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楼诗话
衣钵不可靠
金朝王若虚,著有《滹南遗老集》,评论文事,不少中肯的地方。他做的诗也往往衡量艺文,论东坡山谷的一首绝句说: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已觉老师输一著,纷纷法嗣更何人!
喜欢标榜宗派的,可以不反省么?
仲则的雄浑之作
黄仲则多病失意,所以诗歌多凄楚悲凉的调子,但也偶有雄浑的音响。好像《小馆夜作》第二首:
长夜山窗面面开,江湖前后思悠哉。
当窗试与燃高烛,要看鱼龙啖影来。
每当在山居或水泊的夜晚中,吟诵一过,胸中积闷消散欲尽。偶忆放翁《醉中作》一首,正和这篇同一气概:
驾鹤孤飞万里风,偶然来憩大峨东。
持杯露坐无人会,要看青天入酒中。
铺张与诗味
诗歌是精炼的艺术。如果辞浮意滥,就是诗的自己否定。前人批评唐刘言史诗说:“铺张甚富,而咀嚼少味。”这话正是现下许多新诗人应该写了贴在书案边的。
于髯的诗
于髯翁诗风豪爽,是革命家的本色,抗战中所作,像《有询减石者以诗答之》绝句:
天险黄河十丈崖,仓皇残寇会沉埋。
关门将士如龙虎,休念鸳鸯七志斋!
诗语也像龙腾虎啸。不是攀高峰,挺胸高呼的,恐怕不容易领略它节奏的壮美。他作品里也有豪爽而带妩媚的,好像下面一联(十七年《中秋夜登民治团城楼》七律):
浊酒因风酬故鬼,战场如雪放荞花。
东坡的禅语诗
东坡精通内典,诗文中往往流露禅语。可是成就上并不一律。好像:
三过门前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这自然是很成功的。至于: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就觉得有意搬弄,近于丰干饶舌了。
直接的与间接的
研究小说的人常常把描写分做“直接的”和“间接的”。作者把要显示的事物从正面去描写它,这就是前者。如果他从旁面或他方去写述,那就是后者了。这两种描写方式,在诗歌里一样存在着。譬如韩昌黎“听颖师弹琴”诗,起头四句: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
这是现在时常被修辞学者或语言学者引用的句子,因为它不仅用鲜明的意象描写出琴音的高低强弱,同时也用了文字的音响去表现它。这自然是直接描写法的好例子。可是那首诗的末数句: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簧。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汝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这一段由听者的受感动去显出琴声的美妙,是一种间接的描写法。这种描写法,在效果上不一定比直接的差些,有时也许还会胜过它呢。
光明面与黑暗面
东坡《题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第二首: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
而今村景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末二句的意思,好像只有光明快乐的情景,才值得艺术家的取材。其实黑暗悲惨的情景,也一样足以唤起吟情画意。历史上所艳称的《流民图》之类,就是好例子。东坡自己集子里许多讽刺时政的好诗篇,不正是由描写黑暗面而产生的么?他也说过:“岁恶诗人无好语。”所谓“无好语”,并不是吟不成好诗,只是不能说出叫人欢娱的话罢了。
讽刺秦始皇的诗
书的秦:始皇在过去诗歌中,是一个聚集讽刺的箭垛。例如讽他焚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收书。
讽刺他坑儒的:
尚有陆生坑不尽,留他马上说诗书。
讽他收金器的: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讽他求神仙的:
蓝田倘致长生草,眼见诸侯尽入关。
像秦始皇这样备受后来诗人讥笑的帝王,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言语与心情
言语是表白心灵的重要媒介。可是这种媒介对于思想和感情的表现力量是颇有限的——特别对于感情是这样。虽然表现方式有种种,到底不能够完全使人满意: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这是千古诗人同声叹息的。
诗世界
杜工部的诗像莎翁戏曲,包涵万象,单擅长一面的作者永远不能和他相提并论。王禹偁句:
子美集开诗世界。
这是很能道着要处的话。比那些掇举单文只义去称赞浣花草堂诗歌的,眼力高强多了。
偈子诗
王荆公《即事》诗第一首:
云从钟山起,却入钟山去。
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
尽管语词反复,却颇有诗趣。第二首: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
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这就筛直是典型的偈子,只可以供和尚们去念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