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座城的诗意纯度——《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序言

郭力家诗选 作者:郭力家


一座城的诗意纯度——《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序言

城市是一部文化典藏大书,其表层和内里都储藏着大量文化密码,需要有文化底蕴、有眼光的人发现和解析,将来还可以引入大数据手段来逐一破解。譬如长春就是这样一座城。吉林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诗歌创作群体及其毕业后的持续活力所形成的高纯度的诗意氛围,使得长春在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称其为中国当代诗歌重镇,毫不为过。呈现在眼前的这部诗丛,就是一份出色的证明。

20世纪80年代以降,以吉林大学学生为突出代表涌现出了一批长春高校诗歌创作群体。他们的深刻影响力、持久的创作生涯,为长春注入了经久不衰的艺术基因和特殊的文化气质。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诗歌不是别的,而是形而上之思的载体。这是吉大诗歌创作群体的一个共识和第一偏好。对诗歌精神的形而上把握近乎本能,将其始终置于生命与世俗之上,成为信仰的艺术表达,或其本身就是信仰,在这一点上从未动摇和妥协,从未降格以求。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词:纯粹。

是的,正是这种高度精神化的纯粹,对艺术信仰的执念,对终极价值不变的执着,成为吉大诗人的普遍底色。几十年来诗坛流变,林林总总的主张和派别逐浪而行,泥沙俱下。大潮退去,主张大于作品,理论高于实践的调门仍在,剩下的诗歌精品又有几多?但是吉大诗人似乎一直有着磐石般的定力,灵魂立于云端之上,精神皈依于最高处,而写作活动本身,却低调而日常化。特立独行的诗歌路上,他们始终有一种忘我的天真和浑然,身前寂寞身后事,皆置之度外。“我把折断的翅膀/像旧手绢一样赠给你/愿意怎么飞就怎么飞吧。”(徐敬亚《我告诉儿子》)这是一种怎样不懈的坚持啊!但是对于诗人来说,这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当苏历铭说:“不认识的人就像落叶/纷飞于你的左右/却不会进入你的心底/记忆的抽屉里/装满美好的名字。”(苏历铭《在希尔顿酒店大堂里喝茶》)这并不只是怀旧,更是对初心的一种坚守和回望。我同意这样的说法,艺术家的虔诚,甚至不是他自己刻意的选项,而是命运使他不得不如此。虔诚,是对于信仰与初心的执念,是上苍的旨意和缪斯女神在茫茫人海中对诗人的个别化选择,无论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不虚假、不做作,无功利之心,任凭天性中对艺术至真至纯的渴念的驱策,不顾一切地扑向理想主义的巅峰。诗歌,是他们实现自我超拔和向上腾跃的一块跳板。吉大诗人们,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

诗歌在时代扮演的角色,经历着起起落落。当它被时代挤压到边缘时,创作环境日趋逼仄,非有对艺术本体的信仰和大爱,是不可能始终如一地一路前行的。吉大诗人从不气馁,而是更深沉、更坚忍,诗歌之火,依然燃烧如初。当移动互联网带动了诗歌的大范围传播,读诗、听诗和诗歌朗诵会变得越来越成为时尚风潮的时候,吉大诗人也未显出浮躁,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着不变的步伐,从容淡定,一如既往。这从他们从未间断的绵长创作历程中可以看得出来,并且是写得越来越与时俱进,思考和技艺的呈现越来越纯熟,作品的况味也越来越复杂和丰厚。王小妮、吕贵品和邹进等人笔耕不辍四十年,靠的不是什么外在的、功利化的激情,而是艺术圣徒的禀赋,这里且不论他们写作个性风格的差异。徐敬亚轻易不出手,但是只要他笔走龙蛇,无论是他慧眼独具的诗论,还是他冷静理性与热血澎湃兼备的诗作都会在诗坛掀起旋风。苏历铭作为年龄稍小些的师弟,以自己奔走于世界的风行身影,撒下一路的诗歌种子。其所经之处,无不迸射出诗歌光辉,并以独一无二的商旅诗歌写作,在传统诗人以文化生活为主体的诗歌表现领域之外,开拓出新的表现领域,成为另一道颇具前沿元素的崭新艺术景观。他从未想过放弃诗歌,相反,诗歌是他真切的慰藉和内心不熄的火焰。他以诗体日记的特殊方式,近乎连续地状写了他所经历的世事风雨和在内心留下的重重波澜。所以,在不曾止息的创作背后,在不断贡献出来的与时俱进的诗境和艺术场域的背后,是吉大诗人一以贯之的虔诚。这种内驱力、内在的自我鞭策,从未衰减分毫!

吉大诗人的写作在总体上何以能如此一致地把诗歌理解为此生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不含杂质?恐怕只能来自他们相互影响自然形成的诗歌准则,在小我、大我和真我之间找到了贯通的路径,可以自由穿行其间。

例如吕贵品眼下躺在病床上,仍然以诗为唯一生命伴侣,每日秉笔直抒胸臆。在他心中,诗在生命之上,或与生命相始终。在诗歌理念上,他们是“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主观意象的营造,化为客观对象物的指涉;主观体验化为可触摸的经验;经验化为细节、意象和场景,服从于诗人的内心主旨。沉下身子的姿态,最终是为了意念和行为的高蹈,就像东篱下采菊,最终是为了见到南山,一座精神上的“南山”。

但是在写作策略上,吉大诗人则又显出了鲜明的个性差异,这可称之为复调式写作、多声部写作。在他们各自的写作中,彼此独立不羁,他们各自的声音、语调、用词、意境并不相同,却具有几乎同样不可或缺的个性化地位,这是一个碎片式的聚合体。不谋而合的是,他们似乎都不喜欢为艺术而艺术,而艺术之背后的玄思,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和构建,对诗歌象征性、隐喻性的重视,似乎是他们共通的用力点和着迷之处。他们从不“闲适”和“把玩”,从不装神弄鬼,也不孤芳自赏地宣称“知识分子写作”;他们对“以译代作”的所谓“大师状”诗风从来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他们的写作却天然地具备知识分子化写作的基本特征,那就是独立自为地去揭示生活与时代的奥秘与真相,发掘其中隐含着的真理和善。这一切,取决于他们身后学理的、知识结构的深层背景,取决于个体的学识素养和独到见地。他们的写作饱含着悲天悯人的基本要素,思绪之舟渡往天与人、人与大地和彼岸,一种无形的舍我其谁的大担当,多在无意间,所以想不到以此自许和标榜。例如所谓“口语化”写作,是他们写作之初就在做的自然而然的事情,在他们那里,这从来就不是一个“学术”问题。

“口语化”运动本质上是个伪命题,诗怎么会到语言为止?毋宁说,诗歌是从语言层面、语言结构出发,它借助语言和言语,走向无限远。口语,不过是表达和叙述的策略之一,一个小小的、便利读者的入口而已,对于跨入诗歌门槛的人来说并不玄妙。当诗坛的常青树王小妮说:“这么远的路程/足够穿越五个小国/惊醒五座花园里发呆的总督/但是中国的火车/像个闷着头钻进玉米地的农民……火车顶着金黄的铜铁/停一站叹一声。”(王小妮《从北京一直沉默到广州》)这是口语化的陈述,写作态度一点都不玄虚,压根就无任何“姿态”可言,它们是平实的,甚至是谦逊的。这既非“平民化”,也非“学院派”,但是我们明白,这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式写作,这是在“六经注我”。这陈述的背后,有着作者的深切忧思、莫名的愁绪和焦虑,有促人深思或冥想的信息容量。吕贵品、苏历铭的诗歌一般说来也是口语化的,但是他们也从来不是为口语而口语。徐敬亚、邹进、伐柯们的诗歌写作,似乎也未区分过什么“口语”与“书面语”。当满怀沧桑感的邹进说:“远处,只剩下了房子/沙鸥被距离淡出了/现在,我只记得/有一棵蓝色的树。”(邹进《一棵蓝色的树》)当伐柯说:“一株米兰花在雪地主持的葬礼/收藏你所有站立不动的姿势。”(伐柯《圣诞之手》)这是诗的语言,诗的特有方式,他说出你能懂得的语言,这似乎就够了。说到底,口语与非口语的落脚点在于“揭示”,在于“意味”。“揭示”和“意味”才是更重要的东西。而无论作者采取了什么形式,这形式的繁或简,华丽或朴素,皆可顺其自然。所以,对于吉大诗人诗歌写作,这是叙述策略层面的事情,属于技巧,最终,都不过是诗人理念的艺术呈现罢了。倒是语言所承载的理念本身,其深邃性和意味的繁复,需要我们格外深长思之。

当诗人选择了以诗歌的方式言说,那他就只能把自己的全部人生积累,包括他的感悟、经历、知识、生活经验和主张无保留地投入诗歌之中。吉大诗人对诗歌本体的体认上,在诗歌创作的“元理念”上,有着惊人的内在默契,这可能和一个学校的校风有着内在的、密切的关联。长春这座北方城市与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都不一样。坐落于此的吉大及其衍生出来的诗歌文化,没有海派那种市井文化加上开放前沿的混杂气息,也没有南方诸城市的热烈繁茂的词语,所以在诗歌风格上从不拖泥带水,也无繁复庞杂的陈述,而是简明硬朗,显出北方阔野的坦荡。同时,与北京城的皇城根文化的端正矜持相比较,聚集在长春的诗人也没有传统文化上的沉重负担,更显轻松与明快。用一位出生于长春的诗评家的话说,流经白山黑水之间的松花江,这一条时而低吟时而奔涌、气势如虹的河流,塑造了吉大诗人的文化性格,开阔、明快而又多姿多彩。所以就个体而言,他们虽然从共同的、笔直的解放大路和枝繁叶茂的斯大林大街走出来,但一路上,他们都在做个性鲜明的自己,一如他们毕业后各自的生活道路的不同。而差不多与此同时,与吉大比邻而居的东北师大,也沿着我们记忆中共同的大街和曾经的转盘路,徐徐靠拢过来。这里有三位——以《特种兵》一诗成名的郭力家,近些年来在语言试验上反复折腾,思维和语句颇多吊诡,似乎下了不少功夫;李占刚的单纯之心依旧,这位不老的少年,却总有沧桑的句子,令我们惊诧不已:“你放下的笔,静静地躺在记忆里/阳光斜射在记忆的一角/那个下午,室内无边无际。”(李占刚《那个下午——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任白则是一位思考深邃、意象跳跃的歌者,他的那首《诗人之死》令人印象深刻,洞悉了我们隐秘而痛楚的心:“我一直想报答那些善待过我的人们/他们远远地待在铁幕般的夜里/哀怨的眼神击穿我的宁静。”

所以,从长春高校走出来的诗人,有一种与读者相通的精神和平等交流的诚挚,他们以看似轻松、便捷的方式走近读者走进社会。其实,每一段谦逊的诗歌陈述的内里都深藏着骄傲而超拔的灵魂。其本意,或许是一种力求不动声色的引领,是将艺术的奥秘和主旨,以对读者极为尊重的平等方式,给出最好的传达之效和表达之美。在艺术传达的通透、顺畅与艺术内涵的高远、醇厚和深远之间寻找平衡。正是这样一种不断打破和重新建立的尝试、试验的动态过程,正是这种不仅提供思想,还同步提供思想最好的形式的过程,推动了他们诗歌创作的前行和嬗变。

这,应该是长春城市文化典藏中潜藏着的密码的一部分。诗歌的纯度,带给这座城市强大的精神气场。作为中国当代先锋诗歌重镇之一,长春高校与上海、北京、武汉、四川等高校的诗歌创作形成了共振,成为中国朦胧诗后期和后朦胧诗时代的重要建构力量,构成了中国当代诗歌一段无法抹杀的鲜亮而深刻的记忆。就诗人本身而言,大学校园及其所在的城市是他们各自的诗歌最初的出发地。现在,他们都已走出了很远,身影已融入当代诗歌的整体阵容当中。其中,一串人们耳熟能详的响亮名字,已成为璀璨的星辰,闪耀于当代诗坛的上空。我因特殊的历史机缘,对这些身影大多是熟悉的,也时常感受到他们内在的诗性光辉。他们在大学校园中悄悄酿就文化的、艺术的基因,慢慢丰盈起来的飞翔于高处的灵魂,无论走得多远,我似乎都可以辨识出来。它们已化为血液,奔流于他们的身心之中,隐隐地决定着他们的个性气质和一路纵深的艺术之旅。

包临轩

2018年3月10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