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作者:石毓智 著


前言

本书不是《论语》的普及读物,而是这些读物升华版。所以,对于所有接触过《论语》的人,这本书都值得你翻一翻,虽然不敢保证你一定会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可以保证你一定会有所得,一定不会失望的。

以前,人们是站在孔子的肩膀上瞟一眼他的弟子们,因此感受孔门弟子是渺小的、模糊的,他们仅仅是孔子伟大形象的陪衬。现在,我们换个位置来观察,站在这些弟子的中间来体验,会看到非常不一样的东西,这些弟子们一个个鲜活起来了,他们个性鲜明,有自己的思想,不仅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也是儒家思想的积极的参与者、创造者与宣传者。一句话,换位观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大的群体,而不仅仅是圣人一个。

《论语》的记述过于简略,很多时候是孤零零的一句话,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缺乏语境,所以造成了很多歧解、误解。本书依据可靠的历史资料,主要是《史记》、《左传》、《孟子》、《荀子》等的有关记述,把《论语》的原话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解读,这样可以大大提升理解的准确度。与此同时,这些历史资料还记载了孔子的不见于《论语》的大量言行,本书对这些记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对孔子人生和思想理解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知人是知言的前提。我们把《论语》中涉及的每一个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看成一个系统,这样就可以知道他们一言一行的前因后果,可以准确把握每一句话的真正含义。

后人对《论语》的误读,还来自于把孔子神话、圣化的心态,为圣人讳的倾向,认为孔子说的一定是有道理的,而且还是大道理,所以形成很多牵强附会的辩解。我们的态度是,孔子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他有常人的各种情感,也有常人的缺点,然后才是个具有高超智慧的哲人。也就是说,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孔子,这样很多事情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更加准确。

本书摒弃目前流行的戏说历史、随意演绎的做法,因为我们认为那是以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亵渎中国文化的代价,迎合部分观众的哗众取宠的做法。我们虽然提出了许许多多前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前人误读之处以及与前人看法不一样的观点,但是一切根据历史事实,做到每一新提法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证据之上。

同时,我们保证这本书能够成为学习《论语》最可靠的读物。首先,要保证语言文字诠释的准确性。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参照最权威的注解《论语》的著作,根据我们多年来研究汉语发展史的经验,从历时演化的角度对有些疑难的字词做出更科学的解释。其次,每一句原文,都给出相应的现代汉语解释,要么是直接翻译,要么是叙述大意;与此同时,我们用现代语言表述原意时,也都给出了原文。再次,为了加深读者对有关内容的印象,而且有关内容涉及不同方面,我们也不避重复,但是我们把重复缩小到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论语》是一本很好学的古籍,因为它的很多名言警句,变成了格言或者成语,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所以每个受过小学教育的人,都对它有一种亲切感。《论语》又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因为要理解它,必须具备很多条件,诸如古汉语的修养、历史文化知识、人生的阅历、对社会的感悟以及民族大义和历史使命感。一个人要读懂孔子,还要有足够的磨难,而且还必须具有从磨难中感悟的能力,因为孔子的思想是在磨难中感悟、发展、成熟起来的。我是用自己前四十年的人生经验来读这本书的,那么随着我人生经验的延续,对这本书的感悟也会在发展。

这本书的内容与目前最流行的各种《论语》读物形成鲜明的互补。比如,孔子关于如何学习、如何交朋友、如何为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做政治,都是流行读物所讨论的核心问题。孔子思想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许许多多引人入胜的内容,被人们相对忽略了,而且对于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内容,哪些地方是值得借鉴的,哪些地方是值得反思的,这正是本书讨论的中心。

非常感谢鲍鹏山先生,他是《论语》和孔子的研究专家。他的《新读<论语>》不仅对原著作了精准的诠释,而且还提供了具有批判、反思和充满睿智的点评,这是本书写作的基础、依据。在本书写作的构思阶段,我们两个乘船到大海上畅谈了三天三夜,很多灵感都是在我们充满激情的讨论中获得的。

说起写作本书的动机,首先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百家讲坛》的招牌人物——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王立群老师推荐我参加2009年由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听众为各地教育局负责人和中学老师。这样的论坛我就不能讲老本行语言学了,就趁这个机会,把以前在作汉语历史研究时关于《论语》的零碎的想法和模糊的感受,作一系统的梳理。在那次会议上讲了题为《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而后一发不可收拾,以此为突破口,整理出了今天这本比较系统的专著,也是我第一本非语言学著作。

这本书能够以今天的面貌呈现给读者,我还要感谢一个群体,那就是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的柳理、黄谊、周凌峰等传媒高人。他们给了我第一次“触电”的机会,本书的部分内容以18集电视讲座的形式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播出。同时,他们给我提了许多良好的建议,对我书中的内容作了精彩的概括,他们的才华为本书增色不少,特别是在如何更好地让大众接受这一方面改进了许多。

我的两位博士生姜炜和王统尚对本书的文字加工、内容表述和史料校对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特此致谢。

最后要特别感谢商务印书馆,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开拓精神,这本书是难以在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与读者见面的。

石毓智

2010年6月18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