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言古诗

唐诗三百首 作者:蘅塘退士


卷二

七言古诗

陈子昂

陈子昂(659—700,或谓661—702、658—699),字伯玉。一说名冕,字子昂。行大,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文明元年(684)进士,武后奇其才,擢麟台正字,世称“陈正字”。转右卫胄曹参军,升右拾遗,世因称“陈拾遗”。曾两次从军边塞,参加反对制造民族分裂的战争。后以父老解官归侍,为县令段简诬陷死于狱中。两《唐书》有传。陈子昂为初唐重要作家,陈振孙称其“诗文在唐初,实是首起八代之衰者”(《直斋书录解题》卷六)。论诗强调“兴寄”,提倡“汉魏风骨”、“正始之音”,反对齐、梁绮靡文风,为诗歌走向盛唐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对齐、梁一概排斥,未免失之偏颇。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代表作有《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题解】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进陷营州,建安郡王武攸宜率军征讨,表子昂为参谋。第二年三月,军次渔阳。与契丹战,大败,全军震恐。陈子昂向武攸宜切谏,并自请率万人以为前驱击敌。攸宜轻率无将略,不听。子昂又谏,攸宜怒,降子昂为军曹。“子昂知不合,因钳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毅)、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卢藏用《陈氏别传》),所歌即为此诗。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

【注释】

①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如燕昭王、乐毅诸人。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楚辞·远游》:“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南朝宋武帝刘裕称赞谢庄《月赋》亦有“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作者”(《诗话总龟·前集》卷六引)的话,或为二句所本。  ②悠悠:旷远无穷尽貌。《诗经·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③怆然:悲痛貌。

【评析】

这首千古绝唱,在无限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以苍凉悲壮的情调,唱出了历代志士仁人壮志难酬的忧愤,知遇难求的孤独,时不我待的焦灼,悲怆中激荡着意欲奋发有为的豪情,质朴中蕴含着对于宇宙人生的沉思,故能使人读来回肠荡气,震撼心灵,发生强烈的共鸣。黄周星评云:“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唐诗快》卷二)

李颀

李颀(690?—754?),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东川,有别业在焉,故世称“李东川”。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调新乡(今属河南)县尉,世称“李新乡”。久不迁调,乃归隐东川。故殷璠叹曰:“惜其伟才,只到黄绶。”(《河岳英灵集》)李颀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好道术,服饵丹砂,结好尘嚣之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相友善,有诗酬赠。李颀为盛唐著名诗人,风格奇拔雄浑,清新秀丽。尤擅七言,前人评曰:“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新乡七律,篇篇机宕神远,盛唐妙品也。”(《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有《李颀诗集》。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题解】

古意,犹“拟古”。诗写征夫思乡之情。作年莫考。

【注释】

①事长征:即从军远征。  ②“少小”句:谓从军战士乃幽、燕健儿。幽:古幽州;燕:古燕国,即今河北、辽宁一带。幽、燕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任侠尚勇,轻死善战。前王昌龄《塞上曲》云:“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③赌胜:好强争胜。  ④由来:从来。七尺:犹言男儿之躯。轻七尺:犹言不怕死,有视死如归意。皇甫冉《出塞》:“由来征戍客,各负轻生义。”⑤猬毛:指刺猬的刺。磔(zhé):张开。此句谓短须怒竖,可见犷悍。《晋书·桓温传》:“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⑥陇:山陵。一说黄云陇为地名,即黄芦塞。白云飞:喻故乡。《旧唐书·狄仁杰传》载:“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⑦报恩:报答国恩。  ⑧小妇:犹少妇。  ⑨解:有擅长意。解歌舞:即能歌善舞。  ⑩羌笛:乐器名,源出古羌族。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出塞》:乐府横吹曲名,为军中乐。《乐府诗集》卷二十一引曹嘉之《晋书》曰:“刘畴尝避乱坞壁,贾胡百数欲害之,畴无惧色,援笳而吹之,为《出塞》、《入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皆垂泣而出。”  三军:犹全军。皇甫冉《出塞》:“三军尽回首,皆洒望乡泪。”

【评析】

诗分两截,前六句全用五言,写幽、燕健儿的英勇剽悍,视死如归。“须如猬毛磔”,更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后六句全用七言,摹写以身报国和思乡难归的矛盾,并以辽东小妇与七尺健儿相映衬,引人遐思,更富韵味。末句“三军泪如雨”,虽极写从征战士的思乡之情,但不显衰飒,反而更能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这正是盛唐人的胸襟。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题解】

陈章甫,江陵(今湖北荆州)人,行十六,李颀有《宴陈十六楼》诗,题下原注云:“楼枕金谷。”金谷在洛阳西北。高适有《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开善寺在洛阳城西,与金谷为近。陈在洛阳有家。陈于开元年间制策登科,曾官太常博士,隐居嵩山二十余年。李颀隐居颍阳,相距不远,时相往来,交谊颇深。此诗当为在洛阳送陈章甫罢官归乡时作。

【注释】

①嘶:马鸣。旧乡:指江陵。  ②陈侯:对陈章甫的敬称。坦荡:光明磊落。《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  ③虬须:卷曲的胡须。大颡(sǎnɡ):宽额。  ④草莽:草野。  ⑤酤(ɡū)酒:买酒。我曹:我辈。  ⑥津:渡口。吏:一作“口”。  ⑦郑国游人:指陈章甫。春秋时郑国在济西洛东河南颍北四水间,陈隐居嵩山,故云。未及家:未到家。⑧洛阳行子:作者自谓。  ⑨故林:犹故乡,指江陵。

【评析】

这是李颀以描写人物见长的名篇之一。特别是“陈侯立身何坦荡”以下八句,写陈章甫仪表威武,心胸坦荡,满腹经纶,旷达豪爽,从外表特征到思想风貌都不同流俗。刻画人物栩栩如生,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题解】

《琴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将其列入“琴曲歌辞”。题一作《琴歌送别》。

【注释】

①广陵客:指座中弹琴的人,誉其技艺高超。古琴曲有《广陵散》,《晋书·嵇康传》:“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  ②乌:乌鸦。半飞:分飞。琴曲有《乌夜啼》。  ③《渌水》:琴曲名,相传为蔡邕所作,为《蔡氏五弄》之一。《楚妃》:即《楚妃叹》,亦琴曲名。  ④清淮:指淮河。奉使:奉命出使。  ⑤敢告:敬告。云山:高耸入云的山岭,此指出使所经沿途景色。

【评析】

这是李颀咏乐诗中的名篇。钟惺评曰:“一字不说琴,却字字与琴相关。又妙在结处,一字不沾着琴,此之谓远。”(《唐诗归》卷十四)贺贻孙更进而评曰:“只第二句点出‘琴’字,其余满篇霜月风星,乌飞树响,铜炉华烛,清淮云山,无端点缀,无一字及琴,却无非琴声,移在筝、笛、琵琶、觱篥不得也。”(《诗筏》)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题解】

诗题异文颇多,《全唐诗》作《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并注云:“一本题作《听董庭兰弹琴兼寄房给事》。”或作《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是。《胡笳弄》,为乐府琴曲名。《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胡笳十八拍》引唐刘商《胡笳曲序》云:“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胡虏犯中原,为胡人所掠,入番为王后,王甚重之。武帝(曹操)与邕有旧,敕大将军赎以归汉。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董生、董大,即董庭兰,当时著名琴师。房给事,即房琯。据朱长文《琴史》载:“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貌古心远,意闲体和,抚弦韵声,可以感鬼神矣。天宝中,给事中房琯,好古君子也,庭兰闻义而来,不远千里。”遂为房琯门客。房琯官给事中在天宝五载(746),诗当此时作。

【注释】

①蔡女:即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传说她没入匈奴时,曾作《胡笳十八拍》。后人亦有认为伪托的。一拍为一乐章,在歌词为一段落。  ②归客:曹操派使者至匈奴将蔡文姬赎回,故曰“归客”。  ③古戍:古时边防哨所。寒:荒寒。  ④大荒:边远荒凉之地。阴沉:一作“沉沉”。⑤拂:轻轻拨动。商、角、羽:古称宫、商、角、徵、羽为五音,琴有七弦,与其相配。《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引《三礼图》云:“琴第一弦为宫,次弦为商,次为角,次为羽,次为徵,次为少宫,次为少商。”  ⑥摵(shè)摵:象声词,落叶声。  ⑦夫子:对男子的尊称。  ⑧通神明:谓技艺高超,能感召鬼神精灵。  ⑨迟、速、往、旋:皆就弹奏指法而言。更:更换。  ⑩嘶酸:鸣声凄惨。雏雁:幼雁。蔡文姬在匈奴十二年,生有二子,二句即写母子离别时的惨景。《胡笳十八拍》与蔡文姬作的《悲愤诗》中,都有关于文姬与胡儿生离死别的动人描写。  乌珠部落:指匈奴。汉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号宁胡阏氏,生一子。乌珠,即乌珠留若鞮单于,为呼韩邪单于颛渠阏氏次子。乌珠:一作“乌孙”,为汉时西域国名。汉武帝时遣江都王刘建女细君,远嫁乌孙王昆莫为右夫人,细君悲愁,自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此以王昭君、刘细君比蔡文姬。  逻娑:亦作逻逤、逻些,唐时吐蕃都城,即今西藏拉萨市。唐太宗时,以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特为筑城以居。此以文成公主比文姬。  幽音:幽咽深沉之音。变调:变换乐调。飘洒:如风飘雨洒。迸泉:喷泉。飒飒:泉水声,亦形容风声、雨声。木末:树梢。  呦(yōu)呦:鹿鸣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古琴曲五曲有《鹿鸣》。  掖垣:本谓宫殿围墙,唐门下省因在大明宫宣政殿东,故称东省,亦称东掖垣。房琯官给事中,属门下者,故云。  凤凰池:亦称凤池,指中书省。唐中书省在大明宫宣政殿西,亦称西省、西掖垣。又唐制,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诗文中多以凤凰池指宰相,此暗喻房琯可能入相。青琐门:指宫门。  高才:誉房琯。脱略:不受拘束。  君:指董大。此句写房琯好贤纳士。

【评析】

此诗也是李颀咏乐诗名作。全诗分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首先交代《胡笳弄》的来由,并以想象中蔡文姬演奏胡笳声的艺术效果,先声夺人,吸引读者。从“先拂商弦后角羽”到“野鹿呦呦走堂下”为第二段,是全诗的主体部分,着力表现董大演奏《胡笳弄》的高超技艺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但作者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胡笳弄》的丰富音乐内涵。这里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有历史事件的粗笔扫描,有个人情感的幽微抒发,纵横飘逸,酣畅淋漓,变幻莫测,浑然一体,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撼人心。作者将无形的琴声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超人的艺术才能。最后四句为第三段,照应题中“兼寄语房给事”,绾合董大与房琯,琴师遇知音,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深思。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题解】

此诗作年莫考。安万善,凉州胡人。觱(bì)篥(lì),簧管古乐器,亦作筚篥,又名悲篥、笳管。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云:“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可见是截竹为管,插芦为首吹奏之,又似芦管。

【注释】

①龟(qiū)兹(cí):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②凉州胡人:指安万善。凉州:在今甘肃武威一带。  ③解:知道。赏:听其音而知其曲,深有领悟,所谓赏音。  ④飙(biāo):暴风。  ⑤飕(sōu)飗(liú):风声。  ⑥“九雏”句:化用汉乐府《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诗意。啾啾:象声词,此指凤鸣声。  ⑦一时:同时。⑧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⑨《渔阳掺(càn)》:鼓曲名,亦作《渔阳掺挝》、《渔阳参挝》,参挝是击鼓的方法。《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扬枹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座为之改容。”注引《典略》曰:“鼓声甚悲,音节殊妙,坐客莫不慷慨。”  ⑩《杨柳》:指乐府《折杨柳》曲。上林:秦汉宫苑名,此泛指宫苑。南朝陈王瑳《折杨柳》云:“塞外无春色,上林柳已黄。”  岁夜:除夕。

【评析】

以上三诗都是李颀描写音乐的名篇,各具特色。这首诗专写觱篥,重在赏音,“世人解听不解赏”为全诗关键。安万善是凉州胡人,作者是他乡游子,时当除夕团圆之夜,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那“长飙风中”独往独来的游子,那啾啾待哺的雏凤,那《渔阳掺》的悲壮,那忽见春临大地的欣喜……安万善觱篥声中奏出的游子思乡曲,恐怕只有作者能够深切地领悟感受到。为了渲染这种孤寂伤感的思乡之情,作者在用韵上也颇费苦心。全诗十八句,就换了七个韵,而且平仄相间,仄声韵又上、去、入错落相间,以入声韵起,以入声韵结,极尽抑扬顿挫之妙。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题解】

诗题“鹿门”下,一本有“山”字,一本有“寺”字。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市东南。《清一统志·湖北·襄阳府》:“鹿门山在襄阳县东南三十里。《襄阳记》:‘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孟浩然于景龙二年(708)至先天元年(712)曾隐居鹿门山,诗当作于此时期内。

【注释】

①山寺:指鹿门寺。  ②渔梁:当作“鱼梁”。《水经注·沔水》:“沔水中有鱼梁洲,庞德公所居。”  ③岸:一作“路”,一作“道”。  ④开烟树:一作“烟中树”。  ⑤庞公:即庞德公,东汉襄阳隐士,避世隐于鹿门山。  ⑥岩扉:石门。  ⑦幽人:隐逸之士。

【评析】

此诗通过夜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的隐逸情怀,恬淡自然,清幽妙绝,而写来却次第分明。时间是从黄昏到月出,地点是从渡口到鹿门,人归江村,己归鹿门,也就是从喧嚣的尘世回到寂寥的隐居。“忽到庞公栖隐处”,“忽”字妙,不期而至,说明自己与前辈高逸灵犀暗通。“唯有幽人自来去”,“唯”字,用得奇警,“幽人”,既是自指,兼喻庞公,千古高行,自与世俗之人不同。徐献忠曰:“襄阳气象清远,心悰孤寂,故其出语洒落,洗脱凡近,读之浑然省净,而采秀内映,虽悲感谢绝,而兴致有余。”(《唐诗品》)可作此诗评语。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题解】

此诗为上元元年(760)秋,李白在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人,曾官殿中侍御史。李白还作有《和卢侍御通塘曲》。

【注释】

①“我本”二句:《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二句以楚狂自比。孔子名丘。  ②绿玉杖:嵌有绿玉的手杖,传说为仙人所持。  ③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因楼在黄鹤矶上而得名。后人附会,说有仙人乘黄鹤过此,因名。  ④秀出:突出。南斗:即斗宿。古以南斗为浔阳分野,庐山在浔阳南,故云“南斗傍”。  ⑤屏风九叠:庐山五老峰东北有屏风叠,又名九叠屏,屏下即九叠谷。李白《赠王判官时余隐居庐山屏风叠》云:“昔别黄鹤楼……且隐屏风叠。”云锦:云霞似锦绣。  ⑥明湖:指鄱阳湖。青黛:青黑色。  ⑦金阙:即金阙岩,又名石门。《庐山记》云:“西南有石门,似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二峰:即指双阙。  ⑧银河:喻瀑布。三石梁:《水经注·庐江水》:“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一说即三叠泉,在九叠屏西南。  ⑨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南。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云:“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其二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⑩迥:高远。沓(tà):重叠。苍苍:指天。  吴天:庐山古属吴地。九道:长江至浔阳分为九道。郭璞《江赋》:“流九派乎浔阳。”九道:犹九派。雪山:形容波涛涌起。  石镜:《水经注·庐江水》:“(庐)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毫)细必察,故名石镜焉。”谢公:指谢灵运。其《入彭蠡湖口》诗云:“攀崖照石镜。”  还丹:道教所谓仙丹。《抱朴子·金丹》:“第四之丹名曰还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世情:世俗之情。  琴心三叠:道教谓修炼到心和神悦的境界。《黄庭内景经》:“琴心三叠舞胎仙。”梁丘子注:“琴:和也。三叠:三丹田,谓与诸宫重叠也。”  朝:朝见。玉京:道教称其最高天神元始天尊居于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卢敖:燕人,秦始皇时博士,使其求仙,亡而不返。《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周游天下,至蒙谷遇一怪仙,愿与其交友,怪仙曰:“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汗漫:不可知之物,后转作仙人的别名。九垓:九天之外。期:约会。接:相偕。太清:道家认为在人天两界之外,别有三清境,即玉清、上清、太清,又名三天,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此以怪仙自比,以卢敖比卢虚舟,谓己已与汗漫相约于九天之外,愿偕卢虚舟同游太清仙境。

【评析】

李白因受永王璘事件的牵累,长流夜郎,虽遇赦而还,但对他的打击是很重的。李白号称“诗仙”,崇信道教,经过这次挫折,他寻仙访道的思想更有发展。重游庐山,感慨万千,遂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全诗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交代行踪,表达自己鄙弃尘世、寻仙好道的隐逸思想。从“庐山秀出南斗傍”到“谢公行处苍苔没”十七句为第二段,以如椽彩笔描绘庐山的瑰玮秀丽与登高所见长江、鄱阳湖之景。如果说描摹庐山景观尚带有谢灵运山水诗务求形似的痕迹的话,那么,“登高”四句写长江九派争流的壮观景象,境界开阔,确是太白本色。最后六句为第三段,明确表示自己愿偕同道者脱离尘世、寻仙向道、遨游太空的志向。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说:李白“脱屣轩冕,释羁韁锁,因肆情性,大放宇宙间。……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壮心、遗余年也”。正好说出李白此时的心态。这首诗把山水描写与游仙访道结合起来,正表现了李白对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美好生活的憧憬。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21),日月照耀金银台(22)。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23)。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24),恍惊起而长嗟(25)。惟觉时之枕席(26),失向来之烟霞(27)。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28)?且放白鹿青崖间(29),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0),使我不得开心颜。

【题解】

《河岳英灵集》诗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一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为越州名山,在今浙江嵊州市东、天台市西北。东鲁,今山东一带。此诗为李白自东鲁赴吴越漫游前作,时当天宝四五年间(745、746)。

【注释】

①瀛洲:传说为海上三神山之一,在东海中,洲上多仙人,风俗似吴越。②越:今浙江一带。  ③拔:超出。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市西北,山上赤石屏列如城,状似云霞,故名。赤城栖霞,为天台八景之一。④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市城北,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⑤此:指天姥山。倾:倾斜。天台山在天姥山东南,故云“东南倾”。⑥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⑦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南,北流入市北界曰曹娥江,又北流入上虞市界,名上虞江。李白青年时代所作《秋下荆门》诗即云:“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⑧谢公:指谢灵运。谢家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时,曾恣游山水,遍及境内。其《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云:“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  ⑨绿:一作“渌”。  ⑩谢公屐:指谢灵运为登山而特制的一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载:灵运家居始宁时,“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青云梯:谓山岭高峻,上入青云。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半壁:半山腰。天鸡:《玄中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  壑:一作“转”。  殷(yǐn):震动。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地也。”  栗:战栗。  淡淡:水波动荡貌。  列缺:闪电。霹雳:惊雷。  洞天:道家称仙人所居之地。石扉:石门。  訇(hōnɡ)然:大声。  (21)青冥:青天。(22)金银台:神仙居处。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23)云之君:指乘风云而降的仙人。  (24)悸:惊动。  (25)恍:猛然。长嗟:长叹。  (26)觉:梦醒。  (27)向来:刚才。烟霞:指梦中仙境。(28)君:指东鲁诸公。  (29)白鹿:仙人所乘。  (30)安能:怎能,岂能。摧眉:低头。折腰:弯腰。

【评析】

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长安,玄宗召见于金銮殿,命供奉翰林。后遭谗毁,天宝三载,被赐金放还,悲愤离京。秋,与杜甫、高适同游梁、宋。冬,在临淄郡(今山东济南)紫极宫由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成为道教徒。四载,游齐、鲁,并作南游之计。此诗即在这种情势下写的。陈沆曰:“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诗比兴笺》)安旗亦云:“诗以天姥仙境喻朝廷宫阙,以梦游喻其入侍翰林,宣泄失志去朝之思。”(《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全诗分三大段,前八句为第一段,写梦游之因。自“我欲因之梦吴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为第二段,写梦游所历危景、奇景、仙景,迷离惝恍,变幻莫测,气象万千,惊心骇目。从“忽魂悸以魄动”至末为第三段,抒发梦醒后的感慨,而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句,卒章显其志,真有画龙点睛之妙。沈德潜曰:“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幻,至醒后顿失烟霞矣。知世间行乐,亦同一梦,安能于梦中屈身权贵乎?吾当别去,遍游名山以终天年也。诗境虽奇,脉理极细。”(《唐诗别裁集》卷六)诗极恣肆变化,又极惨淡经营,句法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九言,并杂有骚体,参差不齐,错综变化。用韵灵活多变,或隔句押韵,或句句押韵,平仄交替,换韵达十二次之多,抑扬顿挫,气势雄伟。全诗豪迈悲愤,纵横奇恣,而又流畅自然,一气贯注,堪称绝唱。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题解】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酒肆,酒店。此诗为开元十四年(726)春,李白自金陵赴广陵(今江苏扬州)时作。

【注释】

①风吹:一作“白门”,白门为金陵正西门。李白《杨叛儿》:“何许最关人?鸟啼白门柳。”柳花:指柳絮。  ②吴姬:吴地美女,金陵古属吴地。压酒:新酒酿熟时,压槽取酒。罗隐《江南行》:“夜槽压酒银船满。”③欲行:将行之人,指作者。不行:送行之人,指金陵子弟。尽觞:倾杯而饮。正如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所云:“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④东流水:指长江。六朝吴歌《子夜歌》:“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⑤之:指东流水。

【评析】

此诗为李白送别名篇。第一联描写江南风情和民俗,春意盎然,情意盎然。“满店香”,与其说是柳香,不如说是酒香。而吴姬“压酒”的殷勤,“劝客”的热情,更是人美酒美情意美,伴着柳花飞舞的景物美,真可使“金陵酒肆”满店飘香了。第二联平平叙述,纯用白描,而“欲行不行各尽觞”的离别情谊,却写得深挚动人。第三联以设问方式作结,问水而不问人,设想奇妙,以实代虚,耐人寻味。李白写离别,对流水这一意象,似乎情有独钟。《沙丘城下寄杜甫》云:“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赠汪伦》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这“东流水”,却是滚滚东流的长江,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但读来终觉凄苦衰飒,不及李白的潇洒风流。难怪黄庭坚激赏末二句“此乃真太白妙处”(《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诗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题解】

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据詹锳考证,当以一作为是(详参詹锳《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应是〈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一文,见《语言文学与心理学论集》)。华,指李华,字遐叔。天宝十一载(752),迁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李华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此诗当是天宝十二载秋李白陪李华登宣州谢朓楼感怀伤时而作。宣州,今属安徽。谢朓楼,为南朝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称谢公楼、谢朓北楼。李白有《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

【注释】

①酣高楼:在谢朓楼酣饮。  ②蓬莱:代指东汉洛阳皇家藏书和著书处东观。《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建安骨:即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的诗文风格。李华时负文名,故以为誉。  ③小谢:指谢脁,因后于谢灵运,故称小谢以别之。清发:清新俊发。李白《送储邕之武昌》亦云:“诗传谢朓清。”此以小谢自比。  ④逸兴:清逸脱俗的兴致。王勃《滕王阁序》:“遥吟俯畅,逸兴遄飞。”壮思:疾思,指才思敏捷。谢朓《七夕赋》:“君王壮思风飞,冲情云上。”  ⑤览:通“揽”,摘取。  ⑥称(chèn)意:如意。  ⑦散发弄扁舟:指绝世隐居。《后汉书·袁闳传》:“延禧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钟会《遗荣赋》:“散发抽簪,永纵一壑。”扁舟:小船。

【评析】

李华官监察御史,因执法严正,为奸党所嫉,不容于御史府。李白待诏翰林,遭人谗毁,被赐金放还。谢朓亦被人诬陷,下狱死。三人遭遇相似,可谓同病相怜。今二李同登谢朓楼,触目感怀,忧愤难平,遂借高楼酣饮,挥笔成此绝唱。起势豪纵不羁,如风雨骤至,将一腔烦忧倒将出来。中借谈诗论文以寄意,既自负,亦自伤。逸兴壮思,于世何补,于己何用,忧愤至极,不禁含泪喊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悲怆呼声,令千古之下的志士仁人犹闻而涕落。李白终是李白,他愁也愁得豪放,愁得奇特,不作小儿女态,悲悲切切;更不作乞怜态,抽抽噎噎。他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绝不乞求怜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不是李白的消极,而是污浊现实的无情。在他“散发弄扁舟”的飘逸身影中,我们仍然领略到他那青天揽月的豪情。方东树谓李白“发想超旷,落笔天纵,章法承接,变化无端,不可以寻常胸臆摸测”(《昭昧詹言》卷十二)。又谓“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同上)。移评此诗,可谓恰切。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题解】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九月。诗题一作《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封大夫,即封常清,时摄御史大夫,以安西四镇节度使权知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岑参在其幕下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天宝十三载,播仙(今新疆且末)叛唐,封常清率军讨伐,岑参作此诗壮行。走马川即在北庭(故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后堡子)、轮台(在今新疆昌吉境内)附近,亦称北庭川。

【注释】

①行:通往。雪海:《新唐书·西域传下》:“勃达岭……水南流者经中国入于海,北流者经胡入于海,北三日行度雪海,春夏常雨雪。”或即指此。②莽莽:茫茫无边际貌。  ③川:平川。  ④匈奴:借指叛乱的播仙部族。  ⑤金山:即今新疆乌鲁木齐东之博格多山,在轮台之南,属天山山脉。烟尘飞:指发生战争。  ⑥汉家大将:指封常清。  ⑦金甲:即铁甲。  ⑧戈:一种兵器。拨:碰击。  ⑨五花、连钱:皆承上句,指马毛色。五花:谓马毛色斑驳。杜甫《高都护骢马行》:“五花散作云满身。”连钱:谓马纹点缀如连钱。《尔雅·释畜》:“青骊。”郭璞注:“色有深浅,斑驳隐粼,今之连钱骢。”杜甫《骢马行》:“肉碨礧连钱动。”旋:随即。  ⑩幕:军帐。草檄:起草讨伐敌人的檄文。  虏骑(jì):指播仙军。慑:惧怕。  短兵:指刀、剑一类兵器。《史记·匈奴列传》:“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  军师:一作“车师”,是。车师:即指北庭,为汉车师后国故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伫:等候。献捷:报捷。

【评析】

这首诗采用反衬手法,一开始就极力渲染出征时黄沙漫天、风吹石走的恶劣环境和强敌犯境的紧急军情,反衬唐军平叛的雄壮军威。接着描写想象中雪夜行军的艰苦情景,在风割如刀、马汗雪冻、砚水凝冰的严寒中,突出表现唐军夜不解甲、战马奔驰、威震敌胆的英雄气概。最后坚信必胜。夸张渲染,雄奇恣肆,“奇才奇气,风发泉涌”(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全诗句句用韵,且平仄韵相间,音调激越,节奏急促,恰切地传达出军情紧张的气氛和唐军高昂的战斗情绪,正如施补华所云:“兵法所谓其节短其势险也。”(《岘傭说诗》)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题解】

此诗与上首为同时所作。轮台在北庭之西,常为大将旌节所驻之地。

【注释】

①角:亦称画角,军中报时乐器。  ②旄头:即昴宿,二十八宿之一,主兵。《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张守节《正义》:“昴七星为髦头。……六星明与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摇动若跳跃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见,皆兵之忧也。”髦头:即旄头。  ③羽书:军用紧急文书。渠黎:即渠犁,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轮台东南。  ④戍楼:边塞上用以守望的哨楼。  ⑤上将:指封常清。拥旄:即持节。唐代皇帝赐给节度使旄节,作为专制军事的凭证。  ⑥平明:天刚亮。  ⑦伐鼓:击鼓。  ⑧阴山:此处当指天山。  ⑨虏塞:敌军要塞。兵气:杀气。屯:聚集。连云屯:形容军队之多,杀气之盛。  ⑩剑河:水名,在今新疆境内。《新唐书·回鹘传下》:“青山之东,有水曰剑河。偶艇以度,水悉东北流,经其(黠戛斯)国,合而北入于海。”而黠戛斯,“地当伊吾之西,焉耆北,白山之旁”。正其地。云片:一作“雪片”。  沙口:一作“河口”,当指剑河渡口。脱:打滑。  亚相:秦、汉官制,以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副职,后因称御史大夫为亚相,此指封常清。勤王:忠勤王事。甘:心甘情愿。  静边尘:指平息叛乱。  青史:古以竹简记事,杀青简书写,故称史册为青史。

【评析】

这首送征祝捷诗,先以边境告警,引出大军出征,再由战场的危苦和严寒,归结到对平叛将士不辞苦辛、忠勇报国精神的赞扬。而“上将拥旄西出征”四句,写唐军出征时的雄壮声威,可谓气壮山河、惊心动魄。全诗除最后四句为一韵外,余皆句句用韵,且二句一换韵,韵密调促,一气呵成,极具气势,与紧张激烈的战争气氛和谐一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题解】

天宝十三载(754),岑参赴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任节度判官。唐节度使、判官各一人,武判官当即岑参前任,岑赴任,武离任回京,岑为其送行而作此诗。诗题一本“归”下有“京”字。

【注释】

①白草:西域草名,其干熟时正白色,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  ②梨花:喻雪。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  ③角弓:劲弓。不得控:拉不开。  ④都护:镇守边疆的长官。唐大都护府,设大都护一人,副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上都护府,设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都护、副都护之职,掌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离”(《唐六典》卷三十)。铁衣:犹铁甲。着:穿。  ⑤瀚海:唐有瀚海军,即在北庭都护府,封常清时兼瀚海军使。此指天山雪峰。阑干:纵横貌。  ⑥惨淡:阴暗。凝:冻结。  ⑦中军:主帅亲自率领的军队,此指主帅营帐。饮:宴饮,谓饯行。归客:指武判官。  ⑧辕门:军营门。古时军营前,两车辕木相向交叉为门。  ⑨掣(chè):牵。此句谓红旗为雨雪所湿,冻结僵硬,风吹而不能飘扬。语本虞世南《出塞》:“霜旗冻不翻。”

【评析】

此诗咏雪赠别,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北疆壮丽景色的由衷喜爱和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先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绚丽景象,喻写塞外八月漫天飞舞的雪花,奇情妙思,出人意表。接写狐裘不暖、冰雪封冻的奇寒,挥洒中有细描,极尽纵横开阖之势。尤其是写在风吹雪飘的广阔背景上那面凝冻不能飘扬的红旗,红白鲜明,形象突出。在冰雪严寒中,梨花透出春意,红旗溢出暖意,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其间还插写了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衬托客中送归的复杂心情,也将咏雪和送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最后写归骑渐行渐远留在雪地上的迹印,寓寄作者惜别和思乡之情,意境悠远,耐人寻味。要之,奇景奇语,奇思奇笔,以奇制胜,是该诗的主要特色,很能代表岑参的创作个性。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殷红马脑盘,婕妤传诏才人索。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昔日太宗拳毛,近时郭家狮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21)。腾骧磊落三万匹(22),皆与此图筋骨同(23)。自从献宝朝河宗(24),无复射蛟江水中(25)。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26),龙媒去尽鸟呼风(27)

【题解】

一本题下有“歌”字,一本有“引”字。韦讽,官阆州录事参军,有家在成都。杜甫有《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曹将军,即曹霸,官左武卫将军,详下《丹青引》诗。曹霸画有《九马图》,苏轼《九马图赞叙》云:“长安薛君绍彭,家藏曹将军《九马图》,杜子美所为作诗者也。”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杜甫再到成都时。

【注释】

①国初:指唐开国初期。  ②江都王:指李绪,唐太宗李世民侄,多才艺,善书画,尤擅鞍马。  ③乘黄:传说中神马名,龙翼而马身,黄帝乘以登仙,又名腾黄、飞黄、訾黄,此以乘黄喻曹霸画马之神妙逼真。  ④貌:描摹,写真。先帝:指唐玄宗。照夜白:玄宗所乘骏马名。  ⑤龙池:在长安兴庆宫内。兴庆宫为玄宗登帝位前所居旧宅,故址在今西安市兴庆公园内。飞霹雳:言画之灵奇,能感动神物,挟风雷而至。  ⑥内府:皇家仓库。殷红:深红。马脑:一作“玛瑙”。  ⑦婕(jié)妤(yú)、才人:皆宫中女官名。二句谓曹霸画照夜白得到玄宗奖赏,婕妤传诏命才人取出内府所藏红玛瑙盘赐给他。  ⑧纨:白色细绢。绮:有花纹的丝织品。二句谓贵戚权臣都争着以纨绮向曹霸求画。  ⑨笔迹:指曹霸的画。⑩拳毛(ɡuā):唐太宗六骏之一,为太宗平定刘黑闼时所乘坐骑。郭家:指郭子仪。狮子花:即九花虬,为唐代宗赐给郭子仪的御马。新图:指《九马图》。二马:指拳毛和狮子花。  缟素:指画绢。漠漠:弥漫貌。因是战马,故打开画绢,似见战地漠漠风沙。  殊绝:神骏异常。  迥:远。烟雪:黑白,指马色。烟:一作“霞”。  霜蹄:骏马之蹄。语出《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蹴(cù):踢。长楸间:犹言大道上。古时种楸树于大道两旁,故云。曹植《名都篇》:“走马长楸间。”  厮养:犹厮役,指养马的役卒。森成列:排列成行。可怜:可爱。神骏:神奇骏逸。  支遁:字道林,东晋高僧。《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尝养马数匹,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耳。’”  巡幸:帝王巡视。新丰宫:京兆府昭应县,本名新丰,有宫在骊山下,称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更名华清宫,故址在今西安临潼骊山麓。  (21)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指皇帝仪仗。新丰在长安以东,故云“来向东”。  (22)腾骧(xiānɡ):奔腾超越。磊落:众多貌。(23)筋骨同:谓玄宗厩马三万匹与曹霸所画九马骨相神态相同。《列子·说符》篇:“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24)河宗:即河伯,为河神。《穆天子传》卷一载:天子西征,“猎于渗泽,于是得白狐、玄貉焉,以祭于河宗”,“天子授河宗璧,河宗柏夭受璧,西向沉璧于河,再拜稽首”。此以穆天子西征,喻指玄宗西奔幸蜀。  (25)射蛟:《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武帝南巡,“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此以汉武帝比唐玄宗,时玄宗已死,故曰“无复”。  (26)金粟堆:指玄宗陵墓。玄宗葬奉先县(今陕西蒲城)东北金粟山,其陵曰泰陵。  (27)龙媒:指骏马。《汉书·礼乐志》载《天马歌》:“天马来,龙之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