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一点也不“绵”的总裁——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

中国ShEO:“她时代”下的商界女性素描 作者:李秀娟 著


3 一点也不“绵”的总裁——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

“其实我妈说我小时候最爱哭的,一遇到了什么就会哭。但是我会用加倍的努力来证明我没错,我觉得我的动力可能来源于一种独立自主的性格吧。”在“杨绵绵”这个非常女人味的名字后面,却是一点都不“绵”的海尔集团总裁。

爽朗的笑容、没有掩饰、没有伪装、真实自然,如同许多同龄人一样衣着传统而朴实,如同她那个年代的女强人一样的干练而自信。这位女强人却没有一丝张扬和霸气,而是以一种低调的笃定从容与不怒而威赢得领导。关爱员工、母性关怀、深深的对海尔如大海般的深情与热爱,使她把“小我”深深地隐于和融入于海尔的“大我”中,把自己的小家庭融入海尔这个大家庭。

2011年9月,杨绵绵第七次入榜《财富》杂志“全球50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财富》曾对杨绵绵这样评论道:

杨绵绵带着中国女性的坚韧执著和自己的生活哲学,推动着公司不偏离自身的道路。她的沟通技能和执行能力现在仍在驱动着海尔这家中国的跨国公司,按照张瑞敏的设想从纯制造商向服务业转型。

在海尔,杨绵绵和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办公室是同一间,中间隔成两半,上有一个小小的窗户,许多时候,他们的交流就通过这个小小的窗户。提及杨绵绵,有人说她是站在张瑞敏背后的女人,是张瑞敏事业上的拍档,是张瑞敏管理思想在海尔的坚定布道者和执行者。

2011年,杨绵绵就整满70周岁了,但是她依然有着极高的工作热情,已经习惯了工作和投入,习惯了海尔的日子,她说:“只要对企业还有用,我就愿意一直工作下去,离不开了。”工程师的逻辑、理性思维,直达本质的执著、务实、严谨、踏实,在多年的制造业管理中,杨绵绵让人几乎已经忘却了她的女性身份,但又运用她独特的女人的超强能量,在过去的近30年中,一步一步踏实坚定地推动着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的每一次转型和突破,实现了海尔的全球化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仅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不够的

生于新中国建立前的杨绵绵,她的职业生涯跟随着中国政治环境的变迁而起伏。杨绵绵大学时代是从1958年到1963年,学的是内燃机设计.那是个“重视实践”的学习时代。当时有位美国留学的教授,他只能在黑板上写公式、说理论,但是等到车间实习的时候,学生问:“金教授,那个汽车的排气管呢?”“这是什么东西?”他都回答不上来,学生都在背地里嘲笑他。“这件事情更让我感受到仅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不行的。尤其是我们学工的,一定要了解实践,光有理论是不够的。”

大学毕业后,杨绵绵的理想很简单,那就是:“学了工,就做工程师,我懂工程,为什么不去用呢?”但她毕业服从分配当了一名中专教师。不久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杨绵绵无法选择自己的方向:“‘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不是以你有没有本事论英雄的,而是看你出身红不红。但那个时候是不可能做工程设计的,因为是‘臭老九’嘛,把你打到最底层了。但是我想我有了这样一个信念,那只要一有机会,有用武之地了,就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当教师的杨绵绵摸索出自己独特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教的是中专,有的学生是高中毕业,有的是初中毕业,如果用大学的理论来讲,他们是听不懂的,即使画图也难懂。于是,我把图画出来,涂上各种颜色,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他们知道汽车发动机是怎么回事,再用演示的方法让他们知道高深的道理。我比较喜欢实践,因为当学生时许多时候只是在温习,毕业设计也最多是照葫芦画瓢,可能你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你只知道是图上的概念,并不是实物的概念。所以,我认为学工的一定要了解实践是最重要的道理。”杨绵绵每个星期讲完课后,会带学生去工厂车间实习,而她自己则找个地方摸索汽车的原理,然后告诉学生实践该是怎样的。

深入实际,了解真相,解决问题

重实践、务实、沟通力强,读大学和做老师的经历一直影响着杨绵绵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沟通模式,一直到她后来在海尔的工作方式:“我后来非常愿意深入实际,了解真相,然后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的特点。我认为所有的事情只要深入现场,一定会有寘相,只要有了真相,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我最擅长深入实际,分析各种问题,再解决,这样可以直接简练地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又快又好的效果。工作中本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树立起解决问题的信心,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我最擅长的就是深入实际来分析问题,归纳之后来解决问题。”

“深入实际,了解真相,解决问题。”杨绵绵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把海尔的管理提升到高效、务实。当年,冰箱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设备,但是发现效率很低,设备需要24小时连续工作,白天没有问题,但到了晚上就会出问题,产量明显减少很多。于是杨绵绵就刺激员工:“如果你们可以做到某某数位的话,我将付给你们比市长还高的工资。”可是很奇怪的是情况依然没有改变。于是,杨绵绵晚上亲临现场,发现有的人在打盹,所以才导致效率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杨绵绵喜欢解决问题,一发现问题就很兴奋,会把与该问题相关的人全部叫到现场,面对和解决问题:“我觉得深入实际的方法也很公平。第一我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干。第二你干好了,我会给你好处。你真的干得不好了,我干也不用你干。每个人的管理幅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层次多、规模大时,仅这样也不行。”

有一次,杨绵绵去一个车间考察,发现一个工人出错了,她立即指责他。结果他回答杨绵绵:“你管我干什么?你去管管你的干部,我是按照我们车间主任的要求来干的,他都没有管我,你凭什么管我?”从这件事以后,杨绵绵就认识到也许让一层人和一个人尽责容易,但是要想让中间层面上的很多人尽责就很难,“我经常在想,底下出了事,就是领导的责任,不管谁出了错,80%是领导的错误,工人的操作失误就20%,这就是我们的80、20原则。后来又慢慢明白,应该用流程管理,设计监控点,一边运转一边自我监督,就不用人去管理了。”

我喜欢创业,喜欢从零开始

杨绵绵是有“创业”情节的人:“我喜欢创业,喜欢从零开始,这样就可以想象,有更大的实干空间。创业精神是很重要的,就是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也完全能够做到,我们中国人也不笨也不傻,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做不到呢?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有这样很好的美徳,例如‘不到长城非好汉’,这种精神一定要有。中国企业在追赶国际先进企业的过程中,在经济良性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创业精神。”

“文化大革命”之后,杨绵绵被调到工厂。后来正赶上青岛市连一辆小轿车都没有,政府想做吉普车,于是,学内燃机设计的杨绵绵被调过去帮忙,开发内燃机,然后用内燃机去换轿车,青岛市第一批小轿车及面包车就是这样换来的。杨绵绵在这里初尝创业的兴奋:“其实我这个人很喜欢创业的,因为我做发动机的时候就很兴奋,我一个人从发动机的加工设备开始设计,再到制造和调试、零部件模具购买、组装、实验,然后把发动机实验好再装到汽车上面。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好。”

但后来因为有的汽车零部件质量很差,当时有几十个汽车配件厂,组装的汽车老坏,跳在马路上不走,这种汽车叫六九牌解放车,人们开玩笑说“六九、六九、不修不走”。青岛市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管汽车零部件质量的部门青岛市汽车办公室,杨绵绵就被抽调到这个部门,相当于机关部门,她当时的工作就是查资料,包括配件配套厂的保证期、质量、检验手段、工艺等,杨绵绵觉得这样的工作很有意思,又很受尊重。

1984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青岛也不例外,所有的企业都想找到可以引进的项目,为企业找到活路。那时中国已经有40个定点冰箱厂,基本上要“关门”了,青岛冰箱总厂正好没有引进项目,就决定做这一块。这时,杨绵绵也迎来了改变她一生事业的机会,她接到张瑞敏的力邀,加盟青岛冰箱厂(海尔集团的前身)。对当年这个集体小厂,许多青岛人依然记忆犹新:连换三任厂长毫无起色、六百名职工人心涣散……

这时的张瑞敏是青岛家电总公司副总经理,43岁的杨绵绵开始只是小处长。回想起当年的一幕,杨绵绵深有感触地说:“在青岛论证这个项目的时候,一大桌子的人都提意见,几乎所有的部门对这个项目都不看好。一分钱也没有,就那么几块地,几间破房子,要把那些没见过、也不懂的设备引进来,谁心里都没底。”

杨绵绵去市图书馆找怎么做冰箱的书,还真找到了一本名为《电冰箱》的书,作者单大可。经打听,这人在上海,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教授,杨绵绵推断他一定知道冰箱是怎么做的。于是杨绵绵赶到上海找到他,把他请来做顾问,请他讲课,从冰箱、发泡、制冷机、压缩机、冷凝机等从头给大家灌输了一遍。然后杨绵绵自己画出图纸,用单大可教的“土办法”制造冰箱。海尔的第一批产品就这样诞生了。

不要把做事当成负担

提及杨绵绵,就一定不能不提张瑞敏,提及张瑞敏,也一定不能不提杨绵绵。在海尔,有许多业界耳熟能详的故事,记录了海尔多年发展中的精益管理和质量要求,如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和“一根头发丝”的故事。在海尔,有许多丰富的管理理念与标准,其缔造者和开创者是张瑞敏,其坚定务实的执行者和推动者是杨绵绵。杨绵绵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张瑞敏是个经营思想家,他的许多思想首先来自创新性的实践,但他又是个实践发动者,不断将新的经营思想推向实践,而我就发挥着第一层实践的作用,然后我再不遗余力地层层传递下去。”

在砸冰箱事件中,张瑞敏和杨绵绵让生产有缺陷冰箱的员工亲手销毁了76台冰箱,带头扣掉了自己当月的工资,以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最惨痛、最坚决的方式,让自己和员工记住了质量的重要性,更以此种壮士断腕的决绝,奠定了海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1984年,一台冰箱要800多元,但职工的工资只有40元,一台冰箱相当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当时张瑞敏和杨绵绵召集大家商量如何处理这些质量有缺陷的冰箱,有的员工说可以将这些冰箱处理给员工,但是他们最终决定:“如果降价处理给员工,就等于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有缺陷的冰箱。”当时,包括杨绵绵在内的很多员工在砸冰箱时都流下了眼泪。但正是这一砸,真正砸出了张瑞敏的质量管理理念,砸出了杨绵绵的务实严谨坚持。

“一根头发丝”的故事则是这样:有一次,杨绵绵在分厂检查质量工作时,发现了一根在冰箱抽屉里的头发丝,便召集全体相关人员开会,此举引来大家热议:“一根头发丝不会影响冰箱的质量,拿掉就是了,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杨绵绵以最坚决的方式告诉海尔人:“抓质量就是要连一根头发丝也不放过!”

就这样,在四年后的1988年,海尔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市场的第一枚质量金牌,成为全国冰箱品牌的大哥大。1992年,海尔向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目标发力,杨绵绵成为这一项目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将其作为海尔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供应商通行证。

杨绵绵再次挑头这项根本没有先例的工作,看材料、找问题,与许多部门一起学习、讨论、研究、制定程序文件。但由于没有理解认证的精髓,十几个部门加班搞出来的程序文件只能推倒重来。在度过了许多个披星戴月的深夜后,杨绵绵终于率领一班人马完成了准备工作。当苛刻的认证组完成全部审核,并当场宣布海尔以较高的分数在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IS09001认证时,杨绵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喜悦的泪水。

超强的实干精神和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

杨绵绵认为:“领导的影响力是从个体行为和做事方式中形成的。我做领导更多是一种感染力,是用领导的规范去影响员工,去感染员工。我亲力亲为,把事情做好了,下属就有了一个榜样。做领导不是斥责、谩骂和说教,那是最没有用的。有的领导喜欢斥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骂过了之后,人家的心里并不服气且很反感,你越是这么说,我越不这么干。所以说我觉得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不分男女。如果作为领导,你说东做西,下面的人执行起来一定偏西很多了。”

杨绵绵常常是事必躬亲,对每一项有关海尔发展的事项都时刻放在心上,实践在行动上,人们觉得她仿佛不知疲倦。杨绵绵的这种实干作风,对海尔的广大干部职工起到了很强的领导模范作用。正如海尔员工们说的:“和杨总一起工作,你会感到充实愉快,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不断上进的动力。”至今杨绵绵依然保持着每天到基层单位去的习惯,了解第一线执行集团政策的具体情况,也保持着亲自动手研究解决问题的“老习惯”。

杨绵绵说:“要想让部下领会你的思路,自己首先应做出成功的实践,这样才具有带动作用。其实领导动一动手,下属自然就跟着干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所以你在现场一动手,他们马上就变了。真正的领导并不是那种说教式的,应该是用你的规范来规范他。你如果做到了,他就会想你都做到这样了,我不做到这样就不行了。要切记身教重于言传,仅说教是没有用的。”

杨绵绵充满着对部下的关爱,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企业真正的创新元素,希望海尔能不断成长起一批中坚人才。因此,她总是不遗余力地指导,把自己的经验、学识毫无保留,甚至是满腔热情地传授给下属。“多亏她了,我们都喜欢和她一起工作,欣赏她实事求是和以身作则的作风,以及很强的沟通能力。”员工们如是说。

杨绵绵对这种亲力亲为的弊端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因为自己太有能耐啊,有些事情,别人认为是我们动手能力差,可是我就认为是机制问题。中国的企业要想规范起来,要流程化再配上机制才可以。我认为尤其在中国,对员工既要有正向激励,又要有反向激励。最后还要加上员工自身的能力,一个企业才能得以系统规范。”

如员工晚上上班偷懒的问题,杨绵绵曾经用给高工资去刺激,但是没有用,装摄像头监视,第二大就被毁了。后来还是张瑞敏说:“你们再不干,都回家吧!”情况才有转变。其实事实就是“我不要你干了,他们反倒珍惜了”。

“要换位思考。从员工的角度、从员工的感受来看看怎么样来接受?所谓的沟通就是通,让他通的话就要你自己想通了办法教给他,然后他才可以想通。领导有什么都应跟员工沟通好,这样他们心情也会好起来的。有的领导他自己想通了,但是当他的下级还没有想通的时候他就是开始发火,这样是非常不好的,我自己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为我自己受过压制,受过压制的人知道被压制的痛苦,所以我不希望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大家。”

三商——智商、情商、韧商

多年海尔的工作生活让杨绵绵认识到:“其实我因为是学工的,所以管理这个东西只有靠自己慢慢去悟,是一种慢慢积累经验的过程。”对此,杨绵绵还有一番自己的独特理解:“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三商’——‘智商’能准确地理解事情;‘情商’可以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怕挫折,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韧商’则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摔倒了再爬起来。光有‘情商’和‘智商’还不行,关键还是要有‘韧商’,这条最难达到。”而这一点,杨绵绵达到了。

杨绵绵认为,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是好样的。“对于逆境,我觉得思想和心态上首先要接受,然后才会有动力去克服,而不要一味地抱怨。在一个企业中现在无非就是人际关系难处点,有的时候你觉得心都掏出来了为这个企业,结果听到的却是反面的声音。你如果是个小心眼的女人,准会被气死。我就会想着我要努力你(给那些人看,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独立自主地用加倍的努力去证明我没有错。尽量让事情都向好的方向发展,错了就赶紧改,坚持,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信念。但是在真正做的时候并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而是一种死不罢休的感觉,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坚持达到目的才算真正成功的精神。每个企业都在危险中走,这没什么。我们每天不都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吗?”

杨绵绵说:“我从来不拒绝新鲜的东西”,但她认为,学习新事物是她目前最大的挑战。“你能不能学会,学会了能不能用上,能不能在最快的时间接触到这样的东西,并且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可以用上。另外,年龄大了,记忆力、思维能力衰退了,有的时候会觉得精力不够,这是一个挑战。但是你如果这样就算了的话,那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还是要主动地去接触。”

中国女性包容的特性

出生于解放前,成长在红旗下的杨绵绵,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对中国传统女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受。杨绵绵认为中国女性具有强大的包容能力:“女性本来就具有母性特质,而母性本来就是极具包容性的。在中国,妇女的包容能力和忍耐能力比男人大得多,且具有多维度的包容力——不仅能包容人,也能包容事。有些事情,这个也行,那个也行。不会太绝对地说这个不行,那个行。不一定就非黑即白的,也许是浅灰的。只要你有能力把不好的往好的那边引导就可以了。”

因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多个时期,杨绵绵更加体会到中国女性潜意识中逆来顺受、三从四德的特性,以及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我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如果环境不好的话,就要更加努力来突破这个环境。你不要去埋怨环境,埋怨环境就会被环境压死。换句话说,你得认为这个环境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然后努力去突破。如果说你认为这个环境是不合理的,那么你怎么办呢?不干了吗,什么都不动了吗?我一直觉得多干一点不坏。女人多干点也没有什么,并不一定因为时代不同而改变。”

在杨绵绵看来,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人,再加上女性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优势,这样的女人反而具有更强的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在企业管理中更能处理复杂多变的状况:“你会发现有的员工像是这个孩子,有的员工像是那个孩子,有的员工像是你的公公婆婆,你都可以处理好。”

对于女性的弱点,杨绵绵向女性提出的建议是:“不要太小心眼,要大气,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目标。否则,小心眼就会妨碍女性的成功.。有人认为,家好就全都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人的价值并不只能是家好,做家庭主妇就够了。男人和女人的价值是相等的。男人可以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女人也要想到为什么就不能呢?”

杨绵绵对“天花板”之说极为不赞同,她认为这是属于女性自己在心理上为自己设的理由或者借口。“一个人自己心里有天花板,她自己觉得到这个位置就是天花板了。你如果是非要上去,谁也没有拦着你。心态非常重要,把自己的天花板设的多高了,就是看你自己想干什么,想追求什么了。你如果认为有来自家庭的阻力,就去处理好家庭;如果觉得是同学的关系,就去处理好同学关系。如果这些不处理好,就妨碍你的成功。所以你想要追求什么,你要做的就是设法把阻力扫除就可以了。”

进入哪个角色,哪个就最重要

工厂工程师、跨国企业高管、妻子与母亲等不同的角色之间,在杨绵绵心目中,到底哪个角色更重要呢?杨绵绵最大的诀窍是在不同的角色中,展现不同重要的特质:“当我进入哪个角色时,哪个就是最重要的。回到家,家重要;回到厂,厂重要;研究技术时,技术最重要。”

杨绵绵成功地经营着企业和家庭,并在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的不同角色之间实现完美的平衡。她坚信:“平衡好,对家庭和事业都好;平衡不好的话,对两个都不好。”但当不同的角色出现冲突时,杨绵绵则会选择大利益:“企业是大利益,家庭是小利益。因为人要追求精神上的成就感、社交感和层面感。如果没有企业,就没有我;若没有我,这个家还有什么快乐?家的氛围重要,家庭关系也很重要,我可以平衡好。”

杨绵绵重要的成功秘诀就是:把自己的事业变成全家人的事业,得到家人最大的支持和谅解。“作为母亲和妻子,平时要善于传递信息给家人,让家人明白和理解你的事业很重要,自然就会支持和理解你。关键是他们认为你的事情很重要,你重视的事情很有意义。而这其中的意义正是你要传递给他们的。如果你经常说我们海尔怎么样怎么样,他们就认为海尔很重要。真的全在于自己。你如果是认为这个事情很重要.很伟大,你就会把这种认识感染给他们,他们也认为你的事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也不会因为我要开会或者是与工作相关的其他事而没有陪伴他们就发脾气。”

杨绵绵认为这也是作为女性领导者比男性领导者优秀的沟通强项,女性领导者更容易做到与家庭沟通相分享,而男性领导喜欢把事情放在心里,与家人的沟通比较弱,家人会认为支持你干嘛,你干的也不怎么样。“感染别人是很重要的,人要把自己的感觉传染给别人,让别人和自己有一样的感觉,这也是一种影响力,不仅是对于工作和下属的影响力,对家人也需要同样的影响力。你要善于把你的感受清楚地表达出来,让家人和你有一样的感觉,你觉得着急的时候,家人也和一样着急,你觉得开心的时候,家人也跟你一样开心。家人理解你,你就会很轻松,就不需要再解释。”

杨绵绵成功地经营着两个家庭,而海尔这个大家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杨绵绵曾经面对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在海尔工作了这么多年,自己的喜怒哀乐早已和海尔融为一体。海尔像我的一个孩子,看着它长大,并体味它成长过程中带给我的喜怒哀乐。”听到人们说海尔好,海尔的产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益处时,她就感到特别开心;当听到人们说海尔不好时,她会很苦恼。杨绵绵倾心着海尔、热爱着海尔,也正是源于这种倾心和热爱,她在海尔的奋斗是快乐的。

杨绵绵语录

◎一个人应该具备“三商”,即“智商”——能准确地理解事情;“情商”——心理素质要好,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韧商”——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摔倒了能再爬起来。

◎人总是要做点事,在做事的时候,不要当成负担,而要当成乐趣。

◎对于逆境,我觉得思想和心态上首先要接受,然后才会有动力去克服,而不要一味地抱怨。

◎要想让部下领会你的思路,我认为自己首先应做出成功的实践,这样才具有带动作用。领导动一动手,下属自然就跟着干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

◎做到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怎么样他才能接受,也许是因为做过老师的原因,我懂得和别人沟通的技巧,要把想问题的过程拿出来和对方分享。

◎不要太小心眼,要大气。若做不到这样,就会妨碍妇女成长。女性应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目标。

◎是女性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的挑战。能不能最快时间接触到,能不能学得进去,能不能学得会,学会了能不能最快用上。因为女性尤其年龄大了,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渐渐衰退了,体力也不够了,所以难度会很大。

◎当我进入哪个角色时,哪个就重要。回到家,家重要;回到厂,厂重要;研究技术时,技术最重要。

◎你自己心里有一个天花板,觉得到这个位置就是天花扳了。你如果是非要上去,谁也没有挡着你。心态非常重要,自己的天花板设多高,就得看自己想干什么,想追求什么了。

◎作为母亲和妻子,平时要善于传递信息给家人,让家人明白和理解你的事业很重要,他们自然就会支持和理解你。

◎从不因自己是女性而迁就自己,更没有因自己是女性而降低标准和要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