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辑 观时势风云

人海观潮 作者:庄建民 著


东西方文明价值观的思考

当今的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大潮把人性中的劣根淋漓尽致地冲刷了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世风日下,假货横行,贪污腐败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利益取代了友谊和爱;“狼性”被当做可贵的品质加以颂扬,而善良却被视为软弱可欺遭到耻笑……

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比如道德、正义、诚信、良心,竟变成了像纯净空气一样的稀缺资源?而强权、欺骗、唯利是图却像是充斥于空气中的“PM2.5”一样,污染着人们的心灵,毒化着我们的社会?

面对种种困惑,我想试着从人类的不同文明类型寻找答案。

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经过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儒家文化。农耕文明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为目的,除此并没有更多的物质奢望,它只要求人们守望田园,男耕女织,因此只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而不需要训练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农耕文明要求人们和谐共处,维持在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之内。尽管农耕文明并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总体上是和谐、稳定和相对保守的一种文明。

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实际上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竞争型文化,它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理论依据,强调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主张通过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求得社会进步。西方工业文明就总体而言,更注重人对于物的利用、索取和占有,实际上更倾向于一种物质文明。如果说,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更强调和谐公平,那么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明更强调竞争和效率。尽管西方价值观有着积极进取、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物质文明不断提升的作用,但它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公平的失衡、人性的泯灭以及伦理道德的沦丧。

相对而言,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形容:东方文明是食草的文明,西方文明是食肉的文明;东方文明是节制欲望的文明,西方文明是放纵欲望的文明;东方文明是退守的文明,西方文明是扩张的文明;东方文明是守道义的文明,西方文明是重功利的文明。两种文明各有利弊,各有得失。

100多年以来,西风东渐,中国人在受尽西方列强的欺负之后,开始反思并抛弃中华文化中落后保守的东西,学习西方文化中积极进取的东西,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夺取了国家政权,实现了民族独立;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明和西方价值观,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无可避免地进入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给我们带来生活改善、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同时,又带来了个性自由的人生观、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和金钱至上的财富观。就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它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但精神瘟疫也接踵而至。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和糟粕,我们都在承受。

其实,不光是我们中国,当今世界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严重破坏、恐怖主义盛行、种族纷争和局部战争不断、军备竞赛有增无减等等,无不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有着直接关系。

客观地说,完整的西方文明还应包括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宗教情怀,而这三条,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东方文明中的公正、诚信、和谐的精神相通的。

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实际上是给欲望之兽套上了笼子,用正义之剑铲除邪恶,用制度文明把私欲之水限制在一定的渠道之内,防止其泛滥成灾。宗教情怀则是一种精神信仰,它鄙薄物欲,追求崇高,使人有别于动物。具体说来,宗教情怀包括:一、博爱—给弱者以同情和关怀,社会性博爱就是慈善;二、宽恕—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以德报怨而不是冤冤相报;三、忏悔—通过反省不断去除人性中的劣根,在精神上进行自我救赎,拒绝堕落。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特质,西方文明才得以不断克服自身弊端,被许多人当做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精神财富。

环顾当今中国,我们自己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已经失落了很多,而我们所效法的西方文明,其中的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宗教情怀,却没有真正学来多少,反而把早期资本主义的“原罪”部分复制过来。于是,物欲横流,“人”变成了“兽”,大款、富豪成了大众追求的楷模,而精神、信仰却长期缺位。

历史是否定之否定。面对中国社会的现状,面向世界的未来,我们都需要以辩证的观点重新审视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重新评价两种文明各自的优劣短长,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信息化时代新的文明、新的价值观,并使之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和行为准则。

有报道说,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后发表了一个共同宣言,其中提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在构建人类共同文明的今天,“孔子的智慧”已经具有了某种超越国界、种族、意识形态的精神力量,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

(2013年2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