚娘觉得自己在高宗心中的位置与宫中的地位渐渐地稳固了,也是为自己争点儿什么的时候了,所以她请求高宗为自己的父亲追加封号。高宗知道武媚娘是想明正身份,光宗耀祖,这个要求也并不过分。

此外,武士彟确实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也理应有这样的待遇。但是,时隔多年才提及这个问题,朝廷里的人一定会认为是自己偏爱武媚娘的缘故。所以,高宗便把武德时期的功臣都给予追封。这样,武媚娘也就成了名门之后,出身也就不那么寒微了。

这个时候的武媚娘已经被封为昭仪,如果再系出名门,对以后的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也使得武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此时,武媚娘在满足虚荣心的同时,野心也在不断地膨胀。她开始不安于现状,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当然,她并不着急,十二年的宫廷生活,三年的寺院孤寂,已经让她学会了忍耐。也许,只有忍耐才能够使她达到最高的追求。

从此,武昭仪在宫中的地位扶摇直上,王皇后对此也是又急又恨,可是她又没有办法。她时常在想:这样一个厚颜无耻的女人,勾引丈夫的儿子,出了家还不老实,我把你接回宫来,你还不安分守己地过日子,还要四处招摇,竟然还是这样地得寸进尺。王皇后的内心极度不平衡起来,其实,作为一个皇后,最大的悲哀不是皇帝不爱她,而是她没有皇后的胸怀和智慧。

此时的武昭仪已经学会了一整套宫廷争斗的战略,她学会了阳奉阴违,学会了媚上谄下,也学会了转嫁危机,宫中的生活已经让她过得游刃有余。武媚娘每天照样给王皇后请安,照样把家里人带来的东西进献给王皇后。

谁知王皇后就是不领情,王皇后总是对武昭仪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骂她狐媚就是说她低贱,一个女人做到这种程度也是十分失败,因为她连最起码的风度也都输掉了。当然,这也就注定了王皇后永远成为不了长孙皇后。

武昭仪望着高高在上的王皇后,忽然变得有些不屑了。心想:这样的女人怎么配做皇后呢?我比她强多了,这样的人都能够做皇后,我就不信我做不了。这时,依照武氏的想法来看,要继续做个昭仪的确是荒唐可笑的事情,因为她所谋求的是更为远大的目标,她要将王皇后的地位取而代之。

其实,更加让武昭仪难以忍受的是,王皇后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她、侮辱她。武昭仪本来就是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王皇后这样做,让她对王皇后的那点崇敬之心变得荡然无存,对这样的女人没有什么仁慈好讲,你若一直被她踩在脚下,就会永远受她的辱骂。武昭仪压着心头的怒火,脸上却还带着谦和的笑。

武昭仪心里十分清楚,王皇后接自己回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萧淑妃。现在,萧淑妃已经失了宠,没了任何的气焰,按照王皇后的个性,接下来就会对付自己了,此时的武昭仪已经做好了与王皇后一决高下的准备。

对于后宫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争斗,武昭仪心里清楚得很。她现在不行动是因为时机还不够成熟,她不能再冒狮子骢事件那样的险,她需要步步为营。

武昭仪刚生下儿子没几天,又怀孕了。得知这一消息的王皇后气得暴跳如雷。她更加疯狂地对待武昭仪,武昭仪的处境十分险恶,宫中谣言四起,说武氏是狐媚之人,迷惑皇帝,排挤后宫,甚至企图篡夺后位。

其实,武昭仪知道这都是皇后勾结萧淑妃所为。皇后还警告武昭仪:“谁敢坏了我的规矩,我是不会轻易放过她的。”

武昭仪十分清楚:只要有王皇后在一天,日子就不会太平。王皇后对后宫几乎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要是给自己安上个罪名,再折磨个半死打发了是极有可能的;我不能坐以待毙了,我要巧妙地逼迫皇后走上死路。

武昭仪首先要做的就是让皇上知道自己有了危险,其主要目的不是要皇帝来保护自己,而是要为自己将来的行动找到借口,最起码也是个自卫反击。

当高宗来到武昭仪的宫中时,武昭仪忧心忡忡地对高宗说道:“皇上您不能太宠爱我,这样后妃们难免心理不平衡,皇后要用家法惩治我了,您还是时常到皇后宫里看看吧!安抚一下她的情绪,免得让她伤心。”

高宗也是了解王皇后脾气的,拈酸吃醋的事她没少干,但是要说对哪个妃子动用大刑还是不多见的。所以,高宗对武媚娘的话也是将信将疑,于是,他决定到正宫去见一下王皇后。

王皇后多日没见高宗,以为是武媚娘害怕自己,劝高宗过来看望自己。于是在高宗面前说尽了武昭仪的坏话,还说要给武昭仪一点儿颜色看看,不然她不会服从管制。

其实,王皇后的不理智就表现在这里。第一,她不明白自己的处境,顶着皇后的头衔却得不到皇帝的尊重,更别说是皇帝的爱了,在后宫没有皇帝尊重的皇后,处境比一般的妃子还差。第二,武昭仪挖好的井,她看都不看就兴高采烈地往里跳。你没有德行也就罢了,连智慧都没有,就不能怪别人会取代你了。

高宗看着王皇后丑恶的嘴脸,不免心生厌倦,开口便对王皇后说:“皇后,武昭仪从没来都有说过你半句坏话,你为什么总是和她过不去呢?”

王皇后一听更来了劲头:“她是故意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叫你迁怒于我,皇上您不能相信她呀!”

高宗听了更加心烦,回了一句:“皇后你也应该有点儿皇后的样子,这样小的气量以后还怎么做皇后呢?以前我对淑妃好的时候,你老是说淑妃的坏话,现在我对武昭仪好,你又说起武昭仪来,你这是要干什么呢?”

王皇后还要狡辩什么,但是,当她看到高宗的脸色时就住了口。高宗实在不愿意在王皇后这里过夜,于是,便找了个借口又回到了武昭仪那里。

武昭仪初战告捷,她看得出高宗是真心宠爱她的,这下她更加有恃无恐了。上边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要安抚下面的人,让下面的人做自己的耳目,这样王皇后有什么行动,也便于自己做好准备。

出身并不显赫的武昭仪在这方面独具优势,她经受过苦难,容易与下人们打成一片。武昭仪不仅对自己宫中的下人施以恩惠,对其他宫中接触过的人也以礼相待。只要她得到了皇上的赏赐,她就把侍女叫进去,尤其是服侍她最忠心的、最讨她喜欢的,把皇上赏赐自己的礼物厚赏给她们,如宝石、金饰、银饰、绸缎等。

王皇后为人端庄有礼,而多少失之固执拘泥,时时不忘自己的地位。她一向都不体谅仆人,也不屑于俯就他们,讨他们欢心。皇后的母亲柳氏,也仗着自己是皇后的母亲总是趾高气扬地使唤下人,对仆婢也是粗鲁暴躁,为仆婢极其厌恨。

由此,一进行对比,宫中的人没有不说武昭仪好的。被她笼络的人监视着皇后和淑妃的一举一动,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告诉武昭仪。

皇后平时的寡恩薄施让下人都不愿意接近她,巴不得她被废掉,让武昭仪升为皇后。在后宫之中,也包括高宗在内,基本都被武昭仪给摆平了,剩下的就是要取得朝中大臣的支持。

高宗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多数对自己不太自信。而武昭仪恰恰是个能给人以自信的女子,这也是高宗喜爱武昭仪的原因。武昭仪性格里刚毅的因子对高宗来说是一种信任和支撑,他在朝中处理不了的事情,便会与武昭仪一起商量解决。

武昭仪从来都不会直接去反对皇帝的意见,总是指点暗示,明明是公正无私的忠言,实则使皇帝所作所为无不暗合己意。自己所求,都能得到,但决不明言。高宗觉得她精明强干,处处能迎合自己的意思。但是,他却不知,实际上自己已经进入了武昭仪那温柔有力而又坚强不破的圈套中了。

武昭仪因为在做太宗才人的时候侍候太宗笔墨,所以对政治文书以及政治权术较为熟悉,又因为年长李治几岁,所以处理起事情来也是干净、麻利。如果武昭仪甘心做一个男人背后的女人,或许也会是一个贤后。

从此,高宗对武昭仪的能力刮目相看,他虽然柔弱,但是他有识人的能力,对于有才能的人,他不会妒忌和迫害。武昭仪对他的鼓励与宽慰使李治更加依赖她,人不管身处哪里,都要做那个不可或缺的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人。

王皇后或是萧淑妃对高宗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人,而武昭仪却是不同的,她能在高宗最为无力的时候给予他力量。也正是因为高宗让武昭仪参与政务,才给了她拉拢朝臣的机会。

有一天,高宗下朝归来,心神不宁,左右思量。武昭仪看到后猜想是什么事让他拿不定主意了呢?于是,她便问高宗:“皇上,您为什么事烦心呢?昭仪能为您做点儿什么呢?”高宗便说了郑州刺史许敬宗要请辞的事儿。

许敬宗就是个有才华的人,贞观初担任著作郎,兼修国史。之后,他又撰成武德、贞观实录,太宗加封男爵,并升为黄门侍郎。后来,许敬宗跟随太宗远征高句丽,起草诏书很快就能写好,太宗很是欣赏,对他更为器重。许敬宗因为向异族的女婿多收了些彩礼被长孙无忌抓到了把柄,才被贬为郑州刺史。

其实,按照高宗的意思是不愿意让他辞职的,可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却在不断地排挤他,他不得不辞职离去。高宗知道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因此也不敢轻易作出决定。

武昭仪也曾经听说过许敬宗这个人,只是没有今天听到的这么详细,她对太宗时期的事也较为了解。长孙无忌一直都追随着太宗,深得太宗器重,从而也身居国家要职。

人在高位久了就不免滋生出不良的情绪来,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陕、甘的名门望族势必会排挤其他地区的官员。这不是普通的高官辞职问题,而是涉及朝中权力均衡的大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

武昭仪有着政治家的头脑,她立刻知道了高宗的忧心,便说道:“皇上您在这个时候可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呀。现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已经占据了朝廷的重要位置,而房玄龄和岑文本等人则受到了排挤,大臣们都在观望您是不是有决心平衡朝中权力的分配。许敬宗如果辞了职,以后就没人敢与长孙无忌他们抗衡了,这样,对皇室也是十分不利的。我们不如借着这个机会,把房玄龄一派给扶正了,这样他们之间互相牵制才不会对皇家有威胁。当然,这也要一步一步来,而许敬宗就是第一步。”

经过武昭仪这样一提醒,高宗就知道了该怎么做。随后,许敬宗被调回了中央任职,不降反升。这些都是武昭仪的功劳,而武昭仪如果想让许敬宗知道,也自然会有办法让他知道的。

许敬宗回到朝廷后,武昭仪亲自接见了他,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切入正题。武昭仪旁敲侧击地说在朝中多交些朋友对自己有好处,受排挤的时候也有人给说个话。

许敬宗也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这话中的意思:第一,要他与武昭仪保持“友谊”;第二,在朝中多拉拢一些重臣。皇上的宠妃这样交代,许敬宗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随后,武昭仪又拉拢了一批官员成为自己的支持者,一场轰轰烈烈的夺后之战马上就要拉开序幕。

武昭仪在朝中自己没有任何亲信的情况下,竟然也培植了一批自己的势力,而且是光明正大地培植。因此,你不能不敬佩她的智慧和才能。

以武昭仪之才,不足为奇。武昭仪既已行动,就绝对不会在中途停止,她能够控制住皇帝、皇后和各嫔妃。她的命运很清楚,她的道路很明显,她的目标很固定。

当武昭仪正在与皇后明争暗斗的时候,朝廷中发生了一件令她瞠目结舌的事件。这件事情也让武昭仪看到了长孙无忌势力的强大,同时,也坚定了武昭仪推倒王皇后的决心。

原来,这时的朝中涌现出了一股反高宗的势力。这就是高阳公主的驸马、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以及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在一起谈论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想拥立荆王李元景为王的事儿。这件事后来被长孙无忌探知了,长孙无忌想利用这个机会排除异己,将在朝中反高宗及反自己的势力铲除。

高宗仁爱,不忍心将自己的叔父李元景以及一班参与此事的人处死,于是,便对长孙无忌说道:“荆王是我的叔叔,就赦免了他的死罪吧?”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皇上您宅心仁厚,不想赶尽杀绝,但是我们却不能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不治罪的话,那么,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如何惩治呢?”

高宗没有办法,只好治了这些人的罪。有人说,这次事件是长孙无忌谋划的,也有人说这是长孙无忌正直无私的表现。但是,对于武昭仪来说,她却看到了长孙无忌在朝中的权力,她想要成为皇后,那就必须得过长孙这一关。

朝中的权力之争,更让武昭仪看到了斗争的血腥性,一方胜利了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灭亡,她不能被王皇后打倒。于是,武昭仪进一步下定了扳倒王皇后的决心。

可是,要怎样扳倒王皇后是个大问题,首先要有个罪名才行。这个罪名一定要大,最好是害命的。人命关天,想不被废都不行。但是,王皇后可不是轻易杀人的人,即使害过谁,也不是能轻易查出来的。

废后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还算有,现在的高宗与自己是如胶似漆,凡事都会询问自己的意见。人和,也算做到了一半,宫中的宫女、太监都与自己交好,外廷里也有了一部分自己的人。可是,地利在哪里呢?谋害皇后的地方没有,暗杀是最下策,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用。

武昭仪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这个地利的条件,她没有等多久就有人给她创造出来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王皇后自己。自从高宗上次训斥了王皇后之后,王皇后自觉在高宗心里已经没有了地位,因此,她希望能够通过假意与武昭仪交好,来缓和与皇帝之间的矛盾。

于是,王皇后三天两头地往武昭仪的宫里走动。在一段时间内,王皇后与武昭仪也似乎冰释前嫌,出现了后妃和美的景象,高宗知道后也颇感欣慰。可是,这也许只有双方,才会知道这里面有多少虚情假意。

公元前654年正月,武昭仪又生下了一个小公主。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五个月过去了。五个月大的小公主已经会逗人笑了,会做很多表情,武昭仪和高宗都很疼爱这个女儿,高宗一有时间就会跑到昭仪宫里来逗小公主开心。

王皇后偶尔也会来看看小公主,但她眼里更多的是妒忌和怨恨。女人的妒忌是很可怕的,她可以毁灭一个人,武昭仪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有一天,王皇后又一次来到昭仪宫看小公主,武昭仪看出了皇后眼神里的羡慕和愤恨,不无挑衅地说:“皇后喜欢,孩子长大了可以让她做您的女儿啊!”

皇后听了一愣,冷冷地说:“你还是自己留着吧!”说完便转身走了。武昭仪看着皇后的背影,心里产生了一个罪恶的念头。这个念头产生后也吓得武昭仪一激灵,她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但是,这个念头一产生就像油锅里沸腾的油,时时灼烧着她的内心,让她寝食难安。

这是一个关于自己命运和血肉亲情的抉择,如果处理得好,没有谁会怀疑到自己,也必定会在宫中和朝廷上引起轩然大波。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白白牺牲了自己五个月大的女儿,还会搭上自己的命。

武昭仪想到这里又是一个寒战。看着自己的小公主,这是一个生命啊!母亲要不是事出无奈也不会出此下策,生在帝王家不见得是你的福分,长大了是一场政治婚姻,说不定还会远嫁外邦,生死也难控制。

武昭仪这样想着,心理稍稍舒坦了一些。武昭仪到底要干吗呢?她要谋杀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给王皇后,希望借此一搏上位。武昭仪在苦苦挣扎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用女儿的命换自己终生的地位。武昭仪知道什么是心碎,但她更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

武昭仪计算着平日高宗到来的时间,自己该出场的时间,谋划着必要的安排、实施的步骤等一系列与行动有关的细枝末节。

武昭仪准备好一切之后,按照计划好的时间去请皇后过来,皇后也没多想,就跟着下人们来了,结果,宫女们回话说,昭仪临时有事儿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请皇后等等她。

皇后在昭仪宫中逗留了一会儿,等不耐烦了就摆弄了小公主几下。小公主咯咯地笑了几声,王皇后觉得厌烦,便起身告辞了。皇后走后,躲在一旁的武昭仪便开始行动起来。武昭仪一边用被子蒙住孩子的头,一边把脸转向一边。过了一会儿,武昭仪探了探孩子的鼻息,没有了,一个小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武昭仪来不及多想,按照计划先是惊叫起来。听她这一叫,所有的宫女、太监都聚拢过来看是怎么回事。结果发现小公主已经死了。这下宫里可炸开了锅,大白天就出了人命,而且这不是一般的人命,是皇上的女儿,所有的下人都慌了。

正在大家乱作一团的时候,皇上来了。高宗来并不奇怪,他几乎每天都要来看望小公主一次,时间也都差不多。不然,武昭仪也摸不着这个规律,更难把握自己作案的时间。

武昭仪见高宗来了,就大哭起来。问左右的人,小公主怎么死掉的,有谁来过昭仪宫。左右的人自然实话实说,告诉武昭仪,皇后来过,还摆弄了小公主好一阵子。实际上这是武昭仪故意问的,明明就是她派人请皇后来的,怎么还问谁来过?

高宗不明就里,一听说是皇后曾经来过,又联想到皇后数次嫉妒其他妃子、排除异己的事儿,高宗火往上撞,认定了是王皇后杀死了自己的小公主。

这个时候,武昭仪不失时机地哭天抢地,添油加醋地诉说之前在皇后那里受到的种种不公,高宗一听更加气愤,前去宫中找皇后质问。

王皇后从昭仪宫里回来之后,一直心绪不宁,似乎预感有什么事要发生。正在坐立不安之时,听外面喊皇上来了。王皇后不知道皇上怎么会来,但她知道皇上来她这里不会是叙旧情的,这是她的经验。

果真,皇上怒气冲冲地冲了进来,指着皇后说:“你这歹毒的妇人,竟敢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真是枉做皇后!之前你拈酸吃醋朕也就不跟你计较了,而今你竟干出这种泯灭良心的事情。”王皇后心想:近些天来,我已经很谨小慎微了,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啊!

当王皇后正要开口询问原因时,高宗又说道:“武昭仪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你,你连五个月大的小公主都要杀害呀?”

“皇上,你说什么?小公主怎么啦?”王皇后不解地问道。

“你还跟我装,真是死不承认呀?”高宗气愤地控诉着王皇后的“罪状”。

王皇后听后都傻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自己走的时候小公主明明还是好好的呀,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死了呢?可是,要说是武昭仪的陷害,这也不可能啊?试问哪一个母亲能舍得杀自己的孩子再嫁祸给别人呢?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此时,王皇后真是百口莫辩,连自己都想不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高宗见王皇后默不作声,便气愤地丢下一句:“是你太不自爱了,那也就别怪朕无情了。”当高宗说出这句话时,也就意味着他已经下定了废后的决心。

废后可不是一件小事儿,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在古代王朝里,如果皇上的皇后被废,极有可能影响到将来由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同时,还会危及朝中的势力。所以,立后还是废后一向都不是由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要大臣们一起进行商议才能够决定。虽然王皇后没有儿子,但是她身后的大臣们也是不容小觑的。

这时的武昭仪已经明白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分量,只要他能够点头,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大半。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可是不一般的,他是前朝的老臣,又是皇帝的舅舅,但是最为重要的,他是先帝临终前将皇帝托付的人。

而在当初登上皇位的李治,也多亏了这位老臣不遗余力的辅佐,才能够稳定了帝位。因此,高宗对他是既尊重、感激,又十分的忌惮。由此不难看出,在废后的问题上,高宗一定要先征求长孙无忌的意见才可以。

在经过了一番筹划之后,高宗带着武昭仪屈尊来到了长孙府上做客。长孙无忌是何等人物,两朝元老,多少惊涛骇浪没经历过。对后宫的起起伏伏也没少看过,他闭着眼睛用脚后跟都能想得出来他们来他家的目的。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不会轻易发表意见,因为处理不好可能连性命都会保不住。

高宗当然不会直奔主题,这么大的事儿,总要先试探一下才行,所以,他一个劲儿拐弯抹角地试探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当然明白高宗的这套把戏,但是,他却不会露出一丝破绽,态度还是相当的谦和。

高宗当然是有备而来的,这备的可是相当大的礼。他先是把长孙无忌的功绩大大地提升了一番,接着又问道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无忌讲出自己有几个儿子没有学成,没有官职,没有俸禄。

高宗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便说道:“你可是国家的栋梁啊,怎么能够委屈我的表兄弟呢!我马上封他们为朝散大夫。”所谓朝散大夫也只是个虚官,不做工作却拿着很高的俸禄,而且还享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其实,高宗就是想利用这个来笼络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自然很明白这一点,他不会拒绝,拒绝就代表反对,这样没有实际权力的官职,既不犯错误,也不落是非。随后,长孙无忌命令手下人准备饭菜,款待李治和武昭仪等人。

高宗看着舅舅收下了这份大礼,又备酒备菜,心里便有了些着落。酒席开始后不久,高宗便转入了正题:“舅舅啊,你的儿子个个都这么优秀,我真是打心眼里为你高兴啊!可惜啊,王皇后没有儿子,不过还好,武昭仪有儿子。”言外之意就是,舅舅你看,你的儿子我都给安置了,我的儿子你也帮忙安置一下吧,可是,在这之前必须要先安置一下武昭仪。

长孙无忌听了高宗的话,当然是了然于心。但是,他却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表态。武昭仪便在一旁给高宗使了个眼色,高宗又吩咐一声,将几车金银及绸缎搬到长孙面前,长孙一个劲儿地谢恩。

可是,长孙倒是沉得住气,依然不表态,还是让人吃东西,结果高宗和武昭仪无功而返。武昭仪见长孙不表态,心里很是不快,仇恨的种子也就此埋下了。

后来,因为有人向高宗告密,说在王皇后的宫中发现个小木头人,上面还刻着皇上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并且还有一个针插进了小木头人的心上。所以,皇上便亲自带着人在王皇后床底下找了出来。

此时,王皇后就仿佛血手淋漓地被人发现,惊慌失措,哑口无言。除去连口否认之外,她又能说些什么呢?王皇后跪在地上,力说自己确不知情。她猜想那个小木头人一定是有人栽赃,偷偷儿埋在她的床下的,可是,现在的一切证据对她都是不利的。

宫廷里,朝廷上,议论纷纷,大臣惊骇,小吏疑猜。朝廷之中哗然一片,武昭仪向王皇后的进攻也开始了。皇后就要被废了,很多人煞有介事地这么说着。

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受了先皇帝的重托,善事少君与皇后,现在觉得真的要闹出事来了。武昭仪知道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可是已经发动起来了,就绝对不会立刻收场。因为,在武昭仪的背后有皇帝的大力支持。

当大臣们聚于朝廷的旁殿,等待钟响上朝时。长孙无忌便把右仆射褚遂良拉到了一旁,把皇帝去他的府第和说的话告诉了褚遂良。别的大臣都站在四周,极其紧张,仿佛等待一场风暴。这时,自然要有人先说话,当然是长孙无忌。

褚遂良忠心耿耿,向长孙无忌说道:“还是让我来说吧,如果弄到皇上非难舅父的情形,那就太尴尬了。我本来就出身微贱,这也本是我的职责。先帝将王皇后托付于我,我若有亏于先帝的托付,那有何颜面见先帝于地下呢?”

钟声一响,群臣鱼贯入朝。高宗皇帝坐在宝座之上,武昭仪隔一层纱,坐在皇帝背后,谛听与她自己成败攸关的这次朝议。高宗先说王皇后用魇魔法谋害自己,依法当诛。如此败行何以为贤妻良母的楷模?因此打算把她废掉。

褚遂良迈步向前奏称:“陛下,臣有职责谏止陛下行此废立之事。王皇后为先帝选与陛下。先帝临终之时,在病榻之上,握着臣的手说‘朕将好儿好妇,托卿辅佐’。陛下曾亲耳听见。皇后犯罪并无明证,不应当被废掉。”

高宗皇帝从容不迫,将小木头人拿了出来,说道:“你们都来看一看。”说着便递与群臣观看。只见在小木头人的心上,钉着一个钉子,身上写有皇上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褚遂良奏称:“为什么不去仔细地调查一下呢?陛下怎么知道就不是别人在栽赃谋害皇后呢?”皇帝默然。

侍中韩瑷向前启奏,支持褚遂良的意见。他说:“求陛下恕臣直言。轻易废立皇后并非国家之福。朝野震动,其害非小。臣与褚遂良意见一样,皇后是先帝为陛下所选,不应当被废掉。”

长孙无忌刚要说话,高宗大声怒斥道:“把他们都轰出去!”褚遂良与韩瑷退出之后,立刻就下朝了。

武昭仪看到自己当皇后的想法,在朝中遇到的阻力是很大的,于是便退而求其次,请高宗封她为妃子。但是,这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按照唐朝的宫制,妃子只能有四位。而此时,唐宫中的四位妃子也已经全占满了。

高宗打算再封一妃,名曰宸妃。“宸”就是北极星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武氏才配做高宗的妃子,这样,武氏离皇后之位就差一步了。但是,此事攸关朝法,高宗也不能任意变动。结果这一提议立马遭到了宰相韩瑗等人的反对。

武昭仪只好屈从,好在度情量理,人力已尽,只好等四位妃中有一个死去,或者是一些别的情形。若是命运不肯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伟大的女人也会创造出她自己的命运。

后宫易主风云

在高宗为武昭仪争取“宸妃”事件之后,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立武昭仪为皇后的努力。而武昭仪能够成为皇后,那就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对武昭仪成为皇后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唐宫的中书舍人李义府。

李义府原本是一个穷书生,后来做了国史馆的学士,他才华出众,很识时务,是个宁可弯腰也不会委屈名利的人。因为李义府在做中书舍人的时候,得罪了长孙无忌。所以,长孙无忌想要把他发配到现在的四川壁州去做司马。

其实,司马本来也是五品官,与中书舍人一个级别,这样的调动算不上是贬谪。但是,李义府却不甘心,在朝中跟大臣们你来我往,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气,而且还能够让皇上认识你,这样才有机会得到提升和重用。李义府本来就是有些学问的,自恃才高,因此,他就更不甘心做地方官了。于是,他四处寻找着能够留在朝廷的良计。

有一天,李义府找到了同为中书舍人的好友王德俭。王德俭是个鬼点子很多的人,当他听了李义府的想法后,便说道:“这个事情也不难解决,只要你不怕得罪长孙无忌等老臣就行。”

李义府听后,喜上眉梢,说道:“我都已经得罪了,还怕再得罪一次吗?只要能留在朝廷,我甘愿冒这个险。”

王德俭说:“这就好。”接着,他便说出了自己的主意,“现在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只是害怕大臣们反对,所以犹豫不决。如果你能为这件事出一把力,一定可以转危为安。”

李义府一听这事儿真是不难,最多是被长孙无忌给驳回来,接着到四川去当他的司马。但是,如果搏胜了,或许就可以留在朝中被重用了。李义府思前想后,决定试一试。

李义府的任命书当时已经在门下省了,为了赶在任命生效前见到皇帝,李义府深夜便来到了皇上面前,请求废王皇后立武昭仪。这时的高宗和武昭仪正睡得朦朦胧胧的,忽然听说李义府来求见,很是不快。

可是,当李义府说明来意之后,高宗两眼顿时放了光。这样的支持者太少了,在朝廷中他和武昭仪势单力薄,正愁如何实施下一步计划呢!忽然李义府就来了,这太是时候了。

武昭仪当时也来了精神,叫李义府继续讲下去。李义府看到这种状况,心想这回可是来对了。于是便说:“皇上啊,武昭仪厚德,天下百姓都拥戴武昭仪为皇后呢!您不如顺应了大家的意思立武昭仪为皇后吧!”其实,谁都知道这并不是天下百姓的想法,这只是为迎合高宗而造出来的说法。

高宗当然也知道,但是,他却愿意听到这样的说法。接着,高宗旁敲侧击地告诉李义府,你要坚持下去,最好再找几个同盟,这样你就有希望留下来了。李义府领会了高宗的意思,便高高兴兴地回去等待着留京的命令。

第二天,武昭仪就派人来答谢李义府的帮忙,李义府被提升为中书侍郎。这一个动作,很明显地告诉大臣们:你们如果支持废王皇后立武昭仪,那我不会亏待你们,至于不支持会怎么样,那就等着瞧了。

于是,有些风吹两边倒的朝臣就开始向武昭仪献媚了。许敬宗本来就是武昭仪的人,只是他们小团体的力量太弱小,无法发挥作用而已。这样一来王德俭、御史中丞袁公瑜以及御史大夫崔义玄等人就与许敬宗一起组成了支持武昭仪的集团,废后的呼声变得更高了。

长孙无忌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他收了皇上和武昭仪的大礼,也不能反对。但是废后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只能不说话。

此时,长安令裴行俭对此感到十分不满,他曾对长孙无忌说过:“如果立武昭仪为皇后,我们的国家从此就不得安宁了。”这些话被袁公瑜听见了,告诉了高宗和武昭仪。

随后,高宗就把裴行俭打发到吐鲁番做都府长史去了,这就是不识时务的人的下场,你不支持废后就是裴行俭这样的下场,朝中的沉默之声因此变得又多了些。

一转眼,时间已经到了九月,高宗认为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便召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重臣到内殿。李勣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称病不来见高宗。

褚遂良在殿外对高宗叫来的大臣们说道:“现在皇上召见我们一定是为了立武昭仪为皇后的事儿,看来皇上是打定主意要废后了。你们这些人除了皇亲国戚就是功臣名将,皇上是不会杀了你们的,而我只是平民百姓出身,又没有建立过什么功绩,但我是先帝的顾命大臣,我一定会据理力争,否则我就没脸见死去的太宗。”褚遂良实际上是在变相地告诫众臣子,我们受了先帝之恩,不能做对不起先帝的事情。大家听了沉默不语。

进了内殿见了高宗,高宗把头转向长孙无忌大声问道:“皇后没有儿子,武昭仪却有,我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看怎么样啊?”

长孙无忌没有言语,褚遂良听了上前一步说:“皇后出身名门,是先帝看中的儿媳妇,先帝驾崩之前拉着我们的手将你和皇后托付给我们,如今想起来还好像是昨天的事,皇后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我不能迎合皇上您的意思,违背先帝的命令。”

高宗一听,这不是拿我父亲来压我吗?于是就说:“先帝以为皇后会有生育,所以对皇后没有要求,而皇后至今没有个儿子,我废后先帝是可以理解的。”大臣们不置可否,高宗没有办法只好屏退了这些人,让他们明天再议。由此不难看出,此时的高宗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现在,既然把废后的事情端到了台面上来说了,就不能轻易说算了,否则皇帝的颜面何存?高宗虽知人善用,但多半部分他却是柔弱的。高宗十分明白这一点,所以这件事情也关系到他能不能在朝中立威。现在,他打定主意要立武昭仪为皇后了,这一方面是为自己心爱的女人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在朝中给人留个不那么懦弱的印象。

第二天,大家继续对废后的事情进行讨论。褚遂良还是不依不饶:“皇上您要是想废旧立新,后宫中哪个女子不行,非是武媚娘不可吗?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儿,如果您立武媚娘为皇后,后世的人会怎么评价皇上您啊?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您三思。”说着便把手里的笏板扔到了地上,又摘下帽子磕破了头让高宗收回成命。

高宗左右为难,长孙无忌看到这种状况,连忙为褚遂良求情:“褚遂良虽然有罪过,但是,他却是先帝临终受命的老臣,是不能惩罚的。”这是什么道理,先帝的老臣就不能罚了吗?其实,长孙无忌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求情了才这么说的。

退朝以后,高宗和武昭仪商量起来。事情不能总这样僵持下去,夜长梦多啊!在说到宰相李勣为何一言不发时,武昭仪说:“他可能有苦衷,不如我们把他偷偷地叫进来问话!”

在高宗秘密召见李勣时,李勣只说了一句话:“这是皇帝的家事,您又何必去问外人呢!”这一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却使高宗茅塞顿开。于是,高宗终于决定颁发圣旨,诏告天下,大意说王皇后魇魔皇帝,罪无可逭,当予废掉,监于内宫,武氏即立为皇后。这道圣旨一颁布,这桩败坏伦常的丑闻遂遍扬于天下,轰动于四方,都视为笑谈。尤其可笑的是,新皇后竟然还是个尼姑。更糟不可言的是,她身为尼姑时,就与皇帝通奸怀上了孩子。国人的廉耻受了刺激,朝廷的元老重臣为什么不去阻止呢?

其实,他们已经是竭其所能了。褚遂良力谏之后,继之还笏求去,结果被谪远方。朝臣都觉得朝廷蒙了灾难,是不祥,是凶险,但是却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太尉长孙无忌闷居在家,愠怒难发。

公元655年十月,文武百官请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高宗答应百官的请求立武氏为皇后。之后高宗就下了诏书,诏书下完后,武昭仪就是武皇后了。

武皇后可与其他女子不同,她是个表现欲极强的女子,只是在太宗时期她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和磨砺,才渐渐没有那么锋芒毕露了。此时的武皇后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一定要耀武扬威一把。

人们说武氏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其实不如说她是有胆量的人。按照宫廷的传统,皇后是不能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而武皇后却不会去接受这样的传统,她不但要在大庭广众之下露脸,还要坦坦荡荡地进行。所以,她选择在肃义门接受百官的朝贺,这可是一次很大胆的突破啊。

历来的皇后登位,只接受有职位的女官的朝贺。现在,武皇后不仅要接受女官的朝拜,还要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酋长的朝拜,这可是史无前例的。

高宗对于武皇后的举动,也显得有些为难,因为这是违反大唐礼制的事情,他不能够轻易答应。但是,武皇后要做的事情,又怎会轻易放弃呢!经过她不断地软磨硬泡,高宗终于点头答应了。

其实,武皇后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爱慕虚荣的表现,她希望借此可以扬眉吐气,并且能够真正地告诉天下我武氏是正宫皇后,没有哪个皇后能比得上我的地位,要做就做到极致。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武皇后极其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她自认为出身低微,又是太宗的才人,因此,自己的出身并不十分的光彩,这样做她认为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同时,还可以在人们的头脑中树立起权威。

其实,不管怎么说,武氏终于当上了皇后。她志得意满地接受着朝臣的朝拜,心里突然有一种巨大的满足,如果总能接受这样的朝拜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但是,武皇后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而已,在脑中并没有留下过多的痕迹。

此时,满朝文武,男官、女官还有外族官员,统统都趴在武皇后的脚下祝贺,可这祝贺又有多少是真心实意的呢?武皇后深知不管是在后宫还是在朝廷中,都还是有敌人存在的,她的皇后位置要怎样坐稳,是武皇后接下来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武昭仪当上了皇后,十分高兴,但是在兴奋之余,她并没有忘记朝廷和后宫那些与她为敌的人。关陇的旧臣对她当皇后耿耿于怀,后宫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虽然被废,但皇帝耳根软,说不定哪一天又要把她们召到自己的身边来,武氏自己就是前车之鉴。

武昭仪觉得自己时刻都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尤其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老臣,虽然在皇后的废立上他没有表态,但是也足以说明他的不赞同,此外,其他官员腹诽的也不少。所以这场宫廷斗争才刚刚开始,有你休息的时间,可是却没有你怠慢的时间。

武皇后上任后,开始大规模地培植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一方面她提拔自己已经收买下的人,另一方面她争取人心,将得罪过她的臣子给予表彰,以此来显示她的宽厚。

许敬宗才华出众又有朝廷做官的经历,随后被提拔为礼部尚书参知政事,他可以参加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决定。同样地,李义府被封为中书侍郎参知政事。这样下来,朝中的话语权就不被长孙无忌等老臣一派掌握了,新的势力也开始崛起了。

一般在皇上继位或者是皇后新立时,都会大赦天下。就在高宗大赦天下的这一天,武皇后上了一个奏表,意思是说:“皇上啊,之前我曾被封为‘宸妃’,韩瑗、来济几个人与您争得面红耳赤,这是很难得的,如果不是出于对国家的深厚感情是不会如此的,现在请皇上嘉奖他们。”韩瑗是当朝宰相之一,来济是中书令,都是权高位重的老臣,这两个人都是曾经反对封“宸妃”的中坚力量。

其实,武皇后选在高宗大赦天下的这一天,为这两个人讨赏是有其特殊目的的。因为,这个决定可以一举三得。第一,显示出了自己的大度,不计前嫌;第二,可以收买人心,这人心不仅包括高宗的心,而且还包括下臣的心;第三,可以给朝中的反对势力一个警告,你们的意见我都记在心里呢,我在大赦的日子里给你们讨赏实际上是在请求赦免你们,你们别以为自己真的就该领赏。

果真,两位老臣主动请辞。不过,高宗怎么会答应呢?这都是国家的栋梁,武皇后都不计较,我就更不会计较了。于是就没有同意两人的请辞,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施与失败者,武皇后的施与是高姿态的。

武皇后是个有胆量、有魄力的人,她希望高宗能够像太宗一样有所作为。但是,高宗却是个懦弱的人,做起事情来也是畏首畏尾。像高宗这样的人做领导确实需要一位像武皇后这样的女人来辅助,但是,前提条件是这个女人甘愿做这个男人背后的女人。其实,武皇后确实称得上是皇帝的得力助手。她鼓励皇帝推陈出新,劝他改元,高宗也接受了武皇后的建议将大唐改元为显庆。随后,武皇后又决定要把儿子扶上正位。于是,她又开始计划将自己儿子立为太子。

武皇后的长子是李弘,次子为李贤,她暗示许敬宗上书另立太子。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皇后换了,太子自然也得跟着换了。许敬宗还真不是浪得虚名,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就将事情搞定了。高宗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本来太子多是皇后的儿子,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不然大家也不至于为个皇后的位子争得你死我活。

公元656年正月,高宗下诏立李弘为太子,于志宁做太子太师,中书令崔敦礼为太子少师,许敬宗、韩瑗、来济为太子宾客,李义府兼太子左庶子。从这些朝臣的任命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武皇后的势力了。韩瑗、来济是老臣,为了显示不任人唯亲,还是要给个职位的,其他的基本上是武皇后身边的人。

立了新太子,必定要废掉原来的太子。随后,原太子李忠被封为梁王,即相当于梁州的刺史,并没有什么实权。李忠离京时,原来与李忠交好的官员都不敢前去相送,只有右庶子李安仁哭着为他送行。

武后知道后,在百官面前赞美李安仁的美德,还请高宗提拔这样的人。武皇后做这些并不完全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她确实深受太宗影响,有政治家的气量和胸怀。

高宗很是佩服武皇后的大度,他认为能够得到这样的皇后简直就是自己的福气。此后,武皇后在朝中的名气也渐渐高了起来,同时,她在高宗心中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了。

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武后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字叫李显,被封为周王。安排好自己的家族成员后,武皇后盯上了关陇旧臣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是相当庞大的,宰相韩瑗、中书令来济虽然表面上看已经被她给安抚了,但实际上还与长孙无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长孙无忌一向与褚遂良同仇敌忾,褚遂良的强烈反对,长孙一定是背后的支持者,长孙无忌不除,她的地位还有可能会动摇。所以,武皇后便把目标便锁定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